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法律,是因为热爱一些不能用钱买来的东西法学法治律师法律人

这是拥有麦读日历的第7年,难以想象,它的生命力如此持久,陪伴我这么久。亲爱的各位芒友们,2025年最新版出来了,希望,你也能有如此长久的陪伴。

以下,为麦读公众号的推文,这是2025年最新版日历的介绍和购买链接~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预计11月10日开始陆续发货

今年还是做了灰色和银色两个颜色,希望你会喜欢。

以下是一些剧透,不介意的话,可以提前看看。

01

“有什么,比钱更重要?”

几年前,我曾经在公众号里问过当时的读者一个问题:说起来,你为什么选择了法学这条道路?

在那篇推送的留言区,有很多法律人,写下了自己的故事。

@十七

拼尽全力在大二时转专业来到法学专业,不在乎别人跟我说什么学法头凉,学法很枯燥。我想真正踏入这个专业,了解法律和它的一切,我想用自己的一分微薄之力,来减少像聂树斌一样的冤案。现在还只是开始,希望自己能在法学专业的学习中,不忘初心。

@高金宽律师

我是非法学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是一名律师。当初由理工科跨专业考取法律硕士研究生,就是想着有一个法学院的背景,能够系统的学习一下法律知识,为这法律之信仰,选择一生为法治而奋斗。曾言之,法乃大,可容天下,万物万事皆可以法释之。本着一心想释天下万事万物、心怀法治信仰的我,就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研修法律这条路。

@开山怪

本科时学的经济学,去实习的时候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想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温度。也曾被冤枉过,想要温暖别人,为一生正义工作,为可怜的人工作。这是我的信条。

@冷静的观察者

为了实现公平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福佑

八十年代初,高考填报法律未如愿,从教十几年后还是考取律师并获得法律硕士。现已从事法律工作二十年。说起想法,应该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初心。

@翕

阴差阳错,走上法学!法袍加身,有多少人可以铭记誓言,不被世俗牵绊,不被权势动摇,不被利益诱惑,坐于庄严法庭之上鲜红国徽之下,便要摒弃私心,成为只为公平正义存在的符号。法锤在手,便要紧握正义的蒙眼布,是非公断,从此至负于肩!律师之陈词乃一场精彩的论辩博弈,这更是为权利而奋斗的正义之战!但能否全力以赴?证据的收集整理乃是是非曲直的澄清,那客观性,关联性,真实性可真实?

@Yvonne

因为正义要有人用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

@唐古月

从恨得咬牙切齿,到后面的慢慢接受,到现在的离不开,大概是:上天给的缘分,注定让我要和法学在一起。

@刘如英

因为爱,你信吗?

人生多少因缘际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是家族传承式的“显而易见”,有些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心向往,也有些是无数巧合推向的终点。

只是,真正与法律结缘之后,慢慢就会发现,很多事看似偶然,其实灵魂的向往是命运的先知,既往的人生里,早已为此刻的选择,埋好了丝丝缕缕的伏线。

那种对理性的渴求,对正义的向往,对规则与逻辑的尊重,对是非曲直的执拗,旁人往往无法理解,却深深写在我们的血液里,牵起了我们与法律这个行业的缘分。

正如今年的麦读日历2025中,1月6日的日历页上写得那样:

“我们之所以选择法律,是因为我们热爱一些不能用钱买来的东西。”

02

这本法律日历里

记录着那些对我们重要的东西

不知不觉,这已经是麦读日历的第7年了。

过去的六年里,这本小小的日历,已经陪伴了法律人两千多个日日夜夜。

它直陈「人应有自由」

也表达「什么是正义」

它感慨「法律不完美」

也肯定行动的力量:

一日一页,一页一句。每年,我们从上百部律政电影、文学作品中,精挑细选出那些凝练而深邃的语句,在日历这样一件仪式感非常强的物品上,刻下属于法律人的独特精神烙印。

让它成为了万千法律人,办公学习时,桌面的点睛之笔。

那些同在法律道路上的前辈们,跨越时空,通过这些文字,传递着他们对法律的热爱、对真理的思索,也讲述着他们曾经历过的困顿,感受到的温暖与希望。

让你在每天的会心一笑中,感受一份来自同行者的默契与理解——

在麦读日历的读者群里,在大家的朋友圈里,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大量读者在自发晒图,书写当天的经历与感慨。

每天撕下一页旧日历,在崭新的美图与金句中,开启新的一天,已经成为了不少读者的习惯,是一份独属于法律人的“仪式感”。

03

今年的一些剧透

如你所见,今年的麦读日历,仍然沿用了我们的经典版式:黑白分明的简约配色,放大关键词+小字金句。

内容的选择上,也延续了过往的原则:

1、聚焦我们的法律与法学,共同探讨法律人生的方方面面。

2、融入温暖、提气的法律语言。

内卷时代,人人辛苦。在麦读日历2024里,我们加入了更多温暖而鼓舞人心的句子,给你陪伴慰藉,也为你加油打气。

3、别忘了在你的生活之上,保留一片天空。

我们观察,喜欢麦读日历的读者,都有着相似的特质:他们往往在日常的忙碌之上,维护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都保持着心灵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忱。

