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制定的目的意义和重点内容介绍法律法规规章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界定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的职责、考核考察、表彰奖励、责任追究。现就《规定》制定的目的、意义及有关重点内容介绍如下。

一、规定《制定》的目的这是我国第一部安全生产领域的党内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亲临有关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回答了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思想,为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等重要批示指示,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下发这一《规定》,意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属地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旨在把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思想落实到党内法规层面,作为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二、《规定》出台的重要意义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但仍然严峻,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少数”,他们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强不强、责任清不清、落实严不严、问责到不到位,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安全生产形势是否稳定。《规定》准确抓住“关键少数”,压实领导责任,推动落实“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三、《规定》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的界定按照抓关键少数、权责对等原则,《规定》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主要安全生产职责进行了明确界定,力求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协同一体。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牵头抓总。在这一部分,《规定》首次提出,要把安全生产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和向全会报告工作的内容,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要在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三定”规定中明确安全生产职责。

(二)党政领导班子中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干部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加强对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直接监管工作的领导,履行好统筹协调责任,要抓组织落实、抓统筹协调、抓风险管控和依法治理、抓应急和事故处理、抓基础保障。

(三)党政领导班子中其他领导干部则要按照职责分工承担支持保障责任和领导责任。要组织分管行业(领域)、部门(单位)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同时组织实施、同时监督检查。要组织开展分管行业(领域)、部门(单位)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目标管理、应急管理、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等工作,推动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工作机制。

四、《规定》设定“党政一把手是地方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原则上由担任本级党委常委的政府领导干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两条硬性规定的目的这两条硬规定是针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突出矛盾制定的,是强化安全生产领导机制的重要抓手,意在彰显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局工作中重要性。长期以来,有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观错位,安全生产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往后靠”;有的地方党政班子中,长期是排位最后的分管安全生产。这直接导致当地对安全生产不重视、不研究、不投入,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支撑保障不到位。特别是面对GDP诱惑时,就把安全抛在脑后,红线失守、底线不保。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必须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

五、考核考察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履职情况内容设定

《规定》将安全生产绩效与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定了“三项制度”,实行“三个纳入”。

“三项制度”分别是:

(一)巡查制度,加强对下级党委和政府的安全生产巡查;

(二)考核制度,对下级党委和政府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将考核结果与有关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履职评定挂钩;

(三)公开制度,要求定期采取适当方式公布或通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结果。

“三个纳入”分别是:

(三)纳入干部考察内容,要求党委组织部门在考察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拟任人选时,有关部门在推荐、评选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奖励人选时,应当考察其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情况。

THE END
1.刑罚目的范文6篇(全文)刑罚目的,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刑机关及其相关人员主观上预先确立的,通过制定刑罚、适用刑罚和执行刑罚等刑事法律活动所希望达到的结果。[1]可见,刑罚目的体现在国家进行的由创制、裁量和执行刑罚所组成的整个刑事法律活动中。因此,我们也需要对刑罚目的的特征及刑法目的的意义做出必要的分析。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qg7npo6.html
2.莫纪宏:我国立法规划的重要实践成果从1988年到2024年,36年来,立法规划在引导立法机关进行科学立法、有序立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取得了巨大成绩,提升了立法的质量和数量。 截至2024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时,按法律部门分类,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302部。而在2010年底基本形成中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U1MjEyOQ==&mid=2649852304&idx=1&sn=82f780d62053437173b260e00b26d581&chksm=860b4e564239819883255abf2929104da90d14b13402824c3719200a90e062bc5054cdf85bbc&scene=27
3.陈兴良刑法教义学中的目的解释法学院包头律师目的解释的目的是指规范目的,它为目的解释提供了实质根据。目的解释可以区分主观的目的解释和客观的目的解释,主观的目的解释探寻法律制定时的立法者意图,而客观的目的解释则以立法者通过法律文本所反映的规范目的为解释的根据。这两种目的解释对于正确理解法律文本的含义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客观的目的解释在司法实践中更http://www.baotoulawyer.com/info/6137.j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