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的同学一听“政治视野”就会皱眉头,好像听到“政治”这个词就不大感兴趣,其实这是错的。我说的这个“政治视野”,跟西方政治学的“政治”二字有一定的关联,但不完全一样,跟我们现在平常所说的“顾大局、守纪律、讲政治”的这个政治也有关联但也不完全是。那么我说的这个政治视野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这个政治,它不是西方社会那种争权夺利的政治,也不是那个尔虞我诈的政治,也不全然是我们现在“顾大局、守纪律、讲政治”这个政治,我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这个政治视野的,因为政治吧,大家可能对政治学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那么“政”它主要是一个方向和主体,“治”主要是方法手段,是这么一个理解。当然这个政治定义吧,在目前为止,不管是中国也好,西方也好,都没有一个规范的或者说公认的定义,都是这么一般化的理解。这个词是我杜撰的,但是我觉得在我这个这么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吧,感觉这个东西太重要了,所以杜撰就杜撰吧,如果以后有准确的表述那再说,我先这么说着,就是“政治视野”。
那么我取什么东西呢?就是说政治这个东西啊,它是一个很高端的玩意儿,政治这个词不论是德语也好,法语也好,都来自于希腊语,那么希腊语来自于什么东西呢?它最原始的意思是指城堡,最早是一个城堡的意思,那么西方那个时候,为了作战需要它把城堡建到山顶上,是一种防御工事,也就是说建到山顶上的城堡能够居高临下,能够高屋建瓴,能够看得很远,这对防御性是很重要的。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把政治当成一种上层建筑,它也是一种高端的东西,那么我就取这个意思,就是说不管是中国的也好,西方的也好,政治定义不一致没有关系,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一致的——居于高端,就是说只有这个东西能够抬高你的站立点,也只有这个东西能够开阔你的视野,就是你能站得很高,看得很远。
有了政治视野之后,你做新闻工作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东西最早我是在没有做新闻之前体会到的,那做了新闻之后,我就体会更加深刻了。
举例说明构筑政治视野的重要性
我举一个例子,我那时候还不在解放军报社,在总政办公厅工作,大概是副连职就调到总政办公厅了,当时这个这么低层次的职务到总政办公厅工作的几乎就没有,为什么呢?赶上我是第一届大学生,很稀少,资源稀缺嘛,所以当时就不管你行还是不行,“啪”就把你调到总政办公厅去了。到总政办公厅之后,有时候打下手参与他们一起搞材料,搞首长讲话,搞文件。我们当时有个研究室主任,那是当时公认的高手。
有一次,宣传部、组织部、保卫部三个部的材料到总政领导那儿全都打回来通不过,都找到这个主任,说你能不能出出点子,帮我们改一改。这个主任他也不客气,他跟我说:“今天我同时指挥三场战争,组织部一场,宣传部一场,保卫部一场。”实际上呢教他们怎么修改,当然他功夫就是功夫,按他的一改,马上一送审就通过了。他很牛知道吧?
有一次私下我就问他,我说主任,你怎么这么厉害?他说,小谭呐,哪是我厉害呀,我有什么厉害?他说“窗户纸捅破一钱不值”,我说:“什么窗户纸啊?你跟我说说。”他说简单得很,我打个很粗俗的比喻,你们都站着撒尿的,我是骑着马撒尿的,你说谁比谁撒得高啊?你撒得过我吗?这个例子很粗糙,但我听到的时候确实有点醐醍灌顶的感觉。
为什么呢?他说你看,宣传部写材料,组织部写材料,还有保卫部写材料,都站在业务部门的角度去写,他说这怎么行呢?总政治部给你这么大的平台,给你这么大一匹高头大马你不爬上去骑上去,却站在自己的平面上,那么就是说,你是副连职,你这个材料就是副连职的水平,你是团职干部,你就只能写出团职干部的水平。他说一旦你受领任务,首长讲话也好,材料文电也好,你就不要客气了,你就千万不能谦虚了,你就赶紧爬上总政这个高头大马,全军政治工作的领帅机关啊,你只要爬上去,再思考问题,再提要求,那就是高端的东西,它就是总政治部主任水平。当时我还没搞新闻之前,就经历这么一出,特别印象深刻。
你们一定要确立这个东西,而且我还要强调,要确立自己的政治视野,别人的政治视野你是不能现成拿过来用的,你要构筑自己的政治视野,一点一点地构筑。你不构筑起来这个政治视野,你在做新闻的过程中,始终做不大气。
确立政治视野,以小见大,勺水兴波
所以说政治这个东西很大很高端,把握住他就能像古人讲的:“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可夺也。”你把大的东西立起来之后,小的东西还有问题吗?就像你建房子一样,四梁八柱一立起来,边边角角还不好办吗?那就很好办了。
我今天跟大家讲这个五个方面的素质要求,把政治视野放在第一个方面,我也觉得这个东西也应该放在第一个来讲,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不要把政治这个东西看成一个好像是跟新闻无关的东西,看成一个好像对新闻工作没有多大帮助的东西,它其实非常重要。
这个政治视野啊,我还想延伸一下,就是我做新闻工作的一点体会。
我举个例子,2012年,那个时候刘云山当中宣部长,他提出来一个“走转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而且要求新闻界的领导要带头“走转改”,我当时已经当总编辑了,当时要带头嘛,我就琢磨一下,我说“走转改”,怎么走,往哪儿走,搞个什么东西。总编辑作为业务领军人,你要提供一个示范嘛,当时我就琢磨这事。正好那一年是航母下水那一年,航母下水在中国来讲这是个很大的历史性的事件,当时航母下海之后,好多的国外的媒体也好,还有我们国家的军事迷也好,都在猜测舰载机什么时候着舰,因为航母下水以后,如果舰载机不能着舰,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玩具,所以舰载机能不能着舰决定了航母有没有形成战斗力。当时好多人在猜测,甚至有的人说从高空拍到的照片,看见航母的甲板上有轮胎的痕迹,意思就是舰载机已经着舰了,都在猜测这个事儿。
我举这个例子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新闻要有一定的政治视野,那你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就事论事,而是能以小见大,勺水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