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社是中共梧州市委员会主管主办的新闻机构,负责出版《梧州日报》和《西江都市报》,经营梧州零距离网站。《梧州日报》是中共梧州市委员会机关报,于1950年1月1日创刊。《西江都市报》是《梧州日报》子报,于2000年7月28日创刊。梧州零距离网于2009年10月28日成立。
(二)媒体社会责任理念
梧州日报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四个牢牢坚持”原则,精心组织策划新闻报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新时代的主流舆论阵地。
同时,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准确传达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精心策划并推出重点报道和主题报道。
以党媒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发挥全媒体传播的优势,用精品力作为梧州市“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努力打造“一极三城”加快建设“四个梧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媒体在2022年度获奖情况
图2:年度优秀新闻作品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典型报道三等奖
2022年,梧州日报社的新闻采编业务取得重大突破,共有36件新闻作品分别在国家级、地区性各类新闻奖评选中获奖。
在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2件作品获奖,分别是获得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的《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百城”大型全媒体报道》,获得典型报道三等奖的《以生命担使命以忠诚铸警魂》。
在2021年度广西新闻奖评选中,有5件作品获奖;在2021年度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中,有24件作品获奖。同时,还有5件新闻作品分获2021年度全区政法优秀新闻奖、2021年度城市党报新闻奖、2021年度城市党报新闻论文(论著)奖、2021年度城市党报媒体融合奖。
此外,梧州日报社还先后荣获2021-2023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2021年度梧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梧州零距离网站获得城市党报“双胜利”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媒体采访部记者陈雨燕获得2021-2022年度城市党报百名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二、政治责任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1.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和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报道。梧州日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党报主流媒体作用,持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行宣传阐释,进一步加强理论宣传阵地建设。
2.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以及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全国两会等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工作,梧州日报社全媒体矩阵平台推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非凡十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专栏。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出“喜看梧州新变化”“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推进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大会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题专栏。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梧州日报》《西江都市报》浓墨重彩推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梧州这十年”系列报道,对全市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间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总结,系统展示梧州市发展进步的突出亮点和成效。两报合计刊出28期68个整版近700篇稿件,梧州零距离网同步推出该系列报道电子书。
在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召开期间,《梧州日报》《西江都市报》在头版分别使用连版的篇幅,对党的二十大开幕、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等重要内容进行专题宣传,并对大会主题等内容进行集纳,形式创新、主题突出、版面大气,宣传效果良好。
(二)坚持正确舆论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梧州日报社新闻舆论工作者时刻铭记“四个牢牢坚持”,以党媒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强化舆论引导,有力服务大局。组织全媒体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做好重大事件、民生热点的宣传报道工作。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发展共进步,以昂扬的姿态唱响主旋律,以自觉的行动传播正能量。
(三)落实舆论监督职责
梧州日报社发挥好线上线下平台优势,通过梧州零距离网站“零距离问政”、《梧州日报》“读者之声”专版、《西江都市报》“报料”专版,做强舆论监督。
2022年,梧州零距离网站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零距离问政进社区”活动,先后走进多个社区,现场收集群众报料线索200多条,通过“零妹跑腿”专栏以图文、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跟踪报道,推动报料求助问题得到及时回应和妥善解决。“零距离问政”网络平台方面,去年共收到网民的各类留言问题4225条,内容涉及城市建设管理、交通出行、政策咨询等方面内容,部门答复率达82.7%。
(四)积极开展对外传播
梧州日报社立足自身优势,切实加强对“学习强国”平台用稿特点的研究,结合“学习强国”平台不同栏目要求,有针对性地从报社旗下各媒体选取优秀稿件上传报送,对外充分展示新时代梧州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高质量发展的新形象。2022年,梧州日报社共向“学习强国”平台上传报送稿件231篇,被选用97篇,上稿率在同类单位中位居前列。
同时,积极发挥“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专题版面平台覆盖面广、传播效果好的作用,围绕梧州市创建中华诗词之市、推进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堡茶民间斗茶大赛等内容组织报道,全年共刊出66个联盟专版。
三、阵地建设责任
(一)推进全媒体宣传矩阵建设
梧州日报社按照“构建‘一中心两平台多链接全覆盖’的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要求,进一步健全制度,升级改造软硬设施,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取得实效。
(二)积极开展融媒宣传报道
去年以来,梧州日报社统筹兼顾线上线下载体,着力打造了一批形式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原创融媒精品,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不断巩固壮大,媒体信息内容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全媒体平台共推出“二十四节气”专版34个、海报42张(次),以及“二十四节气原创诗词”专题系列视频,收获众多网友点赞及转发。
同时,新媒体平台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开拓商务服务版块,与本地优质企业合作,推动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先后举办六堡茶民间斗茶大赛直播、梧州六堡茶走进大湾区直播带货活动等,年度直播30多场次,观看人数超过100多万人次。
四、服务责任
(一)信息服务及时准确
