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教师以与幼儿同样的游戏者身份,通过游戏的语言和行为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主要有平行游戏与合作游戏两种方式。
平行游戏时教师可通过模仿幼儿的游戏来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如小班的康康小朋友,在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坐到他身边,也拿一堆积木搭“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能搭得很高,很高。”成人的行为本身已成为幼儿可参照的范例或榜样,便于幼儿掌握游戏技能。
②旁观者
不参与游戏,以现实的教师身份干预儿童游戏。包括言语的方法和非言语的方法。
(2)以材料为媒介
游戏材料泛指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所有一切可以被用于游戏的材料。
①多提供有转换性的游戏材料;
开放性的、能转换的游戏材料隐含着多种玩法,幼儿通过试验物体的运动或观察物体的变化,获得直接经验。同时,游戏材料本身具有暗示性,能诱发幼儿主动地去使用、去接触。
②多提供自然性的游戏材料;
自然性的游戏材料一方面可以让幼儿自幼就以独特的方式多接触自然、认识自然。如对于不同颜色、形状的石块,引导幼儿按颜色、形状、触摸的感觉分类;按大小、重量排列;敲击石块、听撞击后发出的声音;将石块放置于放大镜下,观察它在镜下变大的形状;将小石块组合成精美的小玩意儿……
③新旧玩具和材料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
保持适度的新奇能引起认知的不平衡,激发幼儿良好的行为动机;相反,若一阶段或一次活动中所呈现给幼儿玩具和材料全是新的,或全是旧的,均不能促使幼儿保持良好的知识兴趣和操作动机。因此,要经常注意保持新旧玩具和材料的适当的动态性的比例。例如:一方面,留下部分原有的玩具和材料,让幼儿带着新的想法使用以前使用过的玩具和材料,持续地发现、探索、游戏;另一方面,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动态性的游戏过程,可以及时呈现新的更复杂的玩具和材料,以丰富幼儿游戏的情节和内容,鼓励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获得社会情感和认知水平的提高。
(3)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教师应引导幼儿自发地进行交流,积极地表达情感,相互体验,共享快乐,共解难题,进一步为幼儿提供表现和交往学习的机会。
2.以参与形式分类
(1)外部干预
不直接参与游戏,而是以游戏外的角色干预游戏中幼儿的行为,与自身为媒介中的旁观者相同。
(2)内部干预
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与以自身为媒介中游戏者属于同一种方式。
3.介入的角色定位
(1)非支持性角色
①不参与者
教师不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例如,当儿童游戏时教师在忙一些其他的事情。
②导演者
教师以导演角色介入游戏中,告诉儿童在游戏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控制儿童游戏。
(2)支持者角色
①旁观者
与以自身为媒介中的旁观者属于同一种方式。
②舞台管理者
主要体现为教师为儿童游戏作准备,提供游戏材料,布置环境等。
③共同游戏者
与以自身为媒介中游戏者中的合作游戏属于同一种方式,但在合作游戏中扮演的通常是小角色,在游戏中提出一些策略进行暗示,间接对游戏产生影响。
④游戏带头人
与以自身为媒介中游戏者中的合作游戏属于同一种方式,但在合作游戏中扮演的通常是游戏领导者,对儿童游戏施加影响。
4.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
(1)平行式介入法:与以自身为媒介中游戏者中的平行游戏属于同一种方式。
(2)交叉式介入法:与以自身为媒介中游戏者中的合作游戏属于同一种方式。
(3)垂直式介入: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及攻击性行为时,教师以现实中的权威的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
三、思维导图
四、经典例题
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和攻击性行为等危险行为时,教师最恰当的介入方式是()。
A.垂直式介入法B.交叉式介入法C.平行式介入法D.间接式介入法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方式。垂直介入指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的危险行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这时教师的指导是显性的。交叉介入是由幼儿邀请教师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游戏,平行介入是指教师在空间距离上接近幼儿,与幼儿用相同的活动材料从事同样的活动。故本题选A。
以上就是游戏中教师指导与介入的方式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