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视角中的新闻自由

内容摘要:新闻自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但新闻自由的行使也可能侵害到其他的合法权利。当两种合法的利益相互冲突时,应如何取舍、如何平衡,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自由新闻侵权媒体审判利益平衡

孟德斯鸠把自由理解为“去做一切法律许可做的事的权利”,在推进法制建设的今天,“自由”一词更是通常被放在法律范畴中理解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自由”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位于法律视角中的词。

一、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和出版自由,这是新闻自由的法律依据。但法律意义上的自由是有限制的,那就是自由的行使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条件。新闻自由亦同样如此。近年来,随着新闻监督力度的加大和监督效果的日益突出,似乎许多棘手的事只要一被“曝光”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新闻媒体,或者说记者们,在群众心目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然而,记者们追求新闻“卖点”的职业病,以及乐于把自己看成是“弱势群体”代表的倾向,使他们容易在新闻报道中或是夸大其辞,或是与事件另一方直接碰撞,成为矛盾的一方代表,产生角色错位,从而有失客观公允。这样行使权利的方式,无疑会损害到他人的利益,并从而产生法律责任。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从被侵害的不同权利主体划分,笔者将这种侵害分为“新闻侵权”和“媒体审判”两类。

(一)新闻侵权

(二)媒体审判

“法律的调整当然包括让名誉受到损害的人们获得法律上的救济,但同时,法律还必须对宪法所确定的公民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权利加以保护。在某些情况下,这两种利益会发生冲突,既要体现言论和出版自由,又要使名誉权受到完整的保护,这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境界。司法制度所能做到的只是在这两种冲突的价值之间寻求一种对更广泛的利益有益的平衡,当然,寻求平衡的过程也是现代司法最具魅力的方面之一。”[⑥]贺卫方先生所说的在冲突价值之间寻求的平衡,也正是笔者在本文中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新闻自由与公民权利的平衡

(二)新闻自由与法人权利的平衡

(三)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平衡

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对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都予以了肯定。司法的本质是追求公正,而新闻媒体也在追求着公正。但实际上,两者所追求的公平是有差异的。司法追求的是法律公正,而媒体体现的是自身或公众观念上的道德意义上的公正[⑦]。法律和道德上“公正”的差异,在某种导致了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冲突。

要平衡这一对通常被视为不可调和的矛盾,不能仅用法律的倾向性保护来解决,而需要媒体和司法机关(主要是法院)的相互理解,共同努力。在我国还没有一部独立完整的新闻法之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缓和这一矛盾冲突:

一是增强双方的理解、协调和合作。从媒体方面来说,应首先考虑到,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终的合法手段。在对司法工作进行报道时,不能侵犯司法独立和“无罪推定”原则,要把握报道的平衡,坚持客观真实。既要监督司法公正,也要使群众更多地了解司法知识和司法部门的工作特点,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对某些司法腐败现象的“曝光”,从而导致公众对司法机关失去最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司法机关的角度来说,也应自觉地接受媒体的监督,切实落实公开审判制度,把司法活动置于公众面前,减少其神秘感,使公众增强对司法过程的了解。一种积极、合作的态度,有利于为解决双方的矛盾冲突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三是要建立起司法机关的内部宣传机制。司法机关应认识到司法宣传的重要性,建立起发言人制度、记者招待会制度,统一案件信息公布渠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和诉讼的不同阶段,确定可以公开的内容,由专门机构或人员定期适时地发布司法活动信息,以便使公众和媒体及时地了解事实的真相或诉讼的进程。同时,还应规范司法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不泄露审判秘密,也不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单独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

[②]冯宇飞著:《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载于《新闻战线》,2002年11期,36页。

[③]徐显明、齐延平著:《论司法腐败的制度性防治》,1998年版,28页。

[④]曹文杰、刘凌轩著:《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从促进司法公正的是交谈媒体监督机制的构建》,载于《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⑤]冯宇飞著:《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载于《新闻战线》,2002年11期,36页。

