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何时构成一个规制?——划清非立法性规则与立法性规则的

“规则”何时构成一个规制?——划清非立法性规则与立法性规则的

导读:

许多年来,法院已采用了多样化的标准来检测一个规则是否解释性规则。[16]目前主要适用的是“法律拘束效果”(legalbindingeffect)标准。这个标准看规则是否具有法律拘束效果,[17]依据《司法部长关于行政程序法的指南》,将“实体性规则”(substantiverule)与解释性规则、政策宣示都区分开来,指出前者有“法律的效力和效果”。[18]这样,立法性规则有法律拘束效果。而解释性规则和政策宣示仅仅是指南。不幸的是,有拘束力法律效果的检测标准,实际上仅是对只有立法性规则才有“法律拘束力”结论的重述,它不能清楚的告诉你如何确定一个特定规则有无法律拘束力。类似的,多年以来关于确定规则是否是政策宣示或立法性规则的标准,也给法院带来了困难。华盛顿特区巡回法院在美国公共汽车协会诉美国案[19]中阐发的标准似乎是最经常被遵循的。它把对有无拘束力法律效果的检测[20]

类似的,多年以来关于确定规则是否是政策宣示或立法性规则的标准,也给法院带来了困难。华盛顿特区巡回法院在美国公共汽车协会诉美国案[19]中阐发的标准似乎是最经常被遵循的。它把对有无拘束力法律效果的检测[20]以及对机关行为是否是尝试性(tentative)的检测结合起来。[21]对这些检测的适用,要对机关的特征,[22]规则中使用的实际词句,[23]规则是在《联邦公告》或《联邦法规汇编》上公布还是在两者上都未公布等因素予以权衡。[24]所有这些都显得混杂不清。

作为结果,长久以来,法院因确定一个特定规则是立法性规则还是解释性规则抑或政策宣示的重重困难而哀叹。在Hoctor案中,波斯纳法官称这个判断过程“常常非常困难”。理查德·皮尔斯教授收集了其他法官对这一判断过程的描述:“模糊”(fuzzy)、“空洞”(tenuous)、“暧昧不明的”(blurred)、“令人困惑”(baffling)以及“雾霭环绕”(enshroudedinconsiderablesmog)[25]等。本文的目的在于表明这些描述都是错的,如果法院能意识到这个简单的判断标准,这个判断过程是或者应当是简单的。

对于农业部如何从规制中的“安全容纳”规定导出围栏要8英尺高的规则,并没有僧侣式的,上诉法院型的推理。从这一点上看规则是专断的,该规则可以完全与此不同,也不会给任何管制目的带来明显的损伤。[27]

换言之,不能把规制中对“安全容纳动物”的要求解释为要求特定距离特定高度的围栏。这样,就可不以农业部指南不是非立法性规则而是一个无效立法性规则为依据,而是以该指南是对规制的无效或不正确解释为由,判决农业部对Hoctor的传唤非法。

注释:

[1]见Chevron,U.S.A.,Inc.v.NaturalResourcesDefenseCouncil,Inc.,467U.S.837(1984)。

[2]见UnitedStatesv.MeadCorp.,121S.Ct.2164(2001)。

[6]见《美国法典》第5编第552条(a)(1)和(2)

[8]82F.3d165(7thCir.1996)。

[9]法院支持Hoctor的主张,否决了农业部的传唤。

[10]174F.3d206(D.C.Cir.1999)。

[11]法院支持美国商会的主张,否决了机关的“指令”。

[12]796F.2d533(D.C.Cir.1986)。

[13]法院支持行政机关主张,将案件发回地方法院重审。

[14]79F.3d896(9thCir.1996)。

[15]法院支持行政机关的主张,驳回异议。

[16]一般的可见WilliamFunk,APrimeronNonlegislativeRules,54Admin.L.Rev.(2001)。

[17]见注16,还可见Pierce,52Admin.L.Rev.at556(阐明了华盛顿特区巡回法院在美国矿产联合会案诉矿产安全和健康管理局案中的标准),995F.2d1106(D.C.Cir.1993)。

[18]AttorneyGeneral‘sManualontheAPA,30n.3(1946),reproducedatWilliamFunk,etal.,editors,FederalAdministrativeProcedureSourcebook,33,62(2000)。

[19]1627F.2d525(D.C.Cir.1980)。

[20]同上注,第529页(“‘一般政策宣示’不带来任何权利与义务”)。

[21]同上注(“一个指称的政策宣示是否真正给行政机关及其决策者留有自由运作裁量权的空间”)

[22]比较如下两个案例:RegularCommonCarrierConferencev.UnitedStates,628F.2d248,251(D.C.Cir.1980)(给予行政机关的特征以实质性的权重);Brockv.CathedralBluffsShaleOilCo.,796F.2d533,537-538(D.C.Cir.1986)(相对不怎么重视行政机关的特征)。

[23]例可参见Brock,796F.2dat537-538;AmericanBus,627F.2dat530.

