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际私法基础习题(5)模拟试题司法考试

A.合同关系B.夫妻财产关系C.继承关系D.管辖权确定

2.最密切联系原则可以适用于(ABC)。.

A.涉外侵权关系B.夫妻财产关系C.合同关系D.国际民事诉讼关系

3.外国仲裁裁决的认定,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有(ABC)。.

A.领域标准B.非内国标准C.同时采用领域标准和非内国标准D.国际标准

4.涉外案件仲裁过程中,我国仲裁机构要进行调解。.仲裁案件调解时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

A.调解必须是自愿的

B.调解不是仲裁的必经程序

C.调解必须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公平合理、事实求是的基础上进行

D.调解程序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仲裁程序相结合同时进行

5.仲裁机构受理仲裁案件,要审查(ABCD)

A当事人之间是否有仲裁协议

B仲裁协议是否有效

C.仲裁事项是否属于仲裁协议规定的范围

D.诉讼时效是否已超过

6.一国法院解决涉外失踪宣告和涉外死亡宣告案件时必须解决的问题有(CD)

A.当事人国籍问题B.当事人住所问题

C.案件管辖权问题D.法律适用问题

7.构成国际私法上住所的要件有(AC)。

A.有久居的意愿B.在居住地有一定的财产

8.一个人在国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住所,其住所的确定方法有(AC)

A.以最后取得的住所为住所B.以居所为住所

C.依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住所D.由当事人选择一个住所为住所

9.各国法律对非婚生子女的准正都作了规定,各国承认的准正方式有(ABC)

A.父母事后婚姻B.父母对子女的认领C.法院判决D.非婚生子女申请

10.有关国际惯例的正确说法是(ABD)

A.在实践中反复适用,在确定的内容

B.是任意性规范而非强制性规范

C.具有强制性

D.在当事人选择适用的情况下对当事人具有强制性

1.属人法是以当事人的国籍、住所或居所为连结点的系属公式,主要解决(CD)等方面的法律冲突。.

A.物权方面的B.行为地方面的C.人的能力、身份、家庭财产方面的D.财产继承方面的

2.经冲突规范援引某国法律作为涉外民事案件的准据法,而该国是一个多法域国家,存在区际法律冲突。.各国一般采取(ABD)方法确定准据法,解决区际法律冲突。.

A.以法院地冲突规范中的连接点确定准据法

B.按多法域国家的区际私法确定准据法

C.当事人协商确定准据法

D.法院地冲突规范专门针对多法域国家的法律适用规定了应以哪一法域的法律作为准据法。.

3.广义的反致包括(BCD)。.

A.循环反致B.间接反致C.狭义反致D.转致

4.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逐步扩大,现在,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已扩展至(ABCD)

A.外国自然人B.外国法人C.外国船舶D,外国物品

5.下列物权关系中哪些适用物之所在地法解决(BE)

A.运送中的物品的物权关系

B.物权的保护方法

C.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的物权关系

D.与人身关系密切的动产问题E.物权客体范围的决定

6.《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原则有(ABCD)

A.国民待遇原则B.优先权原则C.强制许可原则D.独立性原则

7.提单的法律职能表现为(ABC)。

A.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凭证

B.托运人交付货物的收据

C.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D.货物所有权转移的证明

8.船舶碰撞的法律适用,各国一般主张适用(BCD)

A.当事人国籍国法B,碰撞发生地法C.法院地法D.船旗国法

9.对夫妻财产关系法律冲突,各国采用的冲突规则主要有(ABC)。.

A.意思自治原则B.属人法C.最密切联系的法律D.婚姻登记地法

10.我国法律规定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ABC)

A.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的送达

B.调查取证

C.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

D.协助当事人之间进行和解

1.物之所在地法解决与物权有关的法律冲突,具体说来,物之所在地法(ACD)。.

A.决定物权客体的范围B.运送中的物品的物权关系C.决定动产与不动产的识别与区分D.决定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2.识别可以基于以下原因产生:(ABC)。.

A.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事实情况赋予了不同的性质

B.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事实情况划归不同的法律范畴

C.与案件有关国家之间,一国法律上的概念是另一国家法律上所没有的

D.受案法院法官对同一事实情况依与案件有关国家的法律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3.外国法的内容通过各种途径仍不能查明,各国采用的解决方法有(AD)。.

A.以法院地法代替应适用的外国法

B.法院强制性要求当事人之间和解

C.以权威学者的学说作为判案依据

D.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抗辩

4.一国法人到外国进行经济活动,须经外国认许。.各国采用的认许制度有(ABCD)

A.特别认许制B.一般认许制C.相互认许制D.分别认许制

5.对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各国作了不同的规定。.知识产权法律冲突可以(ABCD)

A.适用知识产权原始国法律

B.适用被请求保护国法律

C.适用行为地法律

D.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适用上述A、B、C

6.涉外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主要有(ABD)。.

A.意思自治说

B.客观标志说

C.合同自体法说

D.最密切联系说

7.国际许可证协议根据许可人授予被许可人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ABCD)。.

