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非正式规范」比法律更管用?——评《无需法律的秩序》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17湖北

法理读书

法理读书有奖征文,欢迎来稿!

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法理读书纸质版作品集

所评书籍

作者:[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

译者:苏力

书名:《无需法律的秩序:相邻者如何解决纠纷》

版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书评作者

邢泳航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法理读书特约作者

*读者福利

法理读书常年有奖征文,欢迎来稿!征稿要求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现代秩序中的非正式规范

——评《无需法律的秩序》

目次

一、引言

二、夏斯塔县的故事与科斯的寓言

三、秩序构建中的非正式规范

四、初民社会的秩序运作——与波斯纳对话

五、现代社会中的非正式规范——以“流言蜚语”为例

六、结语

摘要:更多的法律并不必然意味着就会有更多的秩序,至少在埃里克森看来是这样的。在《无需法律的秩序》一书中,埃里克森深入调查了夏斯塔县居民处理纠纷的实践活动,发现非正式规范对当地的秩序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居民们长期持续着的亲密关系,使得“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好邻居要合作”、“好邻居就是不打官司”等规范发挥着比法律规则更加明显的效用。埃里克森采用法律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工具,生动地解说了为何夏斯塔县居民有意漠视法律,非正式规范又是为何能够实现“福利最大化”。埃里克森提供的一般性规范和理论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依然是有借鉴价值的,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生命力的非正式规范能够说明这一点。

关键词:非正式规范;科斯定理;法律经济学;信息费用;社会合作

在以法律为主导的法治和现代秩序中,很难想象非正式规范会在其中发挥多大的作用,而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相邻者如何解决纠纷》一书会宣告——非正式规范而非法律在现代秩序中的重要地位。该书是“法律与社会规范”领域的经典之作,埃里克森深入调查了美国加州夏斯塔县的牲畜越界纠纷以及业主之间如何解决纠纷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法律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主张非正式规范在现代秩序的形成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若法律制定者对促成非正式合作的社会条件缺乏眼力,他们就可能造就一个法律更多但秩序更少的世界”。与本书主题形成对照的是科斯定理以及法律经济学的法律中心主义。在埃里克森看来,科斯、卡拉布雷西等法律经济学者太过看重法律的作用,是一种法律中心主义的立场。夏斯塔县的例子提出了对科斯等人的反例:当地居民运用了一些非正式规范,便解决了相互间的大多数争议。从此处可以再做进一步扩展,即在真实世界中,人们从来都不全盘接受立法的规定。事实证明,非正式规范在关系紧密并且长期持续这种关系的群体中,能够明显地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法律在可供用以解决纠纷的方法序列中处于靠后的位置。

二、夏斯塔县的故事

与科斯的寓言

通过埃里克森记叙的发生在夏斯塔县的故事可以明显地意识到,非正式规范在当地的秩序构建和社会控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进入非正式规范的讨论之前,需要对埃里克森的社会控制体系进行介绍。在《无需法律的秩序》一书中,社会控制体系存在两种制裁、五种实行制裁并制定规则的控制者以及五种规则。两种制裁包括正面制裁和负面制裁,社会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奖惩并用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控制者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如下图所示:

一个社会控制全面体系的诸多因素

此外,社会控制体系的规则还分为实体规则、救济规则、程序规则、构成规则以及控制者选择规则。埃里克森对社会控制体系的多重解析,至少证明了法律在整个社会控制体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启动社会控制规则的事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应当由哪个控制者实施制裁以及适用哪种规则。经由埃里克森的解析还可以了解到,社会控制的手段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的。《无需法律的秩序》一书的主题之一,也是要探索非正式控制的运作这一次生制度与法律这一次生制度的交叉互动。

“什么是好邻居?就是不打官司”。非正式规范节省纠纷处理成本的另一方面,就在于减少了更多主体的介入。虽然第三方主体参与处理纠纷更加公平,但第二方处理的成本要比第三方参与进来更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牲畜越界受害人容忍的是轻微的损失,这也为非正式规范划定了适用范围,即较为普通的日常事务。当涉及的利害关系较大时,打官司的效用就要超越非正式规范了。这也说明了,夏斯塔县的秩序形成是由混合的力量推动的,法律和非正式规范都不是唯一的主导。此处还要补充一点的是,埃里克森并非只批判了法律经济学的“法律中心主义”,还指责了与其属同一阵营的法律与社会学者的“法律边缘论”。《无需法律的秩序》既不试图否定法律的作用,也不试图将非正式规范视作秩序形成的唯一要素,而是强调现实的复杂性,这一点从埃里克森对社会控制体系的解析可以看出来。

从埃里克森的“福利最大化”假设出发,可以发现非正式规范之所以被选择,不仅是因为其运行费用很低,还因为这些习惯性规则的实质性内容更可能是福利最大化的。但是,这种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在上述论述中会发现,当社会距离变大、涉及的利害关系程度加深时,当事人就更可能选择诉诸法律而不是遵循非正式规范。这也意味着,城市化的深入推进会促进法律不断侵蚀非正式控制体系的领地。但是,在埃里克森看来,法律仍然可能对非正式规范或者非正式控制体系产生促进作用,因为法律可以影响社会结构的基本变量,“并因此可能促进或阻碍非正式合作”。总之,即便是夏斯塔县那样的非正式合作的典型环境正逐步被城市吞并,基于非正式规范的合作仍有可能通过法律而得到促进。最后,援用埃里克森的表述来彰显本书的雄心壮志:“世界偏僻角落发生的事可以说明有关社会组织的中心问题”。这一角落明显就是夏斯塔县,但从这里的故事获得的启发却是一般性的。

