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品课堂重温经典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Leveraging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toMakeMoralClassroomShine
QIANHui
(SuzhouIndustrialParkLoufengSchool,Suzhou,Jiangsu215021)
AbstractFivethousandyearsofChineseculturaltreasureinmoreofourinexhaustibleteachingresources,leveragingtraditionalculturemakeproductsshineisworthpursuingandexplorationofourclassroomteachers.
Keywordstraditionalculture;moralclassroom;revisitclassic
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的经典的思品教学材料。这些材料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也或是在思想深度上面都极具教学价值。作为一名思品老师,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思品课上重温经典,借力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可以让思品课堂熠熠生辉大放异彩。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在利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方面,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1深挖源头、活水自来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彰显正能量的内容更是数不胜数。诗、词、歌赋、对联、传说则更是其中的奇葩。它们语言优美、文字精炼、思想深刻、发人深省。新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涉及到的关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里寻觅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辅佐资料。大致可以有以下的分类。
1.1励志劝学类
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取得优良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每学期开学初期,往往因延续于假日的休闲娱乐之中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此时思品课堂则可不急于讲新课,结合古代名人苦读成才的故事可教育学生发愤读书可以有所成就。
1.2修身养性类
拿破仑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人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七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不仅影响到学生整个三年初中的学习生涯对学生的将来也会产生深远的意义。教育学生文明礼仪要从一言一行做起。结合我校德育课题的善小活动,以刘备的名言告诫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朱子治家格言》“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善于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面对一些学生在生活方面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举动,教育学生节俭节约。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1.3齐家治国类
孝亲友爱方面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其中孝亲典故也是数不胜数,如:《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了。还有“缇萦救父”“谢柱打虎救母”以及《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还生孝顺儿子,忤逆还生忤逆凶”。描写友情的古诗句,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爱国爱乡方面的。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些诗句无一不向后人传递着祖先们崇高的爱国之情。
自然环保方面的。我们国家坚持的基本战略之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能在古代典籍中找到踪影。如《增广贤文》“但就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终不如……亭栽西凤竹,池养化龙鱼。”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等。
2环环相扣、珠联璧合
2.1预习环节感悟神韵
2.2授课环节手到擒来
2.3实践环节熏陶升华
一、“细心”创设环境
(1)班主任要对教室的卫生、物品的摆放有明确的要求,给学生创设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2)班主任要营造一个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关于教室的布置,班主任是总设计师,布置要美观、大方、高雅,力避凌乱、品位低下。比如,班级管理制度上墙,班级格言每两天一句,学生写出感悟。班级标语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任务及时更换。班级黑板报要精心组织,体现高水平、高质量。班级文化环境能促进学生学习,布置时尽量注意不要分散学生的听课精力。
二、“爱心”呵护学生
班主任要爱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施以不同的爱。(1)对优秀生,班主任往往忽视对其教育,而恰恰是这种忽视,使一些优秀生自身存在的缺点(如优越感强、耐性差等)不断扩大,无法发挥优秀生应有的模范作用,也就缺少了集体建设应有的凝聚力。因此对于优秀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应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使之成为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优秀生,成为班集体建设的领头羊。(2)差生一般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组织纪律差,在心理上则较敏感、自卑,容易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差生特别是差生群体的存在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不利于班级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班主任在爱优秀生的同时,还要爱差生,与他们建立起一种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在此基础上,纠正差生身上的缺点就容易多了。(3)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时刻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想办法克服困难,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困难挫折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战胜困难挫折,你就成为强者。(4)对家庭经济优越的学生,让他们清楚,优越的生活是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明天更美好的生活尚需自己去努力。
三、“恒心”培养规范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锻炼身体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应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成绩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为此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制订计划等。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健身习惯要与提高学生的成绩紧密结合,向学生讲明白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身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和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要靠班主任的不断渗透及影响,要教会学生如何饮食、如何高效休息、如何高效锻炼。
四、“公心”对待学生
用心对待学生,必须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对全班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有优劣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学生,不宜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感到教师公平,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热心”管理学生
六、“信心”激励学生
