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络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资源网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TP393.092

1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概述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主要内容为Java语言基础知识、多线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文件操作等,在整个Java平台架构的授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传统桌面应用程序设计已经不再是程序设计的重点,逐渐被Web应用程序所取代。HTTP为Web应用程序的核心通信协议,而Web信息多采用HTML语言对用户传递信息,主要为一组动态网页及静态网页构成。常规状态下,浏览器提供给用户的网页是静态的,然而互联网发展速度较快,现代社会中,普通静态网页无法满足网上信息交流,这就使得动态网页的推广及普及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是知识结构驱动,教师对一门课程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按部就班的根据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虽然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实例,然而对于整个教学课程而言,实例仍然相对独立,与课程之间联系较为薄弱,教师采用实例仅是为了知识点的讲述而选用,实际意义并不明显,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根据实例、知识点等进行操作,对本课程的整体知识框架的掌握能力较差,知识应用难度较大。

传统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存在目前国内教学普遍存在的缺点,在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中,教师为课堂中心,课程内容主要为讲,而学生的动手、练习能力并未被重视,在教学中,学生未能参与,较大程度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同时学生知识掌握受到教师主观性的影响,因此与教师教授情况有着较大关联,知识点掌握极易出现不系统化、零碎等特点。学生仅是学习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下降,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总之,传统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语法知识,轻编程思想、重课堂学习、轻课外学习等现象,同时教材内容与技术发展未同步,明显滞后,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成为广大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3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的应用

3.1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设计。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的设计中,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四维模型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思维模型中,信息.人员.过程、技术为核心要素,同时四者共同发挥作用,互相补充。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导航信息、基本信息、参考信息、内容信息等,如电子教案、学习指南、课程标准、试题库等。人力资源主要为专家、教师及同学,在学习及解决问题过程中,三者互动、互相交流、答疑,同时合作完成。过程资源是指学习者将网络作为学习工具,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人、机器之间互动时产生的所有再生资源,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行为、结果等监控、记录及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技术资源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物质工具资源,主要包括教学系统、技术设备等资源,同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时运用的策略、技巧、方法等,其中蕴含的教学理论、思想等亦包括在内,如常见问题、编码规范、安装演示视频、常用工具等。

4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应用效果

5结束语

传统网络程序设计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网络程序设计的方法及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因此探讨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方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活动的更好进行有着显著的意义。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采用资源网站辅助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克服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同时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因此可在教学课程中不断的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宛楠,张义.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12):32-33.

[2]ArtrickJ.LynchSH.李静,译.优秀网站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4.

关键词:农村档案网络平台共享

中图分类号:D271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数字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档案管理部门只要抓住这一机遇,学习掌握和运用当代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快农村档案工作融入信息社会的步伐,就一定能够推动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就可以使全国档案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1.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加快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现代档案管理体系的客观需要。2010年10月27日至28日,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现场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会上指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的基础工程,是反映广大农民迫切愿望的一项民心工程,是反映农村档案工作新方向的一项带动性工程,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十二五”期间把农村档案信息共享作为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就是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和完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应用机制,推进档案资源社会共享的步伐。“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村档案信息化共享工作要以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为载体,做好农村各级档案馆(室)信息资源联合目录服务、数据同步接口服务、资源定期发送服务、数据适时更新服务,不断提升农村档案资源配置与管理水平,丰富完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利用网站上传开放档案目录或开放档案全文,实现档案远程利用。

2.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转变档案服务方式,加强农村政务公开、密切农村基层党委政府与农民群众关系的有效措施。我国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各级档案信息部门存在于相应各级政府机关内部,农民群众查询档案极不方便。建立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各级农村档案部门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把贴近农民实际需求的农村政策文件、政府公开信息、馆藏档案资料等上传到网上,农民通过互联网在家就可以查阅所需档案信息。建立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政府电子政务系统无缝链接,对电子政务系统中已有的文件资料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对涉农电子文件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提供利用,为农民群众和社会公众提供统一有序、权威全面、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真正实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搭建起政府和农民群众沟通的桥梁,树立起政府良好的形象。

二、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可行性

1.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为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美好前景,海量存贮技术的不断成熟为人们集中管理电子文件提供了可能;大容量硬盘和磁盘阵列等为电子文件的生成、归档提供了基础;磁带与光盘备份技术的推陈出新为电子文件的脱机备份与物理归档打开了方便之门;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广泛使用以及应用软件对于数据兼容性的发展取向,为电子文件在不同平台上的创建、读写与传递创造了条件;网络互联及带宽的高增长为电子文件的广泛利用提供了舞台。全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搭建了平台。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建立了党政办公内外专网,联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覆盖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依托各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利用现成的网络资源,成为电子政务系统的配套项目来实施。这样既可以节约投资,又可以缩短工程的建设周期。

2.国家档案局开展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2008年,国家档案局提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把它作为农村农业档案工作一项新任务。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指出,“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2010年10月,国家档案局在山东青岛召开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现场会,会上确定,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档案局将把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作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也作为全国档案工作的一个亮点来抓,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这项工作取得突破性和实质性进展。具体地说,就是要争取在全国90%左右的农村实现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其中,确保东部地区省份有80%左右、中部地区省份有60%左右、西部地区省份有40%左右的乡镇和村,要实现网络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

三、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原则

1.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国各地根据农村档案信息化的现状,可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建设,逐步使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趋于完善。

2.坚持业务驱动、发展导向原则。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包括档案数据库建设、信息查询系统建设、网站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电子邮件系统建设、数据交换系统建设等基础应用系统建设,集中整合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软、硬件资源,统筹全网安全保密设施建设,实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在各级档案部门之间共享,全国农村群众和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信息中心平台实现共享。

3.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既能满足目前需求、又能兼顾长期发展和扩展的需要,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选择业界性价比高、性能稳定的产品。

四、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几点建议

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3~5年建设,建成面向为全国农业发展、农村管理、农民生活服务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根据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总体进度,可采取分为筹备、全面建设和完善提高三个阶段,各阶段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

