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5.19浙江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霍姆斯这一著名论断并非是否定逻辑的作用,而是指如果把逻辑当作法律的唯一,那就会使法律僵化。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的区分实践,很大程度上契合了这句法谚给我们的启示。

主流观点认为,诈骗罪比民事欺诈多了“非法占有目的”要素。但核心技术问题是,非法占有目的怎么判断?毕竟诈骗罪不像盗窃罪、抢劫罪等其他非法占有型财产犯罪那样具有较强的“现场性”或“强迫性”,很容易认定。实务案例中,行为人直接供述自己实施欺骗行为时就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几乎不可能,这样一来,难免会让承办人产生一种“难以触及真相”的无力感。

为了解决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难题,最高法曾数次颁布规定,从类型化的角度对能够推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情形进行了条目式列举,这对实务认定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但从实践看,如果机械适用列举的非法占有目的类型,常常导致从不同角度分析指向的结论不一致,比如有的案件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无论是检察机关内部还是检法之间均存有分歧。有些被认定诈骗罪的案件又欠缺那么点“火候”,被最高法改判无罪的诈骗案例足以说明。

比如之前遇到的一起发生在同事之间的“借贷式”诈骗案,犯罪嫌疑人以还贷为由向多名同事借款用于赌博,期间在一名借款人催要还款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向借款人发送虚假还款记录截图,并告知已还款,在“纸包不住火”后向同事承认真相,后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其他罪名案件被立案,立案后,行为人父母帮助其还清欠款。

此案中借款人借钱的真正原因主要是基于对同事的信任,事实上该案也并不是因被害人报案案发,而是因涉嫌其他罪名立案侦查而被发现,也就是说彼时借款人都没觉得自己已成为刑事诈骗案件的被害人,此时刑事打击为时过早。

另外,在被问及无能力还款时打算怎么办时,行为人供述其寄希望于父母帮助还款,最终其父母也确实帮助还款了。有观点指出即使后期父母帮助还款,但子女作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个体,其个人借款与父母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关联性,不能说明行为人具有还款能力。但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啃老”行为应当受到道义上的谴责,但在诈骗犯罪的语境下,刑法还需保持克制。

不难看出,有些法律概念经常会产生歧义和争论,比如“非法占有目的”,只有通过融入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朴素的伦理道德观念,我们才能做出恰当的分析判断,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法律也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THE END
1.法律思维的理解和运用比如,民事诉讼领域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并非指当事人对自己所有的诉讼主张都负证明责任,而是遵循“于己有利”原则,即当事人须主张和证明对自己有利的规范要件事实(“有利”是指不适用特定法律规范,该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就不可能得到支持);而对于当事人提出的用以否认对方援引的规范要件事实的主张,则该当事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0218227/index.html
2.书籍推荐于细节处见温度——《法治的细节》华声在线郴州频道二、法律的内涵是尊重生命 本书提到了伦理学著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面对疯子绑在电车轨道上的5个人和另一条轨道上的1个人,你是否选择拉动电车拉杆牺牲这1个人而挽救另外5个人的生命?如果不考虑伦理,仅仅从价值量化上来看,牺牲1个人或许并没有问题,但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现代社会的基http://cz.voc.com.cn/view.php?tid=33289&cid=33
3.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案例分析,是律师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具体案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实践中的应用技巧。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尝试将所学理论与真实事件相结合,从而提升我的应对问题能力。 四、私募基金与金融监管 除了传统领域,我也对私募基金这一金融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私募基金是一个高风险、高回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4.“薪火”读书会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举办“品读法律格言2024年12月8日晚,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在长安校区正心楼经济法学院资料室举办“品读法律格言,体悟程序正义”主题读书会,分享北京大学陈瑞华教授的经典著作《看得见的正义》。 本次活动由“薪火”读书会指导老师李冬冬主持,《青年法苑》编辑部编辑董晓杰做主题报告,经济法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成员共计30余人参加。https://jjfxy.nwupl.edu.cn/hsfz/qhgd/129602.htm
5.快来看一看罗翔的人间清醒语录:1真正来自忘忧阅读17、“对于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乐观。人只能做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你要接受这个事实,并以乐观的心去应对这一切”18、“人生有的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你只能把它归结于命运”19、“浪、漫都是水字旁,会把人淹死的”20、“因为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如果一个人标榜自己遵纪守法,https://weibo.com/6495543529/P4nO4jYZ7
6.“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是罗尔斯的名言。正确C. 电机转速。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是罗尔斯的名言。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https://www.shuashuati.com/ti/a6f21e4e43e243c0aed2addd239d5313.html?fm=bdbc2a874f8df62a58ad2e165e1136d486
7.法律谚语: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合肥律师动态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 【出处】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普通法》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论断 【释义】 严格的逻辑推理的确使法律或者判决具有了理性和科学的色彩,但是较之更甚的危害性在于,由于过于关注逻辑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往往容易导致法律严重脱离经验世界而日渐封闭,其活力日渐枯萎,最后蜕化成社会发展的桎梏,而背离https://www.055110.com/a/cycx/18836.html
8.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他说,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老实说我有的时候也很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你的剧本不是你选择的你只有努力把你的剧本给演好。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http://meiriwenzhai.com/quote/34017
9.哲读书笔记(十二):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美国的“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可感知的时代的必要性、盛行的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公共政策的直觉知识,甚至法官及其同胞所共有的偏见等等,所有这一切在确定支配人们所应依据的规则时,比演绎推理具有更大的作用。法律所体现的乃是一个民族经历的诸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因此不能认为它只包含数学教科书中的规则和定理https://www.jianshu.com/p/55aedb88089e
10.法律的生命在于逻辑,也在于经验法律生命的躯体在于逻辑,生命之灵魂则在于经验。法律与伦理、道德、宗教等一样扮演着社会规范的角色,这就决定它必须扎根于社会生活。一旦脱离于社会,偏离社会生活的常规和经验,而势必导致自身定位的高远而难以与社会生活相融。因此,法律的生命在于逻辑,也在于经验。 https://www.ilawpress.com/article/detail?id=384310534024987137
11.生命的意义在于享受15篇(全文)二、霍姆斯的逻辑观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 是否是霍姆斯的“反逻辑”思想的体现。显而易见, “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霍姆斯一系列法律思想、命题的提出, 一系列的研究又怎么会脱离逻辑的方法而凭空产生。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 这个命题的提出是他为了尖锐的抨击当时学术界盛行的一种观点———在法律发展中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j0qz10p.html
12.禁毒社工公文写作范文(精选4篇)优势视角超越了传统的问题视角的理论范式,关注点在于案主的优势和潜能。它强调要把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如何看待他们的世界以及从他们的经验里找出意义。 运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的观点思考案主问题时,并不是要刻意忽略其痛苦或是不足之处,而是期待以另一种角度出发,协助案主以另一种态度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与改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88ich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