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法律化的趋势与途径

说“宏观调控”是2004年中国经济的主题词,当不为过。说“宏观调控”同时也是经济学界、法学界以及实业界讨论的一大热点,恐怕也是实情。为什么政府调控经济这种人们早已以为常的现象,会在学界甚至更广的范围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呢?

一、对现有宏观调控手段体制缺陷的认识

从上述三次大规模宏观调控来说,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调控手段的比重越来越大,行政手段从比重上看,是逐次下降的,这毫无疑问表明国家在管理宏观经济方面的进步。但在现有的体制背景下,这种进步是有限度的,什么样的体制必然有什么样的治理手段,过渡体制或说转轨体制下,宏观调控采用“组合拳”具有必然性。尽管行政手段在所有的调控手段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但仍为政府所倚重。

另外一些主管部门采取的措施,则不是总量措施,而是局部性的措施,或者说是微观的行政干预。比如国家发改委向全国各省市区派出了督查组,对一些行业的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较大幅度地调高钢铁、电解铝、水泥和房地产4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国土资源部宣布暂停耕地转为非农用地的审批,并且清理了开发区;银监会推出了“有保有压”的信贷原则。所有这些都不是常规的宏观措施,但恰恰是这些非总量的、非宏观的措施起了最大的作用。甚至在这次调控过程中,还使用了行政处罚和刑事起诉的办法,如公布对铁本事件的严厉查处等等,对有些没有报批的项目采取了很严厉的措施,通过这种办法对经济的局部进行监督和控制。

为什么政府总是与行政手段难舍难分?笔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政府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资源配置中还存在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的“双轨制”,政府仍然控制着包括资金、土地、能源甚至部分成套设备进口乃至大型工程项目投资等大量的资源。不同的市场主体,都不得不在不同程度上依赖政府,这就给政府长期利用行政手段直接配置资源提供了条件。二是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于总体的市场化改革,国家还直接掌控一大批国有企业,作为这些企业的“老板”,对这些企业的投资、生产、管理乃至人事安排进行干预是理所当然的。每到宏观经济失调需要调整时,这种干预便加大了力度,与其它宏观措施“组合”在一起,统统被当作宏观调控措施来使用了。就是说,政府还没有从一般竞争领域退出,也是其宏观调控的权力边界模糊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宏观调控的法律体系建设

宏观调控中过多地使用行政手段,最大的危害就是政府力量直接干预微观市场主体。其可能的结果,一是如前文所述由于资源误配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二是企业的投资权、生产权甚至“生存权”被政府直接控制,侵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尤其当具体实施干预的地方政府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背景的企业之间采取差别待遇的时候,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公平原则便会遭到破坏。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损失,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宗旨和基本原则,这是推动行政手段从宏观调控中淡出的充分理由。

之所以行政手段在宏观调控中长期受到倚重,一方面是旧体制的惯性使然,另一方面,是因为宏观调控的权力边界没有得到应有的界定,使宏观调控的实施者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出界”缺乏认识。

THE END
1.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一、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特点 经过四十多年的探索和改革,我国已经逐步形成和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宏观经济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借助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2128370753370208&wfr=spider&for=pc
2.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有哪些?律师普法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有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 1、经济手段 2、法律手段 3、行政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https://www.110ask.com/tuwen/16869934392528318361.html
3.新一轮宏观调控更多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日前,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健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活动。” “这意味着原先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中,行政手段已经淡出。”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研究员祝宝良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http://www.jscj.com/tax/63/1476.php
4.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比较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在高中政治学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把握好这部分的知识,既能帮助他们理解各类国家机构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也能为他们的高考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在如何精确地区分国家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这个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同学感到比较难。本文试图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40651314_872198251.shtml
5.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市场手段等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市场手段等。 ( )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https://www.shuashuati.com/ti/587f1ae76a104dee855e85e5e885b976.html?fm=bdb941ae16efebf9244693669c5ffb994c
6.A强制手段B命令手段C法律化的经济手段D宏观调控手段与传统的民事、刑事或行政手段不同,经济法的调整手段是 ( ) A 强制手段 B 命令手段 C 法律化的经济手段 D 宏观调控手段 --- 正确答案 C --- 暂无解析https://m.shanwei.huatu.com/tiku/3937054.html
7.宏观调控的目的和六大意义是什么?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https://www.64365.com/ask/16932770.aspx
8.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有哪些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道德手段。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整的主要手段. 国家对市场经济干预、控制的手段以及干预的深度、广度,既与国情有关,也与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情况有关。市场经济发育越是成熟,市场机制越是健全,市场体系越是完善,市场经济本身顺利运转https://www.lvshuolvda.com/flwd/765588.html
9.政治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有助于从命令式的行政更多“行政许可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有助于从命令式的行政手段过渡到间接许可的法律手段。()”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A.指令性计划手段B.教育手段C.行政手段D.经 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指令性https://www.educity.cn/souti/D9F0829D.html
10.什么是宏观调控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多以政策性出现,政策的效力是在于引导和鼓励,而不是在于强制执行或者加以处罚。 4、调控以社会整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体现出综合性 二、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哪些手段 (一)颁布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法律 仅有宪法的根本性规定显然不足,还必须将宪法的规定落到实处,因此,制定统一的国家宏观经济https://m.gaodun.com/chuji/1132047.html
11.宏观经济调控(精选6篇)至于法律手段,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国家制定有关经济发展中的法律、规章、制度引导经济的运行朝着有利于经济总体发展的方向发展。有关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涉及范围广,几乎包括了经济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宏观调控法律手段是所有调控手段中最多的一部分,也是调控效果最为明显的一部分,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63n0d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