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英语论文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法律英语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3常用古旧词英美法律文件经常使用现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的古旧词汇。尽管现在英美国家要求法律语言简明、大众化,提倡法律人士在起草法律文件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词语。但是为了使法律文件句子简练、严谨,依然在很多法律文件中使用古英语和中世纪英语词汇。中古英语中,here、where和there可以与表示方位和原因指向的词构成复合词,以表示加强和确定之意。例如:aforesaid(前述),forthwith(立即),said(上述的),pursuantto(依据),let(阻碍,如在withoutletorhindrance这个短语中,witness-eth(作证如下,意为提供某事的正式证据),用here做前缀的词hereby(特此,因此,兹)、herein(在本文件中)、hereinbefore(在上文中)、hereinafter(在下文中),hereto(关于,至此),heretofore(迄今,以前),用there做前缀的词thereunder(在其下,据此),thereafter(其后),thereat(在那里),thereby(因此),theretofore(在那以前;到那时为止),thereto(随附,附之),用where做前缀的词whereas(根据,鉴于),whereby(根据,按照),whereof(关于)whereat(对那个)。

1.5同义词重复在法律英语中,有时使用同义词重复,就是本可以用一个单词表达却用了两个或者三个单词。同义词重复可以使法律文件的意思表示更加准确,强调所用表达的意思。例如:aidandabet(同谋),ac-knowledgeandconfess(承认),ceaseanddesist(终止),annulandaside(取消,注销,废除),goodsandchattles(财产),lastwillandtestament(遗嘱),freeandclear(没有义务)。在翻译过程中,一般将同义重复的词组译为一个汉语词。

2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句型特色

2.1复合长句多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语言尤其要求严谨,围绕中心词经常有很多限定,对于一个法律行为成立的条件和产生的效力都有明确的解释。为了实现这种严谨,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句子结构一般都比较复杂,包含大量的从句、并列结构以及分词结构等。因此,法律英语以长句居多,很少看见短句的形式。

2.2一般用陈述句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为了明确法律关系,所表达的内容必须准确、严密、客观、规范,需要通过陈述句的形式客观地进行描述,规定法律主体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而不容许推理和抒发感情。权威性语言风格和严谨的语义表达使得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句式结构主要是陈述句,一般不使用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这是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区别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特点之一。

2.3一般都是完整句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在表达的时候需要传递完整准确的信息,所以要求句子成分相对完整,一般不使用省略句或单部句,因为省略成分的句子或单部句有时会产生歧义。完整句主要指一个句子是完全主谓句,既有主语又有谓语。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客观性和英语语言特点决定了在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中被动语态使用广泛,这也是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使用完整句的原因。对比看,中国法律一般没有被动语态,多非主谓句,而是使用无主句,在翻译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时要结合汉语和中国法律的这一特点进行调整。

2.4使用条款句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文字表达要尽量简洁、条理、醒目,以便于执法人员和普通公民记忆、查找、引用。古今中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都采用分条列款陈述的形式。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使用的条款句形式主要有简单条款句、树形条款句和平行条款句。

3英语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若干翻译方法

关键词:法律英语文本;法律文本语境;语义;法律转向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环境。离开了环境的语言就好像无本之木。语境对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十分重要。反过来,对于理解语言,探究语义,语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坐标尺。人们总是通过语境学习掌握语言,并在一定语境中使用语言。中国入世以来,越来越多的法律英语文本进入了国人的视野。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法律英语文本的翻译和理解困难重重。究其根本,是没有注意法律英语文本语境下语义的法律转向。

语言学中,人们按照语言或他们使用的语言分为不同的团体。语言社团是其中的成员都认为讲同一个语言的团体。(胡壮麟等,2005)法律英语是特定范围内使用的,有着区别于其它社团语言的一种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变体。它是民族共同语在长期的法律科学和法律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服务于一切法律活动,而且具有法律专业特色的一种社会方言。(程汝康,熊德米,2004)其特点为准确,规范,得体。精练,流畅。Crystal和Dave(1969)对法律文本的结构和组织进行了分析总结,他们认为:1,法律语言是工具性语言;2,法律文件具有不同于其它类文本的特征;3,法律英语具有明确的特点;4,法律语言使用了日常英语不采用的语义原则。(杜金榜,2006)法律语言的这些特点说明了研究法律英语语义不同于研究一般的日常用语,在法律语境中使用的语言由于语境的影响,语义就不再完全等同于日常会话的语义。

一、语境

(一)语境的界定

任何符号系统的存在都是隐性的,它仅仅作为一种描写的可能而存在:唯有描写行为和认识行为才能使其具有显性。因此,符号系统与描写互为先设。(格雷马斯,2004),语言和意义互为先设,同样,语境的存在也是隐性的,也即语境和语义互为先设。讨论语义在法律文本语境下的法律转向前,第一步必须明确当下的语境是什么。

韩礼德在20世纪80年代(Halliday,1964)探讨了最初的语境模型。分别从“范围”(field),“方式”(mode)和“基调”(tenor)这三个变量分析了这一语境模型。(胡壮麟等,2005)按照他的观点,语言系统被分为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语音层三个层次。相邻层次间的体现关系(realization)是自然的(natural),语境层与语义层间的关系犹如罗网,一方面,语境通过语义的表达具体化。实体化(instantiation),另一方面,语义在语境中明确化,特定化,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建起一个表意的空间,实现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对语境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对法律文本的语境而言,实际就是指影响法律文本生成以及人们解读法律文本时各种因素的总和。

