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3、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3、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4、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5、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6、(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9、(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10、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2.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篇二1、什么是法律?
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生活的基本规则,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2、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在法律里,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3、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答:(1)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5)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4、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1)联系: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2)区别: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5、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
答:我有财产权、受教育权、人身权、隐私权、通信自由等。3.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篇三1、(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2、(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4、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5、法律如同尺子,衡量着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收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6、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7、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4.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篇四1、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
2、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4、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5、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比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
6、(纪律)、(道德)与(法律)都在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但不同的是(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7、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于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8、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9、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10、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5.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篇五1、参与公益,服务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做?
(1)当每个人微小的公益力量积小成大时,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让我们坚持“日行一善”,从小事做起,发挥公益的力量。
(2)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生活中的小小善举终可以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
(3)做善事不一定要有钱,重要的是真心实意。
2、有人说:“公益活动离不开热心的志愿者。”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公益活动的开展需要热心志愿者的参与,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传播了公益理念,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公益的力量,进而参与到公益活动当中来。6.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篇六1、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2)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3)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设立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
(2)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3、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有什么关系?
答:(1)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3)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4、你从哪里看出“宪法具有高法律效力”?
答:(1)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2)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5、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原因)
答: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7.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篇七1、请说明我们在不同公共场合下应该怎么做。
◎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们要保持肃静,而对国旗行队礼或注目礼,直至升旗仪式完成。
◎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我们要保持安静,认真听讲解员的介绍
◎参加社区组织的看望老人或爱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时我们要积极主动,陪老人聊聊天;要爱护花草树木。
2、针对生活中出现的下列问题,调查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
答:(1)问题:路口红绿灯坏了,车辆、行人乱成一团。
办法:交警及时赶来指挥交通,热心的司机、行人协助疏导交通。
(2)问题:工厂向河流排放污水,导致河流受到污染。
(3)问题:占用公路晾晒谷物,影响交通安全。
办法: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巡查、整顿占用公路晾晒谷物的行为。8.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篇八1、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园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2、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3、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被视为救援的“生命通道”,对于抢占应急车道的违法行为,需要公安交管部门采取严格的监管、惩罚措施。
4、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人们设置了公共标志。
5、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
6、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行为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7、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8、如何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
(1)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2)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法制的保障。对积极维护秩序的行为要大力宣传或表扬,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个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形成遵守公共秩序光荣,破坏公共秩序可耻的社会风尚。9.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篇九1、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一个是私人生活空间,一个是公共生活空间。在这两个空间,人们的言谈举止有什么不同呢?
答:在私人生活空间,人们的很多活动是不会影响他人的,言谈举止相对自由;在公共生活空间,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要影响其他人。
2、有同学说父母在网上购物,这也是参与公共生活。你赞同这种观点吗?网络虚拟世界是否存在公共生活呢?
3、观察、了解和交流身边的共享事例。思考要使共享行为真正服务于生活,我们应该如何做?
答:共享事例还有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我们要爱护共享设施,共同维护公共利益,享受公共生活。10.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篇十1、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都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2、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公开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
3、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利用公共资源解决现实问题,增加生活乐趣,丰富人生意义。
4、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会给公众提供公共设施、设备或物品,如道路、桥梁、路灯,为残障人士修建的无障碍通道,公园里的公共座椅,等等。
5、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的还会触犯法律。
6、公共资源的保障、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7、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公共利益。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如共享单车、农家书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