1.筹备阶段主要任务。

一要示范带动,夯实基层农村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础。各省按照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下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实施办法》(档发[2010]3号)文件精神,加大农村档案建设人、财、物、政策投入力度,切实抓好农村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经济条件好、档案管理基础好的县,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标准》要求进行验收,实现农村档案示范县建设目标。加强和督促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建设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要狠抓人才储备,强化县、乡、村三级档案人员培训机制。“加强档案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不断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省级档案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县级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乡级档案部门也要定期对农村基层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熟悉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和系统软件,能管理与维护系统,排除一般故障,进行日常维护,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2.全面建设阶段主要任务。

一要全面改革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传统的公文、档案管理对象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接收、处理、传递信息方式的不断变化,而由物质实体变成信息产品。”根据地方农村档案需求进行部署,各省档案主管部门要统一购买或开发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无偿提供给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所有涉农部门要统一采用主流的xml数据格式、Webservice传递方式,完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集成,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网上自动、实时归档。

二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加强主要涉农部门档案工作,帮助并督促他们把大量涉及民生的档案及时归档并尽快予以数字化,及时提供数字化信息。各省、县要加强乡镇档案室的建设,赋予其档案信息整合的管理权限,成立乡镇档案数字加工点,及时提供数字化信息。同时要积极推进村级建档工作,确保村村建档。条件较好的村可以设立基层数字加工点,条件较差的村可以实行“村档乡镇数字加工”。

三要初步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化信息中心安全体系。信息安全是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中心安全体系分为三部分,包括电子数据链接及网络访问安全体系、数据存储安全体系和信息中心基础设施安全体系。

3.完善提升阶段主要任务。

一是构建覆盖档案收集、管理、利用全流程的农村综合档案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全面实施农村档案业务优化与重组,实现农村基层档案管理集成化、信息化,实现档案收集和服务利用网络化、自动化,全面提升农村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形成与信息中心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模式。

二是构建丰富、完善、优化的农村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农村档案数字化工作要突出重点,优先数字化那些与农民群众利益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的档案,比如婚姻、计划生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安全饮水、农村低保、林权档案等。”形成覆盖全国农业发展、农村管理、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村数字档案资源数据库,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发展提供档案信息资源保障。

三是构建多元化的农村档案开发、服务利用体系。加强农村档案资源的编研开发,深度挖掘农村档案史料为现实服务的巨大潜在价值。转变以人工服务为主为以自动服务为主,转变以各地分散服务为主为以远程服务为主的多元化服务模式,为农村基层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为我国农村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四是构建全方位的信息中心档案资源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数字档案保管、存储管理基地和数据备份、恢复中心建设,加强改善数字档案资源的安全管理利用手段,形成涵盖网络、资源、机房、库房的安全保障体系。

注:[本文为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河南省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项目编号:2011-X-40]

1.沈耀东.浅谈“参公”管理后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J].中国档案,2010(4)

2.王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档案管理方法的矛盾[J].北京档案,1997(12)

3.王红娟,代国辉.关于加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思考[J].山东档案,2011(1)

关键词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化;预约系统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实验场地、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等实验教学资源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在迅速增加。但受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实验教学资源仍然存在浪费与短缺现象。很多高校的实验教学资源由各部门自行管理,开放程度低、信息公开少、资源浪费多,缺少资源共享机制,大大降低实验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1预约系统的应用环境

1.1网络技术环境

1.2资源管理环境

2预约系统在药学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中所起的

作用

2.1建立使用者与管理者的沟通渠道

在预约系统中,管理者可以通过共享平台来展示可供使用的资源,使用者也可以通过共享平台来预约自己需要的资源,预约系统在使用者与管理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增强实验教学资源供需的透明度。

2.2提高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预约系统可以有计划地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达到合理安排、有效使用,增强实验教学资源的管理、采购、成本核算和共享利用的规划性,减少积压浪费和库存短缺,提高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3预约系统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范围

3.1实验室预约

3.2实验预约

实验预约也可以应用于社会服务方面,如为其他高校、制药企业、科研院所、医院临床药学等使用者提供预约服务,从而使实验教学资源拓展了应用范围,提高了使用价值。

3.3实验药品及低值易耗品预约

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库房的实验药品和低值易耗品的信息,并可在网上预约使用实验药品和低值易耗品。信息公开可以减少库存积压和提前申购,为实验教学提供便利。

3.4仪器预约

4大型精密仪器预约系统的功能模块

大型精密仪器预约系统的功能模块分为前台申请模块和后台管理模块,如图1所示。

4.1用户前台申请模块

4.2管理员后台管理模块

后台管理界面(图3)是系统管理员对使用者和大型精密仪器资源进行管理的界面,其中包括会员管理、仪器管理、预约审核、管理权限等。系统管理员通过后台管理界面对大型精密仪器资源进行调配,对会员资格进行审查,对预约申请进行网上审核。

2)仪器管理:可以对预约仪器进行分类、、查看、修改或删除。

3)预约审核:由管理员对预约申请进行审核,决定“审核通过”或“审核失败”;未经审核的预约申请将显示“审核中”。

4)管理权限: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或删除分类管理员,并授予相应的管理权限。

综上所述,预约系统在药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化共享平台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整合现有实验教学资源、计划购置仪器设备、严格评审论证程序、资源管理与有效使用、资源管理与使用统计、挖掘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价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示范作用。预约系统的应用是现代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于药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化共享平台的建设、增进资源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沟通和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等项工作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春阳,袁欲彬,王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新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5(3):18-19.

[2]沈大琨.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1):95-96.

1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未来图书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必由之路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实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关于这一点已经达成社会共识。这是由于:

1.1图书馆实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解决知识信息剧增与馆藏力不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已成功地加入了WTO,世界经济格局开始进行重新定位,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的与日激增,书刊数量的急剧增长对于信息容量相对较大的每一图书馆来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收藏力相对低下,对业已产生的知识信息根本不可能尽包尽容,各图书馆孤立地为各类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愈显力不从心。况且各图书馆各自为政,固定用户对现有馆藏的利用率不高,对信息资源的浪费极为痛心。例如我校图书馆自97年以来购置的数10万元的学术期刊光盘,极少有人问津,但是,相对迫切需要此类信息资源的其他用户,只能望而兴叹。还有就是用户普遍需求的同类信息资源,各图书馆竞相购置,以满足当地用户的需要,造成目前这种对文献信息资源的低水平重复购置的局面。因此,统一筹划、多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合理共建共享信息资源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1.2实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2网络环境下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

2.1积极因素:

