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必背知识点:法律关系考点总结及真题解析法考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特征

(1)合法的社会关系

(2)主要体现国家意志,多数民事法律关系还体现参与人意志

(3)以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种类

合法行为产生调整性法律关系,违法行为产生保护性法律关系

平等主体之间形成的为横向法律关系,不平等主体之间形成的为纵向法律关系

单向(单务)法律关系、双向(双边)法律关系和多向(多边)法律关系

(1)单向(单务)法律关系: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享有义务

(2)双向(双边)法律关系:主体之间互负权利义务,如买卖合同

第一性(主)法律关系和第二性(从)法律关系

(1)第一性(主)法律关系:独立存在或处于支配地位

(2)第二性(从)法律关系:基于主法律关系产生,处于从属地位

2.法律关系的要素

公民(自然人)、法人、国家等

(1)客体要能够给主体带来某种利益,包括物、人身、行为、精神产品

(2)物理意义上的物要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符合:

①得到法律认可;②能为人类认识和控制;③能够为人带来某种利益;④具有独立性

(3)在人身上配置权利义务时应注意:

①活人的整个身体不得视为法律上的物;②不得用自己人身进行违法或有伤风化的活动;③对他人人身行使权利时应依法进行

(4)人身的组成部分如何定性关键在于该组成部分是否独立存在

特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权利义务的实现形态

3.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1)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①法律规范;②法律事实

(2)法律事实的种类

①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3)同一个法律事实可以引起多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如死亡。

(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共同影响同一法律关系的情形,称为“事实构成”。

【学霸笔记】

1.法律关系具有合法性,但却可能因为违法行为而产生,这二者并不矛盾。如犯罪行为虽然是违法行为,但据此建立的刑事法律关系却是合法的。

2.法律关系一定体现国家意志,只是在有的法律关系中,可能部分体现当事人意志。

3.公法上的法律关系一般为纵向法律关系,私法上的法律关系一般为横向法律关系。

以上知识点同学们都学会了吗?如果还有不理解的,来听听杨帆老师的免费视频课吧>>>

无论世界怎样喧嚣,只希望你可以不被打扰。静下来练练真题,再坚持一会儿,成功的花儿很快就要绽放了↓↓↓

【典型真题】

1、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单选题)

A.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

B.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

C.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

D.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

参考解析:

A选项错误。从权利和义务的结构上看,权利和义务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选项正确。依照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而存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本案中法官做出的判决是法官意志的一种体现,能够引起当事人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属于法律事实的子概念。

C选项错误。法官的判决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属于法律事实的一种,它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之一。它可以在原被告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即子女有义务向其母亲每月提供300元生活费。

D选项错误。法律与道德之间有着一致性。子女赡养父母既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我国《民法通则》、《婚姻法》等都对此有明确规定。本题中,法官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是依法办事。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A.该协议仅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

B.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能仅被看作是一种内心活动,而应首先被视为可能在法律上产生后果的行为

C.法律禁止的行为或不禁止的行为,均可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

D.法官对协议的解释符合“法伦理性的原则”

韩某和刘某的协议是在双方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署的,意思表示真实且合法有效,因此不仅具有道德上的拘束力,更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可直接作为法官判案的事实根据。故A项错误,当选。

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一种,只要双方有产生某种法律效果的意思,构成了一种法律行为,会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所以意思表示不只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是一种法律行为。故B项正确,不当选。

男女双方自愿结合为夫妻,只要满足结婚的条件,就是法律不禁止的行为,当然会在二者之间产生法律关系;人们之间的侵权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但只要侵权行为存在,二者就会产生赔偿的法律关系。故C项正确,不当选。

法官在解释法律的时候,考虑到了婚外情并不影响二者签订协议的生效,符合了法伦理性的原则。故D项正确,不当选。

THE END
1.法律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础解析法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何减少污染和节能。这涉及到《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如排放标准限制、废物处理规程以及自然资源保护措施等。 总结来说,了解这些关键概念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当你遇到任何疑问或争议时,都应该尽量自我教育,以确保能够做出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398.html
2.大学生法律知识点总结大全2. 合同法:了解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相关法律规定。 3. 侵权责任:了解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如损害赔偿、赔礼道歉等。 4. 婚姻家庭法:了解婚姻家庭法的相关规定,维护家庭权益。 通过学习这些法律知识,大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自己的人生道路保驾护航。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08/10/75092861_1110334625.shtml
3.人力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docx人力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劳动合同法》 1、 全日制用工工时:不超过 8h/d , 44h/w ;非全日制用工工时:不超过 4h/d , 24h/w。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 建立职工名册备查职工名册包含:一是劳动者的基本信息: 员工工号、员工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日期、部门名称(科室名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511/6151133011003145.shtm
4.备考错题知识点总结错题知识点总结 强化一,错题,范围管理,128题目 总结 谋定而后动 获取资源,优先谈判 陌生词不理会(把PMP词都有印象了才有效) 1 不理解的题目 "中二"题 强化一 4 什么玩意? 读不懂 你正在与产品负责人一起确定可行的产品迭代计划。 当你讨论各种特性并确定它们的优先级时,你们都在努力理解哪些特性应该具有更https://blog.csdn.net/qq_33256751/article/details/132115652
5.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点总结1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重要知 识点总结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的内容一、会计法律制度概念 会计是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从生产只能中 分离出来的一种管理职能,其本质是对单位 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并 通过提供会计信息,做出预测,参与决策, 实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https://doc.mbalib.com/view/8af669a9cf92710fdcdfac86e89feff8.html
6.网络管理员知识点总结mb64e6fe9e46469的技术博客总结:网络管理员作为企业和组织信息技术架构的重要支撑力量,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变革。通过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网络设备与技术、服务器与存储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与法律法规以及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关键知识点,网络管理员将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为企业和组织提供稳定、高效且安全https://blog.51cto.com/u_16236244/9069311
7.2024年一级建造师工程法规知识点总结摘要:为帮助考生备考一级建造师考试,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了一建工程法规知识点总结,供考生参考,具体请考生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备考复习。 1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 施工企业从业资格制度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造价制度 https://m.hqwx.com/jiangong/yjjzs/24846/
8.宪法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篇3:宪法知识点总结 2018年吉林省检察院招聘法律知识:宪法易错知识 点总结 1.宪法的特征:(1)根本法(2)权利保障书(3)民主事实法律化 2.宪法是根本法的原因:(1)内容最根本(2)效力最高(3)修改程序最严 3.宪法效力最高的原因:(1)是依据(2)是行为准则(3)不违背宪法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qlb4wum.html
9.政治知识与政治知识相关的公务员公共基础 标签: 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国务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多多归纳和总结知识点! 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国务院 我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https://www.liuxue86.com/k_%E6%94%BF%E6%B2%BB%E7%9F%A5%E8%AF%86/
10.《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1. 我国的测绘法律法规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重要规范性文件等组成。 2. 修订后的《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和《测绘资质分类分级标准》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3. 新政策主要变化: 压减资质类别等级 下放大部分甲级测绘资质审批权限 http://www.cehuizizhidaiban.com/doc_2429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