(二)语境的分类

Malinowski(1923)最早对语境做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二维划分。后来,以Firth为代表,语境又分为语言因素的上下文和非语言因素构成的情景语境两部分。(曾方本,2004)May(2001)提出了动态语境的概念,指出语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场景,以便交流过程中的参与者互动。并使交流中的语言得以识别。王建华按照普遍性、层次性和简明性三个语境分类原则。把语境分为了言外语境——包括认知背景和社会文化。言伴语境一包括伴随语境和现场语境,和言内语境——包括语篇语境和句际语境。(张德禄,刘汝山,2003)心理语言学家也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认知语境,即客观世界在人大脑中概括化、抽象化、系统化的结果。(周国辉,2005)从上面的各种分类中。可以看到虽然研究者不同维度对语境做了层次分明的解读。但不外乎都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二、语义

(一)语言的多义性

语言中的字词是有限的,而世界是无限的。我们无法也不可能构建一个和这个无限世界——对应的符号系统,相反,通过词语的组合、重构,有限的字词已能完全表达言语者想要表达的这个世界及其发展变化。字词的组合、重构使语言在根源上产生了新的意义,使用中的语言的意义也随言语者的意愿发生变化,以达到言语者交际的目的。

语言的多义性说明在不同语境和不同文本下,同样的字词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Grice进一步指出明不(whatissaid)和暗含(whatisimplied)也存在差别。后格莱斯时代的学者虽对他的这一理念提出了质疑(Jaszezolt,2004),但语言的多义性给我们提供一种解释的可能,虽然它也常常误导我们做出错误的理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探讨法律英语文本语境下语义的法律转向的原因之一。

语言的多义性在文学文本表现明显。比如:dog一词,在下列各句中意思差别明显:

Youdirtydog!你这个无耻的小人!

Itisrainingcatsanddogs,天下着倾盆大雨。

中图分类号:DF72文献标识码:A

语言在人类事物中处于核心地位,法律也与语言是紧密不可分割的,没有语言,法律也不会存在。研究文化与翻译的关系,首先是基于文化与语言关系研究之上,尤其是基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之上。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还要研究译入语中的表达方式,以及这种表达方式在译入语读者中的理解和反应。因为,翻译固然要考虑到文化问题,但最终还得通过语言的操作来完成翻译过程。因此,在翻译研究中,语言与文化、宏观与微观这两个方面都不能忽视。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无论是作为一个科目,还是作为一个研究方向,都是从内容上将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既是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合二为一,也是文化对比研究与“比较文化语言学”的合二为一。

一、法律文化与法律翻译

二、法律文化和法律翻译

三、正确运用法律文化与法律翻译

每个社会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不同的文化、社会和语言结构,有着自己的特色。而法律概念、法律法规、法律的具体应用则正好折射出了法律文化在这些社会中的不同。法律翻译包含了从一种法律制度到另一种法律制度的转移,每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是独立的一个法律体系。因此,了解一个国家的法律文化,对法律翻译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由于法律文本具有的特殊地位和其具有的严谨性,提倡归化的翻译者认为,译文只是原文的一种代码转换,翻译时应该忠实原文。国外学者中,奈达是提倡使用归化的方法并最具有影响力的人。他提出的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学说与他的归化翻译技巧是一致的。所谓归化,即采用自我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得译文符合并融入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而韦努蒂是异化的倡导人,他在《论译者的隐身性中》,提倡译者应尽量融入目标语的文化价值观,使得译文通顺流畅,读者在阅读和理解起来也不具有难度。用他的话讲,如一味的使用归化,会使读者以为在阅读原著,而非翻译过来的作品。尤其在进行权威性翻译时,如在翻译法典、判例、条约、司法裁判等正式法律文本时,在正式法律交往如签定契约、诉讼、法律职业者就专业问题进行交流和在翻译法律专业书籍时,考虑到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基于准确忠实的传递意思的需求,有必要以异化译法为主;当然,在确保译文和原文能够得到一致理解的前提下,译文还要尽量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四、结语

翻译活动中本身不存在绝对的真实。所以个人认为,在法律英语的翻译过程中,除了以异化翻译为主要策略外,也可采用归化策略,减少源语言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之间的陌生感,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尽量使作者靠近读者,这样可促使彼此的包容,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进而可增加异化策略。更好的体现源语言的语言和文化特质。由此拓宽视野,丰富自身的文化和语言,实现两种语言的竞合。而不是现在学术界所讨论的“异化为主”或者“归化为主”的趋势。

(作者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二、情景教学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适当情景,进行模拟表演

在高职旅游英语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就是把各种在旅游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情景搬到课堂里,比如旅行团接待等场景,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模拟环境里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实际交际能力,掌握整套旅游服务英语。比如创设对话表演情景,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本中的角色。英文课本中绝大部分是对话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运用多媒体展示情景

3.利用实物或直观道具,进行情景教学

三、情景教学法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

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英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

2.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四、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旅游英语教学应该以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为前提,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必须结合实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单项到综合;情景教学要符合语言交际的实际,创设的情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学习旅游英语的过程当中。

