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淼《行政法学》第5版出版全景式涵盖行政法学概念原理与制度法学家法律科学家立法胡建淼行政法学

胡建淼教授独著《行政法学》(第五版)出版

【本书特色】

《行政法学》自1997年初版以来,经26年的打磨,形成了今天的第五版。它凝结了作者41年的行政法教学和研究成果。

本次第五版,作者继续秉持“中观行政法学”定位,跨越“古·今·中·外”,结合“理论·法律·案例”,以“主体论—职权论—行为论—依据论—程序论—责任论—监督论”等行政行为过程性结构,全景式地阐述行政法学基本原理。

第五版继续保留逻辑上的“清晰性”、表格上的“直观性”、材料上的“翔实性”和理论阐述上的“深入性”之特点,顺应近10年我国法律制度变革和理论创新,重撰精修相应内容。每章注重阐述行政法学基本原理,特别是各章的“疑难问题探讨”回应和推进前沿问题的研究。每章设有“规范链接”、“案例讨论”以及“复习思考题”,做到言之有理、理中有法、案法理有机统一,引导读者步步为营,既掌握基本原理,又培养学生法律思维,启发读者深入思考。

本书不仅适合行政法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也可成为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法官们的参阅书籍,更能作为欲在本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者的难得佳作。

【对第四版的改进】

《行政法学》第五版与第四版相比,又有很大推进: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作者重撰精修而成第五版,吸收了近十年来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和行政法理论创新的精华,使得本书在逻辑的清晰性、材料的广博性和理论阐述的精细性方面更显出色。

一是字数从第四版的110万字扩展到第五版的180万字,增加了70万字的内容,从单卷本增至双卷本,对行政法学原理的阐述更加精细。

二是内容和结构从原来的“六篇二十四章”增加至“十篇二十八章”,增加了“行政无效”、“法定程序”、“正当程序”和“一般行政决定”等新章节,并探讨了行政程序法治建设的方向和内容。

【作者介绍】

胡建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顾问,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主任。

自1990年以来,曾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德国基尔大学、法国马赛大学等作过访问学者或学术交流。长期从事宪法与行政法、法律适用学研究,出版《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行政强制法论》《比较行政法》《法律原则研究》《法律适用学》《世界宪法法院制度研究》《世界行政法院制度研究》等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2011年3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讲解《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行政法学》(第五版)【总目】

I.绪论

第一章行政·行政法·行政法学

第二章行政法基本原则

II.主体论

第三章行政主体

第四章行政人

第五章行政相对人

III.职权论

第六章行政职权(一)

第七章行政职权(二)

IV.行为论(一)

第八章行政行为基本理论

第九章行政行为基本范畴

第十章行政规定与行政决定

V.行为论(二)

第十一章行政许可

第十二章行政处罚

第十三章行政强制

VI.行为论(三)

第十四章授益行政行为

第十五章负担行政行为

第十六章中性行政行为

Ⅶ.依据论

第十八章行政证据

第十九章行政依据

Ⅷ.程序论

第二十章行政程序

第二十一章法定程序

第二十二章正当程序

Ⅸ.责任论

第二十三章行政违法

第二十四章行政无效

第二十五章行政赔偿

第二十六章行政补偿

Ⅹ.监督论

第二十七章行政复议

第二十八章行政监督

附录:本书所涉的基本概念

《行政法学》第五版序

胡建淼

《行政法学》,这是一部由我个人完成的“教材式专著”,抑或“专著式教材”。自1997年10月作为国家“九五”规划高等学校统编法学教材第一版发行二十五年以来,它连连修订,多次重版,一直受到大专院校师生们的好评。我承诺,也基本做到了“五年一修订”。但这次第五版的修订离第四版已间隔七年。这七年来,已有太多的“理由”支撑本次的修订。

一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规划两纲要”指导中国行政法制度和理论的发展。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标志新中国的法治建设从“法制——法治——全面法治”的转型。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共中央于2021年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2020年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形成了“十四五”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规划两纲要”的系统架构。“一规划两纲要”对中国行政法制度和理论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许多内容直接转化为我国行政法制度和理论,如《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指出:“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限制、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和权利。”这无疑是中国正当程序的经典表述,将指导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基本方向。

三是国务院对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程序的创新性规定,丰富了行政程序中的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为将来的行政程序法奠定了基础。2019年国务院制定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713号),规定行政机关的重大行政决策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一风险评估一合法性审查一集体讨论决定”。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8号),引导行政执法机关确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中国尚未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背景下,它们在一定的程序上起到了行政程序法的作用。本书这次修订,对此作了全面反映。

