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司法考点之法律解释

1.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的说明(以下四点可以出多选题)。

1)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的规定和它的附随情况。

3)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

4)法律解释受解释学循环的制约。

2.法律解释的种类: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即学理解释);字面解释、限制解释与扩充解释。

一是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一般称为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有约束力的解释;非正式解释也叫学理解释,没有法律上的效力。

3.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

第一,文义解释,也称文法解释、文理解释,即依照文法规则分析法律的语法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等,以便准确理解法律条文的基本含义。一文义解释集中在语言上。

第二,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对某一法律规范产生、修改或废止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历史条件的研究作出的说明,同时将新的法律规范同以往同类法律进行对照、比较,以阐明法律的意义。法律教育网强调依据立法史料,探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所依据的事实、情势、目的等来探知立法者意思。

第三,体系解释。这也称系统解释,是指从某一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联系,以及它在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联系其他规范来说明规范的内容和含义。这主要考虑到这个条文、整部法律在整个法律体系的位置,比如这条文是在《刑法》的总则部分还是在《刑法》的分则部分,法律教育网在《刑法》的分则部分它又是在哪个章里面。

第四,目的解释。目的解释是指从法律的目的角度对法律所做的说明,根据立法意图,解答法律条款。

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目的解释。

4.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第一个立法解释,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我们的《立法法》稍微作了一些规定,一般认为现在立法解释是全国人大会的解释,包括对宪法的解释和对法律的解释两部分。

第二个司法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

第三个行政解释,它是指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在依法处理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时,法律教育网对有关法律和法规所作的解释。它包括下列几种情况:一是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和法规如何具体应用所作的解释。这种解释往往包括在它们制定的实施细则中。另一种情况是指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在行使职权时对自己制定的行政法规进行解释。

地方国家机关对它自己制定的一些东西也可以解释。这种解释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进行解释。凡属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法律教育网由制定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另一种情况是,凡属地方性法规如何应用的问题,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5.法律解释的原则。法律解释一般要坚持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例题:按照我国《宪法》和1981年全国人大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下列选项哪些不属于有权解释

A.司法机关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B.国务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C.全国人大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D.法律专家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答案及解析】ABD。这题比较简单,除C项以外,别的均为无权解释。

法的解释的基本分类

根据解释主体和效力

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两种,是否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是区别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的关键。

1、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正式解释有时也称有权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法定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解释。

2、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学理解释,一般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

根据解释尺度

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限制解释、扩充解释与字面解释三种。

1、限制解释:这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广时,作出比字面含义窄的解释。

2、扩充解释:这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广的解释。

3、字面解释:这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解释法律,既不缩小,也不扩大。

根据解释方法

1、文理解释:文理解释又称语法解释或文义解释,即依照文法规则分析法律的语法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等,以便准确理解法律条文的基本含义。这种解释要防止脱离法律的精神实质而断章取义或陷于形式主义。

2、逻辑解释:逻辑解释是运用逻辑的方法,析法律规范的结构内容、适用范围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以求对法律规范的含义作出确定的解释。

3、系统解释:系统解释是从某一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联系,以及它在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联系其他规范来说明规范的内容和含义。

4、论理解释:论理解释又称目的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根据具体案件,从逻辑上进行解释,即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合理的目的进行的解释。论理解释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扩大解释,是指超过被解释对象的字面含义或日常含义范围,如扩展、使用该字词的较为边缘含义,但没有超出该词句的应有含义范围,或者说仍在该条文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范围之内,因此也没有超出一般国民的预测可能性。

(2)缩小解释,是法律条文的字面通常含义比法律的真实含义广,于是限制字面含义,使其符合法律的真实含义。

(3)当然解释,即刑法规定虽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形式逻辑、规范目的及事物属性的当然道理,将该事项解释为包括在该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

(4)历史解释,是根据制定法律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刑法发展的源流,阐明法律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另外还有反对解释,补正解释,体系解释等。

根据解释的自由度

1、狭义解释:狭义解释,又称严格解释,强调法律条文字面上的含义,严格地理解与把握整个法律的精神,较少解释的自由度。普通法系国家,特别是英国,倾向于狭义解释

2、广义解释:广义解释称较自由的解释,强调不拘泥于文字的、比较自由的解释。一般法官尊重立法者原意,不愿违背法律条文规定,但在一些特殊社会条件下(如社会矛盾激化、发生危机、对外战争等)会作出改变法律字面含义,甚至改变立法原意的解释。民法法系国家较倾向于广义解释