当今的中国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教育、文化、体育、政治、医疗等,中外这些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因此,精通法律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这类人才在中国又非常紧缺。阅读法律英语报刊是了解国际国内法律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学习和掌握现代法律英语的理想途径。因此,掌握法律英语阅读策略和学习技巧对于法律报刊的阅读非常重要。本文尝试运用图示理论对法律英语进行分析,探讨图示理论对语篇解读的作用,旨在促进学习者对此类语篇的理解能力。

一、图式的概念

图式理论(SchemaTheory)是对心理过程进行理解、解释的一种理论模式,属于认知心理学。

十八世纪德国心理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最早提出了图示的概念——“人的大脑中存在纯概念的东西,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王晓红,2004)”[1]。而最先将此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的是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tlett)。他将图式概念运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并重新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图式理论研究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指出:图式的发展水平是人的认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图式既是认识发展的产物,又是认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石向实,1994)[2]。20世纪70年代后期完善图式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外语教学中的是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Rumelhart)等人。他们对图式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他们的观点是:图式是认知的建筑块件,人类的认知依靠记忆中已经存在的图式。

简而言之,图式是以等级层次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的一组相互作用的认知结构,人们从语言材料中所获取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图式相互作用,以实现对重要信息的理解。

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提起英语阅读,由于对背景知识比较缺乏、平时阅读习惯较差以及阅读技能掌握不全面等原因,学生们普遍表现出阅读模式单一、兴趣不高等特点。

目前,各大高校的英语阅读课程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一切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非常单一。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讲授过多的词汇、语法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检查时,提出问题过细;在阅读中教师介入多;阅读材料陈旧,课堂教学沉闷(李丽妍,2010)[3]。

三、法律英语的图式分析

根据图式理论,阅读者的阅读能力主要由三种形式决定:

语言图式(linguisticschema):指词汇、语法和习惯用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

形式图式(formalschema):指学习者对阅读文本体裁的了解程度。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材料的内容互相作用,这将决定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一)法律英语语言图式

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鲜明,无论是词语、词义,还是表达方式等方面,都与普通英语有所区别,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有大量的词汇储备。

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

1区别于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华丽辞藻和丰富的修饰语,法律英语属于正式的书面语,用词准确又很拘谨,不像日常英语一样随意,否则容易引起法律纠纷。例如:在法律英语中表示“根据”,一般用inaccordancewith,而很少会用accordingto。

例:CancellationchargeswillapplyinaccordancewithParagraph4above.(按照上面第四节条款内容应该支付注销费。)

2在英语的发展过程中,法律英语词汇逐渐从多义的普通英语词汇中分离出来,一些普通英语中的常用语在法律英语中具有另一种含义。例如:

(1)Thisisasensitiveissue(问题).

Themandiedwithoutissue(直系继承人)

(2)Attwenty,hesjustbeginningtofindhimself.

Thejuryfound(裁定)himguiltyofmanslaughter(过失杀人罪).

3因为法典讲究传承和稳定,在法律文书的制定过程中,为避免因改变原词而产生歧义,一些古体词得以保留下来,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大量使用以here,there和where与介词合成的词。

例如:thereinafter(在下文中)

例:Thebooksfirstreferencewasinnocuous,butthesixreferencesthereinafterwerelibelousperse.(本书的第一条引文没有问题,但是后面的6条引文本身即具有诽谤性。)

atissue(争论点)

issueoffact(事实问题)

issueoflaw(法律问题)

causeofaction(诉讼原因,案由)

duecare(适当的小心)

5当不愿意肯定地表明个人观点或为体现对他人的礼貌和尊重时,有意地使用模糊语言。

(二)法律英语内容图式

(三)法律英语形式图式

四、图式理论对法律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学生头脑中的图式能够帮助他们调节注意力、理解分析阅读材料、搜索记忆、对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概括、推论并重新组织等。在法律英语阅读教学中,只有最大程度上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才能使阅读的效果最大化。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法律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

1广泛利用资源向学生介绍法律文化背景知识,创建内容图式。

2帮助学生熟悉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以图表、文字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头脑风暴。

阅读的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模式:

1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models),也称数据驱动法(datadriven),强调对阅读材料从词汇到语篇意义的理解。在这种模式中,信息被动输入,学生被动参与阅读。

2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models),即概念驱动法(conceptdriven)。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等预测、筛选输入的信息,属于高层次的阅读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追求逐渐从物质趋向精神,以用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使人感到了身心的疲惫,脑力的透支给人们的健康亮起红灯,在对文化知识和身心健康的双重渴求下,作为最直截了当的跨文化体验模式“文化旅游”无疑是一个折衷兼得的上佳之选,在松弛和快乐的旅游氛围中既可开阔眼界又可增长见识。

一、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遗产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的资源基础之一,它正在对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文化旅游”,这种充满文化气息的旅游观光和休闲模式,正在整个世界的旅游业的发展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是文化大国,“文化旅游”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升温。“文化旅游”与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化趋势一拍即合,越来越多的人对承载着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旅游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给华夏子孙留下了无数的文化艺术珍宝和历史文物古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遍布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反映着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和艺术特色,如前所述,“文化旅游”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各地的文化与文物古迹,因此,我国旅游业的资源开发渐渐从对“大好河山”等自然景观的原始展示,向寻根溯源的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转变,各种文化遗产深层开发已经成为旅游业生命力的源泉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统一

