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小事西安碑林法院刘曼:在法律的“尺度”内守护司法的“温度”法官新浪财经

穿上法袍、拿起法槌、站上法庭,就有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基层法院民事审判法官,刘曼真正做到了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以真心解忧、让正义速达,在平凡的基层员额法官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坚定不移地践行“司法为民无小事”。她是司法战线的“多面手”、群众权益的“守护者”、诉源治理的“排头兵”、弘扬法治的“领路人”,当好一名基层员额法官,是她心中永恒不变的坚守。

司法为民,当好群众权益的“守护者”

在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原被告于2014年达成了房屋互换协议,将双方房屋互换,原告已经配合将原告的房屋过户至被告,但被告一直没有配合将被告的房屋过户至原告,因被告是高龄老人,外出困难,配合不了原告履行过户手续,原告无奈向法院寻求帮助。考虑到被告已经有九十多岁高龄,长期患病卧病在床、行动不便,刘曼带领审判团队顶着似火的骄阳、穿过狭窄的楼间小路,怀抱国徽,将庭审现场搬到当事人的床边,对这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调解,并于当天成功化解了原被告双方的矛盾。一枚国徽、一个审判团队、一次往返数里的路程,再次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诉前。

刘曼作为这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承办法官,她首先提议采用“巡回审判”的方式,在当事人家中开庭审理该案,“哪里有纠纷,司法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看得清、信得过的方式解决纠纷,才能真正做到服判息诉。巡回法庭是人民法院的第一线,我们法官来到田间地头、来到群众炕头,才能让巡回审判走进老百姓的心头!”刘曼目光坚定地说道。

如我在诉,做好诉源治理的“排头兵”

在一起侵权纠纷案件中,原告因为水泵运行时的噪声过大影响自己休息,与物业公司多次交涉不成,无奈向法院多次起诉寻求帮助。在审理过程中,原告每周都来法官办公室哭诉,请求法官解决自己的问题。刘曼作为这起案件的承办人,在宣判结案后,仍然不忘问题的解决,顶着炎炎烈日,随同街道办、社区工作人员又前往案涉小区再次开展调解工作,在小区的公共场地上同群众“拉家常”,与群众同讲“贴心话”、“家常话”,运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释法说理,将严谨难懂的法律条文表达得通俗明白,将高深的法律价值转化为人民群众朴素的价值观,最终促成双方达成阶段性调解协议,真正做到了释疑解惑,把法律和知识送进了老百姓心里。

随后,刘曼还不忘“抓末端,治已病,抓前端、治未病”,把能动司法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始终,在案件审理未端再发力,向案涉小区物业公司及所属街道办发出司法建议书,助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例来教育群众,用司法建议的“金点子”转动社会治理的“金钥匙”,真正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方”的效果。

法治助企,当好营商环境的“护航人”

刘曼以自己的力量,用涉企纠纷化解的小支点,撬动起服务企业发展的大格局,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贡献了更多司法动力,她以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注入了新动能,不断提升着经营主体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一路走来,刘曼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丈量着法律的长度,用自己的双手一页页书写着法律的宽度,用自己的语言一声声传递着司法的温度。她用法官“多跑路”换来群众“少跑腿”、用法官“多讲理”换来群众“少喊冤”、用法官“多调解”换来群众“少上诉”,让司法的力量和温度更加可触可感、让法治社会的美好未来前景更加可期可盼,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司法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用自己的力量撑起了一片“法治蓝天”!

THE END
1.用法律的温度传递为民情怀(一线行走)为了维护公平正义,法律要彰显威严,也要彰显温度,让法治的阳光照亮人民群众生活、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田 傍晚时分,一抹斜阳洒向大地。江西萍乡安源区人民法院内,一通电话让法官陈淑心潮澎湃——“陈法官,告诉你个好消息,小吴孩子的治疗有希望了!”被告人吴某有一个年仅十岁却不幸罹患癌症的儿子。自接手办理吴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077271569306089&wfr=spider&for=pc
2.国家宪法日丨锚定“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如何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切实维护公民权利、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检察日报》邀请来自最高检和山东、湖北、浙江、黑龙江等地检察机关的实务专家,围绕这一话题开展圆桌笔谈,交流思想、分享经验,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U4NTgwMA==&mid=2659239034&idx=1&sn=8f6c09a832954ebac738c91f666e8ce0&chksm=bda29555c546ee24719ff123f6cee4978294987e4e3de763c3b4051107e7d04f0d23d1a3db3d&scene=27
3.坚持面向群众做实为人民司法法院法治法官法律公平正义法治的根基在人民,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应当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期待,将面向群众作为司法的内在要求,融入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司法活动更加贴近民心、顺应民意。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JCRQTT051486CM.html
4.包头市司法局严格公正司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向深入,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青海玛多“马背法庭”让群众感受法律温度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骑马下乡入村,把法庭“搬”到了牧民的帐篷前http://sfj.baotou.gov.cn/fzzfjs/25014626.jhtml
5.哔哩哔哩首页如何设置单双列模式?哔哩哔哩首页设置单双列模式操作在哔哩哔哩首页推荐有单列双列两种显示布局,那么怎么设置单双列模式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相信一定会帮到你们的。 哔哩哔哩首页如何设置单双列模式?哔哩哔哩首页设置单双列模式操作方法 1.首先打开哔哩哔哩首页,选择左上角的头像 2.然后点击右上角的服装图标 http://m.chynews.cn/tech/tech/2022/0402/36189.html
6.李君:在法律的温度里实现人生的信念接受法律援助者,大多数是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如何用最通俗的语言给他们讲述生涩的法律规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李君做到了。在他看来,一定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不只是一张冰冷冷的纸,它应该有温度、看得见且摸得着,既能震慑人性更能温暖人心。 https://www.ftpol.com/news/1829.html
7.法律的温度更新时间哪个台播出几点播出《法律的温度》是一部当代涉案类型的电视剧,定于2022年开机拍摄,预计将会在2023年在一线平台和一线卫视播出,讲述的是女检察官高澎与刑警秦岭在办理女大学生溺亡案和教授杀妻案的过程中相识,他们从当事人复杂的情感纠葛中抽丝剥茧,固定证据链条,在过程中意外发现了重大环境污染线索,因而牵扯出一桩关于环境污染的公益http://www.manmankan.com/dy2013/202211/19742_t.shtml
8.首届“海华杯”法律写作大赛三等奖作品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称“《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https://www.lvxinnews.com/details/e7060610-1f2d-461e-b631-2d5c63b3aff4
9.科一扣分题技巧1分3分6分9分12分口诀16参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网上学习三日内累计满三十分钟且考试合格的,一次扣减1分交通违法行为记分。正确错误 17夜间驾驶机动车在窄路、窄桥会车时正确的做法是使用远光灯。正确错误 18驾驶校车、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7座以上载客汽车以外的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https://kms.jsyks.com/nahfje
10.法律的冷面与内在温度这部电影情节来自于真实生活,不是杜撰的。原来,法律不是天经地义的至高无上,不是自然规律,不是一成不变,它随着人类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和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自己越来越看重法律冷面背后的温度。 雷·海蒙德在《数字化商业》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个人电脑的革命中,一个最https://www.jianshu.com/p/bbb0b2d9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