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权益百年路革命圣地,妇女行使选举权

【妇女权益百年路】革命圣地,妇女行使选举权

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流传着这样一首《乡选歌》:“男女都来到,会议开热闹,检讨工作真不少,全要转变好;边区要发展,选举要广泛,选举好人把事办,生活能改善……”

在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政府鼓励妇女参政议政,边区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改变。《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明确规定,无论男女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回望历史:“投豆选举”值得铭记

陕甘宁边区选举活动中出现女性身影(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所供图)

“一张长长的桌子上,放着几只碗。众人之中,一位妇女正在弯着腰,小心地将手中的豆子投在第二个碗中,后面的人手握着豆子似乎是在等待……”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厅内,这幅老照片记录了陕甘宁边区“投豆选举”的历史瞬间。从1937年至1946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全民普选。众多女性的身影,出现在这三场无记名的选举活动中,它为新中国民主选举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实践财富。

那么,当时的女性是如何参与选举的?1937年7月,延安县及各区、乡先后成立选举工作委员会。从7月开始到当年年底,一场自下而上的选举之风,刮过这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有知识的青年女性、在家里带娃的婆姨、年纪大的老奶奶……都可以去参加选举。可对于她们而言,“选举”是啥?对这一陌生的新鲜事物,她们毫无头绪。这时,选举工作委员会结合边区的风土人情,热闹地搞起了宣传。

选举工作委员会还将怎样选举改编进了秧歌、地方戏曲及农村小调中。如《选举小调》唱到:“清清的天,白白的云,大家选举要留神。选举票上看清楚,看清好人与坏人。选上好人大家好,选上坏人都糟糕。”直白而又淳朴的民间小调教会了边区妇女们什么是选举,知道了自己也可以参与选举,有权决定边区事务。

当时陕甘宁边区的百姓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大多不识字,更不会在选票中写出选举人的名字。选举该如何进行呢?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为了能使选举公平公正公开,有人发明了“投豆子”的选举办法。用几个不同颜色的碗代表不同的候选人,投票人要选谁,就往谁的碗里投一粒豆子。豆子由选举委员会发,不准私自带。选举一结束,选举委员会就开始数豆子,把当选者的名单贴在墙上。选出了村长,村民们就会给他献上一朵红花,敲锣打鼓,抬着村长到街上游行一周,意味着当选者是头头了。

有婆姨抱着娃娃,兜揣馍馍参加选举的;有大闺女、新媳妇穿上新装,搭伙结对去参加选举的;许多地方的妇女为了选村长,情愿抱着孩子跑五六里路,赶到约定的开会地点。各个村庄几乎是男女老少一齐出动。

生动感人的选举故事,在边区俯拾皆是。安定县中区一位70多岁裹小脚的王阿婆,手拄拐杖,高高兴兴地走出山沟,要去参加选举。当时大风呼啸,飞沙扑面,人们劝她别去了,她执意不从。一边走还一边说:“活到70多岁,从没做过主,今天要咱做主,咱自然要去选个如意的。”

妇女解放,离不开妇女的参政议政。男女共同投入火热的抗日洪流,平等参政议政,才能真正实现政治上的平等。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成立。在中央妇委的指导下,1938年3月8日至11日,陕甘宁边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选举产生了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

《中国妇女》1939年创刊号

1939年6月1日,《中国妇女》在延安创刊。在革命战争的烽火中,《中国妇女》是一支战斗的号角,对于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专家讲述:突破选举门槛,妇女要参政

谢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Q:从妇女解放的角度来看,《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中有哪一些亮点内容?

A:一是赋予了妇女与男子平等的选举资格,突破了妇女参与选举的门槛。1937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第4条规定:“凡居住在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论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是加强妇女运动委员会在选举上的组织能力,巩固了女性群体参政议政的地位。1939年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第18条规定:“各抗日政党及职业团体,可提出候选名单,进行竞选活动,在不妨害选举秩序下,选举委员会不得加以干涉或组织。”这是1938年3月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成立后,从立法层面赋予妇女组织、群众组织参政议政的重要标志。

三是将少数民族的妇女也纳入了平等选举的范围内,扩大了选举的真实性、广泛性和有效性。1939年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第8条规定:“在选举区域内,如有少数民族,除了适用第五条之规定外,其人数不足各级参议会选举法定人数五分之一者,参加区域选举;有法定人数五分之一以上者,单独进行该民族居民之选举,得选出正式议员一人。”

Q:为保障妇女享有政治权利,边区政府还颁布了哪几部重要法律?