1.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开展文化旅游可以提高文化遗产地的知名度、价值及地位,增强人们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化遗产直接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使全社会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旅游界人士认识到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后,为了吸引旅游者,必然会注意保护文化遗产,以便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从而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2.保护好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我国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分布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各种文化遗产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深层开发已经成为旅游业生命力的源泉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据统计,在我国入境旅游收入名列前茅的旅游城市中,有七成是历史文化名城。而我国首批公布的4A级旅游区中,以文化遗产或仿文化遗产作为吸引物的旅游区占了六成之多。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旅游的需求将继续增长,文化遗产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地发挥和提升。

3.发展文化旅游可缓解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4.丰富的文化遗产会给旅游部门带来经济效益

文化遗产可以满足人们旅游中探古求知的需要,遂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必然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文明史留存下的文化遗产,一经在文化旅游中应用后,必然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立

1.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失衡

中国众多的文化遗产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及文化价值。在当前的旅游开发热中,各地政府都把它们当作本地重要的经济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除了个别正在积极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景区外,已申报批准的一些景区和未申报的一些景区在开发建设、管理经营中都存在过度开发、过度利用而保护不力的问题,造成开发与保护的严重失衡。

2.文化旅游开发经营占用大量资金使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不足

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通常来讲,文化遗产地政府的财政普遍较紧,国家支持也有限,因而现有的遗产保护资金非常宝贵。在遗产资源的开发经营中,由于是政府办企业,政府全方位投入文化旅游开发项目,重蹈了计划经济时的覆辙,陷入财政泥潭,文化旅游开发和经营占用政府大量资金,很难再抽出资金投入遗产保护工作,从而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步步弱化。

3.文化旅游开发缺乏专业经营队伍使遗产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政府对遗产的开发、经营、保护监管全部包办,不仅资金投入大,而且人力投入也非常巨大。三项工作内容不同,需建立三套工作班子,三类技术专业人员。这样庞大的组织规模一般地方难以接受。现在有些遗产地政府往往采用一套人马三项全拿。这样的结果是:虽然人员支出减少了,但结果什么都干不好。特别在经营中尤其缺乏经营管理的经验和知识,常常造成遗产旅游资源的闲置或过度消耗,经济效益和遗产保护都很不理想,使得文化遗产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4.文化遗产改造不当,造成文化遗产被破坏的悲剧

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某些旅游部门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化遗产进行任意地改造开发,超负荷地接待旅游者,结果加快文化遗产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也有部分旅游部门为了提高文化遗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使其长期为旅游服务,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确实采取了一系列维修与保护措施。但由于有关人员文物专业素质差,不懂得文物的维修与保护应尽量使其维持原样、符合其历史时代特点,而是对文物古迹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名为保护,实为破坏。

四、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赢

保护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实现二者的共赢。目前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指导思想是“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都把保护放到了第一位。

1.切实加强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责

按照《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的规定,“各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传承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该国将为此而竭尽全力。”正因如此,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多由中央管理部门直接管理,有些国家甚至在国会内设立了国家公园委员会。在文物保护这个问题上,政府应当承担首责,应采取专项经费安排、成立专业的文物维护修缮机构等方式进行保护。文物保护是用现实的代价赢得未来。作为理性形象出现的政府,就更应抛却功利色彩,勇敢承担起保护重任。政府的“首责”不明确,保护起来肯定会缩手缩脚。所以,在我国,类似长城之类的“世界遗产”应由国家直接管理,并由国家级、世界级专家参与鉴定、评价、监察和保护。对其他古迹,也应当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归口管理,真正实现“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2.文化遗产管理政企分开会给文化旅游业带来大发展

政企分开是指把文化遗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交予专业化的企业经营,做到政府监管、企业经营,各司其责,双方受益。遗产地地方政府要发展旅游,把产业做大,必须进行企业化运作。政府与企业二者性质不同。如果混在一起,必定两类性质的工作都受干扰。所以应由政府主办的接待型向企业主办的市场型发展。政府主导职能主要体现在管理和监督方面,使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市场运作是指按照市场规律和原则开展经营活动。只有如此才能能把文化旅游做大、做好。

3.文化遗产管理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应密切配合

文化遗产主管部门与旅游部门在以保护为主这一观点上,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旅游资源。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就无法复原。如果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被破坏,那发展文化旅游如同纸上谈兵。目前,各地文化遗产,多由建设、文物、林业、环保等多部门层层管理,而具体决策权又在地方政府,因而政出多门、相互干扰,难以作出全面的科学决策。结果可能是唯利开发,造成对遗产的破坏。所以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应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实现二者的共赢。

4.严格限制客流量,实施游客预约制、上限制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通过门票价格杠杆来调节游客数量基本没有起到限制游客数量的作用。我国的遗产管理单位中有相当数量被地方政府作为上缴税收和财源,门票定价的依据并非保护和运营的基本费用,即便是世界遗产也只是经过限定范围的听证就可以涨价,所谓门票价格杠杆往往只是门票涨价的借口,并没有起到限制游客数量的作用,真正能够根据环境容量限制客流量的是预约制及上限制,如九寨沟就采用了日游客上限制度。

五、结语

不同时代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涌动流淌的血脉,记录着历史轨迹,承载着灿烂文化。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实现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在此过程中,任何功利性的做法和受利益驱动的短视行为,都是我们应极力防止与避免的。

[1]梁雨华:文物旅游: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文史杂志2004,(04)

语义韵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再谈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建设标准