梧州日报社积极通过全媒体宣传平台助力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全面做好本地政务信息和惠民政策信息的发布刊播工作,让市民群众可以通过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平台获取权威资讯。同时,在春节、清明节、“壮族三月三”、端午节、国庆节等节庆节点,及时发布交通出行、天气预报、市场消费等方面的便民服务信息。2022年汛期期间,开启实时直播栏目《梧州防汛抗洪实时播报》,持续向公众发布洪水水位、汛情公告、暴雨防御警报等动态信息。
(二)服务平台内容丰富
(三)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四)助力乡村振兴
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媒体矩阵平台通过开设专栏、组织专版,先后推出一批反映梧州市改革新形象、发展新成就、社会新风貌的融媒产品,凝聚起助推梧州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强大舆论力量。
围绕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推出“牢记嘱托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推进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大会战”专栏,集中反映梧州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展六堡茶产业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同时,梧州日报社还联合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主办“三鹤杯·2022年梧州六堡茶民间斗茶大赛”,这也是梧州日报社连续第三年成功举办六堡茶民间斗茶大赛,该项赛事已经成为六堡茶业界共品茶香、共论茶道、助力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平台。
同时,梧州日报社全媒体采访部记者陈业漾在梧州市藤县埌南镇双底村驻村工作期间,依托后盾单位梧州日报社以及自身融媒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建立“驻村小陈”抖音号和视频号,其中1条视频作品登上新华社客户端平台,25条视频报道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成为《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乡村振兴领域标杆账号,入选人民日报人民好主播招募计划,为双底村带来了多个投资项目。
五、人文关怀责任
(一)民生报道
(二)安全生产报道
在应对2022年“6·16”突发汛情、“9·5”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和风险挑战的报道中,梧州日报社充分发挥全媒体平台矩阵及时、多元化优势,着力加强新闻引导、网络舆情的稳控工作,及时发布党委、政府的权威信息,在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有力有效发挥党报主力军作用。
六、文化责任
(一)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点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市文联、梧州日报社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并在《梧州日报》“鸳鸯江·人文”版面刊发,多角度、多层次展示梧州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景,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坚定文化自信,得到广大读者好评,去年共组织了10多个文艺作品专版。
同时,梧州日报社还组织了2022年梧州市小学生诗词朗诵大赛,以小记者联盟为平台,组织了一系列主题研学活动。通过上述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繁荣。
七、安全责任
梧州日报社制定有《梧州日报社采编工作质效考评方案》《梧州日报社安全出版应急预案》等方案和制度,对各采编部门的岗位职责、工作要求等内容有明确的管理标准。
纸媒、新媒体平台稿件的采、编、审、发、校等环节,认真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严把导向关、质量关,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纸媒数字报方面,由报社总编办公室负责人对每天的《梧州日报》《西江都市报》数字报进行审核发布。2022年,梧州日报社没有发生任何安全刊播事故,稿件、版面、新媒体作品质量稳步提升。
八、道德责任
梧州日报社注重加强新闻宣传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采编人员在新闻采编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在工作中恪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等规章制度,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杜绝有偿新闻。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德,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新闻敏感。
梧州日报社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一是要求采编人员在工作中主动接受社会广泛监督,二是对梧州零距离网站“零距离问政”平台中涉及梧州日报社的问政内容,在规定时限内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向网民反馈处理结果,对网络问政做到件件有处置、事事有反馈。
九、保障权益责任
(一)保障新闻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梧州日报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报社依法制定的规章管理制度,与所有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
(二)规范记者证管理
(三)开展员工培训
梧州日报社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为采编人员“量身定做”业务技能培训。安排采编人员参加广西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及推进媒体整合发展专题培训,安排报社中层干部参加广西青年文化人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力”培训,利用每个星期固定召开的采编部门例会组织常态化培训学习。同时,每月为采编人员、行政后勤人员组织开展一期专题培训,全年共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6期。
此外,组织报社干部职工利用“学习强国”等线上学习平台,参加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增强“四力”全员网络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等网络在线学习。
(四)保障合法权益
梧州日报社按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本单位新闻采编人员的新闻采访活动提供必要保障。
十、合法经营责任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大力推进“清廉报社”建设,制定下发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切实用制度管人管事。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二)严格做到采编经营两分开
十一、后记
(一)回应
1.加强组织策划,做强融媒产品。对重大主题报道提前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全媒体宣传矩阵各平台优势,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
2.推进融媒发展,聚焦民生热点。通过开设“群众提·委员议”栏目,有效整合了纸媒和新媒体平台资源,坚持走好网上网下群众路线,彰显新闻舆论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报网融合报道创新实践。
(二)不足
1.采编队伍专业素养有待提升。目前,梧州日报社采编部门人员以年轻记者、编辑为主,面对重大主题、重要活动宣传报道工作时,推出有深度、见高度的新闻精品数量有限。
2.媒体策划融合力度有待加强。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以常规性报道为主,全媒体策划和创新力度,以及记者的融媒意识、新闻触觉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本年度没有被网信、新闻出版、广电、市场监管等部门以及新闻道德委员会等行业组织处罚和批评。
(三)改进措施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闻队伍。
2.切实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坚持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汇聚同心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