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法规定了什么内容

债的效力,是指因债而产生的对当事人双方的法律约束力。

债的效力由两方面结合而成:一方面是债务的效力,即法律对于债务人的约束,属于债的效力的消极方面;另一方面是债权的效力,包括请求力、保持力和执行力,属于债的效力的积极方面。

二、债的效力的分类

(一)一般效力与特殊效力

这是以债的效力是否涉及一切债的关系为标准而进行的分类。

一般效力是指所有的债所具有的共同效力

债的特殊效力是指法律对个别债的效力的特别规定。

(二)积极效力与消极效力

这是以债的效力的内容为标准而作的分类。

积极效力是指债的当事人依据债的关系可以实施一定的行为。

消极效力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债权人受领迟延等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三)对内效力与对外效力

这是以债的效力是否涉及第三人为标准而作的划分。

1、对内效力

对内效力是指发生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效力。

2、对外效力

对外效力是指发生于债的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效力。

(1)债权物权化

(2)债的保全

(3)涉他合同

(4)第三人侵害债权

第二节债的履行

一、债的履行的含义及意义

1、《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

2、所谓债的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全面履行自己所承担的义务。

3、不同类型的债,其履行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1)在合同之债中

二、债的履行原则

(一)实际履行原则

(二)协作履行原则

(三)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一)履行主体

1、债的主体和债的履行主体并非同一概念。

债的主体是债权人和债务人;而债的履行主体则指履行债务的人和接受履行的人。

2、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3、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二)履行标的

1、债的履行标的,是指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所针对的事物,表现为债务人应当给债权人提供的利益。债的履行标的可能是物,也可能是完成工作,还可能是提供劳务。

2、履行标的是否适当,关键是标的的质量。

3、履行标的适当,还包括标的数量、价款或酬金等项,都应按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正确履行。

(三)代物清偿,是指债权人受领他种给付以带原定给付而使合同关系消灭的现象。代物清偿的要件:

1、必须有原债务存在。

2、必须以他种给付代替原定给付,两种给付在价值上可以有差额,但须经双方当事人约定。

3、必须有双方当事人关于代物清偿的合意。

4、必须有债权人等有受领权的人现实地受领给付。

(五)履行期限

(六)履行方式

1、履行的方式是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方法。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履行:一次全部履行或者分期分批分地履行、直接交付或邮寄或托运履行,等等。

2、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七)履行费用

1、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2、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八)履行的顺序

1、履行的顺序是指互负债务的当事人履行行为的先后。

2、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当事人互负债务且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第三节债的保全概述

一、债的保全的概念

债的担保,是指为确保债权得到清偿而设立的各种法律措施。

1、债的一般担保和特别担保

债的一般担保,是指债务人必须以其全部财产作为履行债务的总担保。所谓特别担保,即通常所言之担保,在现代法上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

2、债的保全的概念

二、债的保全的措施

1、代位权

2、撤销权

第四节代位权

一、概念

代位权是指债务人享有对第三人的权利而不积极行使,致使其财产应能增加而不增加,危害债权实现时,债权人有权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属于债务人的权利的一种权利。简言之,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权利的权利。

二、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1、债务人须享有对于第三人的权利。应是非专属于债务人自己行使的非专属权和得以强制执行的权利。

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

3、债务人已陷于迟延。

4、有保全债权的必要。

三、行使的方式

1、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必须通过诉讼形式,即向人民法院请求,而不能直接行使。

2、诉讼当事人:原告为债权人,被告为次债务人,债务人可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

3、债权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未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债务人为第三人。

四、代位权行使的法律后果

1、效力

(1)债务人处分权的限制

(2)时效的中断

2、效果的归属

3、费用的负担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支付的律师代理费、差旅费等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第三人有过错的,应当适当分担。

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胜诉的,诉讼费由次债务人负担,从实现的债权中优先支付。

第五节撤消权

撤销权源于罗马法“废罢诉权”,是指因债务人的行为害及债权,债权人有权依诉讼程序,申请法院予以撤销的一种权利。

二、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1、客观要件

(1)需有债务人的特定行为

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

(2)债务人的行为必须以财产为标的

(3)债务人的行为有害于债权

2、主观要件

(1)债务人的恶意

(2)受让人的恶意

3、在撤销权的成立要件中,如果债务人的行为为无偿行为,则只需要满足客观条件即可;如果债务人的行为为有偿行为则必须主、客观要件同时满足。

三、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

1、行使的主体

(1)原告:债权人的撤销权由债权人行使。

(2)债权人提起撤销权诉讼时只以债务人为被告,未将受益人或者受让人列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该受益人或者受让人为第三人。

3、撤销权行使的期间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四、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效力(法律后果)

1、对行为的效力:人民法院应当就债权人主张的部分进行审理,依法撤销的,该行为自始无效。

1、对于债务人

债务人的行为一经被撤销,视为自始无效。

2、对于受益人

已受领债务人的财产的,应当返还之。原物不能返还的,应当折价返还其利益。受益人已向债务人支付对价的,得向债务人主张返还不当得利。

3、对于债权人

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得请求受益人将所得利益返还给债务人,也得请求直接返还给自己。但是撤销权的行使,其效力及于全体债权人。

4、费用的负担

第六节债的债权性担保

一、债的担保的概述

(一)概念

债的担保,是指法律为保证特定债权人利益的实现而特别规定的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者以特定财产保障债务人履行义务、债权人实现权利的制度。

1、债的担保是保障特定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法律制度。

2、债的担保是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保障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制度。