共选视阈下的二语语用知识研究

学习者语法错误自动检查研究述评

语言学研究中的多因素分析

农科学术英语论文语料库的创建

《语料库口译研究的垦拓》评介

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

借助汉语以义索词的英语用法检索

REBOL:语料库研究者的编程语言

杰弗里·利奇的语料库研究之路

《中国语境下的语料库语言学》述评

梁茂成谈语料库语言学与计算机技术

邢富坤谈语料库语言学与计算机技术

Zipf定律及Zipf语言经济论剖析

中国英文科技文献中的词束特征调查

第三届亚太语料库语言学大会征文通知

李文中谈基于语料库的文化表述研究

钱毓芳谈基于语料库的文化表述研究

《英语学习者语言中的隐喻》述评

《语料库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应用》述介

卫乃兴谈语料库语言学的本体与方法

许家金谈语料库语言学的本体与方法

中美中学生英语写作用词词长对比研究

语料库驱动的机器词典构建关键问题探讨

语料库语言学与文献计量学的交汇和互补

基于共词分析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现状分析

语料库、平义原则和美国法律中的诉讼证据

四大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宏观语言特征研究

中国学者应用语言学英语论文中的词块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概述

If条件句句法语义特征的语体倾向性研究

人文社科学术文本俄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研究

从推理类话语标记的演化看翻译与现代汉语的互动

汉语译文的成语特征研究:翻译共性假设再探

PATTIE儿童读物及视听材料英语语料库的创建

《日内瓦语言学派:从索绪尔到功能主义》绪论

句法构词研究新进展——《词内句法》述评

《空间语义的识解:通向概念空间的窗口》述评

英语影视剧迷在中国社交媒体中的超语嬉戏

从“人称代词+的”结构的使用看汉语译文的欧化

国内语言学研究热点及走向——基于语料库的分析

整合性视角下的语用学探索——《文化间语用学》述评

本质、特征、关系:外壳名词三分法及人际功能研究

大学物理论文去哪下载

一、引言

学术英语(EAP: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是英语教育(ELT:EnglishLanguageTeaching)领域较新的一个教学和研究概念,其研究对象是学习者的学术交际能力。学术英语课程是以教授学术英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语言教学模式,主要是帮助学习者提高专业课程学习需要的语言综合能力,包括学术写作、学术讨论、文献查阅、论文宣读和陈述等各学科和专业通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根据Dudley-Evans&St.John[1]和Hutchinson&Waters[2]的分类,学术英语可分为ESAP(EnglishforSpecificAcademicPurposes)和EGAP(EnglishforGeneralAcademicPurposes)。其中EGAP包括学术论文写作和国际会议交流所涉及的学术语篇、研究论文体裁、学术规范、论文宣读和陈述等各个学科和专业通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广泛应用于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目前,国内外EAP理论研究涉及语篇[3][4][5][6][7][8],语类[9][10][11],语言特征和修辞策略[12][13][14][15],以及语料库[16][17][18][19]等。

EAP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现在成立了拥有众多大学成员的协会BALEAP(BritishAssociationofLecturersin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创办了学术期刊JEAP(Journal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美国现有数百所大学开设EAP学位课程,并有主要刊登EAP科研论文的学术期刊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在许多非英语国家和地区,如罗马尼亚的大学根据所设专业有选择性地开设EAP,新加坡的大学中EAP也是高校英语教学的绝对重点[20]。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英语教学与专业挂钩,也开设学术英语[21]。香港大学等六所大学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也是学术英语[22][23]。

二、问卷调查

参加问卷调查的对象是250名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博士研究生,母语均为汉语,且都选修学位基础课程:博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英语)。其中绝大部分学生(78%)来自文科和理科专业,人数分别达到97名和101名,分别占全部250名受试者的39%和40%。此外,计算机工程专业占8%,经济和管理专业占6%,其他专业如医学、法律、新闻等占总数的7%。

本次问卷调查的250名受试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其中一半以上的受试者年龄在25~30岁之间,共141名,占总人数的56%。25岁以下共46人,占18%。31~35岁共39人,占16%。36~40岁计21人,占8%。40岁以上仅3人,约占1%。从上可以看出,超过2/3(72%)的受试者年龄在25~35岁之间。

(2)英语水平、学术英语水平和学术英语课程评价

前文指出83%的受试者拥有10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然而超过半数的受试者对自己的英语水平(146人,占58%)和学术英语水平(132人,约占53%)普遍缺乏信心(见图1)。其中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表示非常不满意的分别有31名(12%)和20名(8%);仅4人(约2%)和9人(约4%)表示满意。在所有这些250名受试者中,没有人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学术英语水平表示非常满意。在进一步说明时,绝大部分(199,占80%)的受试者对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普遍表示满意,而对于听、说、写、译等能力普遍表示没有把握,其中对于英语听说(153,63%)和写作(131,52%)能力尤其不满意。在解释其中的原因时,有125位受试者(50%)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重视程度低。如此低的自我评价满意度说明受试者对自己长期学习的英语缺乏应有的信心,同时表明博士研究生普遍存在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

在250名受试者中,赞成和非常赞成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人数分别是96人(约38%)和67人(约27%),约占所有受试者人数的2/3(65%),而不赞成和非常不赞成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受试者只有27人(11%)和6人(约2%),仅占所有受试者的13%。数据说明超过一半的受试者不满意自己的英语水平(70%)和学术英语水平(61%),2/3的受试者(65%)要求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提高学术英语水平。

