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人民政府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衍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态保障,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森林资源三大灾害中,森林火灾位居首位,具有突发性强、危险性高、破坏性大的特点,已成为世界上发生频繁、处置困难、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不但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森林资源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甚至可能引发毁灭性的生态灾难和重大的社会危机。近年来,全国和四川省的森林火灾总体呈现易发、频发、多发趋势。森林防火工作已经成为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安全保障。

广安区位于四川省东部,华蓥山渠江西侧,长江二级支流渠江下游。全区属内陆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目前全区森林面积2.9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9.01%。林区多以人工种植的桉树纯林、柏木纯林,以及由柏木和麻栎、刺槐等树种形成的混交林为主。根据国家和四川省关于森林火险的等级区划,广安区被划定为森林火灾中低风险区。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境内森林面积大幅度上升,林下可燃物累积增多,森林防火形势日趋严峻。1月1日至5月31日为广安区森林防火期。

第一章总论

广安区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3年)

生态公益类

广安市广安区林业局

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政府

广安区全境,含25个乡镇(街道)。

规划基期为2023年,规划期限为2024—2033年。分两期建设,近期为2024—2028年,远期为2029—2033年。

本次规划将林业储备林项目的建设内容纳入规划范围,以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保护。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应急机动通信系统建设、火险预警监测能力建设、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防火道路与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宣传教育能力建设、队伍能力建设、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火灾隐患整治。

经估算,项目投资总需求为6399.74万元,其中近期投资3224.14万元,占投资的50.38%,远期投资3175.60万元,占总投资额49.62%。

预期争取中省资金2687.9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42.00%;地方投资3711.84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58.00%。

广安区位于四川省东部,华蓥山渠江西侧,长江二级支流渠江下游,位于东经106°32′~106°53′,北纬30°21′~30°50′,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约49公里。东邻广安市前锋区,南接华蓥市,西连岳池县,北靠渠县、蓬安县。从主城区向南,经S18遂广高速、G85银昆高速至重庆市主城区120公里;由主城区向西,经S18遂广高速、G42沪蓉高速至成都市主城区300公里。

2022年末,广安区幅员面积1027.93平方公里,辖官盛镇、龙安乡、大龙镇、悦来镇、兴平镇、彭家乡、井河镇、花桥镇、恒升镇、龙台镇、肖溪镇、石笋镇、白市镇、大安镇、东岳镇、白马乡、广福街道、中桥街道、万盛街道、浓洄街道、北辰街道、穿石镇、协兴镇、浓溪镇、枣山街道,有乡3个、镇16个、街道6个,有村238个、社区94个,村民小组2134个、居民小组942个。

广安区地处华蓥山西侧渠江以西,地势由南海拔208米向北逐渐升高到海拔759.1米,依次为浅丘带坝区、中丘中谷区、深丘窄谷区3个基本类型。土壤类型分别为:水稻土、潮土、黄壤和紫色土,成土母质主要为第四纪全新统(Q4)近代河流灰棕冲积物和第四纪更新统(Q3)冰水沉积物。

植被主要有柏木、巨桉、慈竹、香椿、杨树、麻栎、构树、楠木、刺槐、榕树、女贞等。林区多以人工种植的桉树纯林、柏木纯林,以及由柏木和麻栎、刺槐等树种形成的混交林为主。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资源以竹林为主,经济林木主要有核桃、花椒等。广安区现有陆生野生动物250余种,分属哺乳纲、鸟纲、爬行纲、两栖纲4个纲25个目69个科。

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4.3万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34.1万人、城镇常住人口40.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13%,比上年提高0.44个百分点。

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5.5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1.7亿元、36.2亿元和177.6亿元,分别增长3.8%、—4.6%和2.2%,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43.1%、—50.0%和106.9%,分别拉动GDP增长0.6、—0.7和1.5个百分点。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60元,增长4.3%。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29元,增长5.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全年输出农村劳动力24.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0.2亿元。

根据广安区第一次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底图数据,经有效性检查和修正底图主要林分因子后,广安区林地面积共计26952公顷,其中乔木林13523公顷,竹林面积10348公顷,灌木林地2336公顷,其他林地745公顷,其中乔木林活立木蓄积971123立方米。

全区林地面积总量偏小,林地主要分布在井河镇、花桥镇、大龙镇、官盛镇、枣山街道、龙台镇、石笋镇、兴平镇、肖溪镇、恒升镇、协兴镇、浓溪镇、大安镇13个乡镇,占全区林地面积的83.29%,其他12个乡镇仅占16.71%。林分以人工林为主体,且树种单一,以人工柏木林、竹林为主,乔木林中,幼中林居多,全区竹林资源和四旁资源丰富。

经调查,据历史档案数据统计,全区近10年共发生森林火灾7起,其中,一般森林火灾5起,较大森林火灾2起,总过火面积326亩,受灾林地面积总计144亩,无人员伤亡,起火原因皆为人为祭祀用火。全区近3年发生火情80余次,起火原因绝大部分为农事用火或祭祀用火。

林区及周边有重要火源点包括散坟、庙宇、工矿企业、旅游景点及其他火源点80000余个,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口1300余人。

广安区各级党委、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在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森林防火资金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努力自筹,使森林防火设施设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据统计,截至目前在预警监测、林火阻隔、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都进行了较大投入。

(1)预警监测方面,全区护林员300余人,积极督促护林员开展线上、线下巡护工作,确保巡护率100%。同时,利用“无人机”对重点林区进行巡查管护。全区设立11座防火检查哨(高火险期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30个临时劝导点。

(2)林火阻隔方面,专用林火阻隔带及防火道路较少,主要为兼备防火功能的通乡通村公路,共计4456.56km。

(3)宣传教育方面,全区各级各部门针对“开学第一堂课”、防火宣传月、“3·30”“5·12”等时段共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20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

