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这部分的内容,已经划归在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中,教育学的考试的范畴当中了。由于在教育实践中各种违法违纪的教育现象层出不穷,国家特别重视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以及法律意识和观念的考察,所以教育政策法规这部分的内容便显得尤为重要。并且纵观历年的教师招聘试题来看,教育政策法规这部分的考点正在细化,并且复杂度和所占的比例都在不断的提升,所以今天就来进一步的去剖析一下这部分的考点。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层次结构
1宪法有关教育的规定,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处在第一个层次。
2教育基本法。一般指的就是根据宪法所制定出来的,一部综合性法律,也是处于所有教育法律中的母法地位,就是《教育法》,对我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予以固定的法律。
3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内容上只针对某一类教育管理事务发布的行为准则。
4地方性教育法律
5教育规章
6国际教育条例和协议等。
那么在这个层次结构中,《教育法》处于教育基本法的层次。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是处于第二个层次即教育形成法规。而《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教育部法规,其余的层次并不常见。
1最早的法律1986年4月《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第一次修订,再次修订在20154月。
21993年颁布,1994年实行的《教师法》
31995年6月实施《教育法》,在2015年12月修订。
42006年颁布2007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三、分级管理的主体
1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1)全国的教师资格工作
2)实施教师聘任的步骤和方法
3)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
4)教师资格证书
5)建立正常增薪制度
6)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7)教科书的审定。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重要的法条中,发现国务院管理的方面都是全国的,大的统一方面,
2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1)具体负责义务教育的实施工作
2)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3)教师资格的认定。
从条文中总结出一般负责实施和认定工作都是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3政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育工作,一般出资拨款的都是政府管理。
现在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
一、单选题
1.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是()最终目的。
A教育法B义务教育法C教师法D宪法
1.【答案】A。解析:出自教育法,并且是教育法的最终目的。
2.()是建国以来有关教育的第一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答案】B。解析:是1986年颁布实施的,是最早的法律。
3.小孙今年6周岁,根据法律规定其父母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但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出现下列情况可以使小孙暂时不入学,除了()。
A小孙所在地区偏僻,条件艰苦,不具备六周岁入学的条件;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B小孙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父母申请并经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C小孙因身体状况需要休学,父母申请并经县级人民政府行政部门批准。
D小孙未通过学校的入学考试,今年未入学
3.【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年限中必须免试入学,不用通过考试。
中公教育解析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我要过面试”获取试讲教案(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