班主任应时时留心、处处用心,捕捉时机、选准火候对学生进行信心、目标教育。为此,班主任应做到:(1)留心国家大事,如512抗震救灾、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等大事,用来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将这种热情引导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掀起班级学习热潮。(2)紧跟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热潮,开展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如利用热播剧《士兵突击》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举行“不抛弃、不放弃,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情”的主题班会。(3)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如参加校园歌手大赛、运动会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日积月累教学现状教学方式
“日积月累”出自朱熹《答周南仲书》:“随时体究,随时讨论,但使一日之间整顿得三五次,理会得三五事,则日积月累,自然纯熟,自然光明矣。”“日积月累”顾名思义是一天天、一月月积累,这个积累过程是动态的,是持续的。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每组“语文园地”中都有一个栏目“日积月累”,它主要包括“识字、对联、经典诗文、名人名言”等,是中华文化经典中的精华,是宝贵的学习资源。但教学实践不容乐观,普遍重知识的机械运用,轻积累的方法指导。教师教的方式单一,学生学得乏味。
一、“日积月累”几种教学现状
(一)机械识记型。
大部分老师在教学“日积月累”版块时都采用五步法,第一步读读,第二步背背,第三步抄写,第四步默写,第五步查漏补缺,不会背的继续反复读,不会默写的继续反复默写,直到全部过关为止。
(二)自生自灭型。
(三)蜻蜓点水型。
(四)盲目拓展型。
部分老师认为“日积月累”重在积累,拓展的内容多多益善。于是,随心所欲地让学生无限制地抄写同类词语、句子或者诗句,学生苦不堪言。
综上所述,“日积月累”这一版块教师教得单调,学生学得乏味,教学现状处于困境之中。
二、改变“日积月累”的教学方式
(一)乐积农谚,感受生活乐趣。
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几乎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小学阶段“日记月累”涉及农谚的有四次,分别是二年级下册《节气歌》,三年级上册《蔬菜季节歌》,另外六册、八册都收集了气象谚语。但是因为农事与孩子的生活没有紧密关联,因而学生一般不感兴趣。于是在教学八册农谚的时候,我就运用“调查收集――分类整理――明晰依据――故事激趣”的思路开展积累活动。
1.调查收集。古代劳动人民充满智慧,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通过祖祖辈辈的经验积累,口口相传,民间流传了非常多而实用的农谚。我就根据农村学校的资源优势,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起来,组织学生到周边村子收集农谚。他们收集到的农谚很丰富,有气象类的,也有农耕类的,这些农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念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兴趣很浓厚。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农谚在农村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2.分类整理。学生收集到的农谚很多,有节气方面的,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等,类似二年级下册《节气歌》;也有农耕类的,如“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类似三年级上册《蔬菜季节歌》;也有关于风、云、雨等。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角度给收集到的农谚分门别类。
4.故事激趣。历史上有许多利用气象的故事,如著名的《草船借箭》。教学时先播放《草船借箭》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观看结束以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白机智的诸葛亮在一个早上获取了十万支箭,就是利用了有大雾的天时。有了这个故事的引入,学生就自然对《三国演义》感兴趣了。
通过实地调查、分类整理、故事激趣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不仅积累了农谚,还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智慧。
(二)巧积歇后语,感受语言魅力。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虽然短小,但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小学阶段歇后语共出现四次,分别是六册、八册、九册、十册,相对集中。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策略:
1.内容重组。三年级第六册第八组主题是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课文《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西门豹》等学生学得不亦乐乎。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就是围绕“神话和传说”的,而且“日积月累”的歇后语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等也是关于神话、传说。在教学时采用了单元重组的方法,把“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和“日积月累”版块进行整合。
2.情境创设。语言的积累离不开实践运用,运用让语言浑身充满活力,让其更灵动。如学校经常举行各项比赛,每次比赛总有人获胜,有人落选。于是就以学生象棋大赛、歌唱比赛为背景,情景模拟相声《妙语连珠》。
甲:你的象棋技术真好,就像飞机上挂水壶――高水平(瓶)!
乙:你的歌唱得也不错,就像高山上打大锣――四方闻名(鸣)!
甲:不提不提了,听说你上次住院了,我真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乙:不要紧,不要紧,就像牛身上拔根毛――无伤大体。
甲:那就好,那就好,我们说句歇后语就下台吧。
甲乙:唱戏的忘了台词――赶快下台。
内容重组,情境创设都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方法。除此以外,还可以运用看图猜歇后语、看动作猜歇后语等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运用。
(三)妙积名言警句,感受人生哲理。
2.营造氛围。积累离不开良好氛围的创设,名言警句流传至今的很多,涉及的内容很宽泛。有生命意义方面的,如第八册巴金――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有爱国方面的,如第十一册――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的泉源;针对这些内容,组织学生选择相应的名言警句布置在教室、食堂、图书室等场地,营造处处有警句,处处有名言的氛围,督促学生时时修正自己的行为。
聚沙成塔,聚腋成俅。郭沫若先生曾作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驰。”老师应是魔术师,灵活地运用乐巧妙三招解日积月累教学之困,把学生引向自主积累的美好殿堂,让其快乐地徜徉在“日积月累”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毛玲斐.日积月累有效提高.教育科学,2012、6.
[2]林志强.教学“日积月累”应有智有趣.2011.12语文小学教学设计.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毫无疑问,对于学生而言,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对于教师而言,作业就像一把尺子,能量出学生的问题与不足,也可以量出教师教学的纰漏――作业,是值得极为珍视的。叶老说:要解放学生的手,使他们能动;解放学生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口,使他们能说。让作业富有趣味、精当灵活、充满创意,就是要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作业练习中解放出来,由作业的奴隶变成作业的主人,切实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课堂、文本中解脱出来,涉猎丰富的实践机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切实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在实践中,我认为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作业设置,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动性,让作业和动画片一样吸引着学生,作业是他们自己需求。经过多年的摸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四:实践型:新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又极具指导性。实践性作业主要指读写背以外的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性作业。“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习知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们学习的本领总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因此要多设置一些动手造作、参与体验的内容,让学生将动手、动脑的过程按顺序记下来;或者到大自然中、社会中搞一些小调查、小研究或者小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经历。如学习《植物的种子》以后,我让学生带来了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种子,撒在小盘子、小杯子或者花盆里,组织学生参与管理,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生长情况。现在,一棵花生正茁壮成长在教室里的生物角。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真实的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