3、债的担保是对债的效力的一种加强和补充,是对债务人信用的一种保证措施。

(二)债的担保的特征

1、平等性

2、自愿性

3、从属性

二、债的担保的形式

(一)债权性担保

(二)物权性担保

三、保证

(一)保证概念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1、保证合同的概念

保证由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

2、保证合同的形式

保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3、保证合同的当事人

(1)保证人是为主债务人担保债务履行的人,保证债务具有无偿性。

A、除法律特别规定外,以国家机关为保证人的保证合同应为无效。

B、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4、意思表示

(1)保证人须有明确承担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

若第三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证人的名义签字盖章而又无其他的约定,则推定该第三人有担任保证人的意思表示,保证合同成立。

(2)保证合同当事人双方关于保证的意思表示不仅应当一致,而且当事人关于保证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否则保证合同也不能有效。

保证合同有可撤销的事由的,当事人可以撤销,但重大误解是因保证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保证人不得撤销。

5、保证合同的内容

(三)保证的方式

1.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是指保证人仅对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负补充责任的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连带责任保证是指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与债务人负连带责任的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四)保证担保的效力

1.保证债务的范围

(1)有限保证

有限保证是保证人与债权人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债务范围的保证。

THE END
1.简述法律的一般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网密山市法院网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网虎林市法院网鸡西市鸡东县法院网鸡西市城子河区法院网鸡西市滴道区法院网鸡西市麻山区法院网鸡西市梨树区法院http://jxhs.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055
2.2002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法理学新浪教育第四节法的分类 一、法的分类概述 法律分类的目的。 二、法的一般分类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持别法;国内法和国际法。 三、法的特殊分类 公法和私法;普通法和衡平法;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 第七章法律关系 https://edu.sina.com.cn/l/2001-09-24/16437.html
3.2013年法律硕士法理学必备复习资料六考研法硕资料资讯#2、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与原则★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 二、我过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调整对象、调整方式★ 三、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五大原则(可出简答)P40★ #3、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部门法结构(了解) #4、法的分类 一、法的一般分类(简答)★ 五种分类(记) 二、法的特殊分类https://m.koolearn.com/kaoyan/793272.html
4.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理核心笔记法学法律笔记二、 法的一般分类 (一) 国内法和国际法 (二) 根本法和普通法 (三) 一般法和特别法 (四)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五) 实体法和程序法 三、 法的特殊分类 (一) 公法和私法 (二) 普通法和衡平法 (三) 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 ⊙特别提示:明确掌握各种法的分类的标准,每年必从中出一题。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faxue/2019/03-13/1552459477382348.shtml
5.博联法硕提供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硕士考研资料法理学(6)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没有规范性,但有法律效力,因而也属于法律的范畴。× ——规范性是法的基本特征 (7)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唯一力量。× ——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最后力量。 【特别说明】法的一般分类、西方两大法系的特殊法律分类属于法律硕士(法学)的特有考点。 https://m.douban.com/note/560428202/
6.英国商标法(中文版)30.侵权情况下被许可人权利的一般规定 31.有受让人权利和救济的独占被许可人 注册商标的申请 32.注册申请 33.申请日期 34.商标的分类 优先权 35.声明要求适用巴黎公约优先权 36.从其他有关的海外申请中要求优先权 注册程序 37.申请的审查 38.公告、异议程序和意见 http://www.chiram.com/View/blog_article?ac=zqi5je7i6b
7.法理学法律意识摘要:《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一书,集中反映了美国法哲学家博登海默的综合法理学思想,是当代西方法律哲学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相比于霍恩的《法律科学与法哲学导论》,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作为法律初学者的笔者,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各时期法律思想历史沿革,同时博登海默在在第二部分对法律与权利、道德、习惯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6y71mi7.html
8.生产法及法律知识内容:行政许可的一般分类复习资料中级安全工程师《行政许可法》将行政许可分为五类:一般许可(或称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和登记。针对不同许可的特点,《行政许可法》规定了不同的特别程序。 (1)一般许可。一般许可又称普通许可,是指许可机关不需要特殊条件的许可,只要申请人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经有权机关审查核实其符合法定的条件,该申请人就能够获https://www.jianshe99.com/anquan/ziliao/zh1507165969.shtml
9.管理类联考——数学——汇总篇——知识点突破——数据分析【思路】先处理特殊元素或位置,再处理一般元素或位置 ①排座位 ②数字问题:(先末后首再其余) 考向2:相邻、不相邻问题 【思路】相邻用捆绑打包法;不相邻用插空法;当相邻问题与不相邻问题同时出现在题干中,需要按照先解决相邻再解决不相邻问题的顺序来求解。 题型4:一个位置多个元素(观察元素与对象采用不同策略https://download.csdn.net/blog/column/12339636/132677319
10.萨迦派教法的分类藏地阳光新闻网显教的修持主要有《中观和唯识两派的发心》、《修心遣离四种贪著》和《修持七义》等法类。 密教的教法 萨迦密教的法门主要有:一般四续部法类、特殊道果弟子释及金法类、及与此类相关的上师们的著作等三大类。 (一)一般四续部的法类 此部法类分为共同的经教和单独的经教两种。共同的经教有《金刚鬘》的灌https://www.zangdiyg.com/article/detail/id/5301.html
11.侵权法立法模式:全面的一般条款+全面列举因此不可能用归责原则作为标准对侵权行为进行十分科学的分类。(2)将侵权行为划分为“一般侵权行为”与“特殊侵权行为”同样是有问题的,因为划分的标准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在一般条款下进行全面列举,则民法典侵权行为法中的所有列举的侵权行为都会被认定为“一般侵权行为”;而在那些只对部分侵权行为进行列举的立法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mfqinquan/200610265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