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课件.pptx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课件我们的守护者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第一单元

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行为,保护着我们的

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

义务。3.人人依法享有

权利,人人依法履行

义务。在

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4.

道德与

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行为权利权利义务权利义务法律道德法律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6.宪法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权利和必须履行的

义务。7.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8.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

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

宪法相抵触。9.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

根本制度、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

国家机构。宪法权利义务总章程宪法宪法宪法根本制度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10.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

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

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宪法宪法宪法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1理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法律。2理解法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3初步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一、填空题。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行为

,保护着我们的

权利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人身权

、财产权、

受教育权

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3.

刑法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4.

民法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5.行政法约束

行政机关

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

公共

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行为

6.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

义务

。7.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在

法律

著作

权。9.过马路,要遵守

交通法规

;在公共场所,要爱护

公物

、保护

环境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

归还

及时归还

。10.

道德

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权利

归还(及时归还)道德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小学生上学受(

A)的保护。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下列选项不是违法行为的是(

A)。A.随地吐痰B.酒后开车C.拖欠工资D.不赡养父母AA3.下列选项违背了道德原则的是(

D)。A.孝顺父母B.爱护子女C.尊敬师长D.乱丢垃圾4.以下不是行政机关的是(

A)。A.学校B.市场监督管理局C.税务局D.公安局5.人们签订合同是依照(

A)制定的。A.民法B.刑法C.行政法D.国际法6.平时说某件东西是我的,从法律角度看属于(

B)。A.人身权B.财产权C.受教育权D.人身自由权DAAB7.“呦,胖子又来啦!”这句话损害了别人的(

C)。A.生命权B.财产权C.名誉权D.人身权8.在校园里打架,欺负弱小是侵犯了他人的(

D)。A.生命权B.财产权C.名誉权D.人身权CD10.当(

B)时,才可以过马路。A.信号灯是红灯B.信号灯是绿灯C.无论是红灯还是绿灯D.凑够一群人B9.如果有未成年人偷摘我家果园的葡萄,我就去(

D)。A.摘他家的B.找人教训他C.公安局报案D.告诉他的家长D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

√)2.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去告诉他的父母,让他的父母严加管教他。

√)3.如果有人偷摘我家果园的苹果,我就去摘他家的。

)4.尊老敬老是道德问题,不涉及法律。

)5.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6.爸爸酒后开车,我告诉他法律禁止酒后驾车,应找代驾开车。

√)√√

√√7.无论是红灯还是绿灯,只要凑够一群人,就可以通过马路。

)8.接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9.法律只需要大人遵守,我们小孩子和法律无关。

)10.合法的行为应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应受到制裁。

√)

√四、连线题。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五、简答题。1.什么是刑法?它有什么作用?(1)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2)刑罚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2.什么是民法?它有什么作用?(1)民法是维护人们正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2)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3.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哪些内容?

合同主要条款包括:买方和卖方的名称,买卖商品的数量、质量,商品的价款,交货的日期,支付货款的方式,违反合同的责任,争议的解决方式等。4.什么是法律援助?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下载者本人使用,禁止转载!六、拓展延伸题。

小明和妈妈逛公园,发现有几个人在标有“爱护花草树木”标志的场地里攀爬树木、践踏草地。请思考回答:1.这几个人做得对吗?为什么?不对。因为他们没有爱护花草树木,没有尽到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2.发挥想象:在公共场所不应该做哪些事情?

在公共场所不能乱丢垃圾、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破坏公物、随意插队、随意吸烟等。3.延伸思考:在生活中,法律要求我们怎样做事情?

生活中,我们要按照规则、规矩做事,更应该按照法律做事,完成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我们自身的责任,不做违反道德、法律的事情。谢谢大家我们的守护者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第一单元2宪法是根本法

1积极参与国家宪法日活动,了解宪法常识,培养宪法意识。

2明白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维护宪法权威。一、填空题。1.