2.1.1网络为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Internet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以及中国信息网的开通与互联,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Internet网成功地采用了TCP/IP(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互联协议),TCP/IP采用的互交换技术,解决了不同硬件平台、不同网络产品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任何计算机只要采用TCP/IP协议与因特网中的任何一台主机通信,都有可能成为因特网的部分,进行大规模的网络互联,自由地选择利用各种网络服务,顺利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1.2部分国家或地区图书馆相继协议协作,不断推进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的“开放”思想,在促进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由封闭向开放,由被动向主动,由浅层向深层,由粗放向效益密集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从20世纪50年代国务院批准公布《全国图书馆协调方案》起开始的,但那时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还处在萌芽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注入了虚拟图书馆和跨行业通过网络协作的特征。如1999年1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召集,全国各行业系统的图书情报机构在北京发出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并共同签署了《全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公约》。

2.2不利因素:

2.2.1管理体制的滞后制约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一步发展。管理体制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因素,起着统筹规划、全面协调的作用。图书馆的管理决定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活动能力、规模、形式和效益,一个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规章制度、馆藏特色、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等也极大地影响着其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水准。网络环境孕育了崭新的管理观念,并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但是从我国目前图书情报系统的状况来看,仍处在无章可循的状态,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纵向管理体制极大地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

2.2.2部分馆员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理念的滞后也制约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应具备“专家型”素质,他们除担负传统的图书馆业务工作以外,还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去伪存真,有效地抵制信息垃圾,以健康有序的全方位信息资源满足用户。但在我国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从事图书情报及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专业知识结构老化,新的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一些领导思想认识不足,对图书馆继续教育工作缺乏积极支持等,比较严重地阻碍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进展。

2.2.3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局限性也制约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不断发展的过程,目前的一些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计算机及其配件市场比较混杂,升级换代频繁,给信息技术工作者的选择带来困难;通信线路传输速率低,尤其是在传递多媒体信息时更显能力不足。集成管理系统缺乏标准化,如在多平台技术方面,多数未采用C/S技术,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不支持字符终端;在网络功能上,多数未采用Z39.50协议、HyperLink技术。各级种类图书馆发展不平衡,有些图书馆还缺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除此之外,网络环境下制约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还有诸多网络信息的安全与否、正当的知识产权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部分信息霸权主义能否消除、紧缺的图书馆经费能否得以保障等。

3网络环境下如何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共建共享

3.1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律保障体系

3.2规范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制上的保障措施

我国图书馆界分成公共、科研、高校及工会等几个系统,管理松散,不利于未来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合理的体制应该是多元化的、立体的、综合的。最好建立统一协调、条块分割、布局合理,能确保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全国性信息资源管理职能机构,负责全国信息资源建设、布局、共享及优势互补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全国各系统、各地区图书馆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对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统一协调管理,对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与发展等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横向上,在省一级加强各省学会的功能,以便协调和统一各类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减少重复投资与建设。纵向上,各系统加强领导。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在教育部的领导下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目前实施的CALS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可以使高校图书馆按学科合理地配置信息资源,并达到共有、共建、共享的目的,由此带动整个高校图书馆事业健康良性地向前发展。超级秘书网

3.3普及使用新技术

3.4加强网络建设,确保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实施

1刘彩虹,杨玉红.论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创新.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1)

2李家清.我国文献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1)

关键词:教学资源网;维护;更新

TheMaintenanceofOperationoftheTeachingResourcesNetworkinHigherSchool

JINHong-e

(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CenterMinjiang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Abstract:Aftertheteachingresourcesnetwork'sputtingintooperation,themaintenanceofthenetworkwillbecomethemostimportanttaskfortheworkersofthenetwork.Onlymaintenancecanensuretheregularserviceofthenetwork.Themaintenance'scontentscanbedividedintodifferentlevels,andforeachlevel,therearedifferentmeasures.BasedontheteachingresourcesnetworkofMinjiangUniversity,thisarticlewillintroduceyousomecontentsandmethodsofmaintenance.

Keywords:teachingresourcesnetwork;maintenance;update

1网站运营维护的必要性

资源网上有着大量的电子资源,点击闽江学院教学资源网(172.16.21.10/esource/start.asp)首页的导航栏就可以看到,资源网上的资源依据其类型或用途共被分为五大类,每一大类下面又包含很多小类,这些资源涵盖了全院各个学科教育教学所需要的材料,这些丰富的信息,对于学校的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2网站维护的内容

所谓对教学资源网的维护,就是指在教学资源网络投入运行之后,为了保证网络的正常运作,网站工作人员应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网络本身所进行的一些必要的更新或完善。

相比较于一些大型商业网络,教学资源网体系规模较小,因此多采用两层B/S结构,即Browser(浏览器)/Server(服务器)结构。以闽江学院教学资源网的结构简图为例(如图1),处于大、小虚线框之间的层是B层,即浏览器Browser层,此层负责一定数量的“逻辑运算”等事务处理工作;处于小虚线框之内的是S层,即服务器Server层,主要负责数据操作业务,同时还承担一定的事务处理。对应于以上两个层次,教学资源网络的维护工作也有了两大层次――浏览器端维护和服务器端维护。

2.1教学资源网浏览器端的维护

图1

图2

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是教学资源网的必备条件,为了保证网络的正常使用,还必须对网站的内容进行更新,这就是服务器端维护的内容。

2.1教学资源网服务器端的维护

2.1.1更新资源库和更新上传内容

更新资源库和更新上传内容,在网站的运营维护中占据了绝对比重的工作量,同时也是一个网站保持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以闽江学院教学资源网为例,网站维护人员共有三个,分别负责三组板块:“在线课堂”、“听力在线和资源下载”、“影视点播”。笔者本人就是“听力在线和资源下载“板块的版主。为了提高网站的吸引力,笔者总会用一些新鲜的资源来充实资源库,并定期地把资源库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源传到服务器上,以使教学资源网能“常换常新”,保持吸引力。

2.2.2服务器端硬件设备的维护

服务器端的维护除了上面的更新资源库和更新上传内容外,还包括服务器端硬件设备的维护。闽江学院教学资源网的服务器端硬件设备主要有四台服务器,还有一些辅助设备。首先,为了保证教学资源网的正常运作,必须保证这些硬件设备所处环境的低温干燥,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服务器控制室有大功率立式空调日夜运作,以使周围环境保持在低温状态。其次,必须保持这些硬件设备的清洁,因此,网站维护人员会定期对这些硬件设备进行保洁工作。另外,硬件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为保证资源网的正常运作,硬件设备的更新方面一直保持着良好态势。