(3)英语学习动机和学术英语需求

有172人次(69%)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术研究和交流,有136人次(54%)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撰写学术论文,有111人次(44%)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57人次(约23%)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英语文化,46人次(约18%)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职业发展。

196人次(约78%)选择学术作为学术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142人次选择学术会议交流(57%),126人次(50%)选择学术英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策略,74人次(30%)选择学术规范。

最受欢迎的学术英语课程依次为:学术英语写作(169人次,占68%),学术英语听说(145人次,占58%),学术英语阅读(94人次,占38%),学术英语翻译(92人次,约占37%)。

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受试者从未接受过学术英语方面的指导且普遍存在学术英语需求,急需对在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学术英语写作指导和培训,以便提高学术英语应用能力,为学术研究、论文撰写和发表、参与国际性学术会议交流做好准备。

(4)英语学习建议或意见

在建议或意见栏,超过一半的受试者(134人,占54%)提供了各种反馈信息,包括评价、建议、意见等。其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学术、应用、和专业三大类别:

学术性:教育机构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仍然按照传统的通用英语(GE或EGP)课程组织教学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和浪费,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应该脱离以应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需要针对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置学术英语(EAP)课程,内容涉及英语学术论文格式和规范,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和针对性。

应用型: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需要注重学术英语写作策略和学术会议的基本程序,提供学术论文阅读、学术英语翻译,以及学术英语交流(如学术英语报告、论文宣读或答辩等)模拟学术环境的训练,加强英语表达和互动交流的机会,调动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专业化: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设置需要注重学生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开设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的专业性课程。例如,按照学科专业,最好细分到二级学科以下分班开设学术英语课程,做到英语教学和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三、讨论和结论

问卷调查分析表明,研究生在学术英语交际能力方面存在欠缺。近2/3的受试者普遍存在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支持通过开设具有学术性、应用型和专业化的英语课程,提高学术英语交际能力,为进行专业学习与研究、论文撰写和发表、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2012年全国共有70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硕士研究生,这其中又有300多家同时招收博士研究生。本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并非完全适合全国各类研究生培养机构(包括985高校,211大学,以及其他高等学校),妥善的做法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互相参照和借鉴国内外学术英语的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研究生培养实际,充分发挥课程设置自,进行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多样化设置研究生学术英语系列课程。同时,在常规的学术英语课程框架指导下,既要掌握常规模式,又要把握其形式变化,创造性地灵活应用于不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为提高研究生学术修养和创新能力创造一个适宜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2)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学术英语学习需求表明,“英语越来越多地作为传播学术知识的主要语言,它改变了无数学生的学习经历,因为他们现在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学术话语环境的常规做法,以便了解他们所在的学科并自如地在其中遨游”[30]。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英语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排名和学术研究机构科研实力的关键参数,也是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和能否顺利毕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的学术英语课程建设是要帮助广大研究生掌握英文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对学术论文的规范性要求和投稿标准,提供国际学术界的常见论文写作格式及典型范例。因此,本问卷调查建议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设置要结合国内外学术英语的研究成果,针对学术英语论文的撰写步骤(包括选题、查阅资料、提出论题、组织提纲、撰写与修改初稿、定稿等)和组成部分(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综述、结构模式(如IMRD结构等)、方法、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进行系统讲授,为参与国际学术合作和交流做好准备(见图2)。

(3)基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的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对于英语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提出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新机遇。挑战在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和课程建设要求教师具有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更加丰富的学术研究经历,不断转变英语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英语教学能力和学术科研素质,以学术性和专业化的授课方式投入到研究生学术英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之中,努力构建培养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和创新人才素质的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体系。

四、结束语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在经历从统一性和规范性逐步走向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与国外大学学术英语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比,学术英语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也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32]。基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本文建议针对研究生在学术英语技能方面的不足和需求设置学术性、应用型、专业化的学术英语系列课程。同时,研究生学术英语系列课程设置要立足于不同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在加强理论研究和不断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体系,使得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既要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则性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全国各地研究生培养实际和学校特色,为英语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创造新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国大学,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拓展新的学术科研领域。

[1]Dudley-EvansT&StJohnM.J.DevelopmentsinESP: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2]Hutchinson,TomandAlanWaters.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sEducationPress.2002.

[3]Selinker,L,Todd-TrimbleL.RhetoricalFunction-ShiftsinESTDiscourse[J],TESOLQuarterly,1978(12).

[4]Biber,D.VariationacrossSpeechandWrit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

[5]Swales,J.M.andChristineB.Feak.AcademicWritingforGraduateStudents:EssentialTasksandSkills[M].AnnArbor:The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2004.

[6]Rowley-Jolivet,E.andCarter-ThomasS.GenreAwarenessandRhetoricalAppropriacy:ManipulationofInformationStructurebyNSandNNSScientistsin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Setting[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2005(1).

[8]吕长竑,黎斌,胡霞.中西学者生命和材料科学英文学术语篇间接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

[9]Swales,J.ResearchGenres:ExplorationandApplica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10]Hyland,K.Matadiscourse[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8.

[11]叶云屏.将科技语类引入研究生英语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

[12]Cortes,V.LexicalBundlesinPublishedandStudentDisciplinaryWriting:ExamplesfromHistoryandBiology[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2004(4).

[13]Becky,S.andKwanC.,TheSchematicStructureofLiteratureReviewsinDoctoralThesesofAppliedLinguistic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2006(1).