宪法

是国家的根本法。2.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

12

4

日颁布的。3.宪法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基本权利

和必须履行的

基本义务。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

1954

年颁布的。5.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总章程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6.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

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

相抵触。宪法

基本义务195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8.宪法与普通法律就好比

的关系。9.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

根本制度

、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

以及

国家机构

。10.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

的特权,一切违反

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中国共产党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一切违反(

C)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A.国家宪法日B.纪律C.宪法D.公约2.在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

A)。A.国家宪法日B.法制宣传日C.道德宣传日D.世界人权日C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都是(

C)。A.上级任命产生的B.党员选举产生的C.民主选举产生的D.公职人员兼任4.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规定这项制度的法律是(

C)。A.刑法B.民法C.宪法D.行政法CC5.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C)为活动准则。A.合同法B.国家安全法C.宪法D.行政法C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A)。A.在我国,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D.人人都具有财产权。物归原主,否则将会受到刑法制裁A7.张某损坏公园的全民健身器材被公安机关拘留并罚款,依据宪法(

A)。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D.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A8.希望小学六(2)班同学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下面的说法没有道理的是(

A)。A.甲同学:我还是小孩子,宪法有无权威与我无关B.乙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C.丙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D.丁同学:尊重宪法,就要先了解宪法A9.下列对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B)。A.其他法律如同树的根,宪法好比树的枝叶B.宪法如同树的根,其他法律好比树的枝叶C.宪法和其他法律的作用是相同的D.宪法和其他法律都如同树的根B10.2018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扶按宪法、紧握右拳,依照宪法规定,庄严宣誓,体现了(

A)。A.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B.领导人的示范作用C.宪法具有最高权威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刑法和宪法具备同等法律效力。

)2.宪法规定的是根本性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某一方面的问题。

√)3.刑法、民法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

√)4.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宪法,遵守宪法。

√)5.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等都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6.小明的爸爸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9.宪法有权威,生活有秩序,人民生活才美好!

√)10.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可以制定很多专项法律。

√√√四、连线题。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部宪法。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三部宪法。1982年,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宪法修改草案的决议》。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样我国的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便应运而生。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3.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全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4.怎样树立宪法权威?六、材料分析题。2018年3月17日上午,宪法宣誓仪式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依照宪法第二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规定,庄严宣誓。1.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吗?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形成尊重宪法、崇尚宪法的社会氛围。③进行宪法宣誓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2.请同学们列举两个宣传宪法的好方法。

示例:①办黑板报;②做手抄报;③请法制人员来学校作演讲。(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主旨,言之有理即可。)3.请你编制两条宣传宪法的标语。

示例:①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②增强宪法意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主旨,言之有理即可。)谢谢大家我们是公民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二单元1.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2.为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国家为每个人确定了

公民身份号码。3.国籍取得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

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

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4.中华民族是

智慧、

勤劳、

基本权利,让人们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7.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国家的、

社会的、

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8.宪法规定,我们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

基本义务。12308基本权利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基本义务9.尊重和保障

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

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

人权。10.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

20

余项国际人权条约。人权人权人权20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下载者本人使用,禁止转载!1掌握公民的内涵,厘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2熟悉和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3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一、填空题。1.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古希腊

,并为

古罗马

所沿用。3.为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国家为每个人确定了

公民身份号码

。4.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出生

的方式取得;二是以

申请加入

的方式取得。5.在我国,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

。公民

6.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遵守当地

,尊重当地的

风俗习惯

。7.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8.中国是全世界第

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

领先

水平。9.中华民族是

智慧

勤劳

勇敢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法律

居民身份证五

B)。A.英国B.古希腊C.古埃及D.古罗马2.古希腊的公民是(

C)。A.妇女B.奴隶C.父母都是本城邦自由民并拥有财产的成年男性D.城主BC3.2008年,第(

B)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行。A.28届B.29届C.30届D.31届4.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第7-14位为(

C)。A.地址码B.顺序码C.出生日期码D.校验码BC6.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号码是(

A)。A.12308B.12315C.12345D.123667.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是(

