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过用我的视频拨动了大家的心弦。大家被自己心中的正义感所感动。将不配有的荣光投射给我。草船借箭啊!”
1月30日晚,“罗翔说刑法”在B站“2020年度百大UP主颁奖典礼”上获得了“2020年度最高人气”奖。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法考名师,到一位受到年轻人喜爱的UP主,在这个“Z世代”创造的舞台上,面对众多喜爱,罗翔发表获奖感言。
“2020年度百大UP主颁奖典礼”
透过一位法学老师身份的转变,可以看到这样一副趣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法学吸引,甚至在未来步上法学之路。可以说,法学魅力实现“破圈”。
如何看待这样的趋势?
作为一名老师,
如何正确面对“学生”的喜爱?
对在“漫漫法学路”上前行的年轻人们,
又有怎么样的寄托?
上海法治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宪权。
“罗翔说刑法”
教授、刑法、法考;厚厚的刑法书、看不完的法条、上百小时的网课视频......这些是可以从罗翔身上提取出的关键词。而在,B站搜索“罗翔说刑法”,可以看到罗翔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的另一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2020年度最高人气UP主、bilibili百大UP主。
罗翔B站主页
“不会说相声的段子手,不是好的刑法学老师”。罗翔会在视频中抛出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但仔细思考却有更多意味:“撕别人作业犯法吗?”“我把狗咬死了属于正当防卫吗?”......他也会发出更多哲理性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其话题设置贴近生活、有趣且能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在视频讲解中融入有趣的案例故事。网友通过短视频讲解,能够轻松学习法律知识。
推崇背后:
“Z世代”对内容创作的认可
为罗翔颁奖的嘉宾是躬耕讲台近四十年、连续二十年获得华政“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的刘宪权教授。无论讲台上下、屏幕前后,对于教师的职责,刘宪权认为:“讲好课,是老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宪权(右)为罗翔颁发“2020年度最高人气”奖
而如何讲好课,是一门终生值得琢磨的“艺术”。法学是一门深奥的社会科学,但也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误区:很多人认为,学习法学只需背法条。
刘宪权认为,实际并非如此,“没有上不好的课,只有上不好课的老师。”学生崇拜的背后,是教师自身授课水平的体现。
躬耕三尺讲台近四十年,刘宪权教授的最早的一批学生也已有五、六十岁。“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年代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刑法授课方式。在讲课中,要不断充实授课内容,不断改进讲课方式。”
传统讲台上的法学授课经验,“搬迁”在B站时或许有着同根同源的相似点:强调内容创作。也提出了更多“Z世代”的要求:有趣、有态度的内容追求;认同感、归属感的社交需求。
在罗翔的课堂上,网友们亲切地称其为“罗老师”,并对其授课视频中频频现身的“法外狂徒——张三”孜孜不倦地玩梗。他们会进行“鬼畜”二次创作,却在主旨上规避成为“张三”;他们会在罗翔讲述哲理思考时,调侃一句“大师,我悟了”.....
刑法“破圈”背后,
罗翔:法治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对刘宪权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刑法的魅力在哪里?”
刘宪权感叹:“刑法的魅力在于其深奥的理论性、接触实际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这是一位躬耕多年的内行专家对刑法魅力之见。而现如今,法学之“破圈”,让越来越多“外行”感受到其魅力,为何如此?
“实际上,法学跟社会结合得很紧密,即使很多人不修法学,法学知识在生活中也是常用常见的。”刘宪权表示:“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法学家,但希望每个人都懂点法。罗翔老师在B站的视频创作,实际上有助于法学知识的传播和法律的普及”。
在获奖舞台上,罗翔一段精辟且谦虚的发言引发热议。面对诸多荣誉,他表示自己只是“草船借箭”。“我在大家身上看到了中国法治的希望,也让我能够感到法治所倡导的公平和正义,依然是人们心中最深的渴望。”
“法律所倡导的公平正义,其实是每个人心中的追求。”罗翔在接受上海法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个人都有对公平正义的期待,都希望法治能为其提供心中所求,从此意义而言,法治并不只是法律人的追求,是全社会各个年龄层次的共同追求。”
获奖感言全文:
非常感谢。确实诚惶诚恐。这个奖项啊,非常的沉重,我感觉我有一点搬不动,可能得千千万万的人呢,才能把它举起来。我不过用我的视频拨动了大家的心弦。大家被自己心中的正义感所感动。将不配有的荣光投射给我。草船借箭啊!所得真的是不配。
这一切,都让我感动,也感恩。让我在大家身上看到了中国法治的希望,也让我能够感到法治所倡导的公平和正义,依然是人们心中最深的渴望。这个世界并不美好。所以美好的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人生有很多的哭泣,所以笑看人生才是值得去努力。这个冬天非常的寒冷,所以愿我们B站的小伙伴们都能够抱团取暖,来温暖自己,也温暖我们身边的人。
同时,这个奖杯又比较轻。其实我一只手就能够拿得动。所以这也许提醒我,所有的奖项都跟花一样,跟草一样。花容草貌终究是会枯萎的。当我拿到这个奖项,它就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每天能够活在一种从容笃定和盼望之中。我时常问我自己:罗翔,你那些自我感动和感动他人的言语,是不是只是一场表演?是不是巧于辞令和自我欺骗?你能不能够有相应的行为,能够彰显出来?所以我真的希望有一种力量能够帮助我,诚实地面对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有限、自己的愚蠢、自己的幽暗。能够靠着这种力量,能够每天活在一种坦然和不羞愧之中。在自己的使命中,能够超越这种虚荣和虚无,勇往直前,一无所惧。谢谢各位。
我真的是没有想到。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命运之手的托举。说实话,现在有一些激动,但真的感觉所得皆非所配。
如果您真的叫张三,我向您抱歉。但是对于每个人而言,我们都要约束我们自己内心中的张三,让这个想法不至于成为实践。
见习记者|谢钱钱
编辑|刘家杭
原标题:《双厨狂喜!“宪哥”为罗翔颁奖!法学“破圈”背后,是什么拨动年轻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