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在党内具有引领性、标杆性意义的党内法规陆续出台,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作为党校教师,讲好党内法规类课程对于坚持党校姓党、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遵章守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讲清楚党内法规的概念类型、结构体系、历史沿革
首先,要讲清楚党内法规的概念和类型。从概念看,顾名思义,党内法规是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从制定权限看,党内法规需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中纪委、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负责职权范围内的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从类型看,根据其在党内法规中的地位或重要性,依次可分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其次,要讲清楚党内法规的结构体系。2016年12月,全国党内法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按照这次的会议部署意见,今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努力形成以党章为基本遵循的党的组织、领导、自身建设和监督保障,也即“1+4”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构架。
最后,要讲清楚党内法规的历史沿革。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为例,从历史沿革方面看,截至2015年10月12日,《准则》和《条例》分别有3个版本。要结合法规出台的时代背景和党的建设发展阶段,讲清楚党内法规制定的演进过程。
讲清楚修订和颁布党内法规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明确修订和颁布党内法规是确保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在理想信念方面坚定、在纪律规矩方面自觉。唯如此,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确保正确贯彻执行,才能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其次,要明确修订和颁布党内法规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治本之举。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解决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实现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这是党中央依规管党治党的新要求,为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法宝、标准和武器。
最后,要明确修订和颁布党内法规是巩固深化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成果的迫切需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基础还尚显薄弱,对党的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将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等党风廉政建设成果提升固化为制度,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体现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要求细化、具体化,这是当前党建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
讲清楚党内法规的主旨要义和主要精神
首先,要把握党内法规的主要内容。如《准则》由3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就是“四个必须”“八条规范”。《条例》也由3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集中于分则部分的对违反6类纪律行为的处分。
其次,要注意党内法规修订后的新变化。以《准则》为例,不仅名称、适用对象、要求范围上发生了新变化,而且最主要的变化即在条款内容上由负面清单转为正面倡导,重在立德向善。以《条例》为例,主要有“一增”“一减”“一整合”。“一增”即在章节条文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如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方面增加充实了新的内容,将群众纪律单独列为一章新增加到《条例》里;“一减”即将原条例中与国家法律法规重复的79条删除,“一整合”即将原条例中的10类违纪行为通过修订整合为6类。
讲清楚学习掌握党内法规的基本要求
要对学员提出学习要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贯彻党内法规必须贯彻全党一起抓、一体执行的理念。
首先,要求学员要学习和掌握党内法规,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决做到知行合一、自觉践行。要领会党内法规的立意内涵和精神实质,对党内法规怀有敬畏心、责任心、良心。
其次,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学习贯彻好党内法规当作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一是全面系统学。要把学习党内法规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大新党章等结合起来学。二是组织党员干部学。要在党委中心组学党规,要在党员教育培训中强化党规学习,要把学习党内法规作为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中、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使党内法规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
最后,要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提出学习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落实监督责任,既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做遵守纪律的楷模,又要发挥带头作用,做贯彻执行《准则》和《条例》的带头人。既要立足当前、坚守党章赋予的职责,找定位、明责任,进一步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又要标本兼治、着眼长远,挺纪在前,发挥监督检查功能,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