2.3教学资源网络体系的安全维护

计算机病毒是一段程序代码,能够自我复制,对计算机的危害小时,能使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降低;危害大时,能够突破网络的安全防御,攻击网络主机,使整个网络系统陷于瘫痪。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家族亦快速发展,它们种类繁多且愈来愈难以被检测到,网络安全维护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网络的安全维护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保障整个教学资源网络的安全,网络维护人员采取了如下手段:

(1)网站机房管理上力求安全。闽江学院教学网站的维护人员主要有三个,笔者即是其中之一,但是三个维护人员的权力并不是对等的,而是存在一个主维护人员。只有网站主维护人才拥有机房的钥匙,其他人员要进入机房需要得到主维护人员的许可。

(2)服务器数据备份。为以防不测,教学资源网维护人员会定期地对服务器数据进行备份。

(3)服务器端口的安全控制。为了防止一些非法用户通过服务器的一些端口进行越权操作,教学资源网维护人员关闭了服务器上的一些端口,只开放必须端口。

(4)为不同网络用户设定不同的权限。闽江学院教学资源网的用户共分三类:系统管理员、VIP用户和普通用户。用户类型不同,权限不同。

2.4教学资源网络体系的技术维护

此处的技术主要指的是数据库技术和动态网页开发技术。教学资源网的技术维护内容可以分为三种:对网络前台功能进行局部的技术上的完善和改进;采用和原来相同的技术把整个网站重新设计和开发;采用一种全新的技术把整个网络体系重新构建。第一种技术维护是一般网站维护中最常用的,本文前面提到的浏览器端的维护就属于此种维护。闽江学院教学资源网在07年6月份就进行了第二种技术维护――采用asp技术对整个网站重新进行了设计和开发。第三种维护我们暂且称之为全技术维护,相较于上面几种维护,全技术维护的难度和代价都是最高的。为安全见,要对教学资源网进行全技术维护,必须对维护的可行性进行周密的论证。

3结束语

教学资源网虽然采取了以上几方面的措施进行着维护,但是任何事物都在发展,教学资源网的维护内容和方法也不例外。

[1]赵瑞钦.校园网站的管理与维护[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202.

[2]李辉.等.网络安全分析及安全策略[J].中国水运,2007,6:122-123.

关键词: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BP神经网络资源检索优化算法

在信息化大潮的今天,高校教学资源已步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网络化的时代。在教育部的主导下现在各大高校已经建设起了上万门的精品课程;现在又大力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如此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就意味着必须有一个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才能发挥这些资源最大的教学效能。其中这种类型的平台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资源检索的优化问题,以期解决在大规模访问时支撑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的服务器能同时对多个使用者快速准确的完成检索并返回检索的结果。

神经网络的基本特征在数据检索上的应用具有以下四点。

(1)非线性:非线性现象大量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大脑的神经网络活动就是属于这种现象。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神经元一般具有两种形态:激活或关闭,在数学上该行为表现为一种离散特性而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信息检索所产生的指令数据就是典型的离散信息。这些神经元在一定的闽值控制下进行激活或关闭,由此它们所构成的网络具有更好的容错性。

(2)非局限性:由网络化结构来组成的大量神经元网络可以模拟出大脑的非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可以限制对整个系统的无限制遍历,可以更精确的先行定位搜索的范围。单个神经元的特性并不能决定一个系统的整体行为,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连接却能够决定一个系统的整体行为。

(4)非凸性:由于非凸性可以让检索信息在神经网络中拥有自组织学习的过程,可以达到多个较稳定的平衡状态,这可以解释为数学原理,某个特定的状态函数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会决定一个系统所进化的方向。例如检索变量函数的极值对应于系统的结果输出的稳定状态。而非凸性指的是该检索变量函数可以达到的多个极值,所以系统有多个稳定的检索结果,因此这就使系统检索结果具有变化的多样性。神经网络算法有多重类型由于检索的信息需要有反馈所以该文使用有反馈的前向网络即BP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一般是输入层检索目标对输出层的检索结果有反馈信息,使得输出层输出相应的检索结果,而这种类型的网络中对输入层存在反馈信息,用于存储某种模式序列,典型的神经认知机和回归BP网络就属于这种网络类型。

(1)在多级的神经网络中,同级的神经元节点是独立的,它们之间没有联系。

(2)通过相互的权值各级层神经元之间互联,前一层的输入要查询的检索信息是后一层的输出结果。

(3)检索信息从前一层逐层向后一层传递,并没有反向连接信号。

在该文中作为实际输出,通过对上述公式的计算就可以不断的检索出实际的检索目标对应的字段标志参数,完成分类、模式识别或者函数逼近和模拟的任务,最终不断的逼近最优化的值,形成最快捷的检索通路。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BP算法在检索信息时的训练过程总结(如图1所示)。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初步得到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信息检索的优化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是可行的,在检索优化的过程中在检索效率和准确度上由于神经网络具有的自我学习能力使之具备较好的检索性能。

[1]陈国良.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6-80.

[2]蒋宗礼.人工神经网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4-7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与共享[1]。共建共享中小学网络化教育资源不仅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需求,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正确认识网络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做法,对于中小学网络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中小学网络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现状

中小学网络化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中小学资源网,还应包括校园网资源等,目前,国家倡导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并将其作为学校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校园网资源的建设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环节。现在中小学教师上课备课基本上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工具和网络资源,如果校园网在资源建设和共享方面有自己绝对的优势,将给教师查找资源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创造条件。同样,现在的中小学生对于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已经不再陌生,他们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查找需要的学习材料和工具,如果校园网资源中有很多适合学生学习的材料和资源并能共享,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

为清楚了解中小学校园网资源建设及共享现状,笔者分别就合肥市十三所小学、八所中学的校园网以及芜湖市十所小学、八所中学的校园网资源分别进行分析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园网资源建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3)校园网资源不仅数量有限,资源的质量也比较低下,大多仅限于文本资源,符合教学需求的音视频资源很少,内容也较为单一呆板缺乏参考价值。