[14]Koutsantoni,D.RhetoricalStrategiesinEngineeringResearchArticlesandResearchTheses:AdvancedAcademicLiteracyandRelationsofPower[J].Journal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2006(1).

[15]陈新仁,任育新.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重述标记语使用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4).

[16]Conrad,S.InvestigatingAcademicTextswithCorpus-basedTechniques:AnExamplefromBiology[J].LinguisticsandEducation,1996(3).

[17]Coxhead,A.J.TheAcademicWordListTenYearsOn;ResearchandTeachingImplications[J],TESOLQuarterly,2010(45).

[18]Hyland,K.AsCanBeSeen:LexicalBundlesandDisciplinaryVariation[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2008(1).

[19]徐昉.中国学生英语学术写作中身份语块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研究,2011(3).

[20]罗娜.EAP,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领域[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

[21]张济华,高钦,王蓓蕾.语料库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词汇教学探讨[J].外语界,2009(3).

[22]Jordan,R.R.TheGrowthofEAPinBritain[J].Journal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2002(1).

[23]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6).

[25]张晓君,夏历.博士学术英语写作:写作任务真实性与学习动机[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8(2).

[26]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研究,2011(5).

[27]周红红,绳丽惠,郭海云.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课程设计[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2).

[28]曾建彬,廖文武.研究生英语指定选修课程的探索——以“复旦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方案”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

[29]Long,MichaelH.SecondLanguageNeedsAnalysi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11.

[30]Hyland,K.&LizHamp-Lyons.EAP:IssuesandDirections[J].Journal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2002(1).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商务英语概况

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载体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即ESP)。本文拟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广大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性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比较能对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合理的培养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2差异性比较

2.1培养目标差异性比较

(1)培养目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宽广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系统的商务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善于跨文化交际,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能胜任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部门工作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

(2)具体要求。

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在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上都大同小异,都强调了对学生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二外水平的培养。

2.2课程设置比较

英语语言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3%。

英语文化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8%。

商务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9%。

(1)英语语言类课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综合英语、英语听说、英语语音、阅读指导、英语写作、第二外语、语言学导论(英)、传意学导(英)、英语文体学、英语公众演讲、交替口译(一)(英)、英语论文写作、高级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综合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听说、英汉口译、英汉笔译。

(2)英语文化类课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美文学导论(英)、欧洲文化(英)、美国文化(英)、欧美戏剧鉴赏(英)、散文(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47页)分析、跨文化交际导论(英)、个人商务交际技能(英)、跨文化商务交流(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和跨文化商务交际。

(3)商务类课程(略)。

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在英语语言类和文化类课程比例上差异性较大,笔者认为这种差异受地域性特征影响。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相应加重了英语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坐落于国际贸易中心广东省,在商务英语专业下细分为四个方向,以服务于国际贸易不同需求。

2.3师资结构比较

2008年,对外经贸英语学院成功申报了商务英语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主要围绕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人文素养四大模块展开。

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学院设有五个研究中心,分别为商务翻译研究中心,法律语言学研究中心,商务英语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以及跨文化商务研究中心,约有1/3的既掌握语言又掌握商科知识的复合型教师。

3加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面对这种新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形式,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要找到合适的专业定位,逐步改善目前的专业建设情况。

3.1培养模式市场化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的特性。通过本文对对外经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比较也可以看出两所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地域性差异特征。

3.2人才国际化

从对外经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服务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应用型学科,更应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加强学生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等硬件方面的培养,也应注重学生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3.3课程系统化

专业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合理处理语言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关系,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关系。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语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人文素养,计算机及实习课程等方面内容。