C)。A.毕业证B.居民身份证C.护照D.驾驶证AC5.身份证丢失要到(

A)挂失。A.公安局B.税务局C.司法局D.市场监督管理局A8.当个人信息泄露并受到他人威胁时,正确的做法是(

C)。A.答应威胁者的要求,只要不伤害自己B.大声哭闹,破口大骂威胁者C.表面配合,想办法联系警察或者家人D.自认倒霉,赔钱了事C9.在(

C)不需要出示身份证。A.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高铁站购买车票C.商城购物D.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C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我们中国人出国后还是中国公民,代表着国家形象。

√)2.我们到国外旅游,在餐厅吃饭可以随意说大声说。

)3.在中国,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中国公民。

)4.张明出生在法国,父母都是中国公民,他同时具有法国和中国国籍。

)5.李健捡到一个身份证交给了公安机关。

√)√

√7.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

√)8.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应当尊重。

√)√√6.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四、连线题。我国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根据年龄的不同,有效期限也不同。请你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准确连线。

五、简答题。1.什么是公民?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3.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

1了解宪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认识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认识到公民既享有权利,也需要履行义务。

3知晓尊重与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了解我国在人权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填空题。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

公民权利

的保障书。2.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

,让人们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3.

1982

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国家的

社会的

集体的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5.宪法规定,我们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

基本义务

。公民权利

6.尊重和保障

人权

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

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

。7.12月10日是

世界人权

日。8.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

余项国际人权条约。人权

9.李奶奶生病住院,她的子女在医院轮流照顾她,她的子女尽了国家规定的

赡养扶助父母

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一部保障

女性

权利的法律。女性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李明毕业后参加工作,单位经常要求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没有节假日,他的单位违反了公民的(

A)。A.休息权B.财产权C.劳动权D.平等权2.王小明上学快迟到了,看到公交车赶快上前插队上车,他违反了(

C)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赡养扶助父母C.遵守公共秩序D.保守国家秘密AC3.(

C)是公民义务。A.财产权B.物质帮助权C.保守国家秘密D.生命权4.张大庆在学校的宣传栏张贴了王小明的照片,并在照片上画了个乌龟,张大庆损害了王小明的(

A)。A.肖像权B.姓名权C.生命权D.财产权5.祖国是我们的母亲,保卫祖国我们必须履行(

C)。A.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B.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C.依法服兵役的义务D.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CAC6.“红灯停、绿灯行”是要求我们履行(

A)。A.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B.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C.依法服兵役的义务D.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7.全国统一纳税热线是(

A)。A.12366B.12308C.12306D.123158.世界人权日是(

C)。A.12月1日B.12月4日C.12月10日D.12月11日AAC9.春天来了,市政府栽种在道旁的桃树开花了,许多人纷纷折枝后扬长而去,这些人(

B)。A.只遵守义务,没有享受权利B.只享受权利,没有尽到义务C.既享受了权利,也尽到了义务D.没有注意安全B10.徐翠兰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搬进了政府给建设的住房,她享受了(

B)。A.财产权B.物质帮助权C.休息权D.生命权B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任何公民既享受权利,也必须履行义务。

√)2.小学生虽然小,同样享受权利。

√)3.做小生意,不用报税。

)4.丁飞的爸爸是航母制造厂的工程师,他不告诉其他人关于航母建造的事情。

√)5.依法服兵役是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6.人权是每个人所享有的权利。

√)7.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小孩子无关。

)√√

√√√

8.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9.张东服兵役,这是他的权利,不是他的义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个公民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五、简答题。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所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2.公民如何行使基本权利?(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6)其他方面的基本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除上述的基本义务之外,宪法还规定了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等。3.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4.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六、材料分析题。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王晓晓。王晓晓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王晓晓喜欢书法,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王晓晓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王晓晓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了庄严的赞成票。1.这个材料中王晓晓享受了哪些权利?生命权、姓名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选举权。

享受的权利:受教育权、姓名权、生命权、自由权、监督权等。

履行的义务:完成义务教育、遵纪守法、遵守公德、爱护环境、积极参加劳动等。2.你能说一说在你的生活环境中你享受了哪些权利吗?你又履行了哪些义务呢?谢谢大家我们国家机构第三单元我们国家机构第三单元

1.国家机构包括中央

国家机关和地方

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2.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

监督权。3.