四是行政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推进了行政法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在行政法治上遵循“诉讼先行”的中国,每一次行政诉讼制度的变革总会促成行政法理论的完善。《行政诉讼法》2014年和2017年的修改,以及大量司法配套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2]10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案由的暂行规定》(法发[2020]4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增加部分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法[2019]26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9]1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正确确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1]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1]3号)等,较大范围和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行政实体法中的诸多概念和原则。不得不提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制度的确立和“指导性案例”的定期公布,极大地推进了包括行政法案例在内的中国案例教学与研究,让行政法理论与行政审判实践相互交融,合为一体,使中国的行政法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更富有生命力。

本次修订继续保留原有的一些特色,继续秉持“中观行政法”定位,跨越“古·今·中·外”,结合“理论·法律·案例”,以“主体论一职权论-行为论-依据论一程序论-责任论-监督论”等作为过程性结构,全景式地阐述行政法学基本原理。第五版继续保留逻辑上的“清晰性”、表格上的“直观性”、材料上的“广博性”和理论阐述上的“精细化”之特点,顺应近10年我国法律制度变革和理论创新,重撰精修相应内容。每章注重阐述行政法学基本原理,又以“疑难问题探讨”单设一节,回应和推进前沿问题的探索。每章设有“规范链接”“案例讨论”“复习思考题”,做到言之有理、理中有法、案法理有机统一,引导读者步步为营,既掌握基本原理,又学会深人思考。

从第四版到第五版,一转眼过了七个春秋。在这段时空里,我的工作单位和职务都发生了变动。在轰轰烈烈的机构调整中,中共中央党校和我工作的原单位国家行政学院于2018年合并,组建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合并后的新单位因我年龄原因不再安排我职务,但为我设立了“专家工作室”,提供了一个可以“天马行空”的学术“平台”。我将在这个“平台”上为年轻人做好“传帮带”。

在这段时空里,我陪伴女儿走过了六年的小学生涯,经过几个月焦虑的“小升初”,于2022年9月进入一个理想的中学。我那位年轻、好强的夫人,评上教授还不愿歇步,还继续在自己的专业上狂奔,家庭和家人依然被她置于第二位。她喜欢留在“花园城市”,喜欢留在原单位,我理解她、支持她!在疫情防控的阻隔下,我做了几年的“奶爸”,接送女儿上学、履行学生家长的职责、照管好任性女儿的生活。我,辛苦并幸福着……

本书我还会修订下去。我懂得,一本好的教材需要经过几十年的打磨。本教材从初版(1997年)到今天第五版(2022年),已经过了25年,但我每一次修订时,总会惊讶:上一版怎么会写得如此“儿科”

宋华琳等诸位为我教材的修订提供了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协助,再次感谢他们!

2022年11月3日

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

又及:正当本书对第二次校样稿进行校对时,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继2015年第一次修正以来进行了第二次修正。笔者即刻对照《立法法》的第二次修正版,对书中对应的内容进行了及时修改,确保了本书内容与2023年《立法法》的一致性。

