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顾远《中国法制史概要》:不可不读的法制史研究书籍

中华传统,源远流长,其人文精神,至今弥足珍贵;法治国家,民主富强,其构建创设,务必合乎国情。

对我们来说,传统可称为故旧,法治则是新的目标;虽然温故未必能够完全知新,但推陈出新却是我国走向法治的必由之路。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法律制度的真实情况如何?传统法律又如何转型为现代法律?是我们必经重视并应该解决的课题。

——段秋关

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买

本书的作者陈顾远先生既为法学教授,又是法律专家。他出生陕西,毕业北大,一生曾在30余所大学任教,主讲中国法制史、政治思想史、现代法学等;在政府工作多年,任“立法委员”45年;著述涉及法制史、国际法、民法、商法、保险法、婚姻法、立法学以及政治学、政治思想史等各方面,著作等身,多才多艺。《中国法制史概要》是其学术的代表作。

《中国法制史概要》全书分三编:第一编为“总论”,有开宗明义、探源索流、固有法系、重要典籍四章;第二编为“分论”,包括组织法规、人事法规、刑事法规、宗法制度、婚姻制度、食货制度六章;第三编为“后论”,含礼刑合一、今古相通二章。从篇目即可看出其编著用心和体例特点。

对中国古代法制的现代解读法史学的使命是尽可能地反映法律与法律思想在历史中的真实状况,然而如何编著近五千年延续未断的中国法制史,用王朝年代体例还是问题范畴体例?怎样阐述解析其内容与特质,是以古说古、自我中心还是以今释古、参照西方?以何标准或立场对其进行归纳评说,以维护政权为准还是以适应社会发展为据?这些都是治中国法制史者长期争议而又必须确定的问题。

陈先生经深思熟虑,以增加知识,了解过去、把握现今、面向未来为目标,以当代大学生和法律工作者为主要受众,以现代法学作为基本的立场和出发点,均采取后者而不用前者,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进行现代解读。

首先,《概要》采取“问题研究法”,为中国法制范畴史。

其次,《概要》对古代的名词概念,进行现代的解说或对比。

再次,《概要》将中国法制与西方进行对照或比较分析。

作为法律史,应注意其内容与性质特点,阐明其法律形式、体系内容、理论基础及其思想表现,即“有某种文化,形成某种法律。……由中国固有文化而为中国法系之观察,乃为探本追源之论”。《概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法律的思想基础,而且在范围上将法与制结合起来,在内容上将制度规定与思想学说结合起来,在特征上将性质效果与价值趋向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

陈先生认为,从史学的视角看,制度是思想的表现与标志,而思想为制度的源本或摇篮;从法学的角度说,“理论诚为事实之母,经验亦为理论之基”,法史研究应该理论与经验同时并重,不可偏废。因此,探明法律与制度的源流、内容和演变,洞悉法制的思想基础与精神,“为中国法制史之要端”。

在《概要》中,陈先生既以礼、刑、律、令、典、格、例、式等史料为依据,又引证孔丘、孟轲、荀况、董仲舒等儒家,李悝、商鞅、韩非、李斯等法家,郑玄、马融、杜预、张裴、长孙无忌等律家,以及王安石、张居正、丘濬、沈家本、张之洞、孙中山等思想家的著述进行论证,以求对古代法制的系统把握。正是这样将制度史与思想史的研究结合起来,陈先生得出了“中国法系之体躯,法家所创造也;中国法制之生命,儒家所赋予也”的结论;并强调“礼刑合一”,“中国法制史之缩影”;认为探明“法与刑”演变和“法与礼”结合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法制史学者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为了“探本追源”,陈先生强调:“论及中国固有法系之基础所在,即不能不提及中国文化”;“中国法系为世界各大法系之一,其存在、其形成、其特征,皆与中国文化有关。外人或有误解,国人应知底蕴”。他主要从传统文化怎样影响古代法制、中国法制又如何反映中国文化两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以“天下为一家”与“和合共生”为本质特征的中国文化,决定了中国法系在本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对域外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并能为其继受。另一方面,法律制度本身亦与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从而与其他法系相比,具有“一帜独树之特质与卓尔不群之精神”。并依此为“中国法系简要造像”,“透视”其本质,揭示其核心精神,“素描”其表现特征。

先生认为,中国历代法律均有变化,但是具有“法制”意义的屈指可数。应该依内容、性质、效果及对后世的影响确定“重大”与否,而不以“成败”或变法者的“名声”为取舍。同时,盛世的法律并不等同于重要的“变法”,如“唐之法制,虽上集秦汉魏晋之大成,下树宋元明清之圭臬,此不过中国法制之确立阶段,其精神则乃秦汉之续”,可属文化变动,不宜计入“变法”之中。由此,“得知中国法制之最大变动,不外秦也、莽也、北宋也,清末也”四次变法;其中“秦代变法与清末变法,乃中国法制史上最显著之两大变动”。

先生认为,中国法系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伦理精神、家族精神和民本精神,反映出天下为公、互负义务、仁民爱物和扶弱抑强的价值取向。

总之,陈先生提醒学界学人:一者,礼是一个范围广泛、内容复杂的概念,古人在运用时并未像今天这样作出道德、法律或政治领域的划分;切不可望文生义或先入为主。二者,在现代社会科学的用语中,很难找到与“礼”一致的范畴或概念,以致在翻译成外文时常发生无对应语词的困难;不宜简单从现代汉语或西方概念出发去套用。三者,“礼”中确实包含了法律和法律思想,而且具有浓厚的、显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反映了中国传统法制的义务本位特点。四者,将“礼”纳入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中考察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华法系内客和特征的把握,而且能够纠正断言中国古代“诸法合体”、“民刑不分”,或者只有“刑律”、没有民事或政事法律等误读误解。这确属一言中的之论!