3.4教学案例化

作为哈佛商学院MBA教学的代名词,案例教学化在我国也得到不断应用和推广。案例教学法对加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THE END
1.学法律英文的书籍推荐(法律英语相关书籍)资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掌握法律英语已成为法律从业者的必备技能,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法律学习者的需求,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学法律英文的优质书籍,这些书籍涵盖了法律英语的各个方面,有助于读者提高法律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https://chuaiqiu.com/post/206839.html
2.法律书籍的英文法律书籍翻译法律书籍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法律书籍的英文,法律书籍翻译,法律书籍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6%B3%95%E5%BE%8B%E4%B9%A6%E7%B1%8D
3.法律学书籍英文怎么写法律学书籍英语怎么说返回 沪江英语词库 导航 查词 法律学书籍 【法】 law book相关短语 book for 【经】 订购往去的(飞机,车,船)票 the book 规定 办法 法规 to book adv.目标工作簿 book in 登记住入,签到 by the book 按常规,墨守成规,照章行事 the Book 《圣经》 indexed book book 附有索引的书 book value nhttp://m.hujiang.com/ciku/w_881617_-12158713/
4.法律英语书籍推荐(精选6篇)法律英语书籍推荐(精选6篇) 篇1:法律英语书籍推荐 剑桥中级英语语法(英语在用丛书)——全球销量超千万册,学练结合,学以致用 (英)墨菲 著 /2001-06-0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篇2:法律英语书籍推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k9rhq2j.html
5.法律英语入门书籍(赠送)(428.4MB)百度网盘资源下载法律翻译入门手册.exe- 1.1MB 法律英语教程.pdf- 19.2MB 法律英语综合教程.pdf- 4.7MB 法律英语真题.pdf- 8.8MB 法律英语阅读教程.pdf- 2.3MB 文件大小:13.4GB 13-格律法学院:法律英语 法律英语书籍 法律英语词汇 法律英语词典 13-格律法学院:法律英语 https://www.iizhi.cn/resource/detail/b8e37f40b9bd40d090fb2f2f3d730c7f
6.法律如何制造财富与不平等英文版进口原版英语书籍》简介当当华研外语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英文原版 The Code of Capital 财富背后的法律密码 法律如何制造财富与不平等 英文版 进口原版英语书籍》。最新《英文原版 The Code of Capital 财富背后的法律密码 法律如何制造财富与不平等 英文版 进口原版英语书籍》简介、书评、试读、http://product.dangdang.com/11630976810.html
7.学界周尚君等译《牛津立法研究手册》重磅上新《牛津立法研究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Legislative Studies)是立法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权威著作,汇集了全球顶尖学者对立法理论与实践的深刻洞见和智慧结晶。全书共32章,拥有800多页的丰富内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立法制度、规则、组织、行为、机制等各个层面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NjYxMTM2Mw==&mid=2247521138&idx=1&sn=4c3bea2730628adadd619b7aad8fc0d5&chksm=fc61b77a11cb0d46e0e97b6c46d36f2b77617a92ae0a5fd63b06dcd37f8c36d9b521c97e4aff&scene=27
8.法律(2016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法律》是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国)雷蒙德·瓦克斯。内容简介 法律是社会的构成基础。它保护我们的权利,强制我们履行义务,为几乎每一个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设置了规范框架。罪犯获得惩罚、受害者得到补偿、合同得以履行,这些不过是现代法律体系一小部分功能的体现而已。法律致力于实现平等,促进自由和保障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95%E5%BE%8B/19696065
9.法律英语:美国法律制度(第四版)(音频版)书籍推荐本书为法律英语教学领域的领先之作。自问世以来,广受好评,并被引进到台湾地区。近年来,更相继列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教育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材。 作者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精心编选,准确注译。将英美国家法律制度、法律教育、司法系统以及宪法、刑法、民法http://www.mzyfz.com/html/2018/2020-03-26/content-1422080.html
10.法律类别书籍档案列表 The Law 法律 Frederic Bastiat巴师夏 The Law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French in 1850 (this translation to English is from 1874) by Frdric Bastiat. It was written two years after the third French Revolution of 1848 and a few months before his death of tuberculosis at age 49http://www.qcenglish.com/ebook/list_14_1.html
11.《法律英语翻译教程(全2册)张法连,马彦峰编书籍》摘要书评图书 > 大中专教材教辅 > 大学教材 > 文轩 > 法律英语翻译教程(全2册) 张法连,马彦峰 编 书籍 文轩网专营店 法律英语翻译教程(全2册) 张法连,马彦峰 编 书籍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https://item.jd.com/10037259173854.html
12.成都东软学院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阅读最近一周外刊上最新某个热门话题的某些核心内容,如:互联网技术、经济、科学、环保、健康、文化、法律、自然、医疗、世界政治、时尚等,一方面引领学生全面了解四、六级及考研英语阅读、听力考试的文化背景及内涵(以上考试内容均源于外刊);一方面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更进一步了解世情,增强文化自信。https://sz.nsu.edu.cn/2023/6FF7FBF3-FD4E-435A-948D-BCE70B5533CC.html
13.欧路词典英汉汉英词典法律书籍是什么意思相似单词 法律家, 法律上, 法律上的, 法律上的争论点, 法律上无资格, 法律书籍, 法律体系, 法律通, 法律文件字体, 法律效力, 历史记录 生词本赞助商链接广告联系| 意见反馈| 合作伙伴| 关于欧路在线词典|手机版网站 | 英语热词榜| HTTPS| AI英文写作| Rédiger多语言写作 欧路软件 ?2024 词库版本20241025https://www.godic.net/dicts/en/%E6%B3%95%E5%BE%8B%E4%B9%A6%E7%B1%8D
14.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襄阳市第十届(2018—2019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新时期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10) 王遂敏(湖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清代汉江流域会馆碑刻(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7) 李秀桦、任爱国(襄阳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中国银行襄阳分行) 3.中国汉水流域音乐文化研究(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12) http://xxgk.xiangyang.gov.cn/szf/zfxxgk/zc/gfxwj/xzf/202010/t20201021_2291199.html
15.法律英语入门用什么教材4.中信出书社,伊曼纽尔法律精要系列 5.中信出书社,事例与解析影印系列 6.中信出书社,事例教程影印系列 7.我国方正出书社,美王法学院经典教材ASPEN释例系列 8.我国人民大学出书社,民商法摘要影印注释本系列 9.法律出书社,朗文培生法学根底系列 挑选合适的书籍对于我们学习英语来说事半功倍,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到你们https://www.qinxue365.com/yyxx/644032.html
16.法律书籍,lawbook,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认为意识形态的操控、赞助人的力量和中心文化的接纳促成了外国法律书籍得以在晚清社会进行大规模的翻译和引进,它是晚清社会文化语境下的特定产物,反映了翻译活动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 更多例句>> 3) law of the flag 船籍国法律4) legal document 法律文书 1. The study of legal documenthttp://dictall.com/indu47/28/47286856155.htm
17.2025年西南交通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一)已公布!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科目考试大纲》及相关专业书籍和期刊 397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科目考试大纲》 398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科目考试大纲》 497法律硕士综合(法学):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65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