(4)队伍建设方面,全区有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支,共计20人;投入资金119万元购买运兵车3辆,物资运输车3辆;便携式森林消防水泵、灭火水枪、移动蓄水池、油锯等防灭火物资2000余件。各乡镇(街道)成立群众性森林消防队伍25支,共计750人。

(5)物资储备方面,区级储备灭火弹、油锯、水枪、砍刀等扑火物资4200余件,各乡镇储备扑火物资共计5400余件。

(6)以水灭火方面,建设森林防灭火消防水池16个,安装应急消防储水桶149个。

(1)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一是定期组织召开森林防火专题部署会议、办公会议和联席会议,切实做到早安排早部署。二是层层压实防火责任,严格考核结果运用,切实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山头人头,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扑、责有人担。

(2)广泛宣传,增强民众防火意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区开展“开学第一堂课”和“六进”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在重要入山路口及路段制作防火标识标牌;利用宣传车辆、广播、LED显示屏、入户发放明白纸和宣传品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扑救和安全避险知识,教育林区群众依法用火、安全用火,提高市民的森林防火意识。

(3)强化隐患排查,加强火源管理。一是加强隐患排查,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对林区可燃物进行排查、清理,重点加强春耕生产农事用火隐患的排查整治,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风险;二是森林防火期间及重要节假日时段,在入山道路口及重要景区增加临时检查点和巡护人员,对进入林区的车辆、人员一律做到问、查、宣、劝,切实做到重点地段重点巡护,重点人群重点管控,违规用火立即制止,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4)强化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对现有的森林防灭火物资进行清理和维护,缺少的防火物资及时采购补充;二是聘请专职护林员和生态护林员,划定管护区域,落实管护责任;三是定期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火灾处置和紧急避险能力。

(1)火险预警监测系统不完善,手段较为落后。目前全区没有建设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等现代化设备较少,没有完善的县级预警监测体系。

(2)扑火能力有待提高。除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外,其他的应急民兵、群众性扑火队伍,专业训练不足,扑火装备较为落后,“以水灭火”水源不足。乡镇(街道)基层扑火物资储备不足、扑火工具落后、设施设备简陋,科技含量不高。

(3)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防火检查哨、消防水池等建设数量少。林区路网分布不均,部分重点林区路网密度较低,断头路较多,发生火情后难以做到快速反应。各乡镇(街道)防火设施设备分布不均,未形成完善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网络。

(4)火源点分布多,火源管控难。根据野外火源点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安区林区及100米范围内火源点分布较多,以散坟和农村传统安葬点为主,分布分散,传统祭祀用火监管难,另外,林区及周边还分布有庙宇、工矿企业、化学品仓库、养殖场等,人员活动频繁,火源管控难。

(5)森林防火经费投入不足,经费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森林防火尚未建立起长效机制,地方财政对森林防火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与维修、设备运行与维护、扑火专业队建设等费用得不到有效解决。

根据《森林火灾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规范》,将全省范围的标准格网单元、乡镇单元、县级单元的森林火灾风险指数、森林资源风险指数、建筑物风险指数、人口风险指数、经济风险指数,按照分位数分级法,划定不同评估对象的风险等级的指数区间。依据指数区间,将森林火灾风险等级分为五级,即高、中高、中、中低和低。

依据《广安市广安区第一次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广安区县级森林火灾风险指数为0.2665,根据省级下发的县级森林火灾风险等级中断值,在省级维度上,广安区属森林火灾风险中低等级县。

通过计算各乡镇森林火灾风险指数,根据等级划分标准,对各乡镇森林火灾风险指数进行分级,广安区各乡镇森林火灾风险等级划分详见表3.1。

表3.1广安区乡镇森林火灾风险等级划分表

森林火灾风险等级

乡镇名称

中高等级

官盛镇、井河镇

中等级

枣山街道、协兴镇、浓溪镇、兴平镇、花桥镇、恒升镇、石笋镇、大龙镇、龙安乡

中低等级

悦来镇、龙台镇、肖溪镇、白市镇、大安镇、穿石镇、东岳镇、彭家乡

低等级

浓洄街道、北辰街道、广福街道、万盛街道、中桥街道、白马乡

广安区25个乡镇(街道)中高等级乡镇2个,中等级乡镇(街道)9个,中低等级乡镇8个,低等级乡镇(街道)6个。针对各个乡镇的火险等级从森林火险预警监测能力、防火道路、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能力、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及基础设施等建设内容进行火险治理。

中高等级、中等级乡镇,森林资源分布密集,森林覆盖率高,可燃物载量高,人口、经济、建筑物的暴露度和脆弱性强。因此,对于这些乡镇,重点突出加强森林防火预警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林火瞭望监测能力和水平;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和队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火扑救能力的专业性和现代化。

中低等级、低等级乡镇,加强防火道路建设,加快改善林区交通条件;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如修筑消防水池,防火检查哨等;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森林防火意识,做到科学管火、合理用火。

长江流域水源涵养保护,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长江二级支流渠江流经广安区,该区域是重要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其生态区位无比重要。

开展森林防火规划,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使其充分发挥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净化空气等生态效能,是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维护长江生态安全、生态屏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全区森林资源增多,尤其以柏木、桉树等易燃树种为主。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及能源结构的改变,林农交错,荒山荒坡面积逐年增加,野外火情逐年呈高发、多发态势,极易引发森林火灾。森林防火面临着火源管控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扑火设备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森林防火任务艰巨,防火形势严峻。

近年来全国和四川省森林火灾出现频发、易发、高发的总体趋势,部分森林火灾已造成重大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落实人员、机构等问题。中央财政主要采取项目投资直拨、省级财政采取补贴等方式对地方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及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为积极应对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切实解决森林防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林业局等3部门组织编制了《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编制了《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规划(2021—2025年)》。