THE END
1.法律法规全书解读法律法规全书的艺术从条文到实践在现代社会,法律法规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法律法规全书》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参考资料,对于理解和执行这些法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仅仅拥有《法律法规全书》并不是足够的。正确地解读和应用这些法律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这正是“解读法律法规全书”的艺术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cai-pu/463099.html
2.最新律师书籍概览,探索法律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自驾游归墟道尊在自驾游发布了:最新律师书籍概览,探索法律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律师行业日益繁荣,律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士而言,持续学习和更新法律知识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律师书籍,这些书籍涵盖了法http://www.snqyccy.com/post/9176.html
3.荐书推荐给法律人的十五本法律英语书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法律英语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与一般英语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故而常常成为法学生或法律工作者在学习、实务中难以攻克的一座大山。 今天,笔者特此为大家推荐十五本法律英语书籍,内容涵盖法律英语的词汇、翻译技巧、文书写作、实务运用等多个领域,赶快收藏起来吧! 1、《元照英美法词典》 作者http://www.ylmeng.com/luyoumeishi/202412-18021.html
4.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推荐《择法而从:司法中的价值判断》每个国家或者地区司法疑难复杂案件与常规简易案件的占比大体符合“二八定律”,孙海波教授较长时间内聚焦于“疑难案件与司法裁判”这一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领域,先后推出三部曲即《裁判对法律的背离与回归:疑难案件的裁判方法新论》《疑难案件与司法推理》《择法而从:司法中的价值判断》,无疑是当下“完善以实践为导https://www.sinobook.com.cn/comment/newsdetail.cfm?iCntno=24273
5.规则之书法律法规的深度探究法律法规全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包含了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所制定的各项规定。这些规定不仅是对个体行为的一种约束,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依据。 二、法律法规全书的分类 在法律法规全书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宪法,基本民法典,刑事诉讼程序等。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都对于维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gong-xiao/223915.html
6.ChatGPT进阶提示词中文版編程提示詞担任足球解说员 我想让你担任足球评论员。我会给你描述正在进行的足球比赛,你会评论比赛,分析到目前为止发生的事情,并预测比赛可能会如何结束。您应该了解足球术语、战术、每场比赛涉及的球员/球队,并主要专注于提供明智的评论,而不仅仅是逐场叙述。我的第一个请求是“我正在观看曼联对切尔西的比赛——为这场比赛提https://blog.csdn.net/qq_51116518/article/details/129282400
7.法律书籍对于书籍的评价,更是见仁见智。故,本书单开列之书籍,仅为一孔之见。没有列入的书籍,未必不好;位列其中的书籍,也并非无可厚非。原本该书单是给自己1.[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请求权基础》,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https://www.douban.com/note/711451714/
8.从写者到作者——对著作权制度的一种功能主义解释(1)在现代法律看来,前者是思想的表达(expression),它具有无形体性,可以被多次重印。而由纸张组成的书籍,是作品的载体,它是所有权的对象,不能被重印。康德的叙述较有代表性地解释了二者的区别。他认为, “一本书,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外在(或有形)的工艺产品,它能够为任何一个可以合理占有一册此书的人所仿制,https://china.findlaw.cn/chanquan/hetongfanben/zhuzuoquanhetong/21483_7.html
9.舒国滢:《学说汇纂》的再发现与近代法学教育的滥觞中法评·5有学者推测,它极有可能是来自当时开始在意大利北部地区(比如,曾经作为拜占庭帝国总督府的拉韦纳)流行而内容尚有残缺的《学说汇纂》手抄本【13世纪波伦亚法学家奥多弗雷德(Odofredus de Denariis)在自己的记述中提到,波伦亚的法律书籍来自拉韦纳,拉韦纳的书籍来自罗马;关于此点,下文有专门讨论,兹不赘述),这些手抄本https://www.ilawpress.com/share/material?id=366441460028932608
10.法律元素法律元素图片法律元素素材觅知网为您找到300个原创法律元素设计图片,包括法律元素图片,法律元素素材,法律元素海报,法律元素背景,法律元素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法律元素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https://www.51miz.com/so-sucai/223767.html
11.同仁市多举措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每月组织法律顾问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法治宣传,通过发放书籍、集中宣讲、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宪法》《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知识进行宣讲,借助新媒体制作藏汉双语“扫黑除恶”“反家庭暴力”“农民工讨薪”“替考罪解说”等微动漫,提升宣传质效,进一步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截至目前,开展法治宣传237场次,参与人数1.95https://www.qhhnnews.com/gddt/2024-10-26/4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