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企业围绕知识产权所开展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列活动的总称。

3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企业应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应:

a)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与企业发展总方针相适应;

b)为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总体框架;

c)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

4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体要求

企业应依据自身特点,按本标准要求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企业应:

a)识别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种类及其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

b)确保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c)开展检查、分析、评价,确保持续改进。

[page]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目标;

b)知识产权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c)知识产权管理记录。

4.2.2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应对企业涉及的知识产权实施有效管理。

企业应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确保制度控制的有效性。

4.2.3记录

企业应建立与知识产权管理有关的各项活动的记录,形成档案,为评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依据。

4.3策划

4.3.1知识产权界定

企业应建立职务成果管理制度,界定知识产权权属,拟定引进和实施他人知识产权的计划。

4.3.3知识产权管理目标

企业应针对其内部职能部门划分和管理层级划分,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并形成实现目标的计划和相应的文件。目标应服务于企业发展总目标,并设置可测量参数。

企业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企业内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层级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职责;

4.4机构与职责

4.4.1机构

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企业最高管理者是知识产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最高管理者可根据需要设置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或知识产权主管来代表企业最高管理者实施知识产权管理。

4.4.2职责

4.4.2.1最高管理者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

a)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决策;

b)设置适宜的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资源;

4.4.2.2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或知识产权主管)

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或知识产权主管)应:

a)领导、审查、批准和监督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各项工作;

b)协调企业内外有关知识产权工作;

c)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提供有关知识产权信息。

4.4.2.3知识产权管理职能部门

知识产权管理职能部门应:

a)组织编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制度、工作计划;

b)负责企业知识产权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c)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的获取、使用、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

d)负责企业各种获得、使用与转让、许可知识产权的合同管理;

e)负责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与应对,依法处理企业内外部知识产权纠纷;

f)负责企业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利用;

g)负责企业员工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

4.5管理评估

最高管理者应定期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评估应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管理方针和目标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

5资源管理

5.1人力资源

5.1.1总则

5.1.2意识、能力和培训

企业应开展员工的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具有一定的知识产权意识。

企业应确保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5.1.3激励

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制定知识产权奖励措施,鼓励员工的创造积极性,并形成奖励记录。

5.2财务资源

企业应保障知识产权工作经费,确保知识产权管理的运行。

5.3信息资源

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管理,包括:

a)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收集渠道,及时获取有关信息;

b)对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分析加工,确定能有效利用的知识产权信息;

c)视情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并有效维护和及时更新。

6运行控制

6.1基础管理

6.1.1权利创造和取得

企业应根据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制定知识产权创造和取得的工作计划,明确所需要的知识产权的种类及创造和取得的方式和途径。

企业创造或取得知识产权时,应进行必要的检索和跟踪,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企业应对自主研发和创新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形成有效记录,实现知识产权创造过程的可追溯性。

6.1.2权利管理

企业应根据知识产权的性质、价值进行整理分类,形成目录,建立相应的管理台账。

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定期评估机制,建立知识产权监管维护系统。

企业对需要维持的知识产权,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有效的监管和日常维护。

企业对知识产权实施权属变更或放弃的,应明确审批程序和权限,办理手续,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备案。

6.1.3权利运用

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合理运营知识产权,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

6.1.4权利保护

企业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拥有的知识产权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企业应实施风险控制,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制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方案。

6.2过程管理

6.2.1研究与开发

6.2.1.1研究与开发策划

6.2.1.2研究与开发活动

企业应保留研发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和记录,并实施有效的管理。

6.2.1.3研究与开发评估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对设计与开发成果进行评估、确认,形成知识产权评估报告,并明确其保护方式,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企业应当建立研究开发成果信息发布审批制度,对外发布研究成果信息应当经过有权部门的审核与批准。

6.2.2采购

企业应做好供方信息、进货渠道、进价策略等信息资料的管理和保密工作。

企业应在采购合同中,明确供方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

6.2.3生产

企业在委托加工、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等对外协作生产的过程中,应在加工、生产合同中明确相应知识产权权属、涉及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范围、产生知识产权侵权的责任承担等内容。

企业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使用情况应形成相应记录,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6.2.4销售

企业在产品上柜、销售之前,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对产品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审查和分析,并提出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或风险规避方案。

6.2.5对外贸易和合作

6.2.5.1策划

6.2.5.2控制

企业应在对外贸易与合作合同中对涉及的知识产权明确其权利归属、使用方式和范围、侵权责任的承担等内容;

企业在对外贸易与合作中,视情对自主知识产权采取相应的边境保护措施,实施监控;

7合同管理

7.1总则

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合同及涉及知识产权条款的合同进行规范的管理,包括对内合同和对外合同。

7.2对内合同

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与涉及或可能知悉知识产权信息的内部人员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同,明确其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7.3对外合同

企业与外单位签订合同,如企业与合作方的保密合同、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知识产权转让合同、以及投资、购销、进出口、展览展销合同,应进行知识产权法律审查,根据合同的内容和性质,明确知识产权权属和相应的保护条款。

8检查、分析和改进

8.1检查

8.1.1过程检查

企业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过程进行检查,明确检查频次和内容,及时纠正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运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8.1.2内部评价

企业应当建立、保持及实施内部审核程序,以确保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内部审核应定期进行,并作为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一种评价。

8.2分析

a)符合知识产权管理的要求;

b)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

c)有效满足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8.3改进

企业应根据方针、目标、管理评审以及检查、分析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

THE END
1.公司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公司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 规章制度范本 公司的规章制度偏重于工作内容、范围和工作程序、方式,如管理细则、行政管理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等方面 多数中小企业在建立公司管理制度时,多是参照样本文档稍加修改来作为自己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规范公司和员工https://mip.64365.com/zs/877902.aspx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第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公司股东对公司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第五条 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637908215566662&wfr=spider&for=pc
3.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条本制度所指信贷业务是公司对客户提供各类信用的总称。包括贷款、贴现、承兑、信用证等资产和或有资产业务。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信贷人员是公司参与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的人员。第五条本制度所指信贷部门是指有权办理和经营信贷业务的部门。第六条贷款的发放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贷款规定。坚持“三农”为本,农https://www.66law.cn/laws/410737.aspx
4.《银行法律法规》三银行管理——5风险管理抵补预期损失《银行法律法规》三、银行管理——5、风险管理 第五章风险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知识点1】 风险的定义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主体, 风险管理是银行管理最为重要的内容。 商业银行是通过承担风险获取相应回报的特殊经营主体。 银行承担风险既可能获得收益, 也可能遭受损失。https://blog.csdn.net/qq837993702/article/details/13383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