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术法规的构成及效力层级

技术法规是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以下简称TBT协定)规定的与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并列的三大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们对技术法规的接触和了解越来越多。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中并没有技术法规的表述,法学界对技术法规也没有给出统一概念,如何准确理解和定位技术法规,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技术法规的表现形式

我国技术法规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4.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相对应,其表现形式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是规定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等内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按照TBT协定关于标准的定义,标准与技术法规相对,属非强制执行的产品技术规范。我国强制性标准无论是制修订程序还是编写格式及内容等,都与不具强制执行效力的推荐性标准无异,具有一般标准的固有属性。但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明确赋予了强制性标准强制执行的效力,使强制性标准符合了技术法规的基本属性。

5.其他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规范性文件。行政管理范围广泛,纷繁复杂,而法律、法规、规章制修订往往需要经过较长的立法论证过程。在实践中,各行政管理部门往往通过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来弥补行政执法中因缺乏法律、法规、规章而造成的立法“真空”。这其中,就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出台的关于产品管理技术要求的各类文件。这类文件,虽不属于“法”的范畴,但具有与“法”基本相同的属性,是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化,起着补充和细化的作用,是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重要依据,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各种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遵守,因此,符合技术法规的基本属性。

二、我国两种类型技术法规的效力层级

根据我国标准的制定管理体制,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行业标准由归口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这些组织制定标准的部门大部分也是有权制定规章的部门。因此,强制性标准最接近的法律层级应是规章。而对于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由国务院规定。部门规章应当经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由省长或者自治区主席或者市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国务院于2001年发布《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对规章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解释、备案等程序作出明确规定。也就是说,规章无论从立项、起草到决定、公布等,均有一套严格程序。而强制性标准虽然制定主体与规章相近,具有法律的强制执行效力,但其制定程序并未按立法程序进行,而是与推荐性标准制定程序无异,其发布形式也是以标准制定主管部门公告形式发布,因此,强制性标准不属于规章,而是属于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总之,技术法规表现形式多样。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高速发展的时期,技术法规已成为国家及地区之间进行贸易对抗的有力武器。我们必须准确理解技术法规的内涵和外延,才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技术法规体系,应对全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

THE END
1.法规圈考点法的效力层级,小白入门必听!法规圈考点 | 法的效力层级,小白入门必听! 原创 河南中安教育 2024年12月03日 16:07 河南 请在微信客户端打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0MTM1MDI5OQ==&mid=2247493609&idx=1&sn=2a8524a942066a0ed62c3ce881694e62&chksm=c2d16b1df5a6e20bdb3f8fb27c1638521b37bc9382aca18c9b523a338006f3887a8b4429e05b&scene=27
2.法律法规体系概览从源流到现实应用的全方位探究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而制定的命令性文件。它们不仅体现了国家意志,也是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法律法规的分类 根据其内容和功能,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大类: 宪法层面:包括宪法本身以及关于宪法解释、修正等方面的规定。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7962.html
3.中国法律形式与效力等级解析51CTO学堂财务管理金融/财会会计财务会计财会金融考试财会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国际条约判例法律效力等级法律冲突解决 本视频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法律形式及其效力等级,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强调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至高无上地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https://edu.51cto.com/video/70440.html
4.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 二、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 基本 法律: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系统,包括宪法、国籍法等。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5.规章不属于法律规范丨全国人大官网解读如何区分法律规范与非法律至于实践中,有些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在法律、法规之外自行创制了一些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新规则,这是一种越权,是违法的。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这种情况将会更加及时地得到纠正。 那么,为什么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没有创制权却有强制约束力呢?对此,需要注意的是,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虽然也有强制约束力,但它与法律、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12/11677680_1141536541.shtml
6.法律法规层级划分法律法规的层级划分主要依据其制定主体和法律效力等级。以下是对法律法规层级划分的详细解答: 一、总结性回答 法律法规的层级由高到低依次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这些层级的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确保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8bdfd7e7cc495e000513
7.我国法律法规的层级效力和制定权我国法律法规的层级由高到低分为: 宪法> 法律 > 行政法规 > 地方性法规 宪法> 法律 >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宪法> 法律 >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 宪法是由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https://www.jianshu.com/p/5e5b2df25ce9
8.我国法律的层级(图解)我国法律的层级(图解)今朝船长 >《法律法规》2022.05.23 山东 关注 (本图片系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国学历层级一览,看看你在哪一层 目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https://www.360doc.cn/article/35839616_1032738124.html
9.我国法律法规的层次我国法律法规的层次 我国法律法规的层次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规章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国务院 省级人大及 其常委会, 省会所在地 的市和国务 院规定的较 大的市人大 及其常委会 国务院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省会所 在地的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政府 由国家之间缔结或加入https://doc.mbalib.com/view/ded8a57d29dbc8605e75d3c665bc5d02.html
10.我国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层级包括五级,分别是:法律行政法规【正确答案:A】 我国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层级包括五级,分别是: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行业自律规则。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判断题】我国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层级包括五级,分别是: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行业自律规则。https://www.bkw.cn/tiku/QBOpM.html
11.商法的法律渊源一、商事制定法的层级 法律渊源是法律的表现形式。各国商法的法律渊源通常首先表现为本国立j 法机关制定的商事制定法。在我国,商事制定法包括宪法中有关商法的规定、商i 事法律、商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级,这些制定法构成了我国商法最j 主要的渊源。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262
12.法律翻译讲座:法律文件中的“条”“款”层级“项”作为“款”的下一级别,翻译为sub-paragraph 比较合适,我国法律的最小层级“目”翻译为item 比较合适。屈文生、邢彩霞在研究中,也提到跟笔者相同的建议翻译结果。按照这个标准,重新梳理中国法律法规语料库中的翻译现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综上,建议我国法律层级编、章、节、条、款、项、目应依次翻译为part,http://www.hyfy-trans.com/xwzx/gsxw/2018/1102/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