《森林防火条例》《四川省森林防火条例》《四川省第一次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后续有关工作的通知》(川火普办〔2022〕15号)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各森林防火单位应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规划内容;加强协调,广泛征求规划意见建议;强化措施,切实加快规划编制进度。

四川省林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度四川省林长制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川林长办发〔2022〕12号)将防火规划的编制和批准情况纳入林长制考核。

(1)易燃树种分布面积广,林下可燃物载量大。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城周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广安区加大了森林资源保护和营林造林力度,森林面积、蓄积快速增长。从全区森林资源组成来看,以常绿针叶林为主,柏木、栎类、桉树等易燃、可燃树种面积约占全区森林面积的72.4%。

(2)森林结构简单,林下可燃物增多。广安区森林资源分布较分散,树种相对单一,且群落结构简单,多为乔木层和草本层,加上普遍郁闭度偏低,林下荒草丛生,到秋冬及早春季节,荒草干枯,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3)受人为活动影响,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大。广安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大部分地区林农交错,生产生活野外用火频繁,传统祭祀、铲灰积肥、焚烧秸秆等行为普遍存在。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经济逐步上升,旅游产业势头强劲,生态康养旅游观光的人数将越来越多,人员流动性更大,加之数十年没有发生过重特大森林火灾,市民对森林防火意识麻痹淡化,致使野外火源管理和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

(4)春旱、伏旱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全球气候变暖,地表温度增高,导致多国发生打破本国历史记录的森林大火,全球进入森林火灾高发期。近年来,广安区春旱、伏旱天气频繁,森林防火形势越加严峻。据预测,今后气温仍将继续攀升,发生极端天气的可能性和频率大幅增加,对森林防火极其不利。

广安区森林防火工作目前主要存在森林防火形势严峻,综合防控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今后,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实施综合规划,重点建设,全面提升广安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1)加强森林火险预警和森林火灾监测能力现代化、数字化建设,提高森林火灾预报监测效率。结合火情卫星监测系统、林地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每日气象数据,以及地面巡护,无人机巡护,实现全区林区全天候、实时高效火情监测。

(3)加强扑火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扑救专业化、现代化水平。组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并定期培训扑火技能,购置补充现代化扑火机具,提高应急扑救能力。

(4)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防火物资储备库,为森林火灾扑救提供物资保障;在需水量大的密集林区修建森林消防水池,购置储水桶,为扑救森林火灾提供用水保障;在入山口和交通要道建立防火检查哨和宣传设施,为预防森林火灾起到入山管理及宣传作用。

(1)是适应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森林防火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机构改革以及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森林防火管理体制和人员机构有较大变化,因此,森林防火建设任务也应与时俱进,开启新的局面。另一方面,森林防火建设经费主要是国家以项目形式直拨,地方配套资金总量不足。因此,开展新时期森林防火规划建设,是以项目的形式保障国家资金投入,是顺利开展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

(2)是维护全区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广安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政治、经济、交通区位重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当下严峻的火险形势不仅威胁着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将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进程和社会安定团结大局。依据森林防火规划有目标性的实施建设,因险设防,可以更好地指导森林防火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促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3)是保护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深刻总结我国林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既要抓森林资源培育,又要抓森林资源保护。制定防火规划,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抓手。广安区地处长江流域,是涵养水源与土壤保持重要区域,因此森林防火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第五章总体思路和规划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高效扑救、安全第一”的方针,统筹抓好“人防、物防、技防”各项举措,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水平和处置能力,推进广安区森林火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危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家园保驾护航。

总结和提炼森林防火基本经验,以期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森林防火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救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障林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保护一线扑救火灾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实行科学设防、科学指挥、科学扑救,全面提高森林防火现代化水平。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原则。防范胜于救灾,把森林火灾预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构建“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健全落实巡山护林、火源管理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林火监测、防火通信、预警监测等系统建设,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原则。统筹规划、科学分区、统一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原则,把火灾隐患高的重点区域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重点建设区域和重点建设内容,对重点区域重点倾斜,加大建设力度,全面提高预防、扑救能力。

四是坚持依靠科技、宣传先导原则。加强森林灭火科技攻关,实行科学设防、科学指挥、科学扑救。开发、引进和推广适合广安区的新型扑火机具与装备。加强防火监测、预警、巡护、道路阻隔建设,提高森林防火现代化专业水平。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全面提升公民的森林防火意识,严格规范野外用火,切实依靠科学、法制的手段,营造全民防火的良好氛围。

五是坚持政府主导、齐抓共管原则。森林防火预防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广泛性,必须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责任制。政府要将森林防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坚持建管并重,加强后续管理和设备设施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区联防的工作机制。

六是坚持加强与交通、水利、应急等工程相结合的原则。为使森林防火工作顺利实施,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应加强与交通、水利、应急等部门建设工程的衔接,避免建设重复交叉。建设过程中需做到“四协调”,即协调规划、协调设计、协调施工和协调验收。

5.3规划范围与期限

5.3.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广安区全境,涵盖25个乡镇(街道)。

5.3.2规划期限

5.4规划目标

广安区森林防火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主题,突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加强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森林防火装备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防控现代化、管理规范化、扑救科学化。具体目标包括:

初步建成全区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在防火期内制作并发布未来48小时森林火险趋势预报以及热点、火点监测报告。

初步实现指挥中心、指挥车辆、指挥信息化系统建设。

以防火道路和防火隔离带建设为主,形成阻隔功能较强的林火阻隔网络体系。

提高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建设水平,配备专业化、现代化设备装备,提高队伍快速反应与火灾应急扑救能力。全区已有1支20人的森林消防专业队伍,配备高水平的设施设备,并完善队伍基础设施建设。