(4)本地校园网不能和外地校园网在资源中心实现互通,若通过本地校园网的搜索引擎查找到外地校园网相应的资源,不仅可实现校园网间的资源共享,也使得数字化校园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5)资源建设模块中缺乏用户交互反馈栏目,因而,无法知道已建资源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应通过与用户的交互交流来建设用户需要的资源,这样,才会避免资源“建”而“不用”和“用”而“不建”现象的出现。可见,校园网在资源建设方面做的并不是很好,存在普遍的重硬件轻软件现象。

同时,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现在有很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如:“中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中国教师教育网”、“K12”、“中小学教育联盟网”等,关于资源共建共享方面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各资源网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资源重复建设、检索不便、资源难以交换共享,使得各资源网成为“平台孤岛”、“信息孤岛”。

(2)资源网平台缺乏与用户交互交流的板块,导致很多资源建设了却用不到,需要使用的资源却没有建设,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资源并不多。

(3)各资源网的资源大多是通过专门的企业开发建设而成,并没有调动社会一切力量共同建设,所以,绝大多数是以盈利为目的并没有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

(4)没有将资源按照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分类,而是将适合教师和学生的资源都归为资源一类,不利于用户的查找。

(5)很多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缺乏专门的学生资源产品,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大多还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开发的产品,缺乏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

(6)缺乏强有力的搜素引擎,比如:针对关键字、篇名、作者等进行搜索,无法利用搜素引擎来方便自己的查找。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教育资源网存在重建设轻共享的现象。

鉴于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建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和重建设轻共享两大问题,因此,探讨中小学网络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小学网络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网络化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共建共享需要从资源标准、资源建设、资源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入手,具体讨论如下。

(一)多措并举,构建有效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致力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并不是靠单方面的力量或者群体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同时,要统一资源技术标准,为广大用户共享提供条件。网络基础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具体需要政府、学校、专家、企业、广大用户五方的协同努力,政府应当承担起政策制定、标准制定、资金支持和宏观指导四个方面的工作,并在协调各方的行动中扮]重要的角色;专家组主导并宏观管理相应学科的资源建设,进行资源开发、认证和评价;学校是共建共享的主体,应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资源建设和实施共享这些最重要最具体的工作中发挥作用;企业则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其运作机制也可能为共建共享注入活力;广大用户是资源建设的真正受益者和体验者,用户不仅是资源使用者同时还是建设者,为资源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局面。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规划资源建设

要解决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资源更新不及时、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共享等问题,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中央教育部的行政优势并将权利下放,对资源建设工作进行统一领导、规划、部署和管理,可以将全国的资源建设以区域的形式展开,建设符合当地需求的教育资源,各区域政府有效整合其它部门在资源建设中的优势,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宏观调控资源库的建设,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同时,政府应规范资源技术标准,统一标准是实现共享的前提。

2.吸引广大教师、学校积极参与

3.建立“专家引领”的研究模式

只有在先进教学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才会更加规范,更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为此,需要建立专家组引领的研究模式,成立由教研员、教育技术专家、教研专家、课程专家等组成的指导小组,运用新理念和新知识指导教育资源建设发展方向,保证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大力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4.引入“市场运作”体制

5.鼓励用户参与到资源共建共享行动中来

用户是资源建设效果评价中最有发言权的人,现在很多资源网都缺乏用户评价模块,用户的意见和要求应该予以重视,在资源建设中需要用户参与其中,用户可以对某个具体的资源建设发表意见和看法,同时,还可以上传自己制作的资源,资源网审核通过后将给予用户一定的奖励,以提高用户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二)建设区域性统一资源库和地方特色资源库

图1区域性统一资源库与地方特色资源库共享模型

(三)建立区域内分布式资源网络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或地区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都是分散存储于该省、市的各个学校或该地区的不同学习资源网站上,应当采用何种机制才能对分散存储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呢?我们认为,建立“区域内分布式资源网络管理系统”是解决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3]其核心技术与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对资源目录的集中管理

2.对资源数据的分布式存储

总之,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的复杂过程,虽然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要将建设、管理和维护每个环节做到位,并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和管理,相信教育资源将会在基础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2-4-25.

[2]陆绍飞等.统一资源库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5,(4):11-

13.

[3]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理论探讨,

2009,(10):5-9.

[4]杨玲.区域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

2008,(11):60-63.

关键词: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创新人才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高新技术开始引领时展,教育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是以前那种封闭的、单一的教学体系。教学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之一,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提升学校自身的竞争力,实现教学信息资源网络化就成为了当前高校发展的当务之急。近几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也在尝试运用网络教学、办公,逐步拥有了自己的网络课程和资源,大多数院校都拥有了自己的校园网,并基于校园网实现多媒体和远程教育教学,形成了校内和校外教育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建设,对促进重点大学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

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引入现代化教学方式,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配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自主自觉学习的热情和态度,提升学习理念,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高校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的最终目标走向。基于上述目标要求,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

1.1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目前各大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提升和改善图书馆基础设施,更新了完整的基础文献数据库,开发研制出符合教学需求的光盘数据库,进行了全面的网络等级升级和提升等项目,实现了虚拟图书馆、网上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先进功能。

1.2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建设

1.3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设

现代化远程教育技术是高校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丰富知识传播途径,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跨时空传播;开拓更加广泛和成熟的信息交流模式,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产生重要的影响。

2教学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的需求

现代教育发展总体趋势是面向现代化,建设综合性大学。国内各大高校进行教学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是紧跟时展趋势,发挥自身特点,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必要前提,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有利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独特性研究和发展,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

建设教学信息资源网络化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巨大突破和创新,现代科技开始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发展就需要更多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单纯地以课本知识讲授为主、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以及不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求。新型的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三大转变:由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向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由单调枯燥的填鸭式课堂教学转向形式多样的研究讨论式教学;由学生被动学习转向尊重学生个性,培养个性化人才的发展模式。高校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致力于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简单的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已不适合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

建设教学信息资源网络化有助于教学管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科课程的安排,课程设置关系学生知识系统的统一和完整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获得及运用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教学水平的评价,因此,学校对课程建设的检查与监督作为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学校教学信息资源网络化有助于更好地监督教师课堂教学和检查教师教学水平,是学校管理方式走向现代化的可靠保障。

3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建设作用体现

3.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和思路

随着创新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当前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在努力积极践行创新型发展理念和模式。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化教育,要将创新理念渗透到学校师生头脑中,在更高范围和领域内开展创新型学术探讨活动,实行创新课堂、创新教学,推进知识和技术创新。建设先进的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工程,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准确清晰判断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发展趋势,用世界性、开放性的观念指导我们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3.2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3.3提高教学水平

在经济和科技日益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化成为时展的最强音,我们要立足自身,抓住信息网络化发展带来的机遇,深化对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网络化建设,把先进的网络技术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建设高校教学信息资源网络化有助于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能够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设计出符合多种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提升学校公共服务和教育教学体制建设。高校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建设是当前我国发展现代化教育,建设世界性大学的重要内容,是符合我国教育改革方向和适应世界教育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将在长时期内为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电子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中心,安徽合肥230037)

[1]张东军.网络在现代化教学中的作用[J].信息技术学报,2007,(02).

