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模式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及法律规则的三个要素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3.24山东

法律行为模式及法律规则的三个要素

一、法律行为模式。法律行为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2)应为模式(义务行为模式),指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人们“应当或必须如何行为”的模式。

(3)勿为模式(义务行为模式),指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人们“禁止或不得如何行为”的模式。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法律关系构成包括三个要素:

一、主体。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实际参加者,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二、客体。客体是指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三、内容。内容主要是指权利和义务,权利是指主体依法享有的权能或利益,义务是指主体依法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法律关系处在不断的生成、变更和消灭的运动过程。它的形成、变更和消灭,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有二:二是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没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就不会有相应的法律关系。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也就是说,法律事实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而不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其次,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

三、法律规则的三个基本要素。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的三个基本要素:1.假定条件。这是法律规则适用的前提条件,包括追诉期、管辖地、行为主体是否是活人等等。例如,在刑法中,假定条件包括行为主体是否是活人,是否在追诉期内,是否满足管辖地的要求等等。2.行为模式。这是法律规则规定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包括禁止故意杀人、禁止盗窃等。例如,在刑法中,行为模式是禁止故意杀人。3.法律后果。这是对人们遵守或违反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的认定,包括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肯定性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对人们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否定性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对人们不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的制裁、不予保护、撤销、停止,或要求恢复、补偿等。以《合同法》第121条为例,假定条件是双方为适格的合同签订方,行为模式是因为第三人原因造成违约,法律后果是违约方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THE END
1.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5轮背诵法硕在法理学法硕联考的海洋里,法律事实如同一座座灯塔,指引着我们穿越法律知识的迷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为你的备考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法律事实:法律世界的基石 法律事实,简而言之,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情况的总称。它是法律推理和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925155
2.刑法学习笔记Day21:法律原则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4.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法律规范;二是法律事实。没有法律规范就不会有相应的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 学习笔记批注版 / 鄂前旗公安 / 原标题:《刑法学习笔记 Day21:法律原则》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78343
3.事实与法律事实(二)法律事实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件和行为,法律事实是按照法律的要求,用证据支撑起来的事实,法律与事实的有效结合所产生的拟制事实。 二、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相互关系 (一)客观事实是法律事实的基础,法律事实是补充; (二)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没有法律就不会有法律事实; (三)客观事实https://zhuanlan.zhihu.com/p/536950310
4.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关系杨建军.pdf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关系_杨建军.pdf,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 2007年第2期(总第74期) 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杨建 军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 710063) 摘要:目前?学界关于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关系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四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926/6012044034004013.shtm
5.论述民事法律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规范的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规范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法律分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之间基于客体所形成的具体联系,即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其权利义务可以是当事人的自主设定,也可以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就《中华人民 全部2个答案 > 211 人咨询过 去咨询 https://www.findlaw.cn/174800/wenda_26172182.html
6.“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事实与规范之间的第二种类型,存在于有关规范的推理与解释之中。在司法推理与司法解释中,我们都知道在法律事实认定和相关法律规范确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司法推理需要司法解释,司法解释不仅要在原则和规则之间,而且要在规则和事实之间来回权衡,以达到一个中间点。比方说:公园门口的一条规则:"车辆不得进入本https://www.douban.com/note/64332197/
7.选调生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备考: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条件: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 (1)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因此,A.纯粹的心理现象不能看做是法律事实。B.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https://m.hlj.offcn.com/html/2018/03/61595.html
8.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是什么所谓民事法律事实,就是指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登记结婚、订立合同、变更协议、转让债权、鸡蛋孵化成小鸡、自然人死亡等均为民事法律事实。民法上根据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将其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1.事件。事件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事件本是自然现象https://m.64365.com/tuwen/aaanfkd/
9.A6工作室魏然陪伴你的第2568天在人身保险法律实务中,认定被保险人所谓法律事实,乃法律现象所由发生之原因也,即法律事实为因,法律现象为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有可能不一致,但是二者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正如有观点所认为的,“所谓法律事实,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因此一方面,法律事实首先具有客观性,是在诉讼中被证明了的客观事实,https://xueqiu.com/5615167326/168664162
10.侵权法领域自冒风险规则的法律适用夏磊律师2、适用规范。即当案件事实处于两个或多个规范涵盖范围之内时,适用何种法律规范更有利于提高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契合度,从而更好的体现法律正义。一审判决认为应适用我国《侵权责任法》第78条关于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规定,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同时认为骑马运动属于高风险运动,费某某本人具有重大过失,应减轻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bbc7f310102wzbd.html
11.民法学方法论两大核心:请求权基础与法律关系分析法大家风云法律关系是为法律规范所调整的那部分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包罗万象、复杂多变的,其中并非所有的社会生活关系都由法律调整而形成法律关系,法律仅是截取有法律干预之必要的那部分社会生活,构建成法律关系,塑造为法律秩序。法律关系的分析方法即是以法律关系为基础的一种法学方法。所谓法律关系分析的方法,是指通过理顺不同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php?id=14306
12.宪法诉讼中的立法事实审查从方法和技术上来说,就要求法官不但通过思辨的思考方式,抽象演绎的方法作出法律问题的决定,而且要通过经验性的例证,以对详细的经验事实的分析为基础,来对宪法规范和法律的关系作出判断。当然事实问题的审查并非仅仅是对事实的分析,而是将事实认定与法律解释相结合的思考过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