[⑥]贺卫方著:《传媒与司法三题》,载于《法学研究》,1998年第6期。

[⑦]陈力丹著:《我国舆论监督的理论与构建》,载于《新闻界》,2004年第4期。

THE END
1.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信息服务平台角落的参与者:小股东参会行权的正当性及其法律应对 王湘淳 规模扩张使得公司逐渐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拥有强大经济权力的社会实体,存在对相关利益者造成不利影响的潜在风险。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加剧了公司权力的集中化,公司实际上被少数内部人员掌控的现实引发了对公司决策权力结构的正当性质疑,[详细] https://www.chinalawinfo.com/
2.法治新闻央视网(cctv.com)法治频道为您报道热点的法治新闻,解读各种法律问题,剖析热点案件。https://news.cctv.cn/law
3.关于政策立法最高人民法院法律纠纷案行政法规规章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大法宝·法律法规库 北大法宝·法律法规库收录1949年至今的法律法规文件400余万件,包含中央法规、地方法规、立法资料、立法计划、中外条约、外国法规、香港法规、澳门法规、台湾地区法规等13个子库。文件来源于人大/政府公报、官方网站和官方出版物,来源权威、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校对严格、检https://m.163.com/dy/article/JBLN05ML0530W1MT.html
4.2023年十大法治新闻各方就加强各成员国(法律和)司法部之间互动、深化法律服务领域合作、继续定期对话并切实执行协议等达成一致,并签署了《第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联合声明》,在加强法治领域务实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2023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特别介绍了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方面,上海合作组织https://www.moj.gov.cn/pub/sfbgw/zwgkztzl/xxxcgcxjpfzsx/fzsxmtgz/mtgzqt/202401/t20240112_493482.html
5.新闻出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汇编(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条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七条 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著https://tuanwei.wxc.edu.cn/2020/1016/c5485a129788/page.htm
6.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版第二章新闻传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与规则 一、新闻行为的评价标准 1、符合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 2、符合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要求。 3、符合新闻工作惯例 新闻要真实、报道要客观、采访要深入、评论要公正等。 4、 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二、道德总原则:利益净余额 https://blog.csdn.net/king13jkc/article/details/143026177
7.荆州市大学生法律服务团:“法宝”送千家,情系你我他4.播放与法律相关的露天电影 选择一片空旷的场地,由电影播放商搭建器具,进行安全检查。由普法工作人员组织安排村民们前来观看影视作品。 (三)活动后期 1.活动现场清理 每场活动结束之后由专人负责清点整理财务并打扫现场卫生,不得将垃圾留在活动场地。 2.新闻稿件的发布 http://www.zgzyz.org.cn/content/2012-10/26/content_7217747.htm
8.@所有人,这些法律与你息息相关!@所有人,这些法律与你息息相关! @所有人,这些法律与你息息相关! 一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 共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17件 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2件 …… 立法、监督等工作看似离我们很远 其实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每个人 ↓↓↓ 制图/扈梦雨 孟祥龙https://www.chinanews.com.cn/m/sh/2020/05-29/9198203.shtml
9.全国法学与新闻传播学跨学科前沿论坛暨第七届“东方传播法”学术何能高围绕“智能时代新闻传播者的法律责任与传播法学的使命担当”题目提出自己的见解。他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所公布的相关大数据和近年来的热点案件进行综合分析,阐述智能时代传播者的权利和义务问题,以及新闻传播司法实践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提出新时代的新闻传播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不断推动立法进步、社会https://cssn.cn/fx/fx_tpxw/202311/t20231128_5699339.shtml
10.新闻编辑记者培训复习资料(判断题)40.新闻记者良好职业伦理观的形成,一方 面来自于职业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但更重要 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整体修养。(对 ) 第四章《新闻法规》判断题 1.我国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 媒体、传播者、收受者或公民和法人四个方 面。( 对 ) 2.一般来说,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是一种正 相关关系,但有时也会出现https://m.360docs.net/doc/a92889935.html
11.法律新闻稿范文社区居民郭大叔说:“像这样的讲座应该再多一些,听了非常受益”。通过此次讲座,大家对相关的法律有了更加形象生动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自身守法维权意识,并懂得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讲座新闻稿2017【四】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法制意识,提升居民群众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https://www.liuxue86.com/k_%E6%B3%95%E5%BE%8B%E6%96%B0%E9%97%BB%E7%A8%BF%E8%8C%83%E6%96%87/
12.法律资讯–最新最及时的法律资讯和法制新闻–大律师网大律师网法律资讯栏目每天报道最新的法律资讯和法制新闻,让您时时了解国家法律新闻和法治动态。https://www.maxlaw.cn/news
13.最新法律新闻关于法律的新闻近期法律新闻热点事件才行法律为您提供法律新闻内容,关于法律的新闻,,近期法律新闻热点事件,让您及时掌握法律新闻动向。https://www.cxyxfz.com/
14.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关于诋毁商誉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关于诋毁商誉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新闻单位被经营者唆使对其他经营者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与经营者构成共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B 经营者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发布影响其他同业经营者商誉的信息,只要该信息是真实的,不构成诋毁行为 https://gd.huatu.com/tiku/3134600.html
15.新闻图片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法律上如何认定律师解答著作权法中的“时事新闻”是指“单纯事实消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但图片新闻及文字新闻配图一般不属于“单纯事实消息”,因此新闻图片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https://www.64365.com/tuwen/aaazijw/
16.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两委”、农民以及农村企业良好的信用意识;其二,在信用建设当中,政府部门做好带头作用;其三,作为政府部门的领导需要尤为的重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及亲身参与到建设工作当中;其四,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确保信用制度的相关建设;最后,积极配合司法部门,采用新闻媒介的表光、停贷、吊销营业执照等来处理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以及https://www.gwyoo.com/haowen/250130.html
17.广律网法律资讯最新的法律资讯看法律相关精彩新闻就上本目录为广律网最具特色的目录-最新资讯目录。广律网通过最新资讯目录向网民提供最专业的全世界最新法律资讯相关信息。看最新法律资讯就上广律网。http://www.02064.net/zixun/
18.面对人工智能,法律应该做什么新闻频道同时,必须积极借鉴国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立法经验和司法实务经验,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设计。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人工智能基本法、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明确我国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度,同时出台人工智能产品伦理审查办法、人工智能产品设计指南等规章,未雨绸缪,提前用立法防范因机器人应用可能带来的社会https://news.cctv.com/2019/05/12/ARTI23s15dCoywHckRySbQgJ1905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