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真题全国2019年4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真题与答案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首先需要对“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有科学解答。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是

A.理性存在B.政治动物

C.绝对精神的外化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和总观点。其中,人生态度主要回答

A.人为什么活着B.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C.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D.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经过人的努力和奋斗,理想可能变为现实,这是因为

A.理想总是指向未来的,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实现的东西

B.理想深藏于人的内心深处,一般不轻易向外表现出来

C.理想作为人们相信的对象,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

D.理想本身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反映着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

4.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在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形成许多不同的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A.多样性B.共同性

C.虚幻性D.时代性

5.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类型。认定某种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并努力把它做好,不断取得更大成绩。这种理想信念属于

A.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B.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C.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6.有共同理想,才有共同步调。当代中国,全体人民应当树立的共同理想是

A.爱国主义B.共产主义

C.新民主主义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美好的理想若是停留在头脑中和口头上,那它只能是一种不结果实的花朵。这说明

A.理想只是一种思想认识

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到行动上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就可以自动变为现实

8.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虽然也历经王朝的分分合合、政权的更迭兴亡,但团结统一的趋势始终没有改变过,而且每一次统一都前所未有地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B.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C.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9.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创造壮丽人生,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A.功利主义B.民主主义

C.爱国主义D.社会主义

10.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这体现的是一种

A.民族自尊B.民族自省

C.民族自豪D.民族自觉

11.每一个公民都有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义务。在国家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的今天,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

A.国土安全B.政治安全

C.人民安全D.经济安全

12.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优秀道德,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的是

A.仁义礼智信B.自由平等博爱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D.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13.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重点是

A.诚实守信B.崇尚科学

C.艰苦朴素D.文明礼貌

14.网络生活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空间,如果有人恶意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将会造成许多单位或个人的网络无法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计算机系统崩溃。这说明,当代社会的公共生活具有的特点是

C.交往对象的简单性D.活动范围的封闭性

15.乘坐车船飞机时,应该做文明乘客;到剧院看演出时,应该做文明观众;到商店购物时,应该做文明顾客;在图书馆看书时,应该做文明读者;在公园游玩时,应该做文明游客;在网上发声时,应该做文明网民。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

A.家庭美德的要求B.社会公德的要求

C.职业道德的要求D.生态文明的要求

16.立足职业、成就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下列关于职业和事业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职业必然有事业

B.职业和事业本质上并无不同

C.职业是事业的基础,事业是职业的升华

D.职业就是人们为着崇高理想所从事的事业

17.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A.服务群众B.保护环境

C.男女平等D.爱护公物

1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

A.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作用,主要包括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等。通过法的实施而对一般人或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了法的

A.预测作用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D.强制作用

20.根据法律规范内容的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不同的种类。我国宪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这一法律规范属于

C.复合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

21.依据法律监督主体的不同,可将法律监督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两大类。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监督的是

A.人民政协的监督B.人民群众的监督

C.监察机关的监督D.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22.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在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中,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是

A.社会主义法治B.尊重和保障人权

C.坚持民主集中制D.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的

A.国体B.政体

C.政党制度D.基本经济制度

24.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这体现了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中的

A.公平原则B.绿色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D.公序良俗原则

25.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其中,被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称为

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客观方面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7.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28.简述形成良好个人品德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9.简述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部门。

30.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论述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

32.马克思主义历来既重视人生的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生的自我价值。联系实际论述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

THE END
1.我国的法律法规的种类都有哪些?6、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为了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的效力低于前面五种法的形式,但同样是我国法的渊源之一。7、特别行政区的法: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法律包括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31415001954152107.html
2.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九、法律部门:是由一个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由法律规范构成的. 十、规范性法律文件:表现法的内容的形式或者载体。部门法就是由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法规和规章)构成的. 十一、划分部门法的标准:①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②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是划分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法的要素中的规则要素法律规则是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组成部分,具备确定性、可预测性、可诉性、合逻辑性等特点。 二、种类 (一)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性规则 1. 授权性规则:以权利为内容的法律规则,或者规定“可为模式”的法律规则。 https://gs.huatu.com/2022/1012/1661114.html
4.粗通根本法只需四十问——宪法知识问答3、它规定一国的基本原则,对具体宪法规范、普通法律原则和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七、宪法规范的种类有哪些? 答:宪法规范是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规范。其主要表现有: 1、确认性规范。确立具体的宪法制度和权力。如我国宪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http://lyj.gd.gov.cn/news/newspaper/content/post_1871796.html
5.CPA选读:法律基本概念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文件规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含以下七个法律部门: 2.1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https://zhuanlan.zhihu.com/p/530988948
6.会计法律范文12篇(全文)就我国法律规范体系对会计法律责任规定而言, 其内容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 1、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我国会计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 包括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从我国《会计法》的发展过程看, 行政责任形式经历了一个从以行政处分为主向以行政处罚为主的转变。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一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pfifttc.html
7.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测试题目在我国,法律法规是规范人们行为和树立正确三观的因素,同时也是惩罚犯罪嫌疑人的判刑依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测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测试卷选择题 1、 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A )。 A 、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https://www.xuexila.com/falv/flcs/18302.html
8.第一节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种类与基本构成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是动态的。而法律规范则是静态的,一经制定,除非立法机关根据一定程序对法律进行修改,否则在其生效范围内,法律规范是不变的。法对人https://www.jianshu.com/p/d26ad8d64f80
9.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库3、(AC)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A、法律 B、制度 C、道德 D、政治 4、学风是指在一定环境或条件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带有一贯性的学习风格和行为样式,优良的学风要在 (ABCD)上下功夫。 A、勤奋 B、创新 C、求实 D、严谨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5/15/79360359_1028236728.shtml
10.法律基础知识概览D.禁止性规范 8.以下哪些属于书证?() A.信件 B.图片 C.传单 D.证件 9.因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10.适用减刑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的犯罪分子。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11.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有一定期限,我国法律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最长期限是()个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17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