A.独占许可证

B.排他许可证

C.普通许可证

D.可转让许可证

8.航空器发生碰撞,各国一般主张适用(ABCD)。.

A.被碰撞一方航空器登记地法

B.受害一方航空器登记地法

C.被碰撞一方也有过失时,适用法院地法

D.碰撞双方的航空器在同一国家登记,可适用其本国法

9.我国加入《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提出的保留有(AD)。.

A.商事保留B.民事保留

C.协议保留D.互惠保留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我国法院享有专属管辖的案件有(ABCD)。.

A.不动产纠纷案件

B.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的案件

C.遗产继承纠纷案件

D.中外合资企业合同、中外合作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案件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责编:八月

官方公众号

官方小程序

来学宝典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

浦东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818号众城大厦15D

静安公司:上海市静安区天目西路547号联通国际大厦C幢902室

THE END
1.法律思维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法律思维是以权利义务为核心要素的一种思考方法。如同良善、丑恶之于伦理思维,收益、成本之于经济思维,权利、义务则是法律思维中的一组核心范畴。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角色或行为,通过法律思维的转换,被表述为不同的权利或义务,使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能以一种通用的专业知识体系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为配置利益风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0218227/index.html
2.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摘要】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是两个既有外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同等范畴。法律方法是应用法律的方法,表现为创制、执行、适用、衡量、解释、修改等,法学方法是研究法律和法律应用的方法,表现为分析、批判、综合、诠释、建构等;法律方法重知识与理性的运用,法学方法重价值与意志的实现;法律方法的运用是一种“技术”活动,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83.html
3.《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历史论部分阅读笔记(分享《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美]博登海默 著 邓正来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阅读笔记注:四年前考研选择此书作为法理学的启蒙读物,而今已然全部忘记。如今考博再次选择此书作为法理学启蒙为梳理和总结所阅读内容,方便记忆,形成本读书笔记。第一部分,法理学的历史论一、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法律理论1、https://book.douban.com/review/4525511/
4.法学方法论参考资料下列不属于法律的目的解释的是2、【判断题】当不同的法律解释方法导致不同的解释结果时,文义解释具有绝对的优先性。 A、正确 B、错误 参考资料【 】 3、【填空题】原意说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是探究( );而文本说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是探究内在于法律本身的理性、正确与恰当的意思。 https://blog.csdn.net/yuyueshool/article/details/122729192
5.民法典“居住权”新规实务理解及公证视角处理思路宋瑞但应注意,国家住房保障属于行政法律范畴,具有浓重的公法因素,而《民法典》中的居住权制度却具有典型的私权基础,两者之间的法律适用冲突值得进一步研究及立法明确。 三、公证视角下的处理思路与解决方案 居住权作为一项新设的用益物权,在充分发挥不动产的功能效用、价值以及配合政府实施“公租房”政策以保障弱势群体“住https://lawyers.66law.cn/s2b2795e7a6019_i994392.aspx
6.辽宁大学2022自命题考研初试大纲:814公共管理综合考研第十章 行政方法 第一节 行政方法概述 一、行政方法的内涵 二、行政方法的价值和功用 三、从传统行政方法走向现代行政方法 第二节 行政基本方法 一、强制性行政方法 1.行政指令方法 2.法律方法 3.经济方法 二、诱导性行政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https://kaoyan.koolearn.com/20220701/1525288.html
7.论国际商事惯例在我国的适用作为国际私法渊源的国际惯例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法律范畴的国际惯例,具有法律效力,它是不需要当事人选择都必须遵守的国际惯例。如“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就属于这种惯例。另一类是任意性国际惯例,只有经过当事人的选择,才对其有约束力,国际商事惯例就属于这种惯例。本文主要讨论国际商事惯例的特点、内容及其在中国的适用规https://china.findlaw.cn/info/jingjifa/gjmyf/lunwen/203130.html
8.张文显:论法学的范畴意识范畴体系与基石范畴渗透着不同法律观和方法论的对立和斗争。对这些范畴要进行扬弃,要进行现代化、中国化、科学化、人民化的改造。扬弃的方式大致是:对古代法学或外国法学的范畴体系,1.肯定一些要素,而否定其体系,如肯定资产阶级宪法学中“代议制”、“公民”、“参政权”、“言论自由”等范畴,而否定资产阶级宪法学的范畴体系;2.肯定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1679
9.法律分析范文12篇(全文)著名的法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波斯纳,为其领域的领军人物。法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通过跨领域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法律制度的原则以及效力。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愈加蓬勃的今天,法经济学对于我们,对于社会法律制度的探索皆具有重要意义。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8q1y15i.html
10.法学⑤将国外法学(包括方法论)新动向引入国内作为借鉴,为此翻译了不少外国法学论著、法律、法规、法学工具书等,并进行了广泛的国际法学交流,大量的学生、教师去国外学习、进修和讲学或参加国际法学会议,又有不少外国法学家来中国讲学和学习。 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不同于文学、哲学、史学等人文科学的一个特征,就是法学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