[2]李晓玲.当前高校教育资源与互联网相结合[J].中国教育网络,2008,(08).

[3]陈为国.现代化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J].中国教育学报,2005,(03).

[4]韩赛.创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网络化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2005,(09).

[5]张东军.网络在现代化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学报,2007,(02).

[6]李晓玲.当前高校教育资源与互联网相结合.中国教育网络,2008,(08).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网

网络教学资源在中学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更加意识到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可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时代性、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它是当今信息时代所孕育的一门新型课程。笔者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网络资源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收获良多。

一、网站建设的环境与目的

网站结构的构建

一是网站前台结构。网站前台界面的设计要符合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要求。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网可由中心简介、信息热点、下载中心、在线测试、用户服务无大版块以及若干功能版块组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网页布局方面,针对中学乍对网页基本知识相对薄弱的特点,布局通常采用“厂”字型布局。即标题栏在上方.导航栏在网贞左面,易于学生操作。网页的风格方面,对于中学生.常选用较为活泼的页面风格.色彩主题一般选用天蓝(清爽明快)、淡绿(希望、心愿)、橘黄(热情、积极),符合中学生积极向上、活泼好动的特性,也符合学习者的视觉特性。

二是网站后台结构。网站后台主要是通过对数据库的添加和修改,对网站前台进行内容更新、页面修改、软件上传,数据库维护和数据备份对网站进行会面管理。针对网站前台的结构版块,网站后台可以由系统管理、用户管理、中心简介管理、下载管理、新闻管理、友情连接管理、留言管理、访问统计等若干个网站控制版块构成。

三、网络教学课件的设计

网络课件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设计原则:一是交互性原则。软件要有良好的交互性,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反馈。表现的知识应该是可操纵的,而不是教材的电子搬家。

二是界面直观友好原则。软件界面要美观,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操作要简单,不需要大鼍的预备技能;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三是创新能力培养原则。知识创新和信息获取的能力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软件应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以便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而不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信息文化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科学性原则。教育软件中所要表达的知识要具有科学性,措辞要准确。行文要流畅,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结构。五是教学设计原则。要注意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构与设计,使其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知识表现形式。

网络教学媒体的选择

网络题库的建设

一般来说,网络题库基本功能包括:试题管理、组卷、统计分析、试卷库管理功能。为此,中学信息技术网络教学资源的题库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内容符合大纲要求。题库中试题所涉及的内容,应符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二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对于每一个项目的知识点,题库中应存放着考察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三是题量要适中。对每一教学项目均应准备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查的不同类型的、足够数量的试题.以求从各个侧面进行考查。四是科学管理。对网络题库的建设必须做到科学化与动态化,及时更新试题。

结语

综上,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网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过程比较复杂的工程。应该在现代教育思想的统领下,将现代信息技术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科学合理的建设思路,才能建成科学有效的教学资源网,才能被广大中学师生所接受与运用,从而更好地为实际教学服务。

[1]黄沈涛.以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J].科技资讯,2010(02).

[2]安国有,王淑妍.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运用几点体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

[3]何怀金,严丽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性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09).

(一)发展经验

国家级网站和OER网站都建立在基于很长的历史和各方的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其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放共享、注重实用、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

1.开放共享:

开放共享是国家级网站和OER网站共同具有的特色。开放共享从国外组织中萌芽、发展,国家级网站对其进行了理念的借鉴。从资源量上看,开放共享的先进理念是这些网站资源获得大量积累的关键之一。

2.注重实用:

国家级网站主要以视频、flash课件等为主,教师、学生可以借助其中一部分进行教学和学习;OER网站主要以各种形式在课堂上实际应用的视频为主,每一个资源可以直接为教学、学习所使用。从一线教学角度来看,这些都比提供PPT、教案在实用性上更近了一步。

3.注重交互与用户评价:

(二)存在的问题

在对上述选取案例中的国家级网站和国外网站的特色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出版社资源服务网站建设目前所处的阶段。出版社的资源服务网站暴露出了哪些问题?

1.资源量的匮乏

出版社资源网建设维护是随着书籍版本的更新来做,不是很及时。同时,网站不能对外开放,已有的吸引用户上传资源的功能由于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而变得形同虚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资源量的匮乏。

2.实用性较差

3.用户评价缺失

5.技术性瓶颈

出版社资源网站建设仍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如结构层次、搜索、浏览器兼容性、访问速度等。

二、应对策略

在对国内外教育资源网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并反思了目前的不足之后,我们应该看到,代表OER运动的两个国外网站建设应该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对象。针对上述阐述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审视OER运动到底可以给配套资源的建设带来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来应对?