进行消防水池、储水桶、防火检查哨、物资储备库等建设,通过新建或改造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多举措开展宣传教育及培训,增强全民森林防火意识。

进行直升机停机坪的建设以及航空消防取水点的建设,提高全区森林航空消防能力。

进行常态化火灾隐患整治,重要设施周边、公路两侧、输配电沿线、坟头等重要火源点附近因地制宜开展林草可燃物清理工作。

5.5编制依据

5.5.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98号);

(3)《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令第541号);

(4)《四川省森林防火条例》(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

5.5.2政策文件

(1)《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国森防〔2013〕4号);

(2)《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林规发〔2016〕178号);

(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林区野外火源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办发〔2018〕88号);

(4)《四川省第一次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后续有关工作的通知》(川火普办〔2022〕15号);

(5)《2022年度四川省林长制考核工作方案》(川林长办发〔2022〕12号);

(6)《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规划(2021—2025年)》(川林发〔2021〕45号);

(7)《广安市森林防灭火标本兼治实施方案(2020—2025年)》(2020年11月经广安市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并实施)。

5.5.3技术规范及建设标准

(1)《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T1063—2008);

(2)《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J127—2012);

(3)《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14);

(4)《森林火情瞭望监测设施建设标准》(建标123—2009);

(5)《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LY/T2581—2016);

(6)《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图像联网技术规范》(LY/T2582—2016);

(7)《森林防火道路设计规范》(GB—2012);

(8)《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标准》(LY/T5007—2014);

(9)《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伍建设标准》(DB51/T2260—2016);

(10)《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2—2009);

(11)《林区防火专用道路技术指南》(试行)。

(1)《广安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2)广安区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成果;

(3)广安区林草湿资源与国土三调对接融合成果;

(4)广安区森林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5)广安区历史森林火灾档案数据(1990—2023);

建立广安市广安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组成如下:

指挥长:区委常委、副区长

常务副指挥长:区政府副区长(分管应急)、区政府副区长(分管林业)。

副指挥长:区政府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区长、区人武部副部长、区政府联系应急、林业工作的副主任和区应急管理局、区林业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区武警中队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应急管理局,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区委宣传部、区应急管理局、区林业局、区气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分管负责同志和区公安分局森林警察大队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区指挥部办公室由区应急管理局、区公安分局、区林业局、区气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共同派员组成,防火期全脱产集中办公,实战化运行,具体由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提出,报指挥长批准。

指挥部下设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组、火案查处组、林区输配电设施隐患排查整治组、小火打早打了组、火灾科学扑救指导组和信息综合组,火案查处组由指挥部成员单位区公安分局分管负责同志兼任组长,其余各组分别由有关副指挥长兼任组长。

指挥部成员由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担任,负责相应职责的具体落实工作。联络员由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股级干部担任,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组织学习、交流情况、研究问题。

指挥部成员单位是区森林防灭火组织领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确保各项森林防灭火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是:

区公安分局:负责指导全区公安机关依法做好森林火灾有关犯罪案件查处工作,配合林业等有关部门开展违规用火及森林火灾行政案件处罚工作;指导公安机关开展火场警戒、交通疏导、治安维护、火案侦破等工作;组织对森林火灾可能造成的重大社会治安和稳定问题进行研判,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范处置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牵头指挥部火案查处组工作。

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媒体做好森林防灭火政策解读和成效宣传;指导有关部门做好森林火灾处置信息发布和舆情监测、报送、引导、处置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发布经指挥部审定的森林火灾信息和扑救情况;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负责协调森林火灾扑救中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支持森林防灭火野外视频监控项目建设,协调网络运营企业按规定向公众发送森林防火信息、预警信息、科普宣传等信息;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教科体局:负责指导全区中小学校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林区学校做好森林火灾安全防范、受森林火灾影响的学生安全疏散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在有条件的学校提供避难场所和备用机降点;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民宗局:负责林区宗教活动场所森林防火宣传、监督、检查等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民政局:指导殡葬服务机构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加强殡葬服务机构内违规祭祀用火的管理;协助林业部门做好减少传统祭祀方式造成的森林火灾风险工作;对因森林火灾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按有关规定及时给予社会救助;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司法局:负责森林防灭火地方立法审查,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及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森林防灭火法治宣传;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财政局:负责区级应承担的森林防火资金的筹集、分配、监管工作;按规定为森林火灾扑救提供应急资金保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自然资源规划局:按规定履行森林防灭火工作行业管理责任;支持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负责向指挥部提供火场应急测绘成果;协助做好森林防灭火有关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交通运输局:支持森林防灭火通道建设;配合做好防火宣传、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为扑火人员和物资快速运输提供支持保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水务局:负责指导各地提供水利设施分布,支持配合做好库区、河道等消防取水、消防水池建设等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做好农村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负责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田间火源管控,引导改变农业生产性用火习惯;组织指导因森林火灾造成牲畜受损的调查评估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文广旅局:指导督促区内森林类的A级旅游景区开展防火宣传,落实火灾防控措施,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将森林防灭火安全宣传纳入导游提示游客内容;在属地政府的组织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在森林火灾发生地旅游团队游客的安全疏散、撤离等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卫生健康局:负责指导、督促森林火灾发生地卫生部门做好火灾现场医疗保障、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等工作,必要时组织医疗专家指导和支援医疗救治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对在扑救森林火灾中牺牲、符合条件人员的烈士评定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气象局:负责监测和分析天气气候形势,提供全区及重点林区、重点时段的气象监测产品,发布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并提供火场气象服务;根据天气条件适时组织、指导开展森林防灭火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与森林防灭火部门联合发布高森林火险预警信息;提供卫星图像数据,参与利用遥感手段进行森林火灾监测及损失评估;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武警中队:组织指导武装警察部队开展扑火技能训练;组织指挥遂行森林火灾处置救援任务的武装警察部队行动;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国网城区供电中心、爱众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林区所属及运行维护的输配电线路、设施森林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支持做好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的电力保障工作;做好火场视频监控、指挥调度、扑火设施等电力供应保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

