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王琪延:带薪休假感受中国福利制度

王琪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点击查看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话题是带薪休假,感受中国福利制度,今天我讲五个问题,先讲一下带薪休假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意义。第二个问题是制度在国内、国外的变迁,第三个问题是带薪休假制度的社会基础,有什么东西支撑着它,它有什么障碍。第四个问题讲一下在我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建议,最后我想给大家描绘一下2030年到底我们的休假制度是什么样子的,讲这么五个问题。

一、带薪休假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

(一)什么是带薪休假

(二)带薪休假的性质

(三)带薪休假的意义

从生产的角度讲更有意义,因为可以提高劳动效率,人劳动之后,然后休息,再去劳动的时候就会提高劳动效率,同时闲暇的时候人们会有一些新的创意出现,新的创意使得劳动效率就会提高。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比如说旅游产业,我们每个十一,五一的时候,出去玩的人是人满为患,到处都很拥挤,消费质量也很低,产业承载力是有限的,所以好多人拥在一块去,你想想产业不能健康发展,那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服务质量就大打折扣,所以双方都不好。

从整个国家政治的角度,因为人们这种消费的实现会给大家带来满足感,那么对我们的政治稳定也有好处的。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带薪休假制度的变迁

(一)国外

1.1缩短工时的奋斗史

1.2国外周休制度的变迁

1.3国外带薪休假制度的变迁

1.4小结

那么我们看一下世界各国的带薪休假的天数,像法国、西班牙现在是30天,德国、意大利现在是35天到42天,为什么是35天到42天呢,因为他根据工龄的不同,最少是35天,最多是42天。那么到比利时是24天,英国是20天到27天。我们中国是5天到15天,中国的台湾地区是3到30天,中国的香港是7到14天,泰国是10到20天,澳大利亚是30天以上。那么我们总结一下,第一个从国外带薪休假的发展历史来看,工业革命的贡献度是非常大的,否则是不可能的。第二就是带薪休假已经成为国际制度,国际惯例,世界公认的一种福利制度,我这里要强调的是福利制度。

第三点带薪休假制度,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不是一提到带薪休假就马上落实的,整个的欧洲这个历史,它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法国提出带薪休假到完全落实,实际上走过了七十年的历史,美国走过了四十年的历史,像日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带薪休假,到了二十一世纪,才实现所谓的带薪休假。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带薪休假是建立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当然也有劳工的抗争,劳资的协商,也包括社会的进步,民主法制的进步而带来的。所以说带薪休假的落实没有那么容易。

(二)国内

1.1我国古代的节假日制度变迁

古代我们从汉朝说起,汉朝有一个叫五日休,也叫休沐,休沐实际上就是洗澡,五天让你洗一次澡,回家换换官服,这是在汉代。到唐代的时候是旬休,十天休息一次,一旬是十天,中秋节三天假,寒暑、清明放四天假。那么到了唐朝的时候,冬至很重视,放三天假,元宵节很重要,在中国的南方,很重视元宵节,过去元宵节放十天假,假定家里有事这叫急假,急假最长允许六十天。那么到清朝的时候,中国有一点开放了,把西方的一些东西渐渐的引入到我们国家,那个时候有了礼拜天这个概念,有些基督教徒要做礼拜,所以礼拜要休息。

1.2建国后节假日制度

在清朝的时候我们知道每周休息一天,实际上到1995年为止,一直是休息一天,当然有的地方休息一天半,这个制度上有一些个规定。从1995年开始实行双休日,一周休息两天,周六周日可以休息了。是从1995年的5月1号开始,那么同时呢,我们建国后,五一、十一、春节、元旦、国庆节这都是休息的日期。

1.31999年黄金周制度

1999年打破了一些过去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开始搞黄金周制度,黄金周的时候各放三天,出现什么情况呢,叫前借后挪有了七天的长假,这个时候我们的休假已经达到了114天,这个制度本身有暂时性,实际上没有一个国家现在一到黄金周的时候,国务院出台一个通知,让你怎么样休假,人家都是固定下来哪天休,几年后的日历都排出来了,没有这样子的,我理解这些暂时的规定肯定不会过长,肯定作为一种历史的立法,就应该把这个固定下来。

1.4我国的带薪休假制度

三、带薪休假的社会基础以及障碍

(一)带薪休假的社会经济基础。

首先,是劳动效率的提高,我们通常叫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假定没有工业革命,欧美带薪休假也落实不了。从我国来讲,78年后,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是在平均的10%左右,劳动效率的提高会带来两个后果,一个就是挣的钱多了,物质财富多了,除了满足吃之外可以休闲,可以去玩,可以去旅游,可以去买一些健身卡,到体育俱乐部去健身,也可以去看电影,等等等等,也可以去买股票,买投资品,买邮票,养猫养狗这都是休闲活动,可以从事这样的活动。这是一方面。