A:考虑到参政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能力参差不齐,边区政府着力于提高妇女政治觉悟、构建群众组织。比如,1937年边区党委公布《关于边区妇女群众工作的新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妇女积极参加国防教育和识字运动,提高妇女的文化知识水平。

1938年3月边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妇女第一次代表宣言》和《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简章》,规定妇女群众组织“实施最彻底的民主集中制”,“每个会员都有选举权”。

1939年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了《提高妇女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案》,强调“鼓励妇女参政,各级参议会应有25%的女参议员,各机关应大量吸收妇女工作”,大批妇女干部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之中。

在法律层面,1939年4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及1941年5月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都明确指出,“实行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地位”。后来,为了矫正妇女地位低下的顽疾,提高政府对妇女的保护力度,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还提出“妇女除有男子平等权利外,还应照顾妇女之特殊利益”。

Q: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边区政府保障妇女参政议政的影响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A:1943年,邓颖超在《略谈妇女与参政》一文中指出:“一个国家妇女参政的权利及机会之多少,男女平等实行程度的大小,亦可说明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广度与深度。”以《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为代表的立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开展妇女解放运动的基本遵循,也是边区民主政治改革的突出成就。

妇女参政议政,是妇女解放的核心内涵,由此带动了妇女在经济就业、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及诸多社会活动地位的提高,促使妇女解放事业向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迸发活力,为新中国成立后保障妇女政治权利、确保男女平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梳理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议政史料,可以发现边区法律确定的男女享有平等选举权、成立中央妇委会、培养选拔妇女干部等,在今天都有所继承和发展。陕甘宁边区保障妇女参政议政的规定和实践,对今天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仍具有重要的史鉴价值。

THE END
1.法律对保护妇女的文化教育权利的规定–法律社导读:妇女文化教育权益的内涵十分丰富,就文化方面而言,包括从事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从教育角度看,包括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的权利。 在我国,为了保障妇女同男子享有平等的文化教育权益,现行宪法第48条规定妇女在文化生活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妇女权http://aw.ayxayx.com/37292.html
2.从妇女保护视角论离婚救济制度的完善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首次引入了离婚救济制度,其在制裁破坏婚姻家庭关系行为,保护健康、文明、先进的婚姻家庭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从妇女合法权益的保护上看,该制度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试从妇女合法权益保护的视角审视现行离婚救济制度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的建议。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77.html
3.立法建议范文12篇(全文)梅仲协先生认为:“以私力保护自己之请求权,稗臻于安全者,谓之自助行为。”该观点对自助行为的保护对象限定为请求权。 笔者认为, 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情势紧迫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凭借个人的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的措施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dcb08yq.html
4.我国婚内强奸行为的入罪化思考在这里笔者仅从狭义的婚内强奸的入罪化即仅指婚内强奸行为的侵害性的主导作用将婚内强奸行为入罪化的角度论述。 (一)已婚妇女权益保护的历史演变 婚内强奸行为作为一种客观事实自古在就存在在。中国古代夫权社会,由于男耕女织自然经济的发展,男女间的生理特点的不同也决定着妇女在家庭经济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从而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5/10/id/1734135.shtml
5.巾帼普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九大亮点解读?新修订《妇女权益保护法》 “亮点”解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实施30年来的又一次“大修”。经过修订,新法由过去的9章61条增至10章86条,针对当前结婚生育、财产分配、人身权利等领域侵害妇女合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MzNTU3Mw==&mid=2651145686&idx=3&sn=2c8d7b2523799e0f3be07f5588a5d816&chksm=85e8be0066df61ad8d8eebdeb4e777b3c348067ec6e18b5e9ed24ccc8d468a66c1050f583593&scene=27
6.婚姻家庭中女性人身权益的法律保护包括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健康权、配偶权及生育权方面,本部分涉及了相关实例来讲解目前我国女性所存在的各种权益被侵害的现状。 第三部分:西方国家在婚姻家庭中女性人身权益法律维护的比较。本部分立足于世界,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国家如何保障女性权益,例如美国的《反对妇女的暴力法令》以及英国的《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04-1014069317.htm
7.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办案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准确的把握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切入点,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就是要从理念上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8tqsp4q.html
8.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方式包括()。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方式包括( )。A.妇联保护B.工会组织保护C.自我保护D.完善立法、强化执法E.行政主管部门保护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https://www.shuashuati.com/ti/37dc403c301746a0a06eebc903e80dc2.html?fm=bd54ec8d3097286989246687b409022728
9.《我的真朋友》涉及法律问题交流(完结)(我的真朋友)剧评《我的真朋友》已经有部分片花出来了,从片花中可以看出本剧剧情还是有部分聚焦在了房子问题上,男女主演也均是房屋中介销售人员,基于现实生活中有关房屋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虽然不知道本剧可以有多深入的探讨,但想必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相关问题,所以下面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剧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如有错误,请第一时间指正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86367
10.薛宁兰:《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她权益”增加几多149期主讲为什么说婚姻家庭对于解放人性、解放妇女、实现两性平等如此之重要?因为它是一个关系到每个自然人基本权利和自由,是消除在私领域当中歧视和不平等的重要民事法律。在这一语境下,如果将婚姻家庭法中的“她权益”保障进行一个形象的归类,那么,实际上保护的是不同性别的亲属之间的平等,具体表现为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http://wenhui.whb.cn/zhuzhan/jtxw/20201022/375889.html
11.妇女婚姻家庭权益保障问题研究妇女权益已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妇女权益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新《婚姻法》的颁布为视角,来研究当今妇女婚姻家庭权益保障问题。纵览妇女权益的发展进程,我们发现,在新《婚姻法》的保障下,当今妇女婚姻家庭权益较之以前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新《婚姻法》在妇女婚姻家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715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