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属于法律吗,怎么理解?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

宪法不属于法律。可以说,宪法是“母法”,法律是“子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有的法律都是依据宪法来制定,因此每部法律在最后都要写“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句话。

二、宪法的地位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三、宪法的作用

1.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3.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4.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宪法的意义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大法,拥有最高的权力,而法律是除宪法以外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权力仅低于宪法,但所有的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基础进行制定,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冲突。作为中国的公民,我们有权利和义务维护宪法,维持宪法的崇高地位。

修改宪法内容是主要有哪些?

宪法原则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2020全国两会宪法修改的内容是什么?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验证手机号

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输入

为保证隐私安全,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身份。验证后咨询会派发给律师。

简介:

专业律师快速响应

累计服务用户745W+次

发布咨询

多位律师解答

及时追问律师

执业证号:

11302201610252736

河北唐仁律师事务所

简介:

向TA咨询

如何应对专利无效纠纷

父母离婚的对子女的抚育费如何给付

父母离婚后,子女是否有权因学费增加要求不与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抚养费

THE END
1.法律包含宪法吗律师普法广义的法律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包含宪法的,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即普通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不包含宪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https://m.110ask.com/tuwen/14019302385590564972.html
2.宪法知识问答政策文件广西老干部工作网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国家的任何法律都具有法律效力,但《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一般的法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因此,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准则? 根据《宪法》序言第十三自然段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http://www.gxlgbgz.gov.cn/html/2015/zzwj_1204/7205.html
3.宪法性法律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为实施宪法典而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的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宪法性法律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为实施宪法典而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的法律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https://www.shuashuati.com/ti/263a7d888bdf411da532963dffd6ce48.html?fm=bd6559702c1d1ba06aa0a42de42e398b54
4.公共基础知识易错点: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公务员考试网法律部门,是指运用特殊调整方法调整一定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体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程序法、社会保障法等等。理解记忆法律部门划分的主要标准:1.法律调整的对象即:调整的社会关系;2.法律的调整方式或调整手段。说得简单点,每一个法律部门,都是调整同一类法律关系。比如,民法调整的都是平等https://www.huatu.com/2018/0316/1626992.html
5.法和法律的概念法的本质和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导性规范1.宪法 (1)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3)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至尽经过5次修改(1988、1993、1999、2004年、2018) 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1)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2)其他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https://blog.csdn.net/m0_56501550/article/details/125030286
6.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区别(为什么不用宪法作为判案的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区别? 1、概念含义不同: (1)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3)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并以法定方式对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https://www.tscdq.com/falv/1704.html
7.法律的公布是指将已经通过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公之于众。在我国,有权公3.单项选择题在我国,法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是指法律的整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狭义的法律仅指()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点击查看答案 4.单项选择题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http://www.ppkao.com/kaoti/5114869/
8.学习时报一是宪法。宪法通常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等。它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我们历史上有过“五四宪法”“七五宪法”“七八宪法”(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19-07/10/nw.D110000xxsb_20190710_2-A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