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爱民张哲:论数字货币的概念与法律性质

分类是把具有共同特征的一些条目归并在一起并把它们与具有不同特征的其他条目区分开来的一种深入认识事物的方法。数字货币是一个复杂的新生事物,分类显得极其困难而必要,这是我们认识数字货币的逻辑前提,是从法律视角,对数字货币的外延的立体探究。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数字货币划分为不同类别以便于我们进一步厘清其法律属性。

为了更深入阐释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必须厘清以下三个基础理论问题:

数字货币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其在产生方式和社会功能上具有不同于其他财产形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得我们对它的认识应超出传统的私法范畴。数字货币的法律特征是数字货币外在表现的抽象表达,只有通过对特征的反复梳理,才能逐步揭开其法律属性的神秘面纱。结合数字货币的概念和法律性质看,数字货币具有如下几个法律特征:

所谓数字货币的分布式特性是指数字货币是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采取分布式记账方式存在的属性。在技术上,数字货币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其中的数据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记录,而且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同步记录完整的交易数据,这使得数字货币系统能够有效降低黑客攻击并保证数据传输安全。与数字货币不同,传统的电子货币表现为一种采取中心化管理的支付方式。数字货币的分布式特性将其与电子货币和虚拟财产区别开来。

所谓数字货币的电子特性是指数字货币是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以电子记录形式存在的属性。与纸币不同,数字货币是一串专属于某个用户的、存在于区块链之上的电子记录。数字货币的电子特性使其与民法中的物区别开来。

所谓数字货币的通货性是指数字货币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过程中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性。所谓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及替代物的简称,是指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过程中具有一般等价物作用,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货币等功能的货币及替代物,包括法定货币、外国货币、黄金、数字货币等一般等价物。数字货币和法定货币一样,不代表实质商品或货物,发行者亦没有将数字货币兑现为实物的义务。

所谓数字货币的可支配性是指数字货币存在于人体之外,能够为人所控制并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的特性。在技术上,用户通过下载比特币钱包等客户端获取唯一对应数字货币控制权限的私钥,通过私钥生成公钥和数字货币钱包地址,每当发起一笔交易,发起方就会对所发起的交易进行唯一的数字签名以供他人验证。一旦丢失私钥,数字货币便无法找回。数字货币的这种特性使其可以通过交易行为获取交换价值上的收益。

THE END
1.法律的界定法律的定义有哪些法律知识法律的界定 法律的界定:“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https://m.haolvshi.com.cn/flzs/2163.html
2.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是怎样的?导读: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和法律责任是这样的: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应当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然后还有治安处罚,以及刑事处罚。 https://www.64365.com/zs/1380903.aspx
3.论法律概念二、宏观存在视角的法律概念 法律乃是基于人类的关系性存在和社会的规范性构造而产生的具有命令效力的调整主体行为的规范符号体系。这是我们对宏观存在视角的法律之基本界定。这一概念既说明了法律存在的本质和基础、也表达了法律对社会产生作用的原因,还解释了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6102641987.html
4.昆山砍人案引法律概念争议正当防卫到底咋界定?对于正当防卫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给出界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那么,于某某的防卫究竟合理吗?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陈秋实律师认为,其防卫措施在正当防卫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7UUHbvyMd5JswLx0Unux180831
5.舒国滢王夏昊雷磊:《法学方法论前沿问题研究》法学院一、法学方法论的界定 (一)法学方法论中的法学含义 (二)法学方法论的界定 二、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二)法学方法论的研究任务 三、法学方法论的意义与功能 (一)法学方法论与知识论 (二)法学方法论与法治 专题二 法律中的概念 http://fxy.cupl.edu.cn/info/1050/12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