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课程学时:54

课程学分:3

适用专业:大学一年级各专业

先修课程:

授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制定人:华敏

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首门公共必修课程,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共同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该课程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合格的、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要求

该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了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2.使学生明确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明确时代新人的责任与使命。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

2.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的联系与区别

基础内容

第一节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2.大学生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第二节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第二单元人生的青春之问

1.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正确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理解人生观的核心。

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说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

3.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人生与人生观

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

1.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2.反对错误人生观

3.成就出彩人生

第三单元坚定理想信念

1.使大学生了解理想、信念、信仰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懂得人生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意义

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怎样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1.理想信念的内涵

2.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

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3.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3.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第四单元弘扬中国精神

1.正确掌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2.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的能力。

3.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意义,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是什么?

2.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3.谈谈大学生应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

基本内容

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2.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3.做忠诚爱国者

第三节让革命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1.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2.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3.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第五单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帮助大学生认识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正确引导大学生应当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使大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观自信?

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在生活中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第二节坚定价值观自信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第三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1.扣好人生的扣子

2.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第六单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2.使学生明白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3.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1.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2.明白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3.如何让学生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1.什么是道德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3.道德的变化发展

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2.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3.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2.社会公德

3.职业道德

4.家庭美德

5.个人品德

第四节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1.向道德模范学习

2.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引领社会风尚

第七单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引导大学生明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法治的必然要求。

2.使大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

1.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2.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3.谈一谈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1.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二节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3.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第四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第五节培养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3.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第六节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2.依法行使法律体系

3.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组织

依据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注重将理论知识融入行动之中,尽可能减少理论知识的单纯讲述和单向灌输,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教学、主题演讲、社会调研、考察参观等。

(二)学时分配

章次

讲课

探究课

讨论课

活动课

合计

第一单元

4

0

2

8

第二单元

6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12

32

54

(三)课程资源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05-0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

THE END
1.法治素养(精选6篇)一、法治素养的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 对于法治素养的内涵, 迄今为止, 已经有不少学者和研究者在各类论著中加以阐述。但是我们发现, 很多论述对于法治素养内涵的理解有偏颇之处。有的简单地将其与法律意识相等同, 认为法律意识即代表着一个人的法治素养。还有的则把法治素养等同于法律认识 ( 知识) , 认为法律知识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7f05lq0.html
2.法治政府6.建设法治政府对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是如何规定的? 答: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把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把严守党纪、恪守国法的干部用起来。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http://www.hjhq.gov.cn/ztzl/fzzf/202305/t20230516_511441.html
3.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32.(单选题)以下关于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公平正义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确答案:D 解析 法治思维是以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为基础,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
4.思政参考试题如何认识人的本质?思想道德修养试题21、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答: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22、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什么重要作用?| 1 答: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其次,人生日的决定人生态度;再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23、社会主义提倡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https://blog.csdn.net/zouxun660/article/details/125893686
5.什么是法治素养?法治素养,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现实需要,更是其面对新时代走上工作岗位必需的核心素质和基本能力。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应当包括以下方面:1、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明确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34296615054327387.html
6.九上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本册教材编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要求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法治素养提升、健康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相结合,努力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https://www.meipian.cn/372doca5
7.法治基础范文10篇(全文)明确的规定道德的主体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比如随手乱扔垃圾,仍一次罚款十元、扔两次罚款加倍;让看似只是公民缺乏道德素养的行为变成法律行为,让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由此,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道德法制化的价值,让受罚者引以为戒,受罚的同时能够提高其基本道德素养。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0hfw9fq.html
8.()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A. 思想政治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道德素质 D. 个人修养 题目标签:时代大学法治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C 复制 纠错 举一反三 冰桶挑战〞是一项引起极大关注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4c388fb328c749439b3babf3825d8453.html?fm=bd63dfdec2e65f9d82db2fc1e4d7cdeee2
9.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探析摘要:政治认同是义务教育学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理应在充分把握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各种策略,运用多种方式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 http://www.kxdb.com/kxdb/show.php?itemid=12716
10.考研政治思修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快收藏!复习经验(3)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2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 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f3f4932e0bce.html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旦大学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就事业、不容辜负的好时代。当代大学生应珍惜历史机遇,胸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肩负接续奋斗的光荣使命,坚定理想,增强本领,勇于担当,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立志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https://course.zhihuishu.com/courseHome/home/2027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