区消防救援大队:加强防灭火专业技能训练;根据指挥部要求,指导地方专业扑救队伍的业务培训,遂行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有关任务;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防灾减灾救灾任务。牵头指挥部火灾科学扑救指导组工作。

因机构改革,单位职能职责以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调整为准。

为满足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要敏感区域森林火灾的需要,建设超短波、短波、卫星等多重通信手段为一体的机动通信系统,提升火场区域组网能力,建立与省级、市级指挥中心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传输通道,保障信息畅通,满足扑火前线指挥调度的需求。

便携式火场应急通信设备主要指手持式无线对讲机,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便于个人随身携带,能在行进中进行通信联系,功率一般VHF频段不超过5W、UHF频段不超过4W。通信距离在无障挡的开阔地带时达到5公里。

表6.1应急机动通信系统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项目建设内容

单位

原有数量

规划近期

规划远期

末期数量

1

应急指挥车

2

3

便携式火场应急通讯设备

46

15

76

建立健全森林火险预警监测体系,结合火情卫星监测系统、林地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每两日气象数据信息,以及地面巡护,航空巡护,实现全区实时高效的火点、热点监测,做到预警监测一体化,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本规划森林火险预警监测能力建设包括图形工作站、气象数据共享服务、林火视频监控系统、瞭望塔、防火巡护等方面。

图形工作站是专用的微型计算机,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和储存功能。本规划拟购置图形工作站10台,含工作服务器、地理信息系统、火情卫星监测系统、林地资源数据管理系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等,以保障森林防火预警监测和统筹防火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广安区防火实际需求,建设可燃物因子采集站和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后期维护费用较高,且需专人每日收集数据,操作性不强,本次规划借鉴其他地区成功案例,与气象局建立长期固定合作关系,气象数据共享。气象数据包括全区各气象站获取的温度、湿度、日照时长、降雨量、风向、风速、大气压力等数据,以及48小时预测预报信息。

结合气象数据,利用图形工作站、地理信息系统、林地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可对全区森林火险进行预测预报,可实现每两日发送全区森林火险级别及分布态势。

林火视频监测系统包括前端图像采集专用设备、前端防盗报警设备、网络传输设备、供电设备、监控管理中心设备等部分。可以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御和控制能力,提高防火扑火指挥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及时性,提高森林扑火指挥和技术水平。

可充分利用现有的铁塔、电力、网络等公共资源,采用红外探测、高清可见光视频、智能烟火识别技术,实现森林火情24小时不间断探测和自动报警,同时联动GIS系统实现火点定位,为预防和及早扑救森林火灾起到重要作用。

6.2林火视频监控规划建设一览表

乡镇(街道)

经度

纬度

备注

官盛镇

苟溪村

106.644064

30.405677

规划建设

花桥镇

高山村

106.658652

30.776688

高升村

106.671828

30.840909

4

来苏村

106.622775

30.777429

5

井河镇

福龙村

106.646895

30.707711

6

蓬莱村

106.630350

30.748028

7

石坪村

106.689407

30.701905

8

浓溪镇

燎原村

106.583369

30.543546

9

106.587584

30.546127

10

106.591673

30.542459

11

106.586348

30.543799

12

龙顶村

106.580643

30.541428

13

友谊村

106.597047

30.518248

14

兴平镇

仙鱼村

106.661056

30.638557

枣山街道

南峰村

106.543642

30.465525

瞭望塔主要由塔基、塔身、瞭望监测室、通信平台四部分构成,辅助建筑工程还包括解决野外瞭望监测人员食宿需求的用房。

本规划在适宜人工瞭望监测的大面积林区新建瞭望塔3座(表6.3),并配备高倍望远镜、红外探测仪等瞭望监测设备及语音通信设备。依据《森林火情瞭望监测设施建设标准》(建标123—2009)进行建设。

表6.3瞭望塔规划建设一览表

乡镇

六角村

106.623945

30.803457

火峰村

106.616580

30.752121

龙孔村

106.622149

30.669663

为了保障和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本规划结合地面巡护和航空巡护,提升全区防火巡护能力。

地面巡护方面,全区现有护林员305人,其中生态护林员248人,兼职护林员57人,后期每年补充配备相应的巡护服装及装备。

航空巡护方面,主要采用无人机进行,全区现有多旋翼无人机14台,拟配备多旋翼无人机11台。

规划近期,各森林防火重点乡镇(街道)实现地面巡护全覆盖,指挥部基本实现48小时森林火险预测预报;规划远期,实现地面巡护覆盖全区,防火期重点林区视频监控、瞭望监测、无人机巡护,形成立体监测网络(表6.4)。

表6.4火险预警监测能力建设内容一览表

图形工作站

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前端

瞭望塔

无人机

25

全区新建直升机停机坪1处,配置相应的坪面标识、标牌、助航灯光等配套设施,按照《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建。同时在停机坪附近水域配套建设航空消防取水点1处(表6.5)。

表6.5直升机停机坪及取水点规划建设一览表

小地名

类型

大坪上面

直升机停机坪

106.619602

30.797057

大岩村

大岩水库

直升机取水点

106.636879

30.811785

为加强林区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能力,能够快速应对森林火灾,规划在广安区重点林区建设防火道路。

根据《林区防火专用道路技术指南》(试行),防火道路按不低于4米/公顷确定,广安区林地面积26952公顷,需求防火道路里程为107.81km,已建防火道路以及同时兼备防火功能的通乡通村公路共计4456km。虽然防火道路里程已经达到需求标准,但林区路网密度不均,部分重点林区路网密度仍较低。

