2023国家公务员常识积累:法理学知识之法律事实

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法律规范;二是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没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就不会有相应的法律关系。但是,法律规范只设计出了法律主体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般模式,它不是现实的法律关系本身。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还必须具备直接的前提条件,这就是法律事实。它是联系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的中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法律事实吧!

一、含义

所谓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也就是说,法律事实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而不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其次,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在此意义上,与人类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纯粹的客观现象(如宇宙天体的运行)就不是法律事实。

二、法律事实的种类

(一)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

以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前者如社会革命、战争等,后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这两种事件对于特定的法律关系主体而言,都是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事件。但由于这些事件的出现,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就有可能产生,也有可能发生变更,甚至完全归于消灭。例如,由于人的出生便产生了父母与子女间的抚养关系和监护关系,而人的死亡却导致抚养关系、夫妻关系或赡养关系的消灭和继承关系的产生,等等。

法律行为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而存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因为人们的意志有善意与恶意、合法与违法之分,故其行为也可以分为善意行为、合法行为与恶意行为、违法行为。

(二)肯定式法律事实与否定式法律事实

这是根据法律事实的存在形式而作的分类。肯定式法律事实是指只有当这种事实存在时,才能引起法律后果的事实。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符合一夫一妻制原则,这三个法律事实都是结婚这一法律后果出现必须具备的事实。否定式法律事实是指只有当这种法律事实不存在时,才能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如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准结婚,法官不应当是案件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

【例题】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法律行为的一项是()

A.陈老师和女朋友选择在情人节这天去领证结婚

B.杨老师在疫情结束后报复性消费,买了一枚大钻戒

C.四川凉山西昌突发的森林大火

D.段老师赠送给黄老师10个口罩

【答案】C【解析】按照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标准,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故四川凉山西昌突发的森林大火属于法律事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单选题)小丁与小张相恋6年,今年预约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小丁与小张登记结婚在法学上称为()

A.法律事实

B.法律事件

C.事实行为

D.法律关系

B项:法律事件指能导致一定法律后果,而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件。如出生、死亡、风暴、洪水、地震等。小丁与小张登记结婚属于“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行为”,而非事件。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小丁与小张登记结婚具有设立婚姻关系的意图,不属于事实行为。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形式的社会关系。小丁与小张登记结婚属于法律行为,而非一种法律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THE END
1.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5轮背诵法硕在法理学法硕联考的海洋里,法律事实如同一座座灯塔,指引着我们穿越法律知识的迷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为你的备考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法律事实:法律世界的基石 法律事实,简而言之,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情况的总称。它是法律推理和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925155
2.刑法学习笔记Day21:法律原则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4.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法律规范;二是法律事实。没有法律规范就不会有相应的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 学习笔记批注版 / 鄂前旗公安 / 原标题:《刑法学习笔记 Day21:法律原则》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78343
3.事实与法律事实(二)法律事实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件和行为,法律事实是按照法律的要求,用证据支撑起来的事实,法律与事实的有效结合所产生的拟制事实。 二、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相互关系 (一)客观事实是法律事实的基础,法律事实是补充; (二)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没有法律就不会有法律事实; (三)客观事实https://zhuanlan.zhihu.com/p/536950310
4.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关系杨建军.pdf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关系_杨建军.pdf,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 2007年第2期(总第74期) 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杨建 军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 710063) 摘要:目前?学界关于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关系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四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926/6012044034004013.shtm
5.论述民事法律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规范的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规范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法律分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之间基于客体所形成的具体联系,即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其权利义务可以是当事人的自主设定,也可以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就《中华人民 全部2个答案 > 211 人咨询过 去咨询 https://www.findlaw.cn/174800/wenda_26172182.html
6.“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事实与规范之间的第二种类型,存在于有关规范的推理与解释之中。在司法推理与司法解释中,我们都知道在法律事实认定和相关法律规范确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司法推理需要司法解释,司法解释不仅要在原则和规则之间,而且要在规则和事实之间来回权衡,以达到一个中间点。比方说:公园门口的一条规则:"车辆不得进入本https://www.douban.com/note/64332197/
7.选调生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备考: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条件: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 (1)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因此,A.纯粹的心理现象不能看做是法律事实。B.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https://m.hlj.offcn.com/html/2018/03/61595.html
8.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是什么所谓民事法律事实,就是指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登记结婚、订立合同、变更协议、转让债权、鸡蛋孵化成小鸡、自然人死亡等均为民事法律事实。民法上根据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将其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1.事件。事件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事件本是自然现象https://m.64365.com/tuwen/aaanfkd/
9.A6工作室魏然陪伴你的第2568天在人身保险法律实务中,认定被保险人所谓法律事实,乃法律现象所由发生之原因也,即法律事实为因,法律现象为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有可能不一致,但是二者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正如有观点所认为的,“所谓法律事实,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因此一方面,法律事实首先具有客观性,是在诉讼中被证明了的客观事实,https://xueqiu.com/5615167326/168664162
10.侵权法领域自冒风险规则的法律适用夏磊律师2、适用规范。即当案件事实处于两个或多个规范涵盖范围之内时,适用何种法律规范更有利于提高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契合度,从而更好的体现法律正义。一审判决认为应适用我国《侵权责任法》第78条关于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规定,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同时认为骑马运动属于高风险运动,费某某本人具有重大过失,应减轻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bbc7f310102wzbd.html
11.民法学方法论两大核心:请求权基础与法律关系分析法大家风云法律关系是为法律规范所调整的那部分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包罗万象、复杂多变的,其中并非所有的社会生活关系都由法律调整而形成法律关系,法律仅是截取有法律干预之必要的那部分社会生活,构建成法律关系,塑造为法律秩序。法律关系的分析方法即是以法律关系为基础的一种法学方法。所谓法律关系分析的方法,是指通过理顺不同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php?id=14306
12.宪法诉讼中的立法事实审查从方法和技术上来说,就要求法官不但通过思辨的思考方式,抽象演绎的方法作出法律问题的决定,而且要通过经验性的例证,以对详细的经验事实的分析为基础,来对宪法规范和法律的关系作出判断。当然事实问题的审查并非仅仅是对事实的分析,而是将事实认定与法律解释相结合的思考过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