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站“罗翔说刑法”弹幕的研究王晗法律b站罗翔(法学家)

当代研究法律意识的学者主要分为两个派系,一派思想聚焦于公民与法律机构及当局之间的互动对其法律意识的影响(GallagherandWang,2011;HeandFeng,2016)。另一派则研究普通个体在正式制度框架之外如何理解和看待法律及法律体系(Liu,2018;ZhangandLiu,2018)。

但当前中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文献存在两个缺口。首先,许多研究开展过早在当今研究背景下可能过时,许多研究依赖于小样本量或二手数据。其次,数字时代的背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社交媒体流行下的公众舆论(Trevaskes,2012)对中国司法裁决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从社交媒体收集的大数据作为数据源来填补这两个研究缺口。

二、弹幕对法律的一般态度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有道德的人甚至不需要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方面,弹幕用户认为法律应当维护并促进道德价值和社会规范的实现,并根据法院裁决与这些价值的一致性来评估裁决结果。当裁决与其道德信念相悖时,他们则会强烈批评法官的裁决。

“我们不知道事实真相,只追求实质正义更容易冤枉人。”在对“法律”与“正义”的认知方面,弹幕用户认为法律体系必须维护正义,并且大多数弹幕更偏爱程序正义而非实质正义。当他们认为程序正义没有得到实现时,会表达负面情绪。

三、弹幕对犯罪与惩罚的态度

在犯罪方面,与之最常搭配的词是“儿童”、“能力”和“年龄”,大多数用户认为法律的目标是通过严厉惩罚罪犯来震慑犯罪。他们主张调低刑事责任年龄,并认为法律不应保护罪犯。同时,用户认为造成犯罪的主要原因在于犯罪成本低廉且惩罚力度不足。

在惩罚方面,约有300多条弹幕认为应当恢复“凌迟”。用户对凶手的残忍行为感到极度愤怒,希望凶手痛苦地死去。其认为惩罚的目的是让犯罪者承受与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相称的痛苦,“以血还血”的原则应当被普遍使用。

四、弹幕对恢复性司法和报应性司法态度

“没错,受害者更弱势!”在“恢复性司法”的适用方面,弹幕强烈批评了“花钱买宽恕”的做法,即允许被判犯有谋杀的罪犯通过向受害者家属提供经济赔偿以获得他们的宽恕,从而保全性命。在减刑问题上,用户认为只有将谋杀犯的死刑减为无期徒刑并判处终身劳役且无减刑,可能才是可接受的。

五、结论

研究做出了三项重大的主要贡献。首先,它提供了对中国社交媒体上法律意识的最新且详尽的分析,成功识别出三种主导观念:法律的道德化、重罚主义以及报应性司法。其次,该研究强调了将法律意识视作对法律问题的集体理解和社会规范共识体现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中国及当前的社交媒体时代背景下。最后,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大数据的混合研究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法律意识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局限性,有利于更全面、更细致地理解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所表达的法律意识。

*法律道德化、重罚主义与报应性司法

——基于语料库研究中国社交媒体中的法律意识

HanWang,MengliangDai,Moralizationoflaw,heavy-penaltyism,andretributivejustice:Acorpus-assistedstudyoflegalconsciousnessonChinesesocialmedia,InternationalJournalofLaw,CrimeandJustice79(2024)100700.

王晗、代孟良:《法律道德化、重罚主义与报应性司法——基于语料库研究中国社交媒体中的法律意识》,载《国际法律、犯罪与司法杂志》2024年第79卷。

THE END
1.《法律的悖论》颠覆你对法律的认知,读完重塑你的三观!书籍亮点,犹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它敢于打破法律迷思的悖论,如同利剑出鞘,直击要害。罗翔老师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思维,通过一系列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悖论和案例,带你穿梭于法律的迷宫之中,让你不禁反思:法律,这一看似庄严的殿堂,是否真的能做到绝对公正?那些繁复冗长的法律条文背后,又隐藏着怎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32054046456310&wfr=spider&for=pc
2.不要因为offer节目和罗翔对法律过于狂热写这个帖子主要是有感而发,因为offer的火热和罗翔的走红,法律专业真的越来越热,法律人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节目本身编排真的很好,我很喜欢看,罗翔也是好人,但是真的觉得这样的现状很悲哀,我不认为法律这么火热给遵纪守法的普通人带来的是正面的影响,现在从各种判例法条看其实法律是不偏向于站在受害者一方的,也不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250132/
3.?罗翔:法律要尊重民众的情感,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而法律的意义就在于它划清了我们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界限,那些人性中丑恶的怜悯和审判,都应该被关进法律的笼子里。 ▌法律,归根到底是人的法律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非常残忍的强奸幼女案。在这些案子里,很多舆论都倾向于严惩凶徒,要求给凶徒施以酷刑。 但罗翔老师却持不同意见。他引用康德的名言:人是目的,而不是工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014760.html
4.罗翔:理解法律的关键:解释法律但是,作为公法的刑法则不一样,因为刑法是最严厉的法律,轻则剥夺人的财产,重则剥夺人的自由甚至生命,所以,刑法的解释必须遵循严格解释的方法。主观解释和客观解释关于刑法的解释原理,存在主观解释论和客观解释论。主观解释论认为解释法律一定要探究立法者的原意;客观解释论则认为,立法者的原意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假设,https://www.360doc.cn/article/50928762_953246287.html
5.罗翔:法律遏制的不单单是人,还有国家!如果刑法的根本目的只在于打击犯罪,那么刑法就没有出现的必要,它只需存在于执法者内心深处,秘而不宣的刑法较之公开明示的法律更能打击一切所谓的犯罪行为。 ——罗翔 既然是历史博主,当然先聊会历史,公元1142年,在南宋临安大理寺狱中,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杀。 https://www.jianshu.com/p/912f57434e7d
6.《刑法学讲义[精品]》最新章节写在最后罗翔著完结小说法律内容简介:全网爆红的“法律男神”罗翔教授为每一位普通读者写的刑法普及讲义。刑法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家庭、校园、职场、人际关系、经济活 目录140章查看目录 免费版权信息 免费前言 每一次学习都是为了追求智慧 免费第一章 刑法基础知识 https://m.zhangyue.com/detail/12323680
7.世界读书日好书共享来看司法行政人的精选书单“我们是渺小的,但我们又是伟大的。当你仰望星空,你会发现人类如此渺小。”“法律只是社会学科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悖论比比皆是,比如大家熟悉的囚徒环境。对于这些悖论,我无法提供答案,只能呈现思考过程。”——这是罗翔教授在本书开篇的引言。 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为一名法律人,无论是在人民调解http://sft.gansu.gov.cn/sft/c113379/202404/1738997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