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里程标识历史的坐标,经典案例表征法治的心跳。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宣传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孤寡残疾老人遗产指定管理案”等十个案件榜上有名。在法与时代的应和中,中国司法再次将进取、尊重与关怀写入法治记忆。
以法律为标尺,在不断探索创新中推动法治进程,是十大案件最鲜明的特征。自民法典出发,“孤寡残疾老人遗产指定管理案”丰富了遗产管理制度中“利害关系人”的内涵,使扶养无血缘关系老人者参与遗产继承,以良法鼓励良俗,用善治回报善举。“全国首例保险公司重整案”创新金融机构破产规则体系,使近8000名投保人免受重整程序影响,在未动用公共资金的前提下让金融风险在“无感”中消弭。“盗割‘古楠木王’环境公益诉讼案”催生全国首份《古树救治令》,一树受损带来“七重处罚”,为解决环境资源保护问题提出新的中国解法。任凭未来有万千变化,不断精进的司法裁判总为我们增添信心。当征程向前延展,法治保障也随之绵延,公平正义的水位总能跟上高质量发展的海拔。
判决是司法机关回应民之所需的“拳头产品”,却并非参与社会治理的唯一方式,能动司法正为天平增添夺目的光华。“某餐馆涉冷食类经营许可行政处罚案”中,人民法院在宣判后并未结案了事,而是敏锐地回应现实问题,以司法建议推动餐饮业监管规则完善,用“案外有为”的智慧为小餐馆松绑减负。“涉充电桩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中,人民法院先是居中协调促成矛盾化解,又多方争取推动充电桩安装问题一揽子解决,让一起案件的成果惠及57个小区,为三万多户居民带来红利。对于如何让公平正义从最后一道防线向前端传导,为人民群众解决压在心头、愁在眉头、堵在门口的问题,十大案件作了很好的示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