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河北教师招聘备考:你不得不知道的教育法律法规(上)

一、重点法条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二)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C)。

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D.权力

(三)第二十六条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2)有合格的教师;

(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3、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条件是(B)。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校办企业或产业

(四)第三十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其任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

4、以下不属于担任学校校长的必须条件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B.中共党员C.中国境内定居D.中国公民

(六)第七十三条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

二、重点法条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七)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B)制定本法。

A.宪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教育法D.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

(八)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证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

8、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

A.学费B.杂费C.书费D.住宿费

(九)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9、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D)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十)第二十一条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0、对于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其经费由(D)予以保障。

A.国家B.家长C.学校D.人民政府

(十一)第二十六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D)负责制。

A.教师B.家长C.学生D.校长

(十二)第三十条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12、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职务、()职务和()职务。(C)

A.低级、中级和高级B.小学、中学和大学

C.初级、中级和高级D.教学、教务和管理

(十三)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13、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B.适龄儿童、少年面试入学

C.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D.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十四)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14、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

A.城市学校B.薄弱学校C.农村学校D.普通教育

三、重点法条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十五)第十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15、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十六)第十一条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

(1)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16、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因当具备的学历是(B)。

A.中等师范及以上B.专科及以上

C.本科及以上D.研究生及以上

(十七)第十四条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17、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哪种情形的人员中不能获得教师资格的是(A)。

A.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B.因过失致人死亡,被判有期徒刑一年

C.因贪污被判拘役,并被判处罚金D.因诈骗被判劳教3个月

(十八)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以解聘教师的法定事由的是(C)

A.体罚学生,屡教不改的B.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C.连续两年教学业绩排在末位的D.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造成损失的

(十九)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19、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

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C.所在市教育局D.所在省教育厅

四、重点法条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十)第五条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的规律和特点;

(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D)

A.教育与保护相结合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D.儿童权利优先

(二十一)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2、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未成年学生。

A.歧视,开除B.开除,变相体罚

C.开除,殴打D.变相体罚,侮辱

(二十二)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3、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二十三)第三十八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4、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十五B.十六C.十八D.十九

五、重点法条之《教师资格条例》

(二十四)第三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师资格工作。

5、主管全国教师资格工作的部门是(A)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B.教育部C.中央党委D.教育机构

(二十五)第十六条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将认定结论通知本人。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6、教师资格证书在(D)范围内适用。

A.全省B.全县C.全世界D.全国

(二十六)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

(2)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7、《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教师存在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其教师资格证将由(县级)以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二十七)第二十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8、《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教师由于品行问题被撤销教师资格证的,自撤销之日起()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2年C.3年C.4年D.5年

六、重点法条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二十八)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9、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B)。

A.战略主题B.战略目标C.指导思想D.工作方针

(二十九)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基本普及(A)。

A.学前教育B.职业教育C.继续教育D.高中阶段教育

(三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11、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A)减负。

A.小学生B.初中生C.高中生D.大学生

七、重点法条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三十一)第二条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12、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当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三十三)第十四条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14、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工作量的三分之一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八、重点法条之《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三十四)(三)严格控制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学生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学生不超过60分钟,初中学生不超过90分钟。要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的作业,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家庭作业。节假日(含双休日、寒暑假及国家其它法定节假日,下同)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戒学生。

15、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分钟,四年级学生不超过()分钟,五、六年级学生不超过()分钟,初中学生不超过90分钟。(B)

THE END
1.现行有效法律目录(305件)26.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2021年通过)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1年通过)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3年通过) 刑法(4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通过,1997年修订,2009年修正) 附件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下列条例、补充规定和决定,已纳入本法或者已不适用,自本法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411/t20241112_441035.html
2.我国现行法律制度6篇(全文)我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也对普通话的推广作出了一些规定。但在外语必修制度的作用下产生的现实却是:一个中国公民普通话水平不高影响不大,可以考硕士、博士;但一个中国公民外语水平不高则直接影响一生的教育和发展,就是读函授、自考本科,也有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jrv2efx.html
3.婚姻与家庭法复习题9.我国法律规定的结婚形式要件是() A.订婚 B.结婚登记 C.举行结婚仪式 D.财产公证 10.我国《婚姻法》规定的调解救助机制是() A.行政调解 B.司法调解 C.专业调解 D.人民调解 11.下列关于亲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亲系是亲属间的联络系统 B.亲系的划分不适用于配偶关系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2004585
4.我国宪法文本中“受教育义务”的规范分析如果是在家教育,有学者认为父母享有在家教育选择权。[14]就我国的法律而言,对于在家教 育没有明确规定,从法不禁止皆自由的原理简单推断,我国法律至少没有禁止在家教育。如果是私立学校,要参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在笔者看来,判断在家教育有两个标准,一为场所,一为人员。所谓场所是指应该在家庭范围内或者以家庭为单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4585.html
5.我国《刑法》的前十条法规是什么第三条【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四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第五条【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304561098636318619.html
6.离婚的各种法律问题汇总肖裔涛律师个人主页由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损害赔偿责任都是补偿性质的,因此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一般不高。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就有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最高额度一般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相关规定。由此可见,无过错方只能通过离婚损害赔偿获得相应补偿而无法借此来致富或使有过错的配偶方倾家荡产,应当说这种补偿性质的赔偿目前还是与我国的实际国情https://m.findlaw.cn/lawyers/article/d1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