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朱昱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颁布及其对党的新闻政策的影响

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案例选登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颁布及其对党的新闻政策的影响

张明朱昱颖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标志着新中国的正式成立。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成为指导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共同纲领》作为建设新中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含有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内容,成为指导新中国新闻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一、《共同纲领》通过的背景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中国人民成为新社会和新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为了联合全国广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组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举行了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织起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通过了体现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包括:序言、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八章六十条。《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及人民军队的组成,以及在经济、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外交等领域的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成为指导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其中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内容,成为指导新中国新闻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二、《共同纲领》涉及新闻政策条款的内容

《共同纲领》关于新闻政策的有关内容主要有两条:

一是第五条,这是一个一般性条款。该条款主要列举了人民享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这是我国人民政权第一次就公民享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等基本自由权利作出明确规定,为新中国维护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提供了具有法律意义的保障。

三、《共同纲领》有关新闻政策条款的意义

《共同纲领》制定的有关新闻政策的条款,在当时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了人民权利观主导下“新闻自由”的特有内涵,确立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新闻事业

新中国所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它为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有新闻自由提供政治和物质保障,保障的主要方式是将所有私营和商业化的新闻媒体改造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人民公营事业”,这就确保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从根本上摆脱了私有资本的控制,真正成了人民的新闻事业。这种新闻事业,人民是事业的主人,报道的主体,新闻的主角。

(二)为新闻总署的设立提供了依据

在《共同纲领》颁布实施后,中央人民政府迅即设立了隶属政务院的、主管全国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的新闻总署。在新闻总署的领导和管理下,新中国的新闻管理体制机制得以迅速建立,从而促进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三)鼓舞、激励和指导了广大新闻工作者

首任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曾在讲话中专门讲到了《共同纲领》第四十九条的意义:“我们新闻界同人对于共同纲领列有新闻工作的专条,和中央人民政府设有新闻总署这两点,感到极大的鼓励。”“我们一定要充分地报道人民大众战胜反动派建设新生活的努力。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勇敢地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使得我们的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界同胞,能够经常地修正错误,改善工作。”

(四)为报道真实新闻的自由提供了法律保障

《共同纲领》第四十九条关于保障“报道真实新闻的自由”的条款,为摒弃国民党执政时期实行的虚假的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确立社会主义国家真正的人民的新闻自由提供了具有法律意义的保障,这是对新闻宣传事业的最大支持和保护。

(五)为新中国的新闻法制化奠定了基础

根据《共同纲领》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新闻总署同年制定了《全国杂志报纸暂行办法登记草案》。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新闻出版法规,也为我国的新闻法制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作者张明系重大项目组成员、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朱昱颖系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THE END
1.2023年十大法治新闻各方就加强各成员国(法律和)司法部之间互动、深化法律服务领域合作、继续定期对话并切实执行协议等达成一致,并签署了《第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联合声明》,在加强法治领域务实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2023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特别介绍了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方面,上海合作组织https://www.moj.gov.cn/pub/sfbgw/zwgkztzl/xxxcgcxjpfzsx/fzsxmtgz/mtgzqt/202401/t20240112_493482.html
2.法治新闻央视网(cctv.com)法治频道为您报道热点的法治新闻,解读各种法律问题,剖析热点案件。https://news.cctv.com/law/?82809?ll6im/index.html
3.抚州市融媒体中心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度)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互联网广告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各级管理部门规章要求,开展宣传业务和广告经营活动,做到令行禁止、诚信经营、依法纳税。 2.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 严格执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规定,明确规定新闻采编人员不得以记者、编辑等身份拉广告;不得以新闻报道换取广告;不得以新闻形式变https://www.zgfznews.com/news.html?aid=821137
4.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版一、新闻行为的评价标准 1、符合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 2、符合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要求。 3、符合新闻工作惯例 新闻要真实、报道要客观、采访要深入、评论要公正等。 4、 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二、道德总原则:利益净余额 1、道德的终极标准:善恶原则 https://blog.csdn.net/king13jkc/article/details/143026177
5.「媒介伦理与法规」万字笔记已做好!直接打印背!同时,传媒伦理也包涵体现新闻职业道德共识和价值观的规范和原则。和新闻伦理相比,传媒伦理更多强调传媒所承担的道德责任。 二、新闻伦理对新闻活动的制约田心说:以下内容需要理解后记忆加粗的观点。(一)新闻伦理用于约束新闻活动的主要规约首先,不得以违背新闻伦理的方法和渠道获得报道所需的素材(通过违反法律规范的方法https://www.douban.com/note/856366199/
6.拖鞋哥新传考研【原因】造成新闻失实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观念、素质、工作作风和能力方面存在问题,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政治原因。例如体制性失实,是指因为政治需要或者是经济利益需要,默许和鼓励的某些不实报道。【对策】解决新闻失实现象,需要各方的努力:法律法规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惩;新闻单位加强工作责任制;新闻工作者应遵守职业https://qingk.com/set/J9J1S4QdkvmY
7.2016年6月(卷二)大学英语四级听力5. 根据马萨诸塞州的法律,烟草公司必须做什么? 6. 我们从波士顿公共卫生部的研究中学到了什么? 7. 我们从有关大型烟草公司的新闻报道中了解到什么? Section B Conversation One M: And, you know, one thing that I wanted to ask you. It’s great that you have had this experience of teachinghttps://www.ximalaya.com/sound/443459054
8.言关于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主体及其法律保护「内容提要」言论自由的主体是自然人,出版自由的主体是自然人和法人,新闻自由的主体是法人。法律应当对言论区别不同类型给以相应的保护;对出版自由,法律既要保护,又要限制,但二者的界限尚有待明确;法律对新闻自由在保护的同时,要注意它与公民个人权 利、与国家权力、与公众人物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采取不同的调整手段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074.html
9.自媒体不实报道引发舆情打击网络虚假宣传亟待法律规范对于此种没有资质,却在进行原创新闻报道的现象,网络监管部门此前已有关注。早在2019年7月,上海网信办便发布公告称,上海鸣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的“环球老虎财经”网站及自媒体号以爆料揭露内幕、翻炒旧闻、违规自采等方式,对企业进行所谓的舆论监督原创报道。该互联网企业在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情况下,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6162415657320.html
10.杨凌融媒体中心社会责任报告杨凌融媒体中心制定了《总编辑制度》《编辑记者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签订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保密协议,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必须遵守新闻法律法规,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不刊登虚假失实报道。严禁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杜绝新闻敲诈,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确保了新闻队伍风清气正。 http://www.yanglingtv.com/index.php/content/17209
11.期刊编辑中怎样避免政治差错举凡涉及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生活、涉外问题、国内外时事以至重要史实史评等表述,都可能遇到敏感的政治性问题,对此须特别注意用语规范。不符合涉及政策性内容的用语规范,是出版物中最常见的政治性差错。在涉及敏感的政治性问题的用语规范方面,应参考两个文件:《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http://xb.lygsf.cn/index.aspx?menuid=12&type=articleinfo&lanmuid=14&infoid=118
12.平台免责声明版权服务专家版权家6)从合法公开披露的信息中收集个人信息的,如合法的新闻报道、政府信息公开等渠道。 根据法律规定,共享经去标识化处理的个人信息,且确保数据接收方无法复原并重新识别个人信息主体的,不属于个人信息的对外共享、公开披露行为,对此类数据的保存及处理将无需另行向您通知并征得您的同意。 三、Cookie及同类技术的使用 为使https://www.bqj.cn/instrumen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