为完善林区防火道路建设,本规划全区建设防火道路里程约28.70km(表6.6),建设、改造和维护现有破损路、断头路、废弃路,与林区现有道路结合,构建布局较为合理、结构较为完整的林区防火道路网络,并配置安防设施、警示标志,道路等级按照不低于林防二级道路标准建设。

依据《森林防火道路设计规范》(GB—2012),《林区防火专用道路技术指南》(试行),按照行车速度40—50km/h,路基宽度5.5—6.5m标准建设。具体建设地点、长度根据现地情况实施,详见附表14及各乡镇(街道)规划建设布局图。

表6.6防火道路规划建设一览表

长度(km)

11.758

1.282

3.461

悦来镇

0.901

协兴镇

2.972

龙安乡

0.757

2.595

肖溪镇

0.668

2.578

恒升镇

0.376

穿石镇

1.352

合计

28.700

针对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滞后的问题,在充分利用自然阻隔带的基础上,重点在森林资源保护价值高、重点设施周边、重要城镇周边、林农交错地带等建设防火阻隔带。通过砍伐清除林缘灌杂,开设防火隔离带(宽度是林区最高树高的1.5倍),起到预防和阻止森林火灾蔓延的作用。

本规划新建防火隔离带约1.54km(表6.7)。主要布设在重要林区内及重点目标、重点设施附近。具体建设地点、长度详见附表15及各乡镇(街道)规划建设布局图。

表6.7防火隔离带规划建设一览表

官坝村

0.513

建设完成

金鹤村

0.296

大安镇

大埝村

0.191

红庙村

0.455

龙台镇

高庙村

0.246

星光村

0.147

高兴村

0.501

备注:建设完成0.809km,规划建设1.540km。

规划近期,优化重点林区防火道路及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初步实现林区防火道路通达,规划远期,全区林区防火道路与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完成(表6.8)。

表6.8防火道路与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内容一览表

防火道路

km

4456

17.22

11.48

4484.7

防火隔离带

0.809

1.540

2.349

室外宣传应重点突出和体现“进社区、进校区、进林区”的原则。因此,为充分发挥室外宣传功能,根据已有的宣传碑牌,查漏补缺,合理布局,本规划新增大型警示教育宣传碑牌100个,分布于每个乡镇(街道)及国道、高速等主要交通干线沿线(表6.9)。在各乡镇(街道)、乡村居民点和集中社区、农户,以及学校内部及附近设立小型防火宣传窗、栏。规划购买防火宣传品10万套(含宣传手册、宣传背心等宣传物料)。

表6.9宣传碑牌规划建设一览表

(街道)

建设

完成

规划

白马乡

白市镇

北辰街道

彭家乡

16

石笋镇

大龙镇

17

万盛街道

东岳镇

18

19

20

21

22

备注:建设完成20个,规划建设100个。

积极探索新的合作途径和方式,同时加强与周边县区的合作,实现联防联控,开展防火交流学习。规划期内进行20次交流学习活动,每年2次(表6.10)。

规划期内在全区开展20次防火演练培训,每年2次,主要针对各乡镇(街道)进行。

规划近期,完成森林防火重点乡镇(街道)宣传设施设备配置,制定防火交流及专业培训年度计划。规划远期,完成全区宣传设施设备配置,实现防火交流及专业培训长效机制。

表6.10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内容一览表

大型宣传碑牌

50

120

防火宣传品

万套

防火交流学习

防火演练培训

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以重点林区乡镇(街道)或片区为单位组建专业扑火队。建立军、警、地森林防火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专业队伍的技术培训与实战演练,提高扑火战斗力。

目前,全区有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支,共20人;有群众森林消防队伍25支,共计750人。建立完善工资和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平均月收入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

为确保地方扑火人员的安全和改善扑火人员的野外生存条件,购置一定数量的安全防护及野外生存装备200套。购置内容包括阻燃服、作训服、防火口罩、避火罩、帐篷、睡袋、气垫床等防护装备和野外生存装备。

为加强消防队伍设施设备建设,从广安区实际出发,规划全区购置防灭火物资共4000套(台、个、支、把)。包括森林消防水泵、灭火机、灭火水枪、灭火弹、割灌机、油锯、点火器、组合工具、2(3)号工具、强光工作灯、大斧、砍刀、消防铲等(表6.11)。

全区现有各类防火车6辆,包括运兵车3辆,物资运输车3辆。还不能满足区域现有森林防灭火的需要。为了加强全区森林防火应急扑救能力,规划购置消防水车2辆,水车有效容积10立方米以上。

规划近期,全区配备应急车辆,各森林防火重点乡镇配备应急扑火装备,应急扑火队伍人员配置全部到位。规划远期,完成全区各单位应急扑火物资储备,应急扑火队伍训练有素,应急处置能力大大提升。

表6.11队伍能力建设内容一览表

原有

数量

远期

末期

专业森林消防队伍

安全防护及野外生存装备

60

100

260

防灭火物资

2000

6000

消防水车

为了加强森林防火检查工作,规划在重点林区、交通要道处,防火期常设森林防火检查哨。结合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在原有防火检查哨的基础上,通过查漏补缺、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将原来设置的部分不合理站点取消,各乡镇(街道)在春节、清明等高风险期及防火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增设临时劝导点。

广安区现有临时劝导点30个,防火检查哨11个,本规划新建防火检查哨5个(表6.12)。优化布局后,全区防火期常设森林防火检查哨16个,临时劝导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增设。

表6.12防火检查哨规划建设一览表

村(社区)

同心村

干埝村

四方村

蒲莲社区

集中村

西家村

笔架山村

观音村

冲相村

观桥村

玉峰村

春堡山村

文明村

岳门村

森林消防水池是为森林火灾应急扑救提供水源保障的重要设施,目前,全区专门用于灭火的森林消防水池较少,农用灌溉水池较多,且离林区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保障全区森林火灾扑救用水需求,规划在水池未覆盖的林区以及防火形势严峻的区域新建森林消防水池、购置储水桶。

