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上过央视《国家宝藏》的珍品法制文物
你都了解吗?
你家乡的博物馆珍藏着哪些
不容错过的法制文物呢?~
看正文——
云梦睡虎地秦简●○
坐标:<湖北省博物馆>
一个秦帝国基层官吏延绵下来的律法初心
简介
作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并登上央视《国家宝藏》舞台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又称睡虎地秦墓竹简、云梦秦简,于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法律人的坚守
《云梦秦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为吏之道”,是一位名叫“喜”的秦国基层官吏在日常工作中抄录的。
“喜”死后,没有挑任何其他值钱的陪葬品,而是将这些兢兢业业的纪念跟自己葬在了一起,这是一位法律人的坚守,值得我们后人尊敬。
▲“喜”墓示意图
法律精神的传承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名云梦秦简),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其中法律部分记载了秦朝施行的二十几个单行法规的条款原文,共记载法条六百条。它的发现,为研究秦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里面有世界上最早的法医记录、世界上最早的刑事侦查书籍、世界上最早的保护环境法律条文、最早的人权法、最早的消费者保护法,物价必须明码标价等。
小哥贴心提示:
湖北省博物馆馆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
预约咨询:027-86794127/027-86790329
商鞅方升●○
坐标:<上海博物馆>
度量衡:公正的象征
商鞅方升是中国度量衡历史的标准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战国法家代表人物慎到曾说过,以秤称量物体轻重,来确立公正的标准;用度量丈量物体的长短、体积,来确立的公正的审查准则,度量衡可谓法律公正的代名词。
上海博物馆馆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亻朕匜
●○
坐标:<陕西省岐山县博物馆>
“亻朕”(四声Yìng)“匜”(二声yí)于1975年2月在陕西岐山董家村一号青铜器窑藏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岐山县博物馆,是西周中期的盥洗器。亻朕匜造型为四兽蹄足,整件器物给人以狞厉威严之貌。器物主体部分呈长椭圆形,很像一只瓢,前有流后有鋬,带盖。盖面呈琵琶形,前端突出呈虎头状,虎首覆于流口云上,似猛虎前瞻,与亻朕匜身口沿下的窃曲纹、凸弦纹相辉映,给器身造型注入了活力与生机。
亻朕匜内刻有铭文157字,铸于器盖和腹底内壁,底盖铭文相连续。其中器盖六行,90字;器腹七行,64字。铭文记载的是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诉讼判决书,被冠以中国"青铜法典"的美誉,记叙了西周时期一起奴隶买卖纠纷的经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对于研究西周法律制度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亻朕匜内的铭文
文物也能诉说法律
亻朕匜记载的铭文反映了当时对断狱、量刑、赦宥等各方面的情况。其反映的法律制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西周在诉讼活动中十分重视盟誓。《亻朕匜》判例中,牧牛接连盟誓3次,这在所有金文判例中还属首见。
司法文书,已成章规。《周礼司盟》:“司盟,掌盟载之法。”郑注:“载,盟辞也,盟者书其辞于策。”牧牛不仅3次盟誓,而且由司法机关将其誓言写成辞誓,与《周礼》记载正相吻合。
量刑科比,颇有程式。《亻朕匜》判例说明,西周断狱,在量刑上,不仅有减制,也有加刑规定。刑之加减,是司法制度完善化的表现。
墨刑在殷商基础上有所发展,出现刑等,趋于严酷。
国家设专职掌管刑狱。铭文中的伯扬父应是周奴隶主国家中专理刑狱的官员。对牧牛的判决是在上宫当着周王的面进行的。
判决书已有一定格式,内容也较全面,说明西周已存在着成文法。
▲《亻朕匜》判决书
陕西省岐山县博物馆馆址:陕西省岐山县城北大街
即使不去陕西,在中国法院博物馆“古代审判”展厅,也可一睹“亻朕匜”的风采。
御史台精舍碑●○
坐标:<西安碑林博物馆>
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展室内的唐御史台精舍碑高1.85米,碑文连题18行,满行30字,由武则天执政时曾任左补阙和殿中侍御史崔湜撰文,著名书法家梁升卿书写的碑刻。碑阴、侧及额有当时的御史台官员近千人题名。此碑左下角略有残损,记录着大唐王朝威严的监察法度,是件难得的法制史文物,它以石刻史料填补了新旧《唐书》的空白。
大唐监察法度的记录者
御史台在唐代是专门负责依据刑法典章来弹劾纠举百官犯罪的中央最高机构,精舍指的是佛堂,在御史台所设的刑狱旁附建佛堂,旨在利用佛教感化囚徒,求佛度难的狱政措施,反映了佛教思想对唐代法制思想的影响。
御史台精舍碑书法涉及内容为研究唐代的监察制度、监察机构、狱政措施、立法状况和法制思想,尤其对研究宗教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址:西安市三学街15号,西安南城墙文昌门内
(本文内容摘编自:胡留元,冯卓慧著《长安文物与古代法制》、央视《国家宝藏》栏目、三秦都市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