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4.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

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

人民的监督,努力为

人民服务。国家机关国家机关立法权监督权宪法人民人民人民人民5.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

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6.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7.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

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选举18周岁教育程度人大代表义务8.行政机关要受

宪法和

批评和

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

检举的权利。宪法法律批评建议检举10.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

行使职权,侵犯

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

赔偿责任。行使职权公民赔偿5国家机构有哪些1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形成生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国家机构保障的意识。2了解国家机关的法定职权,将不同国家机关与其主要职权一一对应。3知道国家机关如何产生、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了解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在产生与行使职权时的区别。一、填空题。1.国家机构是

国家机关

的统称。

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2.国家机构包括中央

和地方

。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3.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立法权

、决定权、任免权和

监督权

。4.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

职权

也不同。5.

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国家机关

6.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

审判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

检察院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8.每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不得超过

三千

人。9.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产生。人民法院

10.

人民

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

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

的监督,努力为

服务。人民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机构不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A)。A.学校B.公安局C.税务局D.人民法院2.(

C)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国务院B.中央军事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C)。A.三年B.四年C.五年D.十年ACC4.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主要反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C)。A.决定权B.任免权C.立法权D.监督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法徽的图案由麦穗、齿轮、华表和天平构成B.法徽的图案由麦穗、齿轮、华表和绶带构成C.法徽的图案由齿轮、绶带、华表和天平构成D.法徽的图案由麦穗、齿轮、华表、天平和绶带构成CD6.(

C)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A.刑法B.民事诉讼法C.宪法D.行政法规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D)。A.人民代表大会B.社会主义制度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行使(

D)。A.决定权B.任免权C.立法权D.审判权CDD9.(

A)行使国家审判权。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人民医院D.人民警察10.在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2.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

√)3.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

√)4.学校、派出所、人民政府都是国家机构。

)5.法徽既是人民法院的标志,也是法官的身份标志。

√)6.刑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

)7.我国人口众多,通过选举参与国家管理,成立国家机构。

√)√√√

√8.公安机关办案不需要人民监督。

)9.有些工作岗位比较特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职时必须穿制服。

√)10.警服代表扬善抑恶、维护正义,是警察身份的象征和执法的重要标志。

√√四、连线题。请根据职责进行连线。

五、简答题。1.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2.什么是“一府一委两院”?

“一府”是指人民政府,“一委”是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3.你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组成吗?谢谢大家我们国家机构第三单元我们国家机构第三单元6人大代表为人民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了解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程序、资格,懂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2了解人大代表的构成和职责,初步理解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3认识到参政议政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填空题。1.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

选举

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2.直接选举是指

人大代表

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3.间接选举是指

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4.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18周岁

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

、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

6.

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7.参政议政既是公民应有的

,也是公民自觉承担

社会责任

的体现。8.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听取

反映

选民的意见和要求。人大代表

5.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

选举权

被选举权

。选举权

10.王小明的爸爸是镇人大代表,每月的1号他在家设立接待日,这一天都在接待来访群众,听取意见,这是他的

职责

。职责

9.张强年满18周岁了,根据宪法规定他具有了

和被选举权。选举权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张伟是北京市人大代表,他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方式是(

B)。A.直接选举B.间接选举C.街道选举D.直接任命2.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取得是(

D)产生的。A.直接选举B.国家领导人任命C.上一届人大代表身份顺延D.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大代表选举BD3.小明的爸爸是镇人大代表,今天接到通知:明天上午8点,镇政府礼堂召开全镇人大代表会议,请准时参加。小明说:“我为什么不能成为镇人大代表呢?”小明的爸爸说:“因为(

B)。”A.你还是小学生B.你还不满18周岁C.你到中学就可以了D.你结婚后就可以了4.通过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的是(

D)。A.全国人大代表B.省级人大代表C.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代表D.县级人大代表BD5.下列对人大代表的职责的说法错误的是(

D)。A.多方调研,了解民情、社情B.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C.撰写议案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D.领导政府开展工作6.人大代表(

