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哪些内容

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第三条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妇女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第五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第七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妇女联合会依照法律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八条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

第十条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妇女和妇女组织有权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国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妇女代表的比例。

第十二条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并有适当数量的妇女担任领导成员。

国家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

第十三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妇女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各级妇女联合会及其团体会员,可以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推荐女干部。

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

第十五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

第十六条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除特殊专业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除因疾病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对不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规定把扫除妇女中的文盲、半文盲工作,纳入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规划,采取符合妇女特点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组织、监督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第二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根据城镇和农村妇女的需要,组织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

第二十一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从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四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第二十二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

第二十五条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

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国家提倡和鼓励为帮助妇女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贫困妇女提供必要的生育救助。

第三十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

因结婚男方到女方住所落户的,男方和子女享有与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的权益。

第三十六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按照其职责及时采取措施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做好善后工作,妇女联合会协助和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任何人不得歧视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第四十条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

禁止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或者对妇女进行猥亵活动。

禁止组织、强迫、引诱妇女进行淫秽表演活动。

第四十三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

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

第四十八条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解决。

第五十一条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育龄夫妻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划生育,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和技术,保障实施节育手术的妇女的健康和安全。

国家实行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发展母婴保健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第八章法律责任

对有经济困难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妇女,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第五十三条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妇女组织投诉,妇女组织应当维护被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并协助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依法查处,并予以答复。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对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未及时制止或者未给予受害妇女必要帮助,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的,由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九章附则

第六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据本法规定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妇女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的或者补充的规定。自治区的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THE END
1.嘉女学法妇女的权利和权益受宪法保护我国《宪法》第四十八条具体规定“我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与《中华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jAwNjcyNw==&mid=2718915894&idx=2&sn=00792f344e90726849ce154d09fe84aa&chksm=b1f199c2ae18b1165cce884507501aa614100d471d03216828bda238d5df23fb6a37db181a01&scene=27
2.劳动法哺乳期妇女权利有哪些律师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哺乳期妇女权利具体如下: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6337934003855024414.html
3.妇女权益保障法律知识解读上犹县信息公开四、用人单位招录职工时,法律对妇女的权利如何保护?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3条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http://www.shangyou.gov.cn/syxxxgk/zcwjfgvqmscp/201310/235682042b524e3983df29c0ac02d395.shtml
4.《妇女权益保障法》百题问答具体而言,要逐步完善保障妇女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计划生育与妇女健康权利等方面权益的制度。 9、妇女权益保障法总则规定的“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包括哪些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条第3款规定:“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https://fwh.cumt.edu.cn/78/47/c2476a161863/page.htm
5.河北清河郭留顺律师在妇女节妇女维权法律知识讲座实录二、我国现行法律对妇女权益有哪些具体的特殊保护。 (一)妇女劳动权利的保护: 1、妇女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劳动合同不得解除的规定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https://www.lawpa.cn/changshi/874339.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问答(9)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4、国家为什么要对女职工实行特殊的劳动保护?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6条规定:“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国家对女职工实行特殊的劳动保https://gymy.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1205479
7.女性平等就业权利的法律保护研究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完善女性平等就业权利的法 律保护,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 女性平等就业权保护: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平等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权利逐渐受到。 然而,现实情况是女性在就业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平等就业权的保 护仍需深入探讨。本文将介绍女性平等就业权保护的现状,分析存在 的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548766407
8.妇女人身权利有哪些妇女的劳动权益有哪些?根据我国《劳动法》以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享有与男职工平等的就业权、生育权、健康权等等。具体还包括产假和哺乳假等,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在本文整理介绍女职工劳动权益的相关内容。 妇女劳动权益的主要内容 1、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 https://www.lawtime.cn/zs_119892/
9.妇女就业平等权管理论文通常情况下,在传统体制下,妇女就业与国家的制度调控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国家在制定劳动法方面也做了明确的法律,不得以任何方式歧视女性,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也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了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https://www.360wenmi.com/f/we6oz73c9hwq.html
10.育龄女性平等就业权劳动法保护研究第二部分以全面三孩政策的出台为背景,对生育新政的实施与育龄女性平等就业权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聚焦生育政策的调整给育龄女性就业带来的影响,而后立足社会现象指出我国育龄女性平等就业权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对我国育龄女性平等就业权立法保护现状进行评析。第三部分阐述育龄女性平等就业权劳动法保护目前所面临的的困境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77-1022496041.htm
11.妇女的平等就业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释义》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本款规定主要目的是保护结婚、怀孕 阶段的女职工的权利,限制用人单位。如果女职工自愿辞职或者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的,无论是否以结婚、怀孕、 生育、哺乳为由,不受本款规定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在女性平等权利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