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定义下意思表示包括哪三个要素内容

法律定义下意思表示包括哪三个要素内容

导读:

1.目的意思:指民事行为具体内容的意思要素

2.效果意思:意思表示人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果的意思要素

3.表示行为:行为人将内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足以为外界客观理解的行为要素。

意思表示何时生效,应视意思表示有无相对人;在有相对人的情形,尚应区分对话意思表示与非对话意思表示。分述如下:

1.无相对人之意思表示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何时生效,民法未设明文规定,解释上应认与意思表示成立之时同时生效。例如所有权的抛弃,在其抛弃行为完成时,即发生效力。

2.有相对人之意思表示

法律快车提醒您,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若意思表示有瑕疵,将要影响到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使当事人的意思无法达成预定的目的。意思表示瑕疵究竟如何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民法通则的规定与合同法的规定有不同。意思表示有瑕疵包括以下情形:

1.单独虚伪表示

单独虚伪表示,又称真意保留、心意保留,是指行为人故意隐瞒其真意,而表示其他意思的意思表示。

2.通谋虚伪表示

通谋虚伪表示,是指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而虚假的意思表示,相对人不仅须知表意人非真实意思,并须表意人非真意这表示与而与其为非真意的合意。

3.重大误解

重大误解行为是基于重大错误认识而实施的意思表示。

4.欺诈

所谓欺诈,是故意欺骗他人,使之陷于错误的行为。受欺诈而实施的行为,则是由于他人的欺诈行为陷于错误,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5.胁迫

胁迫是因他人的威胁或者强迫,陷于恐惧而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威胁是指以预告未来的损害使相对人精神感到恐惧。

6.乘人之危

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真意的意思表示。

THE END
1.法法律和法规的概念是什么?法、法律和法规的概念是什么? 2024-08-03 法、法律和法规是三个相关但有所区别的概念。 一、法的概念 法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了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以及法律原则、法律精神等非规范性文件。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723539162747521245.html
2.蒋清华:党的领导法规之概念展开十九届四中全会所称党的领导制度涵盖建设法规和领导法规。为贯彻宪法之党的领导原则,国家法律对党的领导事项作出规定,社会规范等对领导法规进行细化。这些在党规之外的领导规范和作为党规的领导法规共同构成党的领导法体系。发展一种部门党规意义上的领导法规概念,对于发展领导法规教义学、构建部门党规体系有着积极意义。http://www.cicjc.com.cn/info/1040/13879.htm
3.闫映全:论党内法规概念体系的构造与边界“党的主张类文件”和“领导人系列讲话”则应列于党内法规概念体系之上(之外),前者突出其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后者强调其在党内的作用。 关键词:党内法规;党内规范性文件;党规;概念体系 “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 党内法规https://iplr.ecupl.edu.cn/2020/0929/c4187a171573/page.htm
4.法律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和国家的统治工具,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从属于宪法。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75部。法https://baike.sogou.com/v57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