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黑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圆满落幕。我校团委推报的由校大学生法律援助工作部负责开展实施、由法学院副教授石贤平指导的“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高校法律援助项目”在全省162个报名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喜获金奖。
黑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工作部(以下简称法援工作部),经黑龙江省司法厅批准(黑司函〔2001〕100号),于2001年7月21日正式成立,是黑龙江省内高校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运作最规范的学生法律援助机构。中心成员主要由我校法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依托法学院雄厚的教师资源和学生力量,建立起一支正直热忱、求真务实、业务精专的高素质志愿者队伍。
法律援助志愿者,一个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称号;法律援助工作部,一个肩负着责任与使命的团队。十九年来,法援累计代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00余件,调解法律纠纷300余起,代写各类法律文书400余份,面向学校和社会提供面对面及网上义务法律咨询超过15000人。
法援工作部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喜获多项荣誉。
2002年09月,获“黑龙江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称号
2005年12月,获“全国高校优秀社团”称号
2006年02月,获“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称号
2007年08月,获“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
2011年02月,获“哈尔滨市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2011年12月,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2012年03月,获“哈尔滨市妇联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2015年11月,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
2017年03月,获“哈尔滨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
2019年04月,指导老师石贤平获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
2020年02月,指导老师石贤平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高校法律援助项目”是由2020级法律硕士李丹丹同学负责推进的。该项目旨在以普法宣传和案件代理为核心板块,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升法律意识、增强维权能力,提供公益法律援助,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伸援助之手,献诚挚爱心,捍法律尊严”,这是法律援助的宗旨,也是法援志愿者们的初心。历经近二十载的栉风沐雨、自强不息,志愿精神与服务创新已经内嵌为商大法援人的内核动力,与“求真至善、修德允能”的校训一脉相承。
多年来,法援工作部代理案件的类型涵盖了人身损害赔偿、离婚纠纷、劳动纠纷、合同纠纷等多个领域。法援工作部志愿者通过法律援助实践平台,参与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和社区、乡村、中小学义务普法等法律援助活动,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学专业素养、思想道德情操和团结合作精神。
法律援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前行路上法援志愿者们并不孤单,指导老师石贤平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每当遇到瓶颈而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每当千头万绪而无从下手之时,石贤平老师都会及时为他们指点迷津、答疑解惑,使他们在看似“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作为指导老师,石贤平老师以自身良好的道德风范影响和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在法援过程中,他着力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立足于专业,服务于师生,奉献于社会。他将法律援助和教学活动相结合,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法治信仰和专业水平。
法援志愿者说:“石老师为我们竖立了标杆,是所有法援人的榜样,他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全力打造商大法律援助的金字招牌,为我们提供了前行的动力。”
“法律”,一个冰冷的名词,但“法律援助”,却是爱的代名词。法律援助是一项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对于志愿者们来说,每一项援助都是一次蜕变与成长,收获了无数的鼓舞与感动。
志愿者李丹丹同学谈起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感受时说:“每当为弱势群体解决了困难,听到他们用最纯朴的语言表达感谢时,我深刻的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幸福就在于被他人所需要和认同,我将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正是这样一件件小事,温暖了一代代法律援助志愿者。在法律援助的道路上,法援工作部薪火相传,志愿者们用青春谱写法律援助的赞歌,用热情融化冬日的冰雪。他们比骄阳更温暖,比月光更皎洁,他们不求回报,不畏艰辛,一路前行!
法援,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法律与真情同行的组织,如一叶扁舟在律海沉浮,如一颗明星在空中闪耀,微小却不失方向、不失光芒。哈商大法援工作部将继续保持着锐意进取、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伸援助之手,献诚挚爱心,捍法律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