为了这些可爱的人,为了这份柔软与温暖,我们一如既往,保留了许多“无用而美好”的语句。

希望11月10号发货后,收到新年日历的你,会在其中发现更多的惊喜。

前300名

随机赠送↓价值39元胶带1个

最后,定制政策说明:

团购50册以上的读者,我们支持定制腰封、封面logo等等。欢迎扫码联系:

THE END
1.法律思维的理解和运用比如,民事诉讼领域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并非指当事人对自己所有的诉讼主张都负证明责任,而是遵循“于己有利”原则,即当事人须主张和证明对自己有利的规范要件事实(“有利”是指不适用特定法律规范,该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就不可能得到支持);而对于当事人提出的用以否认对方援引的规范要件事实的主张,则该当事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0218227/index.html
2.书籍推荐于细节处见温度——《法治的细节》华声在线郴州频道二、法律的内涵是尊重生命 本书提到了伦理学著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面对疯子绑在电车轨道上的5个人和另一条轨道上的1个人,你是否选择拉动电车拉杆牺牲这1个人而挽救另外5个人的生命?如果不考虑伦理,仅仅从价值量化上来看,牺牲1个人或许并没有问题,但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现代社会的基http://cz.voc.com.cn/view.php?tid=33289&cid=33
3.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案例分析,是律师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具体案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实践中的应用技巧。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尝试将所学理论与真实事件相结合,从而提升我的应对问题能力。 四、私募基金与金融监管 除了传统领域,我也对私募基金这一金融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私募基金是一个高风险、高回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4.“薪火”读书会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举办“品读法律格言2024年12月8日晚,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在长安校区正心楼经济法学院资料室举办“品读法律格言,体悟程序正义”主题读书会,分享北京大学陈瑞华教授的经典著作《看得见的正义》。 本次活动由“薪火”读书会指导老师李冬冬主持,《青年法苑》编辑部编辑董晓杰做主题报告,经济法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成员共计30余人参加。https://jjfxy.nwupl.edu.cn/hsfz/qhgd/129602.htm
5.快来看一看罗翔的人间清醒语录:1真正来自忘忧阅读17、“对于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乐观。人只能做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你要接受这个事实,并以乐观的心去应对这一切”18、“人生有的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你只能把它归结于命运”19、“浪、漫都是水字旁,会把人淹死的”20、“因为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如果一个人标榜自己遵纪守法,https://weibo.com/6495543529/P4nO4jYZ7
6.“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是罗尔斯的名言。正确C. 电机转速。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是罗尔斯的名言。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https://www.shuashuati.com/ti/a6f21e4e43e243c0aed2addd239d5313.html?fm=bdbc2a874f8df62a58ad2e165e1136d486
7.法律谚语: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合肥律师动态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 【出处】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普通法》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论断 【释义】 严格的逻辑推理的确使法律或者判决具有了理性和科学的色彩,但是较之更甚的危害性在于,由于过于关注逻辑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往往容易导致法律严重脱离经验世界而日渐封闭,其活力日渐枯萎,最后蜕化成社会发展的桎梏,而背离https://www.055110.com/a/cycx/18836.html
8.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他说,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老实说我有的时候也很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你的剧本不是你选择的你只有努力把你的剧本给演好。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http://meiriwenzhai.com/quote/34017
9.哲读书笔记(十二):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美国的“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可感知的时代的必要性、盛行的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公共政策的直觉知识,甚至法官及其同胞所共有的偏见等等,所有这一切在确定支配人们所应依据的规则时,比演绎推理具有更大的作用。法律所体现的乃是一个民族经历的诸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因此不能认为它只包含数学教科书中的规则和定理https://www.jianshu.com/p/55aedb88089e
10.法律的生命在于逻辑,也在于经验法律生命的躯体在于逻辑,生命之灵魂则在于经验。法律与伦理、道德、宗教等一样扮演着社会规范的角色,这就决定它必须扎根于社会生活。一旦脱离于社会,偏离社会生活的常规和经验,而势必导致自身定位的高远而难以与社会生活相融。因此,法律的生命在于逻辑,也在于经验。 https://www.ilawpress.com/article/detail?id=384310534024987137
11.生命的意义在于享受15篇(全文)二、霍姆斯的逻辑观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 是否是霍姆斯的“反逻辑”思想的体现。显而易见, “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霍姆斯一系列法律思想、命题的提出, 一系列的研究又怎么会脱离逻辑的方法而凭空产生。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 这个命题的提出是他为了尖锐的抨击当时学术界盛行的一种观点———在法律发展中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j0qz10p.html
12.禁毒社工公文写作范文(精选4篇)优势视角超越了传统的问题视角的理论范式,关注点在于案主的优势和潜能。它强调要把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如何看待他们的世界以及从他们的经验里找出意义。 运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的观点思考案主问题时,并不是要刻意忽略其痛苦或是不足之处,而是期待以另一种角度出发,协助案主以另一种态度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与改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88ich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