(一)“拥抱”OER运动,共建共享

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给教育资源建设领域带来的冲击已经不可抵挡,世界开放的进程也不可逆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版社要做的不再单独进行资源网的建设,而是要“拥抱”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积极投身建设能体现开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性的服务平台,使群体智慧能够在未来数字出版领域的竞争中积累资本。

(二)丰富资源类型,遵循标准

OER运动从OCW发展而来,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当初的课件共享。配套资源从类型上来划分,除了课件、教案,还可以是动画、虚拟实验、学习工具等。资源种类的增多会带来兼容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创建丰富多样的资源类型时要遵守通用一贯的内容标准。目前现有的OER运动组织都支持SCORM等规范标准或者与之兼容,能够保证资源的复用重用。

(四)开展Web2.0技术的应用,增强交互

(五)Wiki版本控制,实现共赢

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背景下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之后,资源的审核成为一个难题。如果资源上传、审核全部依靠网站的维护者是不现实的,这里就需要引入Wiki版本控制。用户发现现有的资源上有错误之后可以修改,或者提交管理员审核,这样可以加强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原有的资源大都是封装好的,如PPT演示文稿、Word文档等,这些都要求用户能够遵从版本控制规范,在提交修改时,说明修改的部分,以减轻审核人员的负担,保证资源的权威性。

(六)优化网站,增强可获得性

三、结语

关键词:班班通;教育资源;应用机制

随着我市“班班通”工程的实施,各级学校信息化硬件设备不断更新,通过购买、开发和网络下载也存储了很多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数量、质量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如何用好“班班通”的教育资源,对于提高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发展具重要意义。

一、建立“班班通”环境下教育资源应用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目前学校“班班通”环境下教育资源的现状

1.重建设轻应用

省、市、县对学校的教育督导评估、办学水平等众多评估检查,只对硬件建设标准、软件配置有明确的规定,但对教育资源的应用机制建设却没有规定。

2.部分师生无法使用教育资源

目前,尽管“班班通”环境下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水平进展很大,但部分师生缺少必备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得教育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应用。

3.教育资源重复建设,严重缺乏共享性

每个学期学校通过山东省电教征订平台购买设备和软件资源,各自为政,资源重复建设;学校对电教管理不够重视,优质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共享;必要的资源缺少,用不上的资源太多。

这种教育资源应用的现状,要求学校必须建立“班班通”环境下教育资源的应用机制。

(二)建立“班班通”环境下教育资源应用机制的紧迫性

新课程教材改革,要求教学逐渐向学生生活、课本以外开放,在平时教学中要求适度增加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但地方和校本课程资源共享缺乏机制保障。

“班班通”工程实施较为有力,但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应用中真正可共享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少之又少。

目前,烟台市正在全面推进“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要有效利用“班班通”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迫切要求学校建立全面的教育资源应用机制。

二、建立“班班通”环境下有效的教育资源应用机制

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中,有没有教育资源可用?如何获得可用的教育资源?可用教育资源应用效益如何?这些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班班通”环境下有效的教育资源应用机制。

(一)建立有效的“班班通”教育资源,这是教育资源应用机制首要解决的问题

1.树立建立有效教育资源的意识

(2)提高教育资源服务意识。树立“班班通”环境下教育资源的服务意识,归根结底就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并使他们能够快捷方便地使用。

(3)克服“等、靠、要”心理,树立共建共享意识。

2.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有效的多元化的“班班通”教育资源

(1)学校订购。学校通过山东省电教征订平台每学期有选择地订购资源软件,包括各种资源库、素材光盘、教学软件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资源进行分类、筛选、加工再上传到学校的教育资源网站上。

(3)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共同开发。每个教师、学生本身都是教育资源:如教学实录、各种教学设计和课件、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学生作品、学生订正的错题、学习经验得失等,都是极有针对性和使用价值的资料,可上传到学校教育资源网供大家共享使用。

3.改变教育资源建设模式,建立学科教育资源网站

如海阳市网上教研平台,网站界面简洁,资源信息分类简明,采取等级结构来展示知识的系统关系,实现资源分布式存取和检索,可提高“班班通”教育资源应用的方便性、便捷性,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共享,避免学校间教育资源重复开发。

(二)加强“班班通”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培训,让使用者能快捷方便地获得有用的教育资源

1.“班班通”教育资源应用机制是个系统工程

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实行分管校长统一领导、信息技术组教师具体管理、各学科各教研组分层实施、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层层管理,以保证“班班通”教育资源应用机制的正常运行和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

2.坚持“人、物并重”,坚持用制度来管理的原则

(2)加强对物的管理。①要设计合理的网络教育资源分类,对上传的网络教育资源分学科、分章节、分知识点、分类别(如导学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素材、习题、试卷、教学经验、其他参考资源等)存储。②“班班通”教育资源要保持不断更新。网络教育资源的更新是网站保持活力的必要手段。一方面要不断上传新的网络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把网站中原有的不合适的网络教育资源删除,以保证教育资源网的活力。③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管理。信息技术组教师要管理好服务器、网络设备,维护好网站,使服务器、网站运行稳定,以确保网站上的音频、视频等教育资源能够正常传输、运行。

(三)切实提高“班班通”教育资源的应用效益

1.掌握好“班班通”教育资源的应用原则

(2)应用的种类要适当。依据不同的学科、章节、知识点、教学目标、学生对象应用不同种类的教育资源。

(3)应用的数量要适度。应用教育资源的数量要把握好“度”,不要不分对象、不分场合滥用网络教育资源,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2.灵活运用好“班班通”教育资源的应用模式

(2)教学过程中应用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适当的“班班通”教育资源,创设故事情境、仿真情境、虚拟情境,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背景、理解课本知识,掌握事物内在规律和发生发展过程。

(3)课后评价中应用教育资源。课后评价中应用“班班通”教育资源,呈现习题或练习、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提供拓展练习的资源等。

4.切实做好“班班通”教育资源的应用评价,促进“班班通”教育资源应用效益的再提高

“班班通”教育资源是否适用、好用,只能由使用者进行评价。通过对资源的科学评价,能实现对资源的优胜劣汰,使资源进一步完善优化,提高资源的循环应用率。学科教师可根据资源使用效果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是否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是否有助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安全的防护归根结底就是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保证其不会被窃取、泄露和破坏。而对信息资源带来风险的外部因素,是由于人们对其进行的各种误操作。

传统的信息安全保护一般采用单独对局部进行保护的方法,常由于疏忽或错误导致安全漏洞。但是将整个系统当成一个安全等级来防护,也难免造成没有防范层次和防范重点,对风险尤其是内部风险的控制能力不足。

由双洲公司提出的实现信息资源安全防护的设计思路,就是从信息内容和对信息内容的操作这两点入手:一是收缩防线,将信息内容集中管理,集中保护;二是控制对信息资源的各种操作。

这一思路的核心在于,将涉及业务信息系统的网络规划,从原来的广域网、局域网、虚拟子网等各种网络概念中脱离出来,提出了将网络划分为资源网和用户网的规划方法。

基于这种规划方法,uniLink的设计思路可简单描述为:收缩资源网,控制用户网,并在IP层形成阻断。

这种方式是按照信息资产的重要程度划分安全域,将信息资产归入不同安全域中,每个安全域内部都有着基本相同的安全特性,如安全级别、安全威胁、安全弱点等。在此安全域的基础上确定该区域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和防护手段。