[24]比较以下两个案例:Brock,796F.2dat538-539(在《联邦法规汇编》上公布的,说明是立法性规则;不公布的,则说明是非立法性规则);CommunityNutritionInstitutev.Young,818F.2d943,947n8(D.C.Cir.1987)(“通过可能被称作的‘公布因素’,无论如何,不能预测出有说服力的判断”)。

[25]参见RichardJ.Pierce,Jr.,DistingushingLegislativeRulesfromInterpretativeRules,52Admin.L.Rev.547,548(2000)。本文的中译本参见宋华琳译:《区分立法性规则与解释性规则》,《公法研究》第2卷,商

[27]Hoctor,82F.3dat171.

[28]另可参见PhillipsPetroleumCo.v.Johnson,22F.3d616(5thCir.1994)。

[29]627F.2d525(D.C.Cir.1980)。

[30]506F.2d33(D.C.Cir.1974)。

[31]见ChamberofCommerceoftheUnitedStatesv.U.S.DepartmentofLabor,174F.3d206(D.C.Cir.1999)。

[32]818F.2d943(D.C.Cir.1987)。

[33]同上,第213页。

[34]同上。

[35]834F.2d1037(D.C.Cir.1987)。

[36]一个程序性规则,尽管不是“实质性的”,但在它能立“法”的意义上,是“立法性的”。同样的,程序性规则能拘束行政机关自身[例可参见Rodwayv.UnitedStatesDepartmentofAgriculture,514F.2d809(D.C.Cir.1975)],也能拘束行政机关之外的公众[例可参见JEMBroadcastingCo.v.FCC,22F.3d320(D.C.Cir.1994)].

[37]同注35,页1050-1051.

[39]同注35,页948.

[40]796F.2d533(D.C.Cir.1986)。

[41]同上注,页949.

[42]例可参见PROPOSEDRULES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21CFRPart25NationalEnvironmentalPolicyAct;ProposedRevisionofPoliciesandProcedures,61Fed.Reg.14922(1996)。

[43]42U.S.C.A.§§2000e以下。

[44]GeneralElectricCo.v.Gilbert,429U.S.125,140(1976)。但它有权颁布程序性规制,也可颁布无拘束力的指南。见42U.S.C.s2000e-12(a)。

[45]例如可见29CFR§1601.15(2001)。

[46]NationaAutomaticLaundryandCleaningCouncilv.Shultz,443F.2d689(D.C.Cir.1971)。

THE END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条(立法宗旨)条文内容及释义本文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条(立法宗旨)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条条文内容 第一条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条条文释义 http://www.ahdhf.com/law/twsy/14881.html
2.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立法源泉:包括宪法赋予立法院立案权限,以及通过民主决策过程产生的其他立法文书。 行政命令及决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强制力,但一般不具备普遍约束力的正式文件或指示。 四、如何有效实施法律法规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渠道提高公众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一十条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http://wdqwzzb.gov.cn/shtjddgw1/zhsqdzb/contents/203/2909.html
4.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怎样立法的?内参时讯网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 立法是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法律化、制度化的重要政治活动。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确保立法权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实现法为民所立。 http://ncsxw.org.cn/show-287395.html
5.法律法规百科全书深入理解中国大陆的100条关键法律法规什么是法律法规?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和促进经济发展,政府会通过立法机构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定。这些法律和规定被称为“法律法规”。它们包括刑事、民事、行政等多个方面,并且对每个公民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为什么需要了解100条法律法规? 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huo-dong/407608.html
6.政策解读规定明确立法语言的奥秘在现代社会中,政策是国家或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原则和行动计划。这些政策往往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这些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至关重要,而这一过程中,解读规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明确立法语言的奥秘 https://www.6vjxuc8a1.cn/gong-qiu-shi-chang/448822.html
7.段斌斌:权利还是职权——教师惩戒权的法律性质及立法规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的修订使这一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成为修法时难以回避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毕竟《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只是部门规章,需要通过修改法律来最终完成对教师惩戒权的立法确权,否则在国家教育权的主流范式下该规章将面临合法性的质疑。立法者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而在https://www.hbskw.com/p/70825.html
8.什么是立法原则,名词解释定义是?是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名词解释立法 参考答案:由特定主体,依据一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变动法这种特殊社会规范的活动。 2.名词解释法制现代化 http://www.ppkao.com/tiku/shiti/5586259.html
9.中国民用航空法的立法原则是什么(一)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民用航空法》借鉴了国际航空立法经验,坚持纵向的行政管理法律规范与横向的民商法律规范并重,对有关民商法律关系的规定进一步作了较大的补充、完善,以有效地保护与民用航空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根据民用航空活动国际性强的特点,《民用航空法》从我国改革开放的https://www.yoojia.com/ask/5-1389561990036582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