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民法典正式全文2023电子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法规

2-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2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2-3-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3-2

2-4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2-5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2-6-1

《工伤保险条例》

2-6-2

《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

2-7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2-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2-9

《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

2-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

2-11-1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2-11-2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2-12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2-1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1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23年)的通知

2-1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16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法律有哪些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现实常用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之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列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规至少10部,前面要加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在有冲突的时候,应该按哪个法律法规执行?

①根据《***采购法》规定:“第四条***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采购货物和服务时,首先适用《***采购法》,具体细节发生冲突时需要进行沟通、协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事业实用法律法规多少钱一本

不贵去书店看看

谁能告诉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多少条法律法规

太多了,都在这个网上:chnlaw./chinalaw/Index.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雇员被第三方侵权民事赔偿的法律法规

《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第9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2、第11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学校有权让学生罚站吗

无权体罚学生。

义务教育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是一些国家珍稀的、濒危的野生动植物。

这个连人都保护不过来,去保护那些阿猫、阿狗、小蚂蚁之类的东西貌似有点舍本逐末了吧!

请问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详细法律法规

你要的是一九五○年六月二十八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土地改革法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之一章总则

之一条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第二章土地的没收和征收

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三条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但对依靠上述土地收入以为维持费用的学校、孤儿院、养老院、医院等事业,应由当地人民***另筹解决经费的妥善办法。

***寺所有的土地,在当地***同意下,得酌予保留。

第四条

保护工商业,不得侵犯。

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

工商业家在农村中的土地和原由农民居住的房屋,应予征收。但其在农村中的其他财产和合法经营,应加保护,不得侵犯。

第五条

革命军人、烈士家属、工人、职员、自由职业者、小贩以及因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小量土地者,均不得以地主论。其每人平均所有土地数量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百分之二百者(例如当地每人平均土地为二亩,本户每人平均土地不超过四亩者),均保留不动。超过此标准者,得征收其超过部分的土地。如该项土地确系以其本人劳动所得购买者,或系鳏、寡,孤、独、残废人等依靠该项土地为主者,其每人平均所有土地数量虽超过百分之二百,亦得酌情予以照顾。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但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的批准,得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

半地主式的富农出租大量土地,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数量者,应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富农租入的土地应与其出租的土地相抵计算。

第七条

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第八条

本法规定所有应加没收和征收的土地,在当地解放以后,如以出卖、出典、赠送或其他方式转移分散者,一律无效。此项土地,应计入分配土地的数目之内。但农民如因买地典地而蒙受较大损失时,应设法给以适当补偿。

第九条

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及其他农村社会阶级成分的合法定义,另定之。

第三章土地的分配

第十条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斜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第十一条

分配土地,以乡或等于乡的行政村为单位,在原耕基础上,按土地数量、质量及其位置远近,用抽补调整***按人口统一分配之。但区或县农民协会得在各乡或等于乡的各行政村之间,作某些必要的调剂。在地广人稀的地区,为便于耕种,亦得以乡以下的较小单位分配土地。乡与乡之间的交错土地,原属何乡农民耕种者,即划归该乡分配。

第十二条

在原耕基础上分配土地时,原耕农民自有的土地不得抽出分配。原耕农民租入的土地抽出分配时,应给原耕农民以适当的照顾。应使原耕农民分得的土地(自有土地者连同其自有土地在内),适当地稍多于当地无地少地农民在分得土地后所有的土地,以使原耕农民保持相当于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的土地为原则。

原耕农民租入土地之有田面权者,在抽动时,应给原耕者保留相当于当地田面权价格之土地。

第十三条

在分配土地时,对于无地少地人口中若干特殊问题的处理,如下:

一、只有一口人或两口人而有劳动力的贫苦农民,在本乡土地条件允许时,得分给多于一口人或两口人的土地。

二、农村中的手工业工人、小贩、自由职业者及其家属,应酌情分给部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但其职业收入足以经常维持其家庭生活者,得不分给。

三、家居农村的烈士家属(烈士本人得计算在家庭人口之内)、人民***的指挥员、战斗员、荣誉军人、复员军人、人民***和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包括随军家属在内),均应分给与农民同样的一份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但人民***和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得视其薪资所得及其他收入的多少与其对于家庭生活所能维持的程度,而酌情少分或不分。

四、本人在外从事其他职业而家属居住农村者,其家属应酌情分给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其职业收入足以经常维持其家属生活者,得不分给。

五、农村中的僧、尼、道士、教士及阿訇,有劳动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无其他职业维持生活者,应分给与农民同样的一份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六、经城市人民***或工会证明其失业的工人及其家属,回乡后要求分地而又能从事农业生产者,在当地土地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应分给与农民同样的一份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七、还乡的逃亡地主及曾经在敌方工作现已还乡的人员及其家属,有劳动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以维持生活者,应分给与农民同样的一份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八、家居乡村业经人民***确定的汉奸、卖国贼、战争罪犯、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及坚决破坏土地改革的犯罪分子,不得分给土地。其家属未参加犯罪行为,无其他职业维持生活,有劳动力并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者,应分给与农民同样的一份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第十四条