第四点,就是我给它起了新的名字,叫产业民主化,实际上这个词是舶来品,国外的变化,过去做企业都是资本家自己投资,然后自己去管理,实际上这个矛盾是资本家和工人的这种对立关系,现在不是,现在像发达国家,都是资本家是资本家,经营者是经营者,资本家会经营一个经营者,实际上经营者也是一个打工仔,还是一个高级的打工仔,资本家根本不出现,这就是这种矛盾的对立,但是这个矛盾会减少,再有政府对于工人权益的保障越来越多,这样就渐渐的走向民主。

最后一点就是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这也是有一个过程,从国际、国内都是一样的,(个体、罚款)你落实不了,我来一个规定,再来一个条例,再来一个纲要,以后是不是还会出点什么东西,我相信还会出的,因为现在的这些文件都没有细则,没有详细的法律条文,所以落实起来还是有一种在空中的感觉。所以一定还会有详细的条例出来。这样的话才能落实。这是我讲的带薪休假的社会经济基础。

(二)中国落实带薪休假的阻力

第二点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现在普遍法律意识,普遍缺乏休闲意识。这是第二个障碍。当然本身效率本身低是一个问题,那么这个意识也缺乏。

第三点,不平等的劳动关系,你要求带薪休假,我不让你工作了,把你辞掉了,你带薪休假还嚷吗,不嚷了,管理者,也就是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关系不对等。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监管不到位,作为政府这一级,监管不到位,就包括我们的工会组织,现在没有真正的发挥到那么大的作用。

四、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八条建议

(一)制定细则,完善条文。

(二)实施“三步走”战略

所谓三步走就是我觉得比较现实的做法,就是到2015年,我们至少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有东部的中型企业,我想可以落实带薪休假,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到2020年,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所有大中型企业,东部所有企业,以及中部的大中型企业逐步落实带薪休假。第三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带薪休假。这样的话分三步,相对先易后难,这样做我觉得是比较科学的。我这里有一个表,可以看一下。

(三)政府保障,落实到人

政府保障,政府要加大管理,来保障措施的实施,要落实到人,我们通常不是说一把手工程吗,那也就是说各单位的一把手,我要求你自己要实现带薪休假,你的员工要实现带薪休假。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社会经济运转得比较成熟之后,鼓励他们先带薪休假,这样可以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然后我们的各级政府,以及大中型企业的老板,自己要做到,这样的话,我想全社会的带薪休假就有指望了。

(四)社会监督,法律援助

这讲的就是我们的工会要监督这个带薪休假的落实,法律援助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员工一旦要想带薪休假,这个老板不批准的话,甚至惩罚的话,我们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带薪休假。

(五)培育观念,养成习惯

培育带薪休假这种概念,培育休闲意识,我们不仅仅是劳动,劳动是光荣的,是好的,那么休息也是好的。要培养这种观念,要养成习惯,这个不仅仅包括员工,也包括那些老板,包括那些领导,要改变观念。

(六)改革日常的休假制度,形成三连休,逐渐弱化黄金周

黄金周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办法,实际上黄金周带来的问题和麻烦很大,那种集中式消费,是给社会给这个产业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消费者自己也没得到好处,因为消费的质量很差。什么叫三连休,这是借鉴国外的一种做法,比如说日本,在没有节假日的月份一定要找到一天,制定个节日,然后和周六周日连在一起,要不放在周五,要不放在周一,形成三连休,它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消费的分散化问题,在没有落实带薪休假,我想这也是个办法,这样使得这个产业的压力没那么大,消费者消费的质量也会提高。

(七)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以及效率

提高效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实际上就是提高劳动生产效,取决于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设备,设备是不是新的,新的设备效率一般是比较高。这样的话,从根本上解决了后顾之忧的问题。

(八)进一步完善休闲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我讲的是什么问题呢?比如出去游玩,保险怎么样买,带薪休假,你能不能得到一些其他的保障,然后是设施完善,休闲设施没有的话,我休也只是在家里睡觉,看电视就没意思了,你能让我出去有地方玩,能玩得好,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这个休闲设施的完善的问题。

五、2030年带薪休假福利制度的畅想

究竟到2030年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我想从这么几点来讲,第一点就是管理,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带薪休假,应该讲基本得到了落实。我们的各级领导,我们的员工,都获得了带薪休假,并且能监督检查下属是不是带薪休假,和国外一样,这是第一。

最后我想,我给大家买一张到火星的船票是单程票,谢谢大家!