四、初民社会的秩序运作

——与波斯纳对话

此处的描述或许会让人捉摸不清波斯纳与埃里克森是如何在秩序运作上产生联系的。直白来讲,在波斯纳的分析语境中,初民社会的种种制度运作都是具有经济理由的,是对高昂信息费用这一现实难题的回应。经过波斯纳的提示,反观夏斯塔县的秩序运作会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即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有经济理由的,同样深耕于法律经济学的埃里克森在本书中则是直接应用了这一结论。基于对传播信息、实施制裁、维系制度机构等费用的考虑,非正式规范才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在部分纠纷中取代正式法律,才能够说明,为什么在以现代化著称的美国,也依然存在这些“偏僻的角落”。借此我们还要注意,得益于埃里克森以及波斯纳等人的提示,“严讼”与“好讼”并不能仅用文化习惯来解释,正确的解说路径或许可以从经济分析、博弈论等方法中寻找。

THE END
1.精选书单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普法之路,书香同行历经数十年的深入普法教育与广泛传播,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面对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我公民法治素养尚存的提升空间,全民普法工作依旧是一项长期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此,我们精心挑选了一系列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Nzc2NjU5NA==&mid=2247522226&idx=1&sn=9accf456a1150e7439eeb65ba8e70c4d&chksm=f991fb1fcee67209c6e068967f0a6a08668f06b0618f25ee0af83bb77eee9c8b7b4904a4c437&scene=27
2.最新律师书籍概览,探索法律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自驾游归墟道尊在自驾游发布了:最新律师书籍概览,探索法律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律师行业日益繁荣,律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士而言,持续学习和更新法律知识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律师书籍,这些书籍涵盖了法http://www.snqyccy.com/post/9176.html
3.2024年第20期书单(总第33期)宪法宣传周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本书中,除《宪法》全文外,宪法相关法收录了与《宪法》密切相关的部分法律文件(10件)全文,并将截至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的现行有效法律(294件)中与宪法及宪法相关法(49件)有关的全部法律文件明细以附录列出,供参考使用。本书具有以下特点:配有知识点便于普及法律,采用大字版式便于学习使用,条https://www.hnwlxy.edu.cn/tsg/info/1095/8158.htm
4.书籍推荐于细节处见温度——《法治的细节》华声在线郴州频道如果不考虑伦理,仅仅从价值量化上来看,牺牲1个人或许并没有问题,但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没有人有权利可以决定他人的生死。 在紧急情况下,我们难免要权衡利弊,但是如果没有道德的指导,权衡利弊就变成了一种功利主义,法律就失去了作为道德底线的意义。“牺牲”并非是纯粹的价值http://cz.voc.com.cn/view.php?tid=33289&cid=33
5.荐书推荐给法律人的十五本法律英语书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法律英语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与一般英语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故而常常成为法学生或法律工作者在学习、实务中难以攻克的一座大山。 今天,笔者特此为大家推荐十五本法律英语书籍,内容涵盖法律英语的词汇、翻译技巧、文书写作、实务运用等多个领域,赶快收藏起来吧! 1、《元照英美法词典》 作者http://www.ylmeng.com/luyoumeishi/202412-18021.html
6.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7.十本法学经典名著推荐NO.8《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霍姆斯法学文集》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感受到的时代需求、流行道德和政治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直觉,不论是公认的还是无意识的,甚至法官及其同事们所共有的偏见,在决定治理人们的规则方面,比演绎推理影响更大。 https://www.douban.com/note/812119642/
8.肖秀荣1000题思修部分浓缩精华必背!复习经验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是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有机融合。 2.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b6d5cede36a1.html
9.书单经典书籍推荐,这个假期让我们与书为友材料科学网1、《追寻生命的意义》 作者: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本书第一部分叙述http://www.cailiaokexue.com/postgrajob/1722.html
10.随笔汇总:写给民事法律学习实践爱好者的书单1、民法导论书籍 (1)耶林《为权利而斗争》 该书的作者是德国著名民法学家耶林。该书的主题:法律的目的是和平,而达到和平的手段是斗争。法律受到不法的侵害时,斗争是无法避免的。法律的生命是斗争,即民族的斗争、国家的斗争、阶级的斗争、个人的斗争。 推荐版本: A、【德】耶林:《为权利而斗争》,郑永流译,法律https://www.jianshu.com/p/8cfd9bc8c518
11.法律专业实习报告2500字通用12篇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法律的实施,如果一部法律不能实施,那么这部法律便仅仅是一行行的法条,而不具备任何的生命力,所以法律只有经历社会实践才能激发自己的生命力。法律如此,法学专业的学生更是这样,只有把在学校学到的法理知识和法律条文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真正成为一个法律人;如果仅仅是学到理论知识,https://www.liuxue86.com/a/4713076.html
12.生命在于运动和营养科普丛书生命在于运动和营养科普丛书书籍 合作编辑者: 百科用户1662709887114,百科用户,百科用户1662705488757, 猪蛋.,下一个//拥抱, ザ絮依蝶ゼ 免责声明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https://baike.sogou.com/v10173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