THE END
1.法律解释名词解释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和法规条文的含义所作的说明。这种说明通常由有权机关、组织或个人进行,目的是为了适用和遵守法律。法律解释涉及对现行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概念、术语以及适用的条件等的明确化。 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 正式解释,也称为法定解释,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作出的具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19f3ce89d83ea1000503
2.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与功能从上述关于中国官方法律解释的规定可以清楚看出,与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法律解释主要是指在具体案件的司法裁决过程中如何适用法律的认识不同,中国官方法律解释充分体现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民主集中制的政治要求,法律解释以最高权力机关常设机构的立法解释为中心,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处于从属地位。在此前提下,注意区分中央和地方,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3050
3.法律解释方法的适用我国学者深受大陆法系尤其是萨维尼、拉伦茨的理论影响,总结归纳出的为大家熟知的狭义法律解释方法:文义解释、论理解释(包括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合宪性解释)以及社会学解释三大类。 1、文义解释 所谓文义解释,按照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和日常含义出发,来理解法律的意思。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93707776721362
4.法律的当然解释是指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某一事项,但依规范目的法律的当然解释是指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某一事项,但依规范目的,该事项应当被解释为适用这一法律规定。其解释方法有举重以明轻和举轻以明重。前者是指对于某一应当被允许的行为,举一个情节比其严重而被允许的规定,以说明其应当被允许。后者是指对于某一应当被禁止的行为,举一个情节比其轻微而被禁止的规定,https://www.shuashuati.com/ti/9a46090ea14a42d6a061fccc3204e98f.html?fm=bd161c80f38cb8a41b968fb9602d065a67
5.法理学授课讲义: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现实主义法学派〕1、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涵义的说明―――准确地讲,法律解释不仅仅是对法律规定的涵义进行解释而且也对法律制度的内涵、有关背景和其他有关情况往往也要作出解释。法律解释既是人们日常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律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 2、与一般解释相比,法律解释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法律https://www.51test.net/show/296345.html
6.法律解释的种类有哪些?按照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把法律解释分为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两大类。(1)法定解释法定解释又称正式解释、有权解释,官方解释和有效解释,是指法律确定的国家机关或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对法律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法定解释的特点是:解释的主体是法定的,不是任意的;所进行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与所解释https://edu.iask.sina.com.cn/jy/2EBAYQzpXhF.html
7.2004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综合课试题及其2、 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 ) A、立法体系 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系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是( ) A、判决书 B、地方性法规 C、规章 D、国际惯例 4、 在法律解释中,扩充解释是指( ) A、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为广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https://www.kaoyan.com/kaoyan/2004-09/03-343/
8.法学方法论参考资料下列不属于法律的目的解释的是2、【判断题】当不同的法律解释方法导致不同的解释结果时,文义解释具有绝对的优先性。 A、正确 B、错误 参考资料【 】 3、【填空题】原意说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是探究( );而文本说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是探究内在于法律本身的理性、正确与恰当的意思。 https://blog.csdn.net/yuyueshool/article/details/122729192
9.于立深:行政事实认定中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摘要:“不确定法律概念”是法理学和各部门法中经常遇到的基础术语,它们被用于行政法律规范和行政诉讼判词之中。不确定法律概念不仅仅涉及到法律适用中的解释问题,其所指涉的事实认定的争议性,使得概念解释进一步复杂化。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事实相互缠绕、相互印证,在做出不同种类的行政行为时,对二者相互关系的理解也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47/6219.htm
10.《法律名词解释整理》.doc《法律名词解释整理》.doc,法律的渊源(法律形式):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国内法:调整国内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118/8052064103002073.shtm
11.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8)在我国,扩充解释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法律条文文字未能包含的立法意图而设定的解释方法,它必须以立法意图、目的和法律原则为基础。限制解释是指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较之立法意图明显过宽时,对法律条文所作的窄于其文字含义的解释。 7.立法体制主要是指( )。 A.依法划分立法权限的体制http://www.yuloo.com/news/219170.shtml
12.法律讲堂关于法律那点事之法律解释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解释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所作的解释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对地方性法规所作的解释。立法解释同被解释的法律、法规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在审理活动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审判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czOTgzMA==&mid=2651807033&idx=7&sn=1ea306709af9299bcb3ada175ba4b71d&chksm=bd78de208a0f57369e8fe5f88f9592099d7fa6cf0e074d7a889469988bffae7ca4b161205c20&scene=27
13.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有哪些法律解释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有哪些法律解释 我国的养老保险是为了保护相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了这类合法权益对相关劳动者的权益有利,我国规定视同缴费年限也算作养老的缴纳时间,视同缴费是指劳动者缴费的总年限。下面小编就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有哪些法律解释,这类问题为大家进行解答。 https://www.64365.com/zs/93427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