分配土地时,得以乡为单位,根据本乡的土地情况,酌量留出小量土地,以备本乡情况不明的外出户和逃亡户回乡耕种,或作本乡土地调剂之用。此项土地,暂由乡人民***管理,租给农民耕种。但所留土地最多不得超过全乡土地的百分之一。

第十五条

分配土地时,县以上人民***得根据当地土地情况,酌量划出一部分土地收归国有,作为一县或数县范围内的农事试验场或国营示范农场之用。此项土地,在未举办农场以前,可租给农民耕种。

第四章特殊土地问题的处理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没收和征收之堰、塘等水利,可分配者应随田分配。其不宜于分配者,得由当地人民***根据原有习惯予以民主管理。

第十八条

大森林、大水利工程、大荒地、大荒山、大盐田和矿山及湖、沼、河、港等,均归国家所有,由人民***管理经营之。其原由私人投资经营者,仍由原经营者按照人民***颁布之法令继续经营之。

第十九条

使用机器耕种或有其他进步设备的农田、苗圃、农事试验场及有技术性的大竹园、大果园、大茶山、大桐山、大桑田、大牧场等,由原经营者继续经营,不得分散。但土地所有权原属于地主者,经省以上人民***批准,得收归国有。

第二十条

没收和征收土地时,坟墓及坟场上的树木,一律不动。

第二十一条

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应妥为保护。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及其他公共建筑和地主的房屋,均不得破坏。地主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不合农民使用者,得由当地人民***管理,充作公用。

第二十二条

解放后开垦的荒地,在分配土地时不得没收,仍归原垦者耕种,不计入应分土地数目之内。

第二十三条

为维持农村中的修桥、补路、茶亭、义渡等公益事业所必需的小量土地,得按原有习惯予以保留,不加分配。

第二十四条

华侨所有的土地和房屋,应本照顾侨胞利益的原则,由大行政区人民***(军政委员会)或省人民***依照本法的一般原则,另定适当办法处理之。

第二十五条

沙田、湖田之属于地主所有或为公共团体所有者,均收归国家所有,由省以上人民***另定适当办法处理之。

第二十六条

铁路、公路、河道两旁的护路、护堤土地及飞机场、海港、要塞等占用的土地,不得分配。已划定线路并指定日期开辟的铁路、公路、河道及飞机场等应保留土地者,须经省以上人民***批准。

第二十七条

国家所有的土地,由私人经营者,经营人不得以之出租、出卖或荒废。原经营人如不需用该项土地时,必须交还国家。

第五章土地改革的执行机关和执行***

第二十八条

为加强人民***对土地改革工作的领导,在土地改革期间,县以上各级人民***,经人民代表会议推选或上级人民***委派适当数量的人员,组织土地改革委员会,负贵指导和处理有关土地改革的各项事宜。

第二十九条

乡村农民大会,农民代表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区、县、省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

第三十条

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

第三十一条

划定阶级成分时,应依据中央人民***颁布的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按自报公议***,由乡村农民大会,农民代表会,在乡村人民***领导下民主评定之。其本人未参加农民协会者,亦应邀集到会参加评定,并允许其申辩。评定后,由乡村人民***报请区人民***批准。本人或其他人如有不同意见,得于批准后十五日内向县人民法庭提出申诉,经县人民法庭判决执行。

第三十二条

为保证土地改革的实行,在土地改革期间,各县应组织人民法庭,用巡回审判***,对于罪大恶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痛恨并要求惩办的恶霸分子及一切违抗或破坏土地改革法令的罪犯,依法予以审判及处分。严禁乱捕、乱打、乱杀及各种肉刑和变相肉刑。

人民法庭的组织条例,另定之。

第三十三条

在土地改革完成以前,为保证土地改革的秩序及保护人民的财富,严禁一切非法的宰杀耕畜、斫伐树木,并严禁荒废土地,破坏农具、水利、建筑物、农作物或其他物品,违者应受人民法庭的审判及处分。

第三十四条

为保障土地改革一切措施符合于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及意志,各级人民***应负责切实保障人民的民***利,农民及其代表有在各种会议上自由批评及弹勘各方各级的一切工作人员的权利。侵犯上述人民权利者,应受法律制裁。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法适用于一般农村,不适用于大城市的郊区。大城市郊区的土地改革办法,另定之。

本条所称的大城市,由各大行政区人民***(军政委员会)按城市情况决定之。

第三十六条

本法不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但在***占多数地区零散居住的少数民族住户,在当地土地改革时,应依本法与***同等待遇。

第三十七条

本法不适用于土地改革业已基本上完成的地区。

第三十八条

凡在本法公布后开始施行土地改革的地区,除本法第三十五、第三十六及第三十七条所规定之地区外,均须按照本法施行。各地何时施行土地改革,由各大行政区人民***(军政委员会)及省人民***以命令规定并公布之。

第三十九条

本法公布后,各省人民***应依本法所定原则及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当地土地改革实施办法,提请大行政区人民***(军政委员会)批准施行,并呈报中央人民***政务院备案。