目前广安区已经购置储水桶149个,本规划购置储水桶800个(表6.13)。具体地点及位置详见附表11及各乡镇(街道)规划建设布局图。

表6.13储水桶规划建设一览表

103

109

27

31

77

89

30

87

29

86

24

28

枣山

街道

62

73

36

57

37

49

47

48

45

38

39

万盛

33

备注:建设完成149个,规划建设800个

目前广安区已建消防水池16个,本规划新建消防水池共14个,改建消防水池4个(表6.14)。具体地点及位置详见附表12及各乡镇(街道)规划建设布局图。

表6.14消防水池规划建设一览表

维修改造

总计

目前广安区已建物资储备库26处,分别为区级森林防火专业物资储备库和其他乡镇(街道)综合性防灾救灾物资储备库。据调查,目前,部分储备库狭小、老旧、杂乱,不能为突发性森林火灾保障充足的扑火物资。

根据《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2—2009)以及广安区实际情况,本规划改造升级兴平镇物资储备库1处,约60平方米。

规划近期,防火检查哨的位置调整落实落地,重点林区消防水池选址布局完成并实施部分点位建设,全区物资储备库改造升级完成。规划远期,确保森林防火期防火检查哨常设机制,林区消防水池水桶建设完成并确保定期维护,物资储备库的储备物资符合要求,并做好库房的出入台账等管理(表6.15)。

表6.15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一览表

防火检查哨

储水桶

149

400

949

新建消防水池

26

改建消防水池

改建物资储备库

全区林下可燃物平均载量7—10吨/公顷,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部分林区可燃物载量已接近或超过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临界值(30吨/公顷)。为此,重点在林农交错地带、居民点和重要设施周边、公路两侧、输配电沿线、坟头等重要火源点附近因地制宜开展林草可燃物清理工作,降低可燃物载量和森林火灾发生率。全区规划清理林下可燃物10万亩,自2024年起,每年清理林下可燃物1万亩。

经估算,项目投资总需求为6399.74万元,其中近期投资3224.14万元,远期投资3175.60万元(详见表7.1及附表5)。

表7.1项目规划内容及投资测算简表

规划内容

总投资(万元)

占比(%)

6399.74

100%

应急机动通信系统建设

51.80

0.81%

火险预警监测能力建设

2133.20

33.33%

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

100.00

1.56%

防火道路与林火阻隔系统建设

726.74

11.36%

宣传教育能力建设

250.00

3.91%

队伍能力建设

2140.00

33.44%

基础设施建设

498.00

7.78%

火灾隐患治理

500.00

7.81%

(2)预警监测能力建设投资2133.20万元,占总投资的33.33%。其中,图形工作站20.00万元,林火视频监控系统600.00万元,瞭望塔120.00万元,防火巡护1393.20万元。

(3)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投资1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56%;

(4)防火道路与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投资726.74万元,占总投资的11.36%。其中,防火道路717.50万元,防火隔离带9.24万元。

(5)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能力建设投资2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91%。其中,大型宣传碑牌100.00万元,防火宣传品30.00万元,防火演练与技能培训120.00万元。

(6)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投资214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3.44%。其中,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投资1600.00万元,安全防火及野外生存装备100.00万元,队伍设施设备400.00万元,应急车辆40.00万元。

(7)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98.00万元,占总投资的7.78%。其中,防火检查哨90.00万元,消防水池160.00万元,储水桶240.00万元,物资储备库8.00万元。

(8)火灾隐患治理5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81%。

本规划期限为2024—2033年。分两期建设,近期为2024—2028年,远期为2029—2033年。项目投资总需求为6399.74万元,其中近期投资3224.14万元,占投资的50.38%,远期投资3175.60万元,占总投资额49.62%。

项目以政府投资为主,属于我区国家储备林一期建设内容的,由国家储备林一期项目资金保障,同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力争将本规划的建设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专项计划之列,积极争取国家现有渠道资金的支持。充分利用国家资金引领,依法依规建立基金或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到森林防灭火工作中。

本规划预期争取中省资金2687.9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42.00%;地方投资3711.84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58.00%。

实施规划建设的主要风险、内容及程度分析如下:

(1)基础设施(如防火检查哨、消防水池等)施工占用林地和涉及林木采伐的风险。遵循属地管理原则,由项目所在地的村社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办理完善所有手续并和林农在赔偿方面协调好以后,方可实施项目,故风险性极小。

(2)施工扰民引发冲突的风险。防火道路的修建一方面是为了森林防火,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林农的出行,消防水池和森林防火检查哨则是为了林区安全、有利于林农。项目实施前,必须召开村民大会,实行一事一议;施工过程中,督促施工队伍严格按照要求施工,施工扰民引发冲突的风险极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项目实施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风险性极小。

项目建设将对项目区在以下四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1)通过瞭望塔和林火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以及林区航空巡护和地面巡护的配合,将大幅提高项目区瞭望监测覆盖率,增强项目区森林火灾预测预报能力,为实现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奠定基础。

(2)通过防火道路与林火阻隔系统建设,能有效加强地面巡护及消防队伍的投送,还能起到阻隔火灾蔓延的积极作用。

(3)通过增设防火宣传碑牌以及开展防火交流学习和专业培训活动,能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引导合理用火,科学管控火源,同时提高林业工作者防火的专业能力。

(4)通过组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以及森林扑火机具装备,队伍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扑火队伍的专业化、现代化,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提高火灾扑灭率,有效降低森林火灾受害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项目实施能显著提高项目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保障项目区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项目投入将从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中得到更多回报。因此,项目建设影响是积极的。