B)年选举一次。A.十B.五C.四D.三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每年的(

A)季度召开。A.一B.二C.三D.四DBA8.下列关于人大代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C)。A.人大代表由人民政府直接任命B.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C.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接受人民监督D.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不用接受人民监督9.下面是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建言献策的做法,错误的是(

D)。A.在政府网站留言B.给人大代表写信建言C.参加听证会D.随意控告CD10.小学生为什么没有选举权?(

D)。A.因为小学生文化程度不够B.因为小学生没有大学毕业C.因为小学生没有经济收入D.因为小学生没有年满18周岁D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在我国,一出生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3.全国人大代表是选民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

√)4.小明马上就要到初中读书了,他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了。

)5.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可以随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6.公民参政议政既是权利又是责任。

√√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下载者本人使用,禁止转载!8.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要密切联系群众。

√)9.不同的行政机关有各自的职权范围。

√)10.参政议政是成年人的事情,我们小学生不用参与。

7.关心国家大事只是人大代表的职责。

)

四、将右图补充完整。全国人大代表全体选民五、简答题。1.什么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2.在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的?

作为国家的主人,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认真对待和珍视。4.公民参政议政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政府网站留言;

给人大代表写信建言;

参加听证会。六、简述题。1.王小明的爸爸是镇人大代表,张伟和王小明是好朋友,张伟想去采访王小明的爸爸,他可以提哪些问题呢?示例:(1)您是如何成为人大代表的?(2)人大代表是如何履行职责的?(3)选举的意义是什么?(4)您提过哪些议案?(5)怎么才能让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教育资源?2.材料: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结果表明,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一线工人和农民代表、妇女代表比例有所上升,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有所下降。据统计,在选出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39名;连任代表769名,占代表总数的25.81%。与上一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其中有45名农民工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

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问:你发现有什么变化吗?有什么意义?

变化:全国人大代表中专业技术人员代表、一线工人和农民代表、妇女代表比例上升,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下降。这说明全国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

意义:有利于调动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有力地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的解决。七、情景分析题。

有权利。因为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2认识为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必须要加强监督;认同小学生作为社会小公民也有监督的责任,要依法行使监督权。

3知道违法行使权力时要依法纠正,如造成损失,国家要依法赔偿。

一、填空题。1.行政机关要受

法定程序

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

职责范围

工作职责

办事流程

。宪法

4.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

权力

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

的意愿,体现

的利益。5.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

民主监督

、司法监督、

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

监督合力

,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6.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

尊重事实

,不能

诬告陷害

。权力

7.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

批评

建议

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

检举

的权利。8.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

规定的行为,便是违法行为。9.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障

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

依法行使职权。10.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

行使职权

,侵犯

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

赔偿

责任。批评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公民通过网络、报刊等方式进行监督,是属于(

A)。A.舆论监督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C.民主评议会D.政府听证会2.小芳的爸爸是招投标中心主任,中标单位悄悄给她爸爸送来了10万元,小芳立即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这种监督方式属于(

B)。A.舆论监督B.群众监督C.司法监督D.国家机关监督AB3.小明发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有三无产品,他应该找(

B)解决。A.交警部门B.市场监督管理部门C.民政部门D.医疗保障部门4.学校门口接送学生的家长车子乱停乱放,堵塞交通,应该找(

A)解决。A.交警部门B.市场监督管理部门C.民政部门D.医疗保障部门BA5.为了便民利民,行政机关设立了(

B)行政服务中心。A.便民服务站B.一站式C.网络服务D.上门服务6.(

A)是法治国家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A.接受监督B.经济发展C.社会进步D.团结互助BA7.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广大群众通过来信、来访等多种形式揭发举报涉案人员,积极为警方提供办案线索,广大群众的这些做法(

A)。A.是积极行使监督权的表现B.是专项斗争取得胜利的唯一因素C.表明法律只对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D.能够彻底消除一切违法犯罪行为A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失,你认为下列说法哪项正确?(