THE END
1.行政法期末复习资料行政法期末复习资料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行政法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行政法绪论 一、 行政法概念 含义: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包括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律的总称。 内涵:①行政法是控制行政权力的法。 ②行政法是有关行政的法,决定行政机关的组织、权力和职责。 ③行政法除了奉行法治,这些原则的目的还意https://www.doc88.com/p-90990192847322.html
2.杨在明律师解读:行政法基本原则发布 杨在明律师解读:行政法基本原则 律视 发布于:山东省 2024.12.03 09:52 +1 首赞 收藏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的法律制度的统称,以调整公权力和普通公民之间法律关系为目的。为了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在2004年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推荐https://business.sohu.com/a/832663727_120016265
3.南京大学中国行政法原理及应用行政法原则肖泽晟公物指处于行政主体支配下的直接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财产。 分为两大类:行政用公物、公众用公物 公众用公务分为:自由使用、许可使用和特许使用 ?3.6行政的物的手段—公物(中) P36 - 03:45? 区分行政法上的国有公物(不许买卖转让)和民法上的国家私产: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4128979
4.行政法基本原理配套试题2.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有( )情形的,属于违反实质合法性原则。 A.违反法定程序B.超越行政职权C.明显考虑不相关因素D.适用法律依据错误 3.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 )提出意见。 https://www.wjx.cn/xz/261498874.aspx
5.讲座实录部门行政法研究与行政法总论的互动本次报告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其一,行政法总论的体系性功能与部门行政法研究的意义;其二,结合这三本书,以药品行政法为例,总结其对行政法基本原理、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的冲击;其三,部门行政法研究的旨趣与方法。 由于个人特殊的学习路径,我对部门行政法的研究颇感兴趣。2000年,我与硕士导师邵蓉老师合作《部门https://www.360doc.cn/mip/1085731916.html
6.翻过这座山,他们就会听到你的故事!—行政法行政法主要是调整“官民关系”,其功能在于控制权力与保障权益,所有的法律问题都围绕着行政公权力展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提供了控权的“内功心法”,“外家招式”则如解决职权来源问题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职权运行的行政行为法与行政程序法,解决职权运行产生侵权问题的行政救济法。只有领悟行政法原理,才能构建体系性认知,做到https://zhuanlan.zhihu.com/p/54030950
7.行政组织法规和原理行政组织法规和原理主要涉及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以及行政组织法的相关内容。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详细解答: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程序正当原则、高效便民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和权责统一原则。 合法行政原则:指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这是行政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b8f1a355229b0d001014
8.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与中国行政法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得出简单的结论:既然已为“法”所规定,必为“法”所调整,所形成的关系必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该关系必为行政法律关系。这种推论过于简单化、绝对化,是不符合法学原理与法律实践的。22实际上,特别权力关系中,有一部分领域涉及到相对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在具体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610.html
9.浅析行政法原理在公安行政执法中的运用因此,必须对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予以规制。由于公安机关是行政机关,它应当遵守行政法律法规,并受行政法一般原理的制约。所以,将行政法原理运用于公安行政执法,是促使公安机关正确行使职权的有效方式。 作为行政法灵魂的行政法基本原则,无疑对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与约束作用。它包括程序性原则与实体性https://www.xuexila.com/lunwen/law/xingzhengfa/40234.html
10.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8篇(全文)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bqy958k.html
11.风险社会的自由与安全法政评论三、风险规制兴起对传统行政法原理的挑战 (一)自由主义的行政法原理 当下行政法学的原理发轫于自由法治国时代,彼时的政府更多地担当“守夜人”的角色,而不过多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塑造过程。这个时期,法律议论的焦点是通过法律的确定性以制约绝对主义的国家权力。在行政领域,则主要讨论如何使行政权力的发动和运行,遵守严格http://calaw.cn/article/default.asp?id=6546
12.行政法基本理论行政法基本理论_税法基本原理 医学猫-国家医学考试题库网,提供执业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执业药师、医学三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高、正副高级职称考试、卫生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全部免费,【医学猫】APP与贺银成医考、张博士医考并列为国内三大医考平台http://www.jkjxw.com/Chapter/index/1/857/34508/
13.中国行政法原理及应用目前法律工作者最缺乏的是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或未作规定时如何发现规则的能力,因此,本课程旨在结合疑难行政案件讲解中国行政法原理,并着重培养如何运用法律解释方法发现规则的能力和相应的论证说理能力。本课程欢迎已学过宪法的同学学习,也欢迎在实务部门工作需要重新回炉行政法研习的同志参与讨论。 推荐阅读 专题法学慕课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video/index.html?art_id=10338030841356862194
14.广州大学特色微专业“数字法学”顺利开班!“数字法学”微专业课程是什么? 本微专业包含了9门课程,分别是法理学导论、人工智能与宪法原理、算法规制与行政法原理、民法学与数字法治、“互联网+”法治问题解析、跨境数据合规与经济法原理、数字安全与刑法、司法大数据与诉讼法原理、数字法前沿问题。课程内容设置上侧重于数字技术应用、法学前沿知识与法学基础理论的https://www.gzhu.edu.cn/info/1070/11879.htm
15.依法行政原理之解释法信依法行政原理是基于法治国家、基本人权的宪法基点而展开的一个开放性的法理体系.其基本内容是,行政必须具有法律依据,行政必须有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必须接受司法的监督.基于现代行政法的内部逻辑结构和有限制的且有效率的行政权要求,依法行政原理所支配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效力推定原则、行政职权法定原则、行政裁量合理原则、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137710&libid=040106
16.四川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考什么?最新考纲→二、行政法 (一)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行政行为 (二)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 (三)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 三、民法典 (一)总则 (二)物权 (三)合同 (四)人格权 (五)婚姻家庭,继承 (六)侵权责任 四、刑法 (一)总则: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其他规定https://xmapp.snxw.com/wap/article/index/967007
17.行政法总论:原理制度与实案theory,systemandpractice简介 本教材选入的案例主要是“指导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的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辑的《中国行政审判案例》上刊载的经典案例,还有一些案例则是最高人民法院选列的专业性典型案例,如“政府信息公开十大典型案例”等。目录 评论 (0)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 https://m.cxstar.com/book/28b8f8ff000058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