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检考试笔试:法理学之法的渊源与效力层次的考点提炼公务员考试

法检考试笔试:法理学之法的渊源与效力层次的考点提炼

华图教育|2021-03-1815:15

法的渊源就是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我们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合法与不合法的依据。而考试时,常规考点一是考查种类,二是法的制定主体,三是考查效力等级,那我们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形式进行分类,掌握分类标准以及据此标准能分成哪些种类。

一、法的渊源

1.概念

法的渊源是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指法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制定法、判例、习惯、法理等。

2.分类

根据法的渊源在法律推理中的效力和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

(1)正式渊源: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并且直接作为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

(2)非正式渊源: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

二、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

一般而言,考查方式:种类和制定主体的对应,常见题型:以下哪些法的渊源可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来制定以下哪些主体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1.宪法

宪法是有最高权力机关制定。

注意理解:制定主体是人民。准确的说法制定机关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

2.法律

全国人大制定的是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组织等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以外的法。

在这里做题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题目问的是基本法还是基本法之外的非基本法。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抓住制定主体即可。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由地方的人大及人常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常委

会或者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所以不是所有地区的都可以制定,县级人大及人常就不可以制定。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注意制定主体只有人大没有人常与地方性法规区分开;可以由自治县的人大制定,而地方性法规是不可以到县的,这是区别。第二,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法规报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由省级人常批准。

6.规章

部门规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各部委,部委行署,总局,总署。

地方政府规章由地方的人民政府制定,包括省一级和设区的市一级的人民政府,和地方性法规一样也是不能到县级别。

7.经济特区法规

8.特别行政区法律

由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

9.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由国家在国际上签署的条约和共同遵循的习惯组成。

三、法的效力层次

1.不同位阶的冲突原则

宪法至上、法律高于法规、法规高于规章、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

(1)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提出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安部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与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比效力如何答案是一样大。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教育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武汉是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比效力如何答案也是一样大。

产生冲突之后第一步找小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只能提出意见不能裁决,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为要适用地方性法规,便直接适用,相当于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做得对,如果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那就不能直接用,相当于认为自己家孩子做得对,存在偏袒的嫌疑。那得找一个更大的领导全人常去裁决。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裁决。

2.同一位阶的冲突原则

全国性法律优先、特别法优先、新法(后法)优先、实体法优先、国际法优先、省级政

府规章优于地级市的政府规章。

如何理解

全国性法律优先于地方性法律;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新法优先于旧法;实体法优先于程序法;国际法优先于国内法;省法规优先于市法规。

(1)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

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2)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

适用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裁决。

法的渊源及其分类,重点把握正式渊源对应的制定主体,不要张冠李戴;根据画的效力层次分布图比较正式渊源的效力大小,以及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产生冲突了争议如何解决。内容难度不大,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法的渊源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抓住核心法的渊源各个种类的创制主体。

THE END
1.法律法规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范围。 首先,从顶层结构来看,我们有宪法。宪法是最高的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基本权利与义务等。这一层次最为核心,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https://www.qtleqzhor.cn/nong-ye-zong-he/400023.html
2.法律法规体系概览从源流到现实应用的全方位探究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而制定的命令性文件。它们不仅体现了国家意志,也是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法律法规的分类 根据其内容和功能,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大类: 宪法层面:包括宪法本身以及关于宪法解释、修正等方面的规定。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7962.html
3.中国法律形式与效力等级解析51CTO学堂财务管理金融/财会会计财务会计财会金融考试财会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国际条约判例法律效力等级法律冲突解决 本视频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法律形式及其效力等级,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强调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至高无上地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https://edu.51cto.com/video/70440.html
4.法律层级划分图法律层级顺序结构图法律层级划分图 云上笛暮 于2021-02-25 21:49:17 发布 阅读量1.5w 收藏 3 点赞数 1 版权 云上笛暮 关注 1 3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0 分享 机器学习(4)--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基本原理及实现简单图片分类 雨落那秋林 1万+ 关于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的基本步骤: 1、https://blog.csdn.net/pengpengjy/article/details/114107243
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法律规范的分类:①按照法律规范的强弱程度分: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②按照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分:确定性规范、委托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所谓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指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习惯法.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6.数字治理论我国公共数据开放的层次化规制GovCDO在数字化时代,公共数据开放法律规制的层次化对促进我国数字治理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已有的法律规定存在诸如开放数据分类不清、开放方式单一、权利义务失衡等局限,不利于公共数据开放目标的实现,亟须通过构建公共数据开放层次化的法律规制予以完善。首先,我国应当从不同维度建立一套实用性强、适配度高的数据分类分级制度对数据http://govcdo.digitalelite.cn/nd.jsp?id=1293
7.旅游经济学2Java天堂旅游是人们的一种高层次需求,且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从而使旅游市场具有波动性。 4、旅游市场的全球性 随着生产力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际旅游市场、旅游活动及区域性旅游市场经历变化,促使旅游市场全球性形成。 (三)旅游市场的分类 https://www.cnblogs.com/javabluesky/archive/2008/03/27/2211868.html
8.事业单位考试法律知识8篇(全文)事业单位考试法律知识 第4篇 一、把握考试考核的分类特点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与机关不同,其工作领域之广泛、专业种类之繁多是机关工作无法比拟的,其行业性、专业性特点十分显著,相伴产生的就是对岗位和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这些都决定了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不可能像机关公务员招考那样实行“一刀切”,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rowrzke.html
9.舒国滢王夏昊雷磊:《法学方法论前沿问题研究》法学院(二)法律规范的类型 (三)法律规范的链条与体系 专题四 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 一、法律适用的目标 (一)依法裁判 (二)个案正义 (三)依法裁判与个案正义的平衡 二、法的发现与法的证立 (一)法的发现与证立之分 (二)法的证立层面的优先性 三、法的证立的层次 http://fxy.cupl.edu.cn/info/1050/12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