安全域划分的目的是把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安全问题,化解为更小区域的安全保护问题,是实现大规模复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有效方法。uniLink安全系统架构就是根据不同的安全需求将资源网和用户网分为多个安全域、多个用户安全域、多个非安全域,并且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策略消除了信息泄露的途径,使安全边界变得精准和可控。

THE END
1.通则司法解释深度解析暨合同纠纷重点难点实战密训营李建伟-《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深度解析暨合同纠纷重点难点实战密训营 李建伟-《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深度解析暨合同纠纷重点难点实战密训营 https://pan.quark.cn/s/b7786132a1ddhttp://www.738288.com/detail/?id=81175
2.20本法律实务方面的书籍推荐2024年法律实务方面的书籍推荐:做了一个书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翻以下这些书【电子书系列】。 小法师学社?www.zhihu.com/people/jsmv2b 辩控攻略:刑事律师胜诉之道 202310 康君元,姜瑞云 新编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全书(12版)202303 https://zhuanlan.zhihu.com/p/718440634
3.法律实务书籍(加压版)(32.2GB)百度网盘资源下载1.本站会员获取资源无需消耗金币。 2.获取资源后可以在「个人中心」48 小时内无理由退金币。 3.为防止资源链接失效,请及时转存文件。 资源目录结构 以下文件快照生成于3 年前。(只展示部分的文件和文件夹) :可能存在部分资源被网盘官方屏蔽。 法律实务书籍(加压版)32.2GB https://www.iizhi.cn/resource/detail/a3fef1fb7b6b4d049e6660f9290c06fe
4.HR常见问题解决之道劳动争议案件纠纷实务240个人力资源核心法务人事实务工具书 HR常见问题解决之道劳动争议案件纠纷实务 240个人力资源核心问题与风险提示总梳理 郑一珺 从招聘到离职 正版 - 书籍/杂志/报纸 - 淘宝!我喜欢 -- 月光网 马俊 建设工程案例解析及实务问题答疑 辛瑞 工程质量工程招投标优先受偿权建设工程司法实务书籍 社 中法图正版 法律出版 2024新 司法鉴定https://orz123.cn/item/5AJeW8HXNpMpqQDFN4.html
5.司法解释劳动纠纷法律法规规章法律书籍大成劳动与人力资源专业苏宁易购为您提供最全的[正版]新版劳动法疑难问题实务指南 企业HR 劳动法律师 司法解释劳动纠纷法律法规规章法律书籍大成劳动与人力资源专业委视频介绍、[正版]新版劳动法疑难问题实务指南 企业HR 劳动法律师 司法解释劳动纠纷法律法规规章法律书籍大成劳动与人力资源专业委https://m.suning.com/itemvideo/0071512627/12425963447.html
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法律顾问实务指引丛书管理图书籍中国法制出版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师:HR量化管理与数据分析业务实操手册 王佩军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工具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法律顾问实务指引丛书管理图书籍 中国法制出版社 正版鹰伟图书专营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师:HR量化管理与数据分析业务实操手册 王佩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https://item.jd.com/10096328608020.html
7.审判书籍法律行政执法论文课题案例分析裁判文书实务环境资源司法【人民法院出版社直发】长江口生态司法新进展 环境资源审判实务 裁判文书案例分析课题论文行政执法法律书籍 9787510928253https://www.zhe2.com/note/620630003835
8.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法律实务.pptx资源"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法律实务" 本书《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法律实务》是一本专业的法律书籍,旨在介绍网络安全和数据合规领域的法律理论、行业实践和案例分析。书中涵盖了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网络运营者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义务、跨国数据流动和数据保护的国际合作等多个主题。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浅出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zhuzhi/88457858
9.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编著法律律师实务司法案例司法书籍描述 商品参数 高人民法院矿业权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 定价96.00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版次B1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开本16开 作者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 编著 装帧平装 页数476 字数467000 ISBN编码9787510920912 内容介绍 2017年6月24日, 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矿业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https://book.tinynews.org/books/26267218136
10.交叉案件类案审判法律适用实务书籍》简介书评当当旭日争辉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2023新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民事卷 第四版4版全4册 民法典实施物权合同劳动争议民刑(行)交叉案件类案审判法律适用实务书籍》。最新《2023新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民事卷 第四版4版全4册 民法典实施物权合同劳动争议民刑(行)交http://product.dangdang.com/11445643168.html
11.法学新生必读的10本法学经典书籍民法小白的必读书籍,这本书教给你的不仅仅是民法知识,还有民法思维。读罢此书,绝对有醍醐灌顶之感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最新版)》旨在建构请求权基础的理论体系,期能为民法实务提供可资遵循的思维及论证方法,以增进法律适用的合理性及客观性。本书重视方法论上的运用,所设实例主要针对民法领域重要的基本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3/23/78076374_1119362383.shtml
12.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2023教材书籍pdf版(附章节目录)第四部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政策 第十四章劳动合同管理与特殊用工 第一节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 第二节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 第三节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 第四节特殊用工 第十五章社会保险法律 第一节社会保险法律关系 第二节社会保险法律适用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内容 https://www.gaodun.com/jjs/1515281.html
13.2021年各法律学习类电子书籍PDF资源百度网盘合集系列④,持续收集各类法律学习电子书PDF资源合集,2000+本书籍合集(持续收集新增中……) 本文对最近新收集的部分法律电子书进行了汇总,百度网盘分享,大部分均为2021新出版的电子书,仅供内部学习交流,法律学习爱好者必备。 目录如下 ├─2021(下) [文件夹大小:44.99 GB 子文件夹数: 163 子文件数: 2] http://01zykk.com/ebook/3588/
14.现代物流管理(国际航运方向)专业(专科助力)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家开放大学教学资源建设规划,本专业已编写出版《海洋经济》和《海洋管理》两门课程的文字教材,并建设完成《海洋经济》《海洋管理》《货运基础》《集装箱班轮运输业务与法律》《租船实务与法律》五门课程的视频教材、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的网上资源。 https://www.qdopenu.cn/info/1013/1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