D)。A.受害人自认倒霉B.工作人员不用担责C.国家不用赔偿D.受害人合法权益要受到保护D9.王欣的爸爸刚刚开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宪法宣传周宪法和我们的生活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DM3Mjk2MA==&mid=2651172055&idx=3&sn=bdbdf63af0c86bc9d2e6d19c2c3a21ec&chksm=8175c9bfabc0b73a27fa8accd55917001f5c14eb3cfcbbbfb0be86be80ecbb4ff4596f0d5587&scene=27
3.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豆瓣)《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介绍了公民的守法理由问题是西方法哲学界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在西方文明史的各个时期,尤其是近代以来,这一问题始终备受关注。围绕公民的守法理由问题,不同的法哲学流派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学说,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学说主要有社会契约论、功利主义论、暴力威慑论和法律正当论等。法律正当论将公民的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76676/
4.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2024pdfepubmobi电子书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介绍了公民的守法理由问题是西方法哲学界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在西方文明史的各个时期,尤其是近代以来,这一问题始终备受关注。围绕公民的守法理由问题,不同的法哲学流派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学说,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学说主要有社会契约论、https://onlinetoolsland.com/books/26376676
5.公民为什么遵守法律.docx公民为什么遵守法律.docx 4页VIP内容提供方:软件开发 大小:40.86 KB 字数:约3.78千字 发布时间:2021-07-21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5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公民为什么遵守法律.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20/6001111021003215.shtm
6.规范法学的逻辑原点人们为什么要遵守法律,法律规范的效力来自何处?凯尔森认为:“一个规范效力的理由始终是一个规范,而不是一个事实。探求一个规范效力的理由并不导致回到现实去,而是导致回到由此可以引出第一个规范的另一个规范。”[1](125)法律是规范,属于“应当”的领域。规范的效力来源只能是另一个规范,而不能来自于事实。 https://www.360doc.cn/article/819919_694281729.html
7.为什么要尊守法律呢这种信仰将激励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遵守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公平正义以及树立法治信仰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章 在法律关系中为什么也要遵守诚信 为什么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8a8b7d73d6fa54001022
8.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治必修二·看云(2)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法律规定的人们的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作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例如,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权利的行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正当的权利。权利与义务相对应而存在。 https://www.kancloud.cn/chaodi/zhengzhibixiu2/202758
9.练习题1#()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3、(AC)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A、法律 B、制度 C、道德 D、政治 4、学风是指在一定环境或条件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带有一贯性的学习风格和行为样式,优良的学风要在 (ABCD)上下功夫。 A、勤奋 B、创新 C、求实 D、严谨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4188848
10.《2024思政复习(自用版)》sobetonme^第2章^最新更新:202401③调节方式不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自觉遵守。 (3)联系: ①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②法律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撑和法治保障。 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612356&chapterid=2
11.普法教育演讲稿(精选7篇)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即什么是法律?法律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很复杂的社会规范。我们今天不讨论法律的复杂性,只学习一些与大家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一些最基本的规定。因此我们简化法律的定义,法律就是大家共同约定,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贯穿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具体到我们小学生,https://www.liuxue86.com/a/4996928.html
12.《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美)泰勒著)简介书评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作者:(美)泰勒著,黄永译出版社:中国法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47.50 定价 ¥69.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84139.html?ref=book-234788-3032_10-1452473-0
13.读书笔记: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法学家创造法律知识和理论,立法者制定法律,司法者执行法律。夹在之间的,是一般社会民众。由于社会阶层、利益以及法律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的差别,对于法律的理解和运作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别。社会民众不会被动地、毫无保留地接受法律理论或者法律制度,而是会凭借日常的生活经验和对法律的直接行事,并以此为标准做出独立的判断。https://www.meipian.cn/26zv3akw
14.法律信仰与情感遵守不过,这句话之所以广为流传,似乎更多地是因为它激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对完善健全的法治社会的美好期许与热切期待。有必要追问的是,为什么法律必须被信仰?为什么仅仅被动地遵守法律还是不够的? 法治已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的法律体系也越来越严谨、全面,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尽管http://www.plswzfw.gov.cn/Show/148286
15.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②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③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