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丨从最高院经典案例看抵押权行使期限

1.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主债权的诉讼时效为借款期限届满后二年,即2015年9月12日起的二年期限;

2.原告于2017年2月,即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内,向法院申请对主债权判决强制执行;

3.原告于2017年6月,即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内,向法院提起了实现担保物权的特别程序;

4.原告于2018年7月,即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外,向法院提起行使抵押权的诉讼,本案即为该诉讼的再审程序。

二、争议焦点及裁判要点

围绕着事实及法律适用问题,本案的核心争议焦点只有一个: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是否超过了法定期间。纵观一审、二审及再审,各判决的裁判要点情况如下:

程序

裁判要点

一审

虽然《物权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而《担保法解释》第十二条规定,担保权人可在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二年内行使担保物权。因原告于2018年7月24日向人民法院提起实现担保物权的诉讼,并未超过《担保法解释》行使担保物权的期限。

二审

本案为抵押权行使诉讼,依法应当适用《物权法》第二百零二条,而不是《担保法解释》第十二条。原告于2018年7月24日在一审法院提起行使抵押权诉讼,已超过法定二年诉讼时效。

主债权诉讼已由一审法院实体审理,2017年1月17日做出生效判决,主债权的诉讼时效因实体判决的做出及生效已经终结,不存在因提起该次诉讼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而重新起算的情形。

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

再审

本案适用《物权法》第二百零二条。

一审、二审判决部分事实认定有误,适用法律均部分正确、部分错误,一审判决结果正确、二审判决结果错误。

抵押权行使期间只是以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为参照来计算,并不等于对抵押权也要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三、法院裁判评析

(一)关于法律适用问题

(二)关于诉讼时效是否中断与抵押权行使期限

关于主债权诉讼时效是否因原告起诉而中断的问题,笔者认为,二审判决中“主债权的诉讼时效因实体判决的做出及生效已经终结”的论述更符合法理。但是,笔者亦同意再审判决中“抵押权行使期间只是以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为参照来计算,并不等于对抵押权也要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观点。因此,即使主债权已产生实体判决并不因原告起诉而中断诉讼时效(即在同意二审观点的前提下),根据再审判决中的前述观点,不宜以“主债权诉讼时效已终结”为由,直接认定抵押权行使期限已到期,因为抵押权行使期限仅是“参考”而非“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三)关于《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与再审改判的关联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四十四条规定:“……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债权人仅对债务人提起诉讼,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后未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内对债务人申请强制执行,其向抵押人主张行使抵押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根据该规定,文意上可以反推以下结论:如债权人在申请执行时效内对债务人申请了强制执行,其向抵押人主张行使抵押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反推结论成立,则本案事实即符合上述情况,即原告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内向法院申请对主债权判决强制执行,再审判决出具时距离《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发布生效仅剩3个月。因此,再审之所以改判,一定程度上可能也受到了即将出台的《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的影响。

(四)对权利人的启示

四、关联法律、司法解释

《担保法解释》(已失效)第十二条第二款: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担保权人在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二年内行使担保物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物权法》(已失效)第二百零二条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九条: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四十四条: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抵押权人主张行使抵押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抵押人以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主张不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债权人仅对债务人提起诉讼,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后未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内对债务人申请强制执行,其向抵押人主张行使抵押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五、拓展阅读

本案中原告曾提起实现担保物权程序,实践中并不太常见,对此简要介绍如下:

THE END
1.江西高院发布八个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典型案例近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从全省行政诉讼实质解纷案例中评选出8个典型案例予以发布,类型涉及行政给付、行政许可、行政协议、行政登记、行政处罚、行政复议、不履行法定职责等方面,内容涵盖见义勇为、婚姻家庭、退役军人权益保护、征收补偿、建设工程发包、资产收购等领域。 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4-12/11/content_9099867.html
2.海南法院2023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来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六项、第五十三条第一项、第五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第一款、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zAxODg3NA==&mid=2650128837&idx=3&sn=7d7b0c06cdccff0347d5d12503820cf2&chksm=824aed694880426af7e0ded704b23d438db69e7a1b9a86e24ac347b4d98949660d951e26c161&scene=27
3.行政诉讼经典案例6篇(全文)行政诉讼经典案例 第2篇 【案情简介】 20xx年11月,因工程扩建急需征用集体土地,某区人民政府致函要求对该项目用地予以审批。市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扩建工程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的批复》同意征用该区集体土地,并要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组织落实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后区政府依批复实施了征地补偿等行为。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04tcuyf.html
4.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原巡视员郭京毅案何以成为经典案例2月16日,商务部宣布开除条约法律司原巡视员郭京毅。郭是中国在外商投资审批领域里落马的第一名正厅级官员。因郭京毅案具有窝案、串案、高智商犯罪等特点,该案也成为反腐倡廉法制教育的经典案例之一。(《京华时报》2月17日) 郭案何以成为反腐倡廉的经典案例,并不见得只是“具有窝案、串案、高智商犯罪等特点”,而是http://www.jsycjw.gov.cn/a/fluj8ahlut
5.经典法律案例分析(精选8篇)篇3:经典法律案例分析 一、古希腊时期的法律平等观 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 手工业的分离导致希腊的工商业奴隶主和土地贵族们的矛盾日益尖锐。通过提秀斯改革、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的改革, 古希腊成为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其中以梭伦改革最为著名。他根据一年农产品收入的总量将居民划分为自由民、土地贵族等, 并以此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stxpp00.html
6.法官热点解读新《民事证据规定》指导案例经典案例应注意对于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和解协议作出妥协而认可的事实,不适用于自认。新规将旧规第67条的相关规定删除,删除的原因是民诉法解释有规定,实践中应适用民诉法解释第107的条规定。 此外,自认仅指对事实的承认,对证据的认可应适用新规第89条的规定,即: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认可的证据,法院应当予以确认。但法律、http://www.dehengzz.com/news/14_1149
7.中外法学新刊在大陆法系的视野下,获利返还责任(Gewinnhaftung)也是极具争议性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其是一种处于侵权损害赔偿与不当得利中间地带的独立请求权类型,[38]一般情况下,其可以通过扩大解释不当得利以及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准用无因管理等方法来解决。[39]但是“归入”属于我国商事法律明确规定的责任方式,无需以上法解释学http://journal.pkulaw.cn/NewIssue/Detail/160061
8.刑法总论课堂讲稿:客观违法阻却事由法学院包头律师就个案而言,刑事审判法官通过综合判断全案的事实和证据,综合考量案件的前因后果,对法律规范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释,是确保正当防卫制度正确适用的基础。当然,从司法统一的角度上看,则需要通过制定司法解释、发布指导性案例等多种方式在最大程度上统一正当防卫制度的法律适用标准。正当防卫制度法律适用涵盖的问题较多,既涉及http://www.baotoulawyer.com/info/1677.jspx
9.汇总:《法学方法论》的笔记与思考(第16部分)拉伦茨的这本著作大概有300多页,分为引论和七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在处理法学方法中的经典命题,如法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客体、法条、案件事实如何形成、法律的解释、法官造法、法学概念及体系等。 2、《法学方法论》论说的线索:通过方法对价值判断进行审查和批评 https://www.jianshu.com/p/e6f968ea0a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