THE END
1.学习法学的意义是什么?学习法学的意义学习法学的意义是什么?学习法学的意义 1.培养法建专业人才。法学专业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的培训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促使其成为具有专业素质的法律人才。 2.推动法治建设。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掘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还能够对法治建设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推动法治https://henan.china.com/m/news/yaowen/2023/0530/2530494150.html
2.信用知识关于个人征信,我们到底知道些什么?十三、及时了解个人信息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今天这个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有海量的个人信息存放在不同的机构中,如果想要通过个人自己的力量实时了解这些信息是不现实的,也是很难做到的。从法律上讲,个人可以委托他人通过技术服务等方式帮助个人便捷地从各数据源单位将个人信息获取回来并提交给个人自己查看,这是经个人授权同https://www.ya.gov.cn/ztzl/xyzl/202102/t20210203_1629465.htm
3.法律中的之日起是什么意思?包含当天不?官方的说法有没有呀?我们相似问题 法律上讲的“从xxx之日起yyy日内”包括xxx当天吗? 自某天起包含当天吗?请熟悉法律的朋友帮忙解答下, 法律意义上4月10日之前包括10日吗?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bc153423bd5b2c126f3f1eaef40e2929.html
4.什么是权利重读霍菲尔德的《法律基本概念》实然意义上的法律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学习时,曾经拜读了霍菲尔德在《耶鲁法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Some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ions as Applied in Judicial Reasoning(司法推理中几个基本法律概念的适用)”的论文,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概十多年前,张书友先生将这篇文章与霍菲尔德的另一篇文章编译http://www.legalweekly.cn/whlh/2022-01/13/content_8657952.html
5.法律的意义和价值法律意义 法律分析:法律的秩序意义,法律在构建社会秩序中起着主要作用;法律的自由意义,法律提供给个人选择的机会,法律明确行为模式,让行为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模式;法律的正义意义,正义是法律的理想或价值目标,法律通过分配权利义务,惩罚违法犯罪以保障正义,补偿受害者以恢复正义;法律的效率意义;法律的利益意义。法律确认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88400175244437444.html
6.学习法律的重要意义6篇(全文)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通过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使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明确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mzesfky.html
7.第2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第2单元现场实录2、民国中后期,地方自治学说不再围绕地方议会、地方官吏的选举等方面展开,不再是地方组织的章程,而是将重点转移到法律意义上的团体自治上,在此过程中,西方自治学说的作用是赋予中国传统地方自治观以法人格化的外型,即地方自治团体概念的采纳,当然,这种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清末时就已经向组织化的外型偏移了。https://www.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21724.html
8.《论再生产》全书笔记(论再生产)书评3.2 两种“哲学”的区分:一是消极顺从的“哲学”,二是积极的哲学,持这种哲学的人通过理性认识了世界的秩序,目的可能是认识也可能是改造世界(如共产主义者)4.应当区分人民大众提及的常识的哲学与强调意义上的哲学(哲学家“整合而成”的哲学) 二、哲学并非从来就存在1. 哲学存在的社会还同时存在着多个社会阶级(从而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546393/
9.蒋传光:马克思主义法学为什么是有意义的?马恩原典导读: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法律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如经济决定法律,法律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法律的历史性,法律的阶级性,法律与国家的内在一致,私有制下的违法必然等。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承载法律本质的价值观和实现法律价值的法治观,对当http://www.marxistjuris.com/show.asp?id=713
10.法律和法规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法律和法规的意义和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以强制方式约束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是指以法律条款形式颁发的行为准则.法规是法律和规定的统称.规定一般是由政府相关部门颁发的有指向的特殊规定.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7d2ae186902f499d6a153c33721a7c45.html
11.国际经济法网民事习惯及其法律意义 ——以中国近代民商事习惯调查为中心 郑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 春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内容提要: 目前我国民法典的起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民法典中如何确立民事习惯的地位问题引人关注。通过对古今中外历史的考察,我们发现,清末至民国时期,我国曾经展开过几次全国范围的、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fxjyyj/10662.htm
12.法律意义上的分居指的是什么法律分析 法律意义上的分居,由两个要素构成:一是在客观上夫妻共同生活的废止,夫妻双方完全分开生活;二是夫妻一方或双方在主观上有分居生活的意愿,即在主观上拒绝夫妻共同生活。适用分居应该具体:1、夫妻双方客观上处于分居状态;2、夫妻一方或双方主观上具有分居的愿望;3、分居的期间须满2年。法律依据:第三十二条男女https://v.66law.cn/wenda/1459665.aspx
13.历史法学的思想内核及其中国复兴其后,评注法学派、优雅法学派、人文法学派也在法律史上倾注心力无数。但在萨维尼之前,法学家并没有严肃思考历史与法律的深层关联。作为法学流派的历史法学,源于19世纪的德国。它视历史为现实法律规则的制约力量、生成力量与法律意义体系的最终源泉。 (一)历史法学的兴起http://iolaw.cssn.cn/yw/2015/201508/t20150812_46346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