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五)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

(六)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七)参与赌博、变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

(八)阅览、观看或者收听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极端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网络信息等;

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

2、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哪些?

(一)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

(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三)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四)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五)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

(六)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

(七)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

(八)参与赌博赌资较大;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如何对特定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实施专门教育?

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专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的重要保护处分措施。

4、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如何处置?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送入专门学校接受专门教育。

5、对于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父母应该如何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

6、如何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加强管教。

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本辖区内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督促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管理教育,不得歧视;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学校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处分或者采取以下管理教育措施:

(一)予以训导;

(二)要求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

(三)要求参加特定的专题教育;

(四)要求参加校内服务活动;

(五)要求接受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

(六)其他适当的管理教育措施。

7、如何建立学校和家庭合作机制?

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沟通,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决定对未成年学生采取管理教育措施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支持、配合学校进行管理教育。

8、公安机关接到举报或者发现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应如何处理?

应当及时制止,依法调查处理,并可以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采取措施严加管教。

9、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哪些矫治教育措施?

(一)予以训诫;

(二)责令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三)责令具结悔过;

(四)责令定期报告活动情况;

(五)责令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不得实施特定行为、接触特定人员或者进入特定场所;

(六)责令接受心理辅导、行为矫治;

(七)责令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八)责令接受社会观护,由社会组织、有关机构在适当场所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监督和管束;

其他适当的矫治教育措施。

10、未成年人无法适用取保候审的怎么办?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11、未成年人犯罪,监护人有什么责任?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12、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一)未成年人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二)收留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未成年人的,应当及时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无法取得联系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三)对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或者流落街头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公共场所管理机构等发现或者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必要时应当护送其返回住所、学校;无法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取得联系的,应当护送未成年人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

(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应当及时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五)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接到报告或者发现有上述情形的,应当及时依法查处;对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未成年人,应当立即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13、处置未成年人犯罪的方针原则是什么?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4、未成年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如何规定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普法知识课堂

提到未成年犯罪,那是多少个家庭的恶梦,近些年来面对逐渐增长的青少年犯罪案例造成了更多家庭的悲剧,使未成年人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因此我们作为监护人,要为孩子从小就树立法律意识,预防违法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从1999年11月1日起实施的,是我国最近颁布的第一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门法律,在国际上也属首创。该法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出发,立足于从源头抓起,正确处理了教育与惩罚,引导与限制,预防与治理的关系,从法律上遏制了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倾向,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很多犯罪,都是从一件件不经意的小事开始的。

THE END
1.民法典解读新时代民法典从几部法律的融合到全面规范在中国,民法典自2017年开始起草至2020年正式实施,这一全面的民事法律体系是对现有多部法律进行整合和完善的结果。它包括了《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物权法》以及《侵权责任法》的相关内容,同时还涉及到了其他领域,如家暴、租赁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如何通过案例来体现这些法律融合的情况。在婚姻关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61135.html
2.民法典背后的隐秘从纸面规则到人心深处的法律真相在中国历史上,民法典作为一个集成多种法律规范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现代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司法实践中的指南针,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但同时,民法典也面临着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等挑战。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56573.html
3.法定归宿是一种税收法律上的义务,而经济归宿则是这种税实际负担。知法定归宿是一种税收法律上的义务,而经济归宿则是这种税实际负担。知道法定归宿,对于了解经济归宿一般没有多大帮助。的英文翻译 基本释义 Statutory incidence is the legal liability for a tax, while economic incidence is the actual burden of the http://dict.cn/%E6%B3%95%E5%AE%9A%E5%BD%92%E5%AE%BF%E6%98%AF%E4%B8%80%E7%A7%8D%E7%A8%8E%E6%94%B6%E6%B3%95%E5%BE%8B%E4%B8%8A%E7%9A%84%E4%B9%89%E5%8A%A1,%E8%80%8C%E7%BB%8F%E6%B5%8E%E5%BD%92%E5%AE%BF%E5%88%99%E6%98%AF%E8%BF%99%E7%A7%8D%E7%A8%8E%E5%AE%9E%E9%99%85%E8%B4%9F%E6%8B%85%E3%80%82%E7%9F%A5%E9%81%93%E6%B3%95%E5%AE%9A%E5%BD%92%E5%AE%BF,%E5%AF%B9%E4%BA%8E%E4%BA%86%E8%A7%A3%E7%BB%8F%E6%B5%8E%E5%BD%92%E5%AE%BF%E4%B8%80%E8%88%AC%E6%B2%A1%E6%9C%89%E5%A4%9A%E5%A4%A7%E5%B8%AE%E5%8A%A9%E3%80%82
4.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家长应负法律责任每逢假期,几个要好的同学在一起聚一聚已是常事,有时候玩得太晚了,就会在同学家中留宿,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但实际上对未成年人夜不归宿不闻不问甚至纵容,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一、监护人的责任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法》第十四条第一项就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https://www.dzwww.com/weiquan/baixingyongfa/200301220807.htm
5.中西法律比较视野下的“情理”摘要:从法律史的视角出发,对“情理”与“法律形式主义”、“司法衡平理性”和“法律现实主义”的比较显示,“情理”逻辑下的司法过程不仅不同于法律形式主义所主张的对于法律文本的三段论适用,也在根本上区别于普通法传统的衡平推理。法律现实主义发现了司法过程中的情感、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I2MzY0MQ==&mid=2650344453&idx=1&sn=1609f2dd13a41cab822b5dca5cf0cf95&chksm=86fd260dacbb0b9df6f70c82ce09c26f7b10f6cab10e3ea0fd82cb6aacaef3e2cc88ac0bb405&scene=27
6.“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简称,而“法治”则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简称,而“法治”则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https://www.shuashuati.com/ti/625a6e49471649babe4eeced99581f8a.html?fm=bd0b34a79f60c2499f9907ad9095ab98c9
7.社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国家法律B政治稳定C社会和谐D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社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 国家法律 B 政治稳定 C 社会和谐 D 服务社区居民 --- 正确答案 D --- 暂无解析https://m.guangzhou.huatu.com/tiku/3707039.html
8.学生第一次夜不归宿学校有权利开除学生吗?学校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如果学生未成年,则学生处于法律保护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0723596.html
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8篇(全文)的房屋主人李某交涉。李某却反唇相讥:“你侄女愿意住在这儿,叫我有什么办法,你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请问,晓雪父母和房主李某的行为是否违法,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案:违法。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sv01p4h.html
10.软考题知识产权与标准化11.职务开发软件著作权的归宿 题1 题2 题3 题4 题5 题6 题7 题8 题9 题10 2.委托开发的软件著作权归属 题1 题2 题3 3.软件设计著作权侵权的鉴定 题1 题2 题3 题4 其他 题1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有三种类型的作品不受法律保护。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423700/article/details/142550050
11.法官的法律解释活动解析法官的法律解释活动由一系列琐碎的活动组成,这些活动可以分为发现、阐明、论证和判断。发现是法律解释活动的逻辑起点,阐明是法律解释活动的核心内容,论证是法律解释活动的说理部分,判断是法律解释活动的最终归宿。这些活动之间既有多方面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https://journal.ecupl.edu.cn/wap/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06002
12.论IRAC法律文书写法法这正如起诉状中的诉讼请求和诉由二者缺一不可一样。解决问题是法律诉讼的归宿。一旦提起诉讼,任何一个法官不能够以本案太简单或本案太复杂而拒绝审判。无论案情多么简单或者多么复杂, 如果没有撤诉或其它和解方法可行, 法官都必须给出一个解决法律问题的裁决。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08/12/10809112_4391161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