森林防火就是保护生态环境,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护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生态因子,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性很强,一般小型的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严重,森林中的动植物死亡率不高,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容易恢复。然而,大面积高强度的火灾,可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物种死亡,生态系统短期内很难恢复。此外,灾后还会引起病虫害的大发生,致使森林生态系统不能正常发挥其防护功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旱灾以及气候恶化等诸多不良生态的后果。同时,森林火灾所产生的烟雾对大气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项目区森林类型分布多种多样,不同森林生态系统中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许多野生动物的生殖与繁衍,借助森林隐蔽,才不会被天敌袭击。森林火灾会使这些宝贵财富付诸一炬,使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隐蔽性削弱,栖息环境丧失,致使它们无法生存,自然逃避或迁徙。另外广安区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相对较脆弱,土壤瘠薄,若遭受火灾严重破坏后植被恢复将特别慢,其生态价值会大大降低。

本项目实施后,可以通过防火预警监测手段,防火道路与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及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效提高森林防火综合控制能力。可降低项目区森林火灾发生几率和森林火灾损失率,对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巩固“天保”“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系统,并对保障森林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良土壤、防止土地沙化、减少自然灾害、庇护农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的持续发挥有积极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实施生态效益明显。

森林火灾不仅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而且关系到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的安全,也危及到林区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团结,使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一旦发生森林大火,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组织扑救,这样势必影响林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重大森林火灾甚至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存环境,其后果不堪设想。

项目实施后,可有效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有利于促进项目区森林资源的稳定和发展,这对改善项目区人居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区域旅游事业和林业事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森林防火规划的各项建设内容设施,既是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项目实施有利于当地部分农户参与施工建设,增加当地人民的就业率,能直接从项目实施中获得经济收入,同时防火道路的建设为林区人民的出行带来便利,改善广大林农的生活条件,是项目建设的直接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这必将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人、财、物损失以及对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历史古迹等方面的破坏,对促进当地旅游事业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是项

目建设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

第九章保障措施

森林火灾被列为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也是被我国列为需要从国家层面应对处置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森林防火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结合广安区经济实力,规划项目应努力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扑救经费等应积极争取中央政策投资,防火装备建设以及宣传教育建设等项目应纳入广安区地方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建设,并按规定足额配套重点火险区建设经费。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逐步加大投入力度,资金安排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执行。

继续强化广安区政府对森林防火全面负责、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政府责任制。政府要把森林防火作为当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作为考核政府领导的重要依据。将防火责任落实到村、社,对林区内施工等情况进行监督,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政府责任制的检查、监督工作,严格执行考评奖惩制度,确保责任落实。积极推行森林火灾保险保障机制,推进森林火灾有偿扑救。

THE END
1.2024抖音普法,带你领略民法典法律知识视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定调明年经济工作 黑神话悟空获TGA最佳动作游戏奖 李铁还未决定是否上诉 十组数据看南水北调通水这十年 老师突然晕倒大一女生们分工救人 李铁一审被判20年 国防部:日方没必要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男子寒冬光膀抱赤裸幼儿 普京未收到参加特朗普就职典礼邀请 男子带娃登山身亡 孩子以为是睡着 https://m.163.com/v/video/VKHT37QI5.html
2.法律上一般拍摄视频版权归谁专家导读 拍摄视频版权归谁,要根据拍摄人的情况决定,如果是自己创作的,那么该视频的版权是个人;如果拍摄作品的作者是公司聘用的员工,那么该拍摄的作品版权是公司的;如果是跟其他公司合作,该视频的版权归双方所有。 法律上一般拍摄视频版权归谁 一、法律上一般拍摄视频版权归谁 根据具体情节决定,不管摄影作品的作者是https://m.64365.com/zs/1200567.aspx
3.起底缅北电诈头目祝寿视频背后产业链:有明星报价一条14万风险:明星或需承担法律责任 明星录制祝福视频,看似动动嘴皮子即可达成的商业交易,实际上潜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 若是生日场合,明星碍于情面或是收费录制祝福视频,一般不违反公序良俗,但若是涉及站台、“背书”等性质,便不可简单理解为“一方舍得给钱,一方就能拍”。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23/c8328770.html
4.宪法主题班会策划6篇(全文)活动准备:PPT课件、未成年人法律宣传的相关教育视频、相关案例 活动流程: 一、导入 甲:学习法律是社会进步对个人的外在要求。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逐渐完善,人们的生活与法息息相关。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不懂法、不学法的人在现今社会将寸步难行,无法立足,因此,在学生中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tn880ib.html
5.首部宪法修订诞生年份揭秘,法律,法律综合,好看视频一个视频带你了解下赛季地铁逃生的所有改动! 大师兄说游 7.3万次播放 · 10月24日 01:08 宣誓“王者归来”?特朗普再现“握手杀” 马克龙示意其松手表情尬住 青蜂侠Bee 4.3万次播放 · 21小时前 评论1 表情 0/500回复 挠砖都不累张 宪法修订不仅是法律条文的更新,更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八八年的修正案,其实是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7898191977890401756
6.行业动态律师如何使用大模型做工作助手(1)案例研究与分析:大模型可以根据律师提供的裁判文书,进行案件裁判分析,为律师提供全面的参考资料,帮助律师初步理解类案的法律问题,制定诉讼策略。 (2)证据整理与分析:在诉讼过程中,律师可以利用大模型对证据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关键词检索、关联分析等方式,发现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提炼对己方有利的证据要点。 https://blog.csdn.net/kaka0722ww/article/details/139021561
7.厚颜无耻韩国动漫免费阅读视频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在东营区第三中学、牛庄镇西范小学升旗仪式上,同学代表以“宪法之光,照亮回家的旅程”为题,深情讲述了宪法日、宪法周的由来以及宪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它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我们的权http://www.sinoyunet.com/index.php?id=ghgibx-77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