第四十条

本法经中央人民***委员会通过后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镜管理法》实施以后,不再适用的法律法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同时废止。

我国的法律体系层次,更高的是宪法,下面是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等。一般法律是指法律和行政法规,说基本法律就是刨除行政法规的法律。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分为很多法律部门,你像刑事、民事、行政、社会经济等,分门别类很多。

常用法律举例:

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

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我国常用法律有宪法、刑法、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当代中国法律包括:

2、行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采购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理等(一般行政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出发条理(特别行政法)。

3、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商标法实施细则。

4、商法:对比一下商标法论文。糖尿病食疗与***。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

5、经济法:有关企业管理的法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乡镇企业法。

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

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属于自然资源方面的: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本质,由这个国家的法律确立的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决定。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法律制度必然是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所构建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相伴而行、相互促进。

一方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内在要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的。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发挥了积极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妥善处理了法律稳定性和改革变动性的关系,既反映和肯定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做法,又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预留了空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如何构成,一般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法律传统、政治制度和立法体制等因素。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与这一基本国情相适应,中国宪法和法律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立法体制,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结构特征,这既反映了法律体系自身的内在逻辑,也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

与其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这些法律规范由不同立法主体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立法权限制定,具有不同法律效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一个科学和谐的统一整体。

中国一共有892部法律。

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43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根本法。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统称,分别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进行的事务和不可进行的事务。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中国法律有多少种?

一般大体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以上三个为实体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这三个是程序法)

国家法律法规共1109部,其分部情况如下:

反腐倡廉(党内):2部;

新闻出版:19部;

劳动教养法规规章:6部;

文物保护法规:8部;

宗教法规:6部;

其它类:52部,涉及其它类司法解释:3条;

非典专题法规文件:134部

综上所述,关于中国一共有多少部法律法规问题的回答,建议大家多去了解事情本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法***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THE END
1.文旅普法丨应知应会知识(一)1.什么是行政规范性文件?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除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以及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外,由行政机关或者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OTcyNjEyMA==&mid=2247523083&idx=2&sn=051be467e7cf704e49be24d18c23d118&chksm=e98fceccdef847dab05abd9b82c30a0fdb6a85120c3f5f1f404903091a808b7cca5465194a5b&scene=27
2.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法学基础(一)试卷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三部分。要求考生具有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法律专业素养,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一、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知识。 二、理解和掌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定义、特征、内容。 三、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3.法律行政法规定需报经有关部门审批的业务的有关文件是什么律师解答共有3条 针对您咨询的法律行政法规定需报经有关部门审批的业务的有关文件,通常涉及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材料、登记管理机关发给的各类登记表,以及最终核发的登记证书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若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且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解决时,可能涉及公司解散与清算,此过程也需向相关部门https://wap.findlaw.cn/wenda/q_44677924.html
4.属于行政法这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有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https://www.shuashuati.com/ti/c5062a951f8845d68432b15e8ef18e30.html
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六、法律体系:在一个国家里,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所组成的法律部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部门法体系。 七、部门法:(法律部门)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可称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6.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网友提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律师解答: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则国务院10号文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是作为依法行政的六大基本要求的角度提出的,后来学界认为这六项要求恰恰是贯穿于整个行政法现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相关法律常识:合法行政原则 合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我国的合法行政原则包括行政https://www.66law.cn/laws/343253.aspx
7.行政法的基本理论(8页)行政法的基本理论.pdf,行政法的基本理论 一、行政 行政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分工。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行政法所规范的公共 行政的范围,会因为国家和时代而不同。传统上,国家是公共行政的主要承担者,国家行政 机关有权进行强制性和支配性的管理,国家还设置国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801/6034101103002224.shtm
8.国家司法考试:法的本体考试资料(强化练习)考试题库法的形式,是指法的内容的表现方式。以成文法为例,可以分为()等几个层次。 ①法律术语②法律条文③规范性法律文件④法律汇编⑤法典⑥立法体系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⑥点击查看答案5、不定项选择 有关法律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 Ahttp://wap.91exam.org/exam/87-3769/3769714.html
9.行政法(精选十篇)行政法 篇1 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其他组织、公民以及法人。在我国行政法学中, 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是相对的概念。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中不具有行政职责, 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具有的相对性实质上是指两者拥有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身份在法律性质中是有差别的。行政相对人涵括的其他法律身份、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s1p273.html
10.关于行政诉讼体制改革(三)哪些是“民告官”的法律依据李忠夏:关于这个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2条有明确的规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法律,指的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律在人民法院所依据的法律规范体系中效力是最高的,如果下级规范性文件与法律相抵触则归于无效;第二类是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依宪法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法律地位仅次于法律,在全国范https://news.sina.com.cn/c/2004-05-08/09122478102s.shtml
11.黄金荣:“规范性文件”的法律界定及其效力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是一类《立法法》没有规定却在法律实践中会对公民权利和义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文件,其效力是不言而喻的,根本的问题是其效力位阶问题。 文章来源:《法学》2014年第7期。 摘要:“规范性文件”的含义在法律领域存在狭义化使用的趋势。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法律效力应该高于相应主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20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