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法律的定义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一、什么是法律,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规章;

7、国际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二、合法、违法与犯罪

我们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就是行为合法,是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的。

违法是因过错而违反法律的规定的行为,是国家禁止或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违法包括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一般违法是违反民事、行政法律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较轻,所以相应承担的责任也一般是经济、民事或行政的责任。而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是违法当中最严重的一种,但不是所有违法都是犯罪,犯罪是违反刑法的,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而要承担相应刑事惩罚的行为。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法律责任是行为人因违反法律而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责任。按违法行为的性质和违法程度,法律责任可分为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违宪责任。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包括惩罚、补偿和强制三种。

法律制裁即惩罚,具体包括: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和违宪制裁。

三、公民应掌握的主要法律简介

(一)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1、宪法的地位和内容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全面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被称为“法律的法律”。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它包括公民的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等。

(8)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的权益受国家的保护。

(9)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必须履行以下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辽宁行仁律师事务所于2017年由赵磊律师创立。行仁所是一家专注于刑事辩护的专业精...

网络诈骗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及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这里的公私财物包括但不限于现金、银行卡存款、网络虚拟财产等。二是多次实施诈骗行为,即使每次诈骗的金额未达到三千元,但累计数额达到三千元以上的,也应当立案。多次一般指三次及以上。三是诈骗行为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不论诈骗金额是否达到三千元,均应立案。四是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以及募捐款物、社会保障基金、优抚安置款物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即使诈骗金额未达到三千元,也应立案。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在具体执行立案标准时,可能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所调整。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教育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义务、制裁违法犯罪等方式,对人们进行教育引导,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为什么要有法律本文将探讨法律的重要性,它如何保护我们的权利,以及它在社会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审视法律,并讨论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34705054
3.普法宣传应知应会:“法治”和“法制”一字之差,大不同法制社会中的法律 不是调整社会关系最为重要的社会规范 往往从属于诸如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 特别是道德规范 在法治社会中 法律则具有最重要的地位 法律至上是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标志 4 基本价值追求不同 “法治” 是法律至上、社会民主、保障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g3OTQ3OQ==&mid=2650019333&idx=3&sn=ceb666690c805ad6d81ca830e889c128&chksm=891b470b9cf2a9fd078784442ba7df8a07c48e542fa436f39b8f85358d22ff4712bfacddacc2&scene=27
4.如何理解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律师普法对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https://www.110ask.com/tuwen/1953887258108422196.html
5.宪法知识200问答:集体企业也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七条规定: 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照法律规定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 57.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如何? http://www.xxzbb.gov.cn/ztzl/lwpf/201812/t20181211_1006038.html
6.如何理解法律上的“另行制定”学习路上如何理解法律上的“另行制定” “另行制定”是法律上经常出现的关键词,是授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的重要依据。法律上的“另行制定”主要有三种表述形式:一是另行制定(规定),二是根据本法(法规)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另行制定(规定),三是根据本法(法规)的原则另行制定(规定)。https://www.ishaanxi.com/c/2022/0126/2322140.shtml
7.如何理解我国宪法序言及其法律效力宪法序言是我国宪法的灵魂,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现行宪法各章节一样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一,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宪法序言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最高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DgI8ZM2YP7rYL41uhot2180301