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法律责任#刘丹萍与仁创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杜宴林

被告仁创公司辩称:(1)对于原告刘丹萍主张的预留工资不认可,工资表中并没有给单位所有员工预留工资,也不知情;(2)对于双倍工资不予认可,因刘丹萍系单位人事经理,基本工作职责就是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等,未签订劳动合同系刘丹萍故意;(3)没有拖欠刘丹萍工资,故对经济补偿金亦不予认可。综上,要求驳回刘丹萍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被告仁创公司提交的工资表足以确认该公司预留原告刘丹萍2015年5月份工资833元,且经过刘丹萍的同意。同时,刘丹萍作为仁创公司的人事主管,有义务主动向仁创公司要求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并未提交证据证明其曾主动要求仁创公司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故其主张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诉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基于上述事实,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30条第I款、第38条第1款第(二)项、第46条第(一)项、第82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之规定,于2016年3月4日作出判决:(1)被告仁创公司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内支付原告刘丹萍2015年5月份工资833元;(2)驳回原告刘丹萍的其他诉讼请求。一审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该判决发生法律效力。

二、法理评析

(一)判决的意义

此判决就法律责任及其构成要件(责任主体、主观过错)、法律责任的原则(过错原则)作出了判断。

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制性的特定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这个定义被法学界称为“第二性义务论”或“新义务论”。①把作为第二性义务的法律责任与作为其前提的第一性义务区分开来定义法律责任,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既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又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既说明了法律责任的必为性,也说明了法律责任的当为性。法律责任是由国家机关直接运用强制力保障履行的义务,具有必须承担和实现的性质;它也是责任主体侵害他人(第一性义务的相对方)的权利而产生的强制性义务,也是正当的。

就本案而言,被告仁创公司提交的工资表显示其的确预留了原告刘丹萍2015年5月份工资833元,尽管经过了原告刘丹萍的同意,但劳动合同解除之时,依照法律规定,仁创公司有义务(即第一性义务)支付,却没有支付。法院判决其支付的责任,此即不履行第一性义务而产生的第二性义务,而且这种义务也是应当承担的义务,具有当为性。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判决涉及了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问题。众所周知,尽管不同类型的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说,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主观心理状态、行为、损害结果以及因果关系这五个基本要素。

第一,主体。主体是指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国家。本案中,责任主体无疑就是作为法人的被告仁创公司,其从成立时起便具备责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数情形下,责任主体应当是行为主体,即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的行为人。但在某些情形下,比如连带责任,责任主体可能不是行为主体。

第四,损害结果。损害结果是指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对他人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利益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损害结果既包括既得利益的损害,又包括预期利益的丧失。本案中,因被告仁创公司预留2015年5月份工资造成原告刘丹萍损失的833元显然就是损害结果,应予以支付。原告主张经济赔偿金、双倍工资等诉求因缺乏合法性,不构成损害结果。

第五,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另一类是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通常情况下,只有当这两类因果关系成立时,才能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本案中,被告仁创公司应当支付而未支付833元工资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就存在这两种因果关系。

(三)法律责任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法律责任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主要分类有:(1)自然人责任、法人责任与国家责任;(2)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3)直接责任、连带责任与替代责任;(4)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与违宪责任。就本案而言,所涉责任的种类归属于法人责任、过错责任、直接责任以及民事法律责任。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政策法规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二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四节 单位犯罪 第三章 刑罚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 第二节 管制 第三节 拘役 第四节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第五节 死刑 http://www.zhouning.gov.cn/ztzl/ffdxzp/zcfg/202312/t20231215_1894846.htm
2.法律硕士民法学知识点: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考研面对法律硕士考试,知识点的复习是至关重要的。在初期的备考中,针对法硕知识点内容,考生们要不断反复的进行背诵,一刷理解,二刷背诵,三刷重点,因此对于知识点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法律硕士民法学知识点: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供大家背诵复习。 https://kaoyan.koolearn.com/20241209/1784715.html
3.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随着现在社会越来越好,国家的政策也越来越严格,对于违反法律的人会给出很严重的处罚,那么对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首先是要认定主体,然后再来认定违法的哪些法律实事,再来看有哪些损失等等,那下面就来听听小编的看法。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 https://www.lawpa.cn/changshi/345666.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 【溯及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wOTExMDY0OA==&mid=2247548858&idx=4&sn=3135ca5277ff1f67bb04be3fd668ca6a&chksm=f8c78fbf457b79b61bcf089199d9e8f36eb69b51ce40e2d73a481b06467b22c644d9b2b9f65d&scene=27
5.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要求考生具有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法律专业素养,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一、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知识。 二、理解和掌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定义、特征、内容。 三、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以及相关的法律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6.《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7.《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2.△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民事权利主体 要点: 1.△○公民 2.△○幼法人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民事权利 要点: 1.△财产所有权 2.○债权 3.△知识产权 4.△人身权 第四节 违反教育法的民事责任 要点: 1.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2.△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https://xqjy.snsy.edu.cn/info/2202/4283.htm
8.经济法3.6 违约责任 97 3.6.1 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97 3.6.2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98 3.6.3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101 本章思考题 102 第4章 竞争法 104 4.1 竞争法概述 105 4.1.1 竞争及其作用 105 4.1.2 竞争法及其立法模式 106 4.2 反垄断法 108 4.2.1 反垄断法概述 108 4.2.2 反垄断法https://baike.sogou.com/v64644873.htm
9.《法律与生活》核心概念关键问题易错易混对象,例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民法所指的债权是请求他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说人身利益(如姓名权的客体不是姓名,而是姓名权益);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https://www.360doc.cn/article/46816755_1098007379.html
10.电梯事故报告(精选8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运行中总会发生各种事故,鉴于上述情况,本文特浅析电梯事故责任的承担。 一、电梯致人伤害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是存在损害事实;二是电梯存在设置或管理上的瑕疵。即电梯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有过错。三是有损害的发生且有电梯在设置或管理https://www.mingkanw.com/w/filecq7pglqf.html
11.杨立新:个人信息处理者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民事责任法学院该法直接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侵害个人信息权益民事责任的条文是第69条,不过,其他大部分条文都与认定侵害个人信息权益民事责任有关。保护个人信息权益适用侵权请求权和人格权请求权的方法,应当依照《民法典》关于人格权保护和侵权责任构成的基本规则,准确适用法律规定的归责原则,掌握好民事责任构成要件,运用损害赔偿以及停止http://www.baotoulawyer.com/info/7189.jspx
12.连带责任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对连带责任进行分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将连带责任进行分类。旨在帮助我们加深对连带责任的认识深度,从不同侧面把握连带责任的特征、性质及其构成要件,正确地界定民事责任。 (一)、法